教育之殤

2021-01-21 思想莊苑

作者 | 渠敬東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來源 |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


第二屆「大學-中學」圓桌論壇近日在北京大學舉行。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上臺發表精彩演講,把脈當下中國教育,言之有物,觀察犀利,思想潮推薦閱讀。


北大教授渠敬東


我在北大教書,原來也在清華教過十年書,這些年來確實有點體會,我來談談我的感受:


我現在覺得教育要不斷地反思它的目的究竟是為了什麼。我個人認為教育要重回學生的健康。



第一,身體的健康。我的一個本科學生,一個學期11門課,做了34篇作業,他能健康嗎?要是換成我,也會得拖延症的。


在這種訓練的強度下,他會有持久的對一項事業的喜愛和熱愛嗎?今天不同於以往,北大學生真拼,真刻苦。刷夜,一宿一宿不睡覺,年紀大的人都知道,以前欠的債現在都要還的。


我的意思是說,大學四年或七年如果完全在這樣的節奏裡,我們能培養出為了一項事業保持長久的興趣,並獻其終身的學生嗎?大學考得好保研能保上,能證明他是未來能夠堅持50、60年的人才嗎?


我們的教育真的要好好想想這些事情。


剛才各位說的經驗,我真不覺得是成功經驗,說不定都是教訓。一個孩子的持久性、忍耐力,長久保持對一件事情的熱愛和忠貞,才是我們教育需要的。一句話,他需要體力,需要健康的身體。

第二,心理的健康。我們的孩子今天很脆弱。


幾年前,有一個清華的孩子寫了作業給我看,我一邊打電話一邊說我真是白教你了,文章不能這樣來寫。那邊學生說老師你別打電話了,我頭暈,感覺吃不消。我就很懂事,馬上把電話掛了,心理脆弱如此,確實是惹不起的。


任何真正的人才都是要敢於面對失敗的,無論你今天考多高的分,如果不能面對失敗,不能在失敗中挺過去,就不是人才。


成就居裡夫人的,不是幾千次失敗嗎?換句話說,她能忍別人忍不了的。


人當然要聰明,但最根本的不是聰明。要忍受失敗的考驗,要接受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性,勇於承認自己的缺欠。憑什麼世界都是你的呢?你不可能以自己要求整個世界,所以心理健康尤為重要。

有一個學生去芝加哥大學念書,臨走之前我跟他聊會兒天,他說老師我這些年我去看了很多次心理醫生,我說你為什麼看心理醫生啊?他說我也沒什麼大毛病,就是去找心理醫生聊聊天,因為我們整個學校沒人跟我說話。


今天,孩子們是很孤單的,孤單疏離的人不能集聚周圍人的能量,無法從別人那裡獲得力量,如何會成就自己呢?



這個精神健康不是就精神失常的病理而言的,指的是國家培養的真正人才,應該是有無我之境的,不能只考慮自己的成功,要有對那些偉大的人或事物有敬畏感,要對以往的歷史和傳統有敬畏感。


那些榜樣,那些值得我們尊敬的人物,是引領我們自己的力量。


真正的人才,需要有大無畏精神,舍我是誰的勇氣和擔當。


如果我們只是在技術上討論教育的問題,我認為中國的教育是沒有出路的。


渠敬東資料圖


都處於競爭之中


我們今天的教育有很強的競爭色彩,甚至可以說是徹底競爭化了。


國家在國與國之間競爭的角度理解教育,學校在校與校之間競爭的角度理解教育,個人的教育更是陷入了一個全面的競爭狀態。


我們的績點制度讓學生在每一個課程、每一個單元、每一個自我管理上都要獲得成功。哪有談戀愛的時間,哪有發呆出神的時間,哪有到哪個地方溜達溜達的時間……


競爭的精神涉及到各個領域,從幼兒園開始上輔導班,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兒童到成年每一個階段、每一段生活裡的時間都被強行地擠壓與規範化。在無所不在的叢林中,每個人必須在每一刻勝出才能勝出。


我個人認為,當每個人在每一刻都勝出的時候,已經差不多註定失敗了。標準化的制度,大學的排名,各個系的評估指標等等都助長了這個競爭機制。這就是弗洛伊德講的,龐大的超我結構使得每個人在競爭中最後心靈處於一個全面壓抑的狀態。


競爭意味著什麼?每個人都必須在一個標準系統裡和其他每一個人做出區分。你願意在這個世界裡活著嗎?反正我不願意。


我們必須跟每個人都不同,每時每刻都要贏。世界大學排名就是這樣的,把北大排到15、26、37,又能怎麼樣呢?作為北大的教授,我一點都不care這個排名,我就要做我真正關心的工作。


所以,我認為如果只為了「贏」來確定教育目標、任何時候的成績名次都會是你的「癮」,那就像吸大麻一樣,最後的結果就是年輕人過早地夭折。



我最後想說的話,可能校長們聽了會不高興。


我想說的是,學校減壓減負,快樂童年,都是「異想天開」。


國家教育機構掩耳盜鈴,從社會學研究的角度看,減什麼負了,學校裡面快樂成長,一出校門孩子們就馬上被家長領著進各個輔導班。不進班怎麼辦?孩子將來命運沒法預料,似乎落下一步,就意味著毫無出路。


所以,我覺得今天教育最大的問題是,國民教育裡最好的資源都退出了教育。當我們學生在中小學校中不斷降低培養目標,我特別心疼,這是國有資產流失啊。


教育任何時候都是立國之本,現在的教育讓位給孩子一出校門就進的各種班,全面讓位給市場化經營的教育企業。

接下來,家長作為孩子的經紀人,把絕大部份的積蓄都投入到針對孩子的教育市場裡,家長們必須得不斷研究各個年齡段、各種教育資源的比對和匹配,儼然成了一輩子的經營項目的CEO了。但這個CEO不以盈利為目標,而是以大筆的花錢為目標。


所以,真正研究教育的人,應該好好地看一看每一個家庭,經濟水平不同的家庭,因為國家資源的退出而為市場付出了多少成本和代價。


教育一方面使得國家不再負責國家的職能和義務,另一方面又在用龐大的資本市場攫取了所有家長重要的經濟資源。

這就是今天的教育雙軌制,而且越是這樣,越讓孩子提早進入到一個殘酷的競爭世界裡,孩子從小就越明白,我拿高分是用資源換來的。




我們用這種教育制度,從幼兒園到小學一直到中學,最後交到大學老師的手裡,孩子們還如何保持對知識的純真興趣,如何保持對生活的持久熱愛?


孩子們長期經歷的這個過程,使他不覺得知識有多麼神聖,因為我們獲得知識的目的只是為了贏。


說句實話,真正的教育,可能影響一個人一輩子的教育,並不在於你選擇了什麼專業,而是在於你在一個好的學校裡,遇到了一生當中需要效仿的典範和崇敬的榜樣。


如果我們大學的老師今天不把精力花在教書育人上,不能全方位地撫育他們成長的話,你就不會成為他所尊重的榜樣。如果我們成了只會寫論文的動物,不給孩子留出充裕的交流時間,那麼學生們的內心裡究竟還會留下什麼?

我真的希望留給孩子們的是那些不太考慮自己,而一心為了孩子,一心為了一個科學目標或者一心為了一種文化傳承的人,從而最終在孩子身上注入一種力量,可以感召他們、影響他們,而不是在二十年後,留給他們的是虛無感、厭惡感、無聊感。


今天的孩子很容易讀懂薩特,加繆或卡夫卡,因為他們就生活在這樣一個表面化的世界裡,可他們很難讀懂像莎士比亞、歌德和託爾斯泰這些人的作品了,因為教育及其環境,無法為他們展現一種博大的世界和胸懷。


盧梭說得好,人類正因為從孩子長起,所以人類才有救。我們千萬不要讓孩子過早地進入成人的狀態,用每時每刻的競爭和焦慮不安的心理來扼殺教育,扼殺我們的未來。


所以要留住孩子們單純樸素的心,讓他有能力去喜歡他喜歡的事情、去追尋他所敬仰的人。這才是教育的最終目標。


一個人真正的成功,在於他能夠與世界和解,能夠在前輩和後代之間,擴展出連續的生命,而不是每一次的競爭中,「贏」得只剩下了孤家寡人,只剩下疲憊的身體和殘破的心靈。

如覺投緣請點擊二維碼關注並保存


相關焦點

  • 陰陽師雅樂之邦沙場之殤陣容怎麼搭配 雅樂之邦沙場之殤陣容推薦
    陰陽師雅樂之邦沙場之殤陣容怎麼搭配?雅樂之邦沙場之殤陣容需要用到哪些式神?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下雅樂之邦沙場之殤陣容推薦,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2014面試熱點分析:不能容忍的動物之殤
    網上流傳著一個名為《鳥之殤,千年鳥道上的大屠殺》的視頻。視頻由《長沙晚報》記者李峰暗訪拍攝於湖南省郴州市桂東縣的一座山谷裡。視頻中,候鳥慘遭獵捕的鏡頭深深刺痛了觀眾的心。入夜,無數的射燈照亮了寂靜的山谷,一群候鳥漸漸飛入燈光的照射範圍,忽然一聲槍響打破了山谷中的平靜,緊接著槍聲大作,一隻只候鳥應聲落地……次日,山上只留下滿地的羽毛和捕獵者扔下的垃圾,被捕的候鳥則出現在集市攤販的手中……模擬題「美麗中國」不能容忍動物之殤,你怎麼看?
  • 圖片故事|文明之殤
    貝魯特港口大爆炸、樂山大佛被「洗腳」……放眼歷史長河,從自然災害到戰亂動蕩乃至意外受創,被災難吞噬的那些文化古蹟和燦爛文明不勝其數,文明之殤,令人惋惜。 貝魯特港口大爆炸、樂山大佛被「洗腳」……放眼歷史長河,從自然災害到戰亂動蕩乃至意外受創,被災難吞噬的那些文化古蹟和燦爛文明不勝其數,文明之殤
  • 《亦春秋:逆鱗之殤》全種類符咒作用介紹
    18183首頁 《亦春秋:逆鱗之殤》全種類符咒作用介紹 《亦春秋:逆鱗之殤》全種類符咒作用介紹 來源:網絡 作者:
  • 航空雷擊之「殤」(一):機長話雷
    航空雷擊之「殤」(一):機長話雷 來源:民航資源網 作者:軒轅言民 2014-07-22 14:48:45飛機曾被譽為雷電的「活靶子」,就目前科技手段,尚沒有一個很好的設備使飛機免受雷擊之殤。而雷擊對於飛機來說,到底有多危險?對於飛機而言,發生雷擊的概率有多大?飛機遇到雷擊,飛行員應該如何應對?雷擊之殤究竟該如何「化解」?本文結合實踐,試圖從以下9個方面來述說飛行員如何化解雷擊之殤。
  • 誰之殤?人類50年消滅世界三分之二動植物
    誰之殤?胖蘭子呦 : 從小學生就應該加重灌輸保護動植物的概念,一代一代的重視此類教育,做到保護動植物人人有責一切都很好嘿嘿 : 有一些的事情是根本沒法預料的!無法避免!只有每人從自身改,才能有機會改變,也就不至於毀滅了[作揖]
  • 初二生拍生態紀錄片《鷺島之殤》 曾給生物課本挑刺
    據海峽導報報導 「廈門近海正在被人類製造的垃圾包圍,廈門原生物種的生存空間正在被外來物種吞噬……」前段時間,廈門市十一中初二學生王卓揚上傳了一部名為《發現第九季:鷺島之殤》的紀錄片。在片尾,王卓揚寫道:「行動起來,保護環境,這樣才能拯救鷺島之殤。拯救全球因人類的私慾而慘遭滅絕的生靈們。」   視頻上傳到網絡上之後,得到不少網友的好評,網友稱之為難得的本土生態紀錄片。三個月拍攝完成紀錄片   昨天,記者見到了王卓揚。
  • 破碎的美麗,夢之殤
    作者|葳蕤陌驀世界吻我以痛,要我報之以歌。————題記似乎,這個世界就是如此不公。明明痛徹心扉,卻還要微笑著面對。笑著面對黑夜,笑著面對冷寒,笑著面對疼痛,笑著面對悲傷,笑著面對世間的一切……似乎,除了微笑,再也沒有別的表情;似乎,有了微笑,痛再也不痛,殤再也不殤;似乎,因為微笑,苦將不再來臨……破舊的鐵軌,雜生的蔓草,凌亂的石子。一個瘦弱的女孩,坐在廢棄的軌道。雙手抱膝,風中,青絲飛揚。
  • 魔獸世界7.3.5劇透 希利蘇斯之殤竟是薩格拉斯傑作
    原標題:魔獸世界7.3.5劇透 希利蘇斯之殤竟是薩格拉斯傑作   眾所周知,在魔獸世界7.3.5版本中我們將深入安託蘭廢土的安託魯斯·燃燒的王座團隊副本,這裡面不僅有燃燒軍團最高階的將領鎮守,副本最終boss也是大家熟悉的強大存在——墮落泰坦「阿格拉瑪」和阿古斯星魂「寂滅者阿古斯」,這種級別的戰鬥可以算得上是史詩級別的了
  • 圖片故事 文明之殤
    貝魯特港口大爆炸、樂山大佛被「洗腳」……放眼歷史長河,從自然災害到戰亂動蕩乃至意外受創,被災難吞噬的那些文化古蹟和燦爛文明不勝其數,文明之殤,令人惋惜。
  • 魔獸世界184裝等,限時14層凋魂之殤?奶薩成版本BUG職業
    魔獸世界184裝等,限時14層凋魂之殤?奶薩成版本BUG職業 魔獸世界184裝等,限時14層凋魂之殤?
  • 《流放之路》S8戰亂之殤賽季第一期有什麼 第一期內容介紹
    導 讀 流放之路S8新賽季「戰亂之殤」公布出來後,玩家們想知道太多關於新賽季的相關內容了,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S8戰亂之殤賽季Q&A第一期內容的介紹
  • 《流放之路》S8戰亂之殤賽季瓦爾技能怎麼樣 瓦爾技能介紹
    導 讀 流放之路S8新賽季「戰亂之殤」中關於瓦爾技能平衡的介紹,玩家們應該很想知道瓦爾技能平衡方面的消息也是很重視吧
  • 《孔雀》:理想主義者的幻滅,源於這三種青春之殤
    故事的最後,他們都沒能真正擁有夢想;觀影的人,卻能從中看到青春之殤。虛無之殤:自我對空虛生活感到不滿,從而構造出飄渺的夢想在導演顧長衛為數不多的長鏡頭裡,傘兵跳傘算得上一個經典鏡頭:姐姐穿著白色的長裙,站在那茫茫的野地裡,仰望著湛藍的天空。明亮的陽光,與雲朵般輕柔的降落傘相映,姐姐看著從空中降落,倏地就笑了。
  • 從「物理之殤」到「加權賦分」,浙江新高考改革真的失敗了嗎?
    面對質疑,浙江省教育考試院回應稱是因為在這次英語考試中,部分試題與去年同期相比難度較大,故而對難度較大的部分試題進行難度係數調整,實施了加權賦分。然而,網友對此並不買帳。在爭論高考中實施加權賦分是否公平之餘,更多的人開始質疑考試院此舉的合法性。
  • 伊朗之殤:德黑蘭這家博物館,陳列著被暗殺科學家們心愛的小汽車
    在伊朗首都德黑蘭,有一座十分特殊的博物館堪稱伊朗之殤,它裡面陳列的展品卻十分特殊:一輛輛面目全非、損傷嚴重的小汽車。看過介紹才知道,這些小汽車的主人是近年來伊朗被暗殺的科學家們,從扭曲的車身、遍布彈孔的車門可以看出它們主人的悲慘遭遇。昔人已乘黃鶴去,空餘下主人心愛的小汽車在這裡向世人訴說曾經慘烈的往事。
  • 當彈鋼琴敗給了彈棉花,時代的審美之殤會不會讓我們重回恐龍時代
    可是人類發展了這麼久,在這個盛世,有相當一部分人否定文學,輕視藝術,審美之殤是時代的痛點。①網上甚囂塵上的言論折射出一幹網民的審美之殤最近圍繞著傅聰先生因新冠在英國病逝,網上掀起軒然大波,各家各派圍繞好幾個問題展開討論,在這些討論中好風發現評論區歪向一邊的一派——從詆毀傅聰先生到詆毀鋼琴再到消解藝術的魅力。
  • 眾神之殤套裝曝光 《洛奇英雄傳》等級上限突破100級
    10月24日,《洛奇英雄傳》終於迎來100級,全新外觀的武器、裝備登場,厚重盔甲,戰士之姿!多種武器造型,男女兩款防具外觀於今日搶先一飽眼福!此外,《洛奇英雄傳》還會於同一時間進行兩項重大變更——強化改版與首飾強化,提前知曉,為衝刺100級做準備吧!
  • 《挑戰者號之殤》,一次徹底失敗的溝通案例
    如果有誰想了解1986年美國太空梭「挑戰者號」失事這一重大事件,不妨看看2019年的美國新電影《挑戰者號之殤》。電影沒有直接聚焦這一慘痛事件的全景,而是定格在了幾位倒黴的工程師身上。之所以說倒黴,是因為這幾位工程師恰恰是導致太空梭失事關鍵部件「O型環」的設計者。以男主人公亞倫為代表的五位工程師,供職於一家與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密切合作的商用科技公司。
  • 車諾比之殤:傷痛還在,危險也還在
    《新聞1+1》今日關注——車諾比之殤。  字幕提示:  2011年4月26日 凌晨,烏克蘭車諾比核事故25周年紀念活動現場。  主持人 董倩:  車諾比核事故過去已經整整25年的時間,它不像一次礦難,過去之後留下的只是傷痛。我們發現,在過去25年之後,車諾比留給我們的陰雲尚在、影響尚在、威脅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