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國「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已經成功完成繞月飛行、著陸、取樣後月球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採樣轉移等等程序,返回器帶著月球的「土特產」,離種花家越來越近了。
不過,「嫦娥五號」到月球上取土,網友討論卻有點「偏題」了,意外將「阿波羅11號」推向風口浪尖。
特別是嫦娥五號展示國旗後,網友把「阿波羅11號」的一張照片挖出來「鞭屍」了:美國登月是造假!
理由也很簡單,網友認為阿波羅登月展示的國旗明顯有被風吹動的痕跡,而中國嫦娥五號展示的國旗才是真正的月球上國旗狀態。
那麼,真的是如此嗎?
1
其實,阿波羅登月被質疑造假,已經是個老「陰謀論」了。
眾所周知,從1969年7月16日,「阿波羅11號」飛船第一次登陸月球,到1972年12月阿波羅計劃結束為止,美國共6次成功登月。
而從美國登月成功開始,就不斷有人認為美國登月是造假,目的只是為了在和蘇聯的太空競賽上取得領先。
最可笑的是,本該質疑美國登月真假的蘇聯,始終沒有質疑。
而本該因為美國登月成功而歡欣鼓舞的美國人,反而信誓旦旦認為登月是假的。
不僅如此,頗具槓精精神的美國人,還拍了一部電影《雪崩行動》,來描繪NASA是怎樣對登月行動造假的。
這麼多年來,陰謀論者不斷「挖掘」、翻新各種材料,擴充著謠言的內容,把這個問題發展成了曠日持久、牽連廣泛、內涵龐大的大爭論,以至於到現在都有大約十分之一的美國人還在相信它。
據美國一家權威的社會調查機構統計:竟有約2500萬美國人認為美國登月是科技發展史上空前的大騙局。
▲電影中的「登月」太空人在「試戲」
不能怪美國人這麼容易輕信謠言,實在是質疑者的「論據」對於非專業人士來說太有殺傷力:
為何月球上的美國國旗看起來在飄揚?要知道,月球表面沒有大氣層,處於真空狀態,是沒有空氣流動的,旗幟是不可能隨風飄揚的。
為何美國登月6次,每次照片的背景都是黑暗的?
月球沒有大氣層,晚上應該很容易看到漫天的繁星,但這20萬張照片中,沒有一張照片的背景有星空出現,這不符合常理。
為何一些照片裡的影子方向不平行?這明顯就是攝影棚多個光源造成的穿幫!
等等等等。
其實,這些質疑,都站不住腳。
首先,關於美國國旗「飄揚」,並不是因為風的原因,美國國旗採用了「Γ」形的支架,因此總是處於展開狀態。而旗幟表面的起伏並非被風吹動,而是旗幟被移動時的慣性所致。
而且月面是真空狀態,沒有空氣阻力,所以旗幟要很長時間才能停止震動。
▲同一位置相隔數秒拍攝的兩張照片
可看到太空人有動作,但旗幟靜止
證明國旗並沒有飄動
其次,美國在月球所拍攝的照片背景都是黑暗的,這是因為這些照片全部都是白天拍攝的。
由於日照和反光強烈,在照清楚地貌的情況下,是不可能同時照到星星的,因為星星的光線太弱了。
要拍攝星星,需要在夜晚,並延長曝光時間。
▲中國神舟7號出艙時,外界也是黑的
影子不平行的問題也很容易解釋,遠處單一光源的情況下,只有地面足夠平坦時影子才會平行。
如果地面起伏不定,也有可能出現影子方向不一樣的情況。
類似的反駁還有很多,小兵兵就不一一列舉了。
當然,小兵兵也知道,就算把這篇文章寫成博士論文得水平,也並不一定能說服那些「堅定」的陰謀論者。
小兵兵,今天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告訴大家,我們其實沒必要揪著美國登月是否造假來說事。
2
美國登月都是幾十年前了,現在揪出來「鞭屍」,有點小家子氣了。
小兵兵知道,大家最終目的是想通過反駁美國人,來證明如今中國強大,這齣發點是好的。
畢竟在當年,美國人大規模質疑登月造假,咱們只能眼睜睜看著,論據也只能是美國人炒剩的冷飯。
可如今中國嫦娥登月成功了,突然發現自己也有一手資料來證明「美國登月造假」了!
▲小黃人動畫片中
嘲弄美國登月計劃是攝影棚計劃
你們美國的國旗為啥和中國國旗不一樣?
是不是在造假?
你們著陸架的衝擊坑為啥和中國的衝擊坑不一樣?是不是在造假?
▲阿波羅的著陸腳位置很乾淨
連濺起來的塵土都沒有
而嫦娥5號在月面衝擊出了一個小坑
可以想像的是,等中國的月壤樣本拿到之後,可能還會有人說:你們的月壤為啥和中國的月壤不一樣?
是不是在造假?
大家嘴上是在質疑美國,可心裡,是在誇中國。
真有一種我奮鬥了五十年,終於能和你一起平起平坐討論月球的感覺。
一個字,爽!
這一切,都是因為中國航天的穩步進步,給了很多網友嘚瑟的本錢。
這裡,小兵兵有比這「陰謀論」更好的證據。
12月7日,新浪微博@共青團中央 發布了兩張2005年《科學發現報》報導早期中國探月計劃的圖片,令人感慨萬千。
左邊的一張圖上,印著中國的探月計劃:2004年2月,國防科學工業技術委員會領導對外宣稱:中國月球探測計劃已經進入實施階段,將分「繞」「落」「回」三步。
可能是為了給自己壓力,這份報紙在同一版還公布了日、印、俄、美的探月計劃,並配上標題:世界各國摩拳擦掌。
從這張報紙上,我們可以看看當年各國是怎麼做(吹)計(牛)劃(嗶~)的。
日本計劃2025年在月球建立基地,讓機器人做月球的「拓荒者」;
歐洲計劃在2020年實現載人登月,同時完成月球基地建設;
俄羅斯新式登月飛船計劃在2005年夏天首次試飛;
美國再度登月的時間定在2015年,最遲不超過2020年,並且要在月球建設「多國太空站」;
印度計劃在2008年發射第一艘無人登月飛船「月球飛船-1號」,並放話「在太空領域不遜於中國」;
15年過去了,中國的計劃都完成了,可是其他國家呢?
先看看日本。
要說日本的進度其實一開始是領先於中國的,1990年,日本發射「飛天」月球探測器。
2007年9月14日,日本發射了「月亮女神」1號月球探測衛星。
▲日本「月亮女神」1號月球探測衛星
繞月探測實現了,可日本人的落月計劃卻拖拖拉拉完不成,這一拖就拖了十幾年,眼看當時誇下海口的時間不多了,日本乾脆放棄了這個計劃,改為和美國協作,甘當配角,參與美國主導的月球軌道太空港建設,到時候日本人就能坐著美國飛船登月啦!
當然,前提是美國爸爸能搞得成。
再看看印度。
2008年10月22日,印度「月船」1號發射升空,隨後成功進入月球軌道,並釋放了一個帶印度國旗的撞月裝置對月面實施了撞擊,讓印度人頗感自豪,似乎這樣就「登月成功」了。
▲印度月船1號
不過隨後就不怎麼順利了,先是2009年8月底,「月船」1號飛丟了,然後計劃在2011年向月球發射「月船2號」月球探測器,並使一個月球車在月球表面實現軟著陸。
然後由於種種原因,「月船2號」被迫推遲至2013年發射,之後又推遲至2014年發射,然後一直推推推推到2019年發射,然後就在全印度人的眾目睽睽之下,一個倒栽蔥又摔在了月球上(為什麼說又?)。
不過實事求是地說,印度還是實現了報紙上的目標的,畢竟是摔在了月球,也算是「無人登月」成功了嘛。
▲印度的撞月地點
俄羅斯就不用說了,一直沒啥進展。
雖然在2018年宣布計劃於2030年登月,但至今為止也沒啥動靜,新登月飛船也不見蹤影。
▲2019年,以色列月球探測器
著陸失敗前的最後一張照片
(注意國旗上的話:小國家,大夢想)
報紙裡沒提到,但我們不能忘了歐洲。
歐洲原計劃在2020年將歐洲太空人首次送上月球,但現在明顯沒有實現,於是2019年號歐洲航天局又改口將在2025年前登上月球,並建立月球基地。
雖然沒啥實質行動,歐洲卻一直在蹭中國的熱點,在嫦娥五號發射成功後,歐洲航天局發文:我們很高興能夠運用自身的觀測網絡,為這一激動人心的探月活動提供支持!
合著中國嫦娥五號的成功,都是靠歐洲航天局的幫忙啊。
「失敬失敬」
▲圖源:觀察者網
至於美國就更不用說了,登月計劃一變再變,一地雞毛。
2017年12月11日,美國總統川普籤署了白宮1號太空政策指令,重啟登月計劃,想兌現其競選承諾。
本來,NASA有自己的登月計劃,計劃在2028年將太空人重新送上月球。
但沒想到,2018年3月27日,美國副總統彭斯來到NASA,傳達了川普的「五年登月」指令,要求「5年之內,要不惜一切手段,讓美國太空人重返月球!」
這一下可搞得NASA措手不及!
一邊趕緊調整計劃,一邊跟川普商量,放寬到2024年行不?
而現在美國政權更迭,川普的登月政績工程,拜登是否認帳,還不好說呢。
放眼全球,也只有中國,扎紮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把自己當時的探月計劃圓滿完成了。
不僅完成了,還用嫦娥三號的備胎嫦娥四號,史無前例地飛到了月之暗面,在月球背面插了個眼,如今已經快2年了,仍在良好運轉。
他每一天、每一秒都在刷新著記錄。
▲玉兔2號:說誰備胎呢?
用網友的話來說:大家一起吹吹牛,你怎麼就當真了呢?
3
可能還有「陰謀論」者不死心:既然如此,美國為啥不再次登月,飛到當年登月的地方證明自己呢?
還不是科技實際上不具備載人登月的實力?
其實,真不是。
載人登月是個國家工程,並不是有技術有錢就能登月的。
啥叫國家工程?
蘇聯黑海造船廠的廠長馬卡洛夫曾有一段經典的話:「(要想建成瓦良格號)需要蘇聯、黨中央、國家計劃委員會、軍事工業委員會和九個國防工業部、600個相關專業、8000家配套廠家,總之需要一個偉大的國家才能完成它。」
想當年,美國深陷與蘇聯的太空競賽當中,面對蘇聯第一顆衛星、第一次載人飛行的勝利,美國感到亞歷山大,於是,美國甘迺迪總統毅然採取了舉國體制,放出了「登月」大招!
▲1962年,甘迺迪在賴斯大學宣布登月
但1年後他就被刺殺了
就算當時條件並不具備,但豁出去的美國仍然「前進!前進!不擇手段的前進!」
要錢?
國會一批就是59.33億美元,佔當年美國聯邦政府預算開支總額的4.5%,相當於今天的430億美元!整個計劃歷時約11年,耗資255億美元,相當於現在的1500億美元!
要人?
在工程高峰時期,參加工程的有2萬家企業、200多所大學和80多個科研機構,總人數超過30萬人。
▲巨型火箭土星五號
要物?
要啥給啥!
要發射場?
建!
要火箭裝配廠房?
建!
要模擬基地?
建!
要登月艙地面模擬器?
建!
可以說,人類科技史上從未有過投入如此多金錢、動員如此巨大的人力、在如此短時間內解決如此多困難的科技項目。
▲美國人夾道歡迎返回的太空人
當然,美國的收穫也是巨大的,既得到了面子,在蘇聯面前揚眉吐氣。又得到了裡子,巨大的投入刺激了經濟發展,無數項科技成果被用於民用,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產生了明顯的經濟效益。
▲耐克用「中空吹塑成型」製造技術
製造的運動鞋(登月紀念版)
比如坦克兵的液冷服技術、重症監護病房技術、方便麵調料中的乾菜葉技術、運動鞋中採用的「中空吹塑成型」製造技術等等,都是阿波羅載人登月工程的「產物」。
可如今為啥美國不登月了呢?
很簡單,沒錢了,國家也協調不起來了。
▲NASA為了錢
已經開始打箭身廣告的主意了
如今的美國,已經不是以前那個不惜代價搞航天的美國了。
近年來,雖然NASA的經費的看起來在微幅增加,但在財政支出中的佔比卻直線下降,甚至在2018年川普提出「五年登月」的命令後,2020年NASA的撥款只有210億美元!反而比2019年降低了5億美元!
這是又讓馬兒跑又讓馬兒不吃草的節奏啊!
沒錢了咋辦?砍項目唄!
太空梭項目?太貴了,砍掉!
▲曾經的5架太空梭
如今一架也沒有了
(2摔3退役)
太空梭沒了咋送人上國際空間站?租俄羅斯飛船!8000萬美元/人!
▲美國太空人搭乘俄羅斯飛船
前往國際空間站價格漲勢「喜人」
空間站貨運咋辦?
把訂單交給SpaceX的「獵鷹」-9火箭和 「龍」飛船!
▲龍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與SpaceX的合作中,NASA很快嘗到了甜頭,不用投入自己太多的研發力量,不用承擔發射失敗的風險,不用自己投入成本,只需要發射時提供一下發射場和少量研發人員,並在項目成功後給錢就行!
算下來,比自己搞舉國之力攻關還省錢!
既然如此,登月計劃也外包給SpaceX算了!
正如NASA局長所言,「我們本質上是在購買服務,購買能提供把美國太空人從陸地送上月球表面的服務。」
▲SpaceX宣布要為登月搞一個100噸的大火箭
實事求是地說,利用成熟的或正在研發已具備實現可能的產品來達到目的,顯然是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明智之舉。
但是,SpaceX作為一家公司,是逐利的,他們的目的是賺錢,不擇手段地賺錢,而不是不擇手段地前進。
所以別看SpaceX可重複使用火箭很厲害,其實也只是降低成本多賺錢的手段而已,他們只會在賺錢的項目上持續投入,站在國家層面推動技術進步,顯然SpaceX是不會幹的。
▲馬斯克終究是一個商人
作者劉慈欣曾說過的一句話:
敬畏頭頂的星空,並時常仰望。
當仰望是為了金錢,那麼敬畏就會被賺錢的欲望取代。
那個不惜代價、舉全國之力推動技術進步、成果造福民眾的美國,已經過去了。
那個對未知充滿好奇、對科技充滿探索欲的美國,也不復存在了。
▲當年登月成功後歡欣鼓舞的美國人
如今的美國,是一個日益撕裂和混亂的美國,雖然川普一直嚷嚷著讓美國再次偉大,可是一場疫情撕下了美國的遮羞布。
社會貧富鴻溝拉大、不平等不公正問題突出、系統性種族歧視根深蒂固、基於身份認同的極端情緒瀰漫等重重矛盾。
特別是今年以來,受新冠疫情衝擊,美國經濟衰退,失業率高企,種族對立加劇,全美各地發生大規模抗議活動,美國經濟遭遇重創。
《紐約時報》指出,這是一個失業率近8%、20多萬人死於新冠病毒、五分之四的民眾對未來感到不安的國家。
更要命的是,明年26萬億美國債就要到期了,可美國卻大概率無力償還……
▲姆努欽警告稱
美國政府沒錢可用的時間比預計的要早
為啥沒錢?
川普政府這幾年大搞貿易戰、退群、推特治國,卻就是不想著怎麼掙錢。
就算有錢,也要拿去幹對自己連任有利的事,增加自己的政治籌碼。
或者在世界範圍煽風點火,支持這個街頭運動、資助那個顏色革命,甚至拿去給「某些人」做寫日記的「稿費」。
就是不把錢追加到探索太空去。
對此,有的美國人看到中國太空探索取得巨大進步,已經酸了。
美國深夜政治吐槽節目《崔娃每日秀》中,主持人「崔娃」說:中國現在做這事(登月)相當華而不實,特別是每個人都發現他們在武漢疫情暴發程度,和病例數字問題上撒謊。
他還打扮成外星人,諷刺中國說:我不想讓外星人來到地球,對我們說:『啥玩意,朋友們,你給我們帶來了新冠疫情!」
這個言論除了例行黑中國,其實也反映了美國人心中的虛弱,他們知道自己已經無力維持太空探索,只能通過一兩句酸話來過嘴癮了。
4
美國人急了,但這和中國人沒什麼關係,中國人也沒必要受這種言論的影響。
畢竟,中國航天的成績,不是吹牛吹出來的,而是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幹出來的。
這是一條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勇攀高峰的路。
歷經長途跋涉,中國航天人一路風塵僕僕地走來,在徵服星辰大海的路上,留下了一串串長長的腳印。
中國航天,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作為國家項目,目標和預算更穩定。
全國上百個科研院所支持,技術能夠自主研發,更加安全。
更重要的是,定下來一個發展計劃,就老老實實、不折不扣地去完成它。
中國航天,就像一棵粗壯的大樹,雖然不如NASA高大,但根系堅固、枝繁葉茂,經得起風吹雨打。
而日本的隼鳥、印度的火星探測器,看似比中國搶先,其實只不過是寄生在NASA這棵大樹上的一根根菟絲子罷了。
如今,玩全體系航天探測的玩家,唯中美耳!
所以,我們不用糾結於當年美國登月了或者沒登月,因為我們已經或者即將做到當年美國當年做的事,這已經足夠了。
待到中國登陸月球那一天,不妨再去看看那面美國國旗,還在不在。
用事實去打臉,遠比站不住腳的「陰謀論」更響亮。
☞ 印度又被吊打了!忘了3年前的解放軍飛踹嗎?
☞ 和美國「暴徒」需要講什麼道理?以暴制暴才是解決問題的王道!
☞ 1962≠2020?原來這才是印度最近囂張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