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當年登沒登月,和中國有啥關係?

2021-01-16 鐵血胖兵

日前,我國「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已經成功完成繞月飛行、著陸、取樣後月球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採樣轉移等等程序,返回器帶著月球的「土特產」,離種花家越來越近了。

不過,「嫦娥五號」到月球上取土,網友討論卻有點「偏題」了,意外將「阿波羅11號」推向風口浪尖。

特別是嫦娥五號展示國旗後,網友把「阿波羅11號」的一張照片挖出來「鞭屍」了:美國登月是造假!

理由也很簡單,網友認為阿波羅登月展示的國旗明顯有被風吹動的痕跡,而中國嫦娥五號展示的國旗才是真正的月球上國旗狀態。

那麼,真的是如此嗎?

1

其實,阿波羅登月被質疑造假,已經是個老「陰謀論」了。

眾所周知,從1969年7月16日,「阿波羅11號」飛船第一次登陸月球,到1972年12月阿波羅計劃結束為止,美國共6次成功登月。

而從美國登月成功開始,就不斷有人認為美國登月是造假,目的只是為了在和蘇聯的太空競賽上取得領先。

最可笑的是,本該質疑美國登月真假的蘇聯,始終沒有質疑。

而本該因為美國登月成功而歡欣鼓舞的美國人,反而信誓旦旦認為登月是假的。

不僅如此,頗具槓精精神的美國人,還拍了一部電影《雪崩行動》,來描繪NASA是怎樣對登月行動造假的。

這麼多年來,陰謀論者不斷「挖掘」、翻新各種材料,擴充著謠言的內容,把這個問題發展成了曠日持久、牽連廣泛、內涵龐大的大爭論,以至於到現在都有大約十分之一的美國人還在相信它。

據美國一家權威的社會調查機構統計:竟有約2500萬美國人認為美國登月是科技發展史上空前的大騙局。

▲電影中的「登月」太空人在「試戲」

不能怪美國人這麼容易輕信謠言,實在是質疑者的「論據」對於非專業人士來說太有殺傷力:

為何月球上的美國國旗看起來在飄揚?要知道,月球表面沒有大氣層,處於真空狀態,是沒有空氣流動的,旗幟是不可能隨風飄揚的。

為何美國登月6次,每次照片的背景都是黑暗的?

月球沒有大氣層,晚上應該很容易看到漫天的繁星,但這20萬張照片中,沒有一張照片的背景有星空出現,這不符合常理。

為何一些照片裡的影子方向不平行?這明顯就是攝影棚多個光源造成的穿幫!

等等等等。

其實,這些質疑,都站不住腳。

首先,關於美國國旗「飄揚」,並不是因為風的原因,美國國旗採用了「Γ」形的支架,因此總是處於展開狀態。而旗幟表面的起伏並非被風吹動,而是旗幟被移動時的慣性所致。

而且月面是真空狀態,沒有空氣阻力,所以旗幟要很長時間才能停止震動。

▲同一位置相隔數秒拍攝的兩張照片

可看到太空人有動作,但旗幟靜止

證明國旗並沒有飄動

其次,美國在月球所拍攝的照片背景都是黑暗的,這是因為這些照片全部都是白天拍攝的。

由於日照和反光強烈,在照清楚地貌的情況下,是不可能同時照到星星的,因為星星的光線太弱了。

要拍攝星星,需要在夜晚,並延長曝光時間。

▲中國神舟7號出艙時,外界也是黑的

影子不平行的問題也很容易解釋,遠處單一光源的情況下,只有地面足夠平坦時影子才會平行。

如果地面起伏不定,也有可能出現影子方向不一樣的情況。

類似的反駁還有很多,小兵兵就不一一列舉了。

當然,小兵兵也知道,就算把這篇文章寫成博士論文得水平,也並不一定能說服那些「堅定」的陰謀論者。

小兵兵,今天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告訴大家,我們其實沒必要揪著美國登月是否造假來說事。

2

美國登月都是幾十年前了,現在揪出來「鞭屍」,有點小家子氣了。

小兵兵知道,大家最終目的是想通過反駁美國人,來證明如今中國強大,這齣發點是好的。

畢竟在當年,美國人大規模質疑登月造假,咱們只能眼睜睜看著,論據也只能是美國人炒剩的冷飯。

可如今中國嫦娥登月成功了,突然發現自己也有一手資料來證明「美國登月造假」了!

▲小黃人動畫片中

嘲弄美國登月計劃是攝影棚計劃

你們美國的國旗為啥和中國國旗不一樣?

是不是在造假?

你們著陸架的衝擊坑為啥和中國的衝擊坑不一樣?是不是在造假?

▲阿波羅的著陸腳位置很乾淨

連濺起來的塵土都沒有

而嫦娥5號在月面衝擊出了一個小坑

可以想像的是,等中國的月壤樣本拿到之後,可能還會有人說:你們的月壤為啥和中國的月壤不一樣?

是不是在造假?

大家嘴上是在質疑美國,可心裡,是在誇中國。

真有一種我奮鬥了五十年,終於能和你一起平起平坐討論月球的感覺。

一個字,爽!

這一切,都是因為中國航天的穩步進步,給了很多網友嘚瑟的本錢。

這裡,小兵兵有比這「陰謀論」更好的證據。

12月7日,新浪微博@共青團中央 發布了兩張2005年《科學發現報》報導早期中國探月計劃的圖片,令人感慨萬千。

左邊的一張圖上,印著中國的探月計劃:2004年2月,國防科學工業技術委員會領導對外宣稱:中國月球探測計劃已經進入實施階段,將分「繞」「落」「回」三步。

可能是為了給自己壓力,這份報紙在同一版還公布了日、印、俄、美的探月計劃,並配上標題:世界各國摩拳擦掌。

從這張報紙上,我們可以看看當年各國是怎麼做(吹)計(牛)劃(嗶~)的。

日本計劃2025年在月球建立基地,讓機器人做月球的「拓荒者」;

歐洲計劃在2020年實現載人登月,同時完成月球基地建設;

俄羅斯新式登月飛船計劃在2005年夏天首次試飛;

美國再度登月的時間定在2015年,最遲不超過2020年,並且要在月球建設「多國太空站」;

印度計劃在2008年發射第一艘無人登月飛船「月球飛船-1號」,並放話「在太空領域不遜於中國」;

15年過去了,中國的計劃都完成了,可是其他國家呢?

先看看日本。

要說日本的進度其實一開始是領先於中國的,1990年,日本發射「飛天」月球探測器。

2007年9月14日,日本發射了「月亮女神」1號月球探測衛星。

▲日本「月亮女神」1號月球探測衛星

繞月探測實現了,可日本人的落月計劃卻拖拖拉拉完不成,這一拖就拖了十幾年,眼看當時誇下海口的時間不多了,日本乾脆放棄了這個計劃,改為和美國協作,甘當配角,參與美國主導的月球軌道太空港建設,到時候日本人就能坐著美國飛船登月啦!

當然,前提是美國爸爸能搞得成。

再看看印度。

2008年10月22日,印度「月船」1號發射升空,隨後成功進入月球軌道,並釋放了一個帶印度國旗的撞月裝置對月面實施了撞擊,讓印度人頗感自豪,似乎這樣就「登月成功」了。

▲印度月船1號

不過隨後就不怎麼順利了,先是2009年8月底,「月船」1號飛丟了,然後計劃在2011年向月球發射「月船2號」月球探測器,並使一個月球車在月球表面實現軟著陸。

然後由於種種原因,「月船2號」被迫推遲至2013年發射,之後又推遲至2014年發射,然後一直推推推推到2019年發射,然後就在全印度人的眾目睽睽之下,一個倒栽蔥又摔在了月球上(為什麼說又?)。

不過實事求是地說,印度還是實現了報紙上的目標的,畢竟是摔在了月球,也算是「無人登月」成功了嘛。

▲印度的撞月地點

俄羅斯就不用說了,一直沒啥進展。

雖然在2018年宣布計劃於2030年登月,但至今為止也沒啥動靜,新登月飛船也不見蹤影。

▲2019年,以色列月球探測器

著陸失敗前的最後一張照片

(注意國旗上的話:小國家,大夢想)

報紙裡沒提到,但我們不能忘了歐洲。

歐洲原計劃在2020年將歐洲太空人首次送上月球,但現在明顯沒有實現,於是2019年號歐洲航天局又改口將在2025年前登上月球,並建立月球基地。

雖然沒啥實質行動,歐洲卻一直在蹭中國的熱點,在嫦娥五號發射成功後,歐洲航天局發文:我們很高興能夠運用自身的觀測網絡,為這一激動人心的探月活動提供支持!

合著中國嫦娥五號的成功,都是靠歐洲航天局的幫忙啊。

「失敬失敬」

▲圖源:觀察者網

至於美國就更不用說了,登月計劃一變再變,一地雞毛。

2017年12月11日,美國總統川普籤署了白宮1號太空政策指令,重啟登月計劃,想兌現其競選承諾。

本來,NASA有自己的登月計劃,計劃在2028年將太空人重新送上月球。

但沒想到,2018年3月27日,美國副總統彭斯來到NASA,傳達了川普的「五年登月」指令,要求「5年之內,要不惜一切手段,讓美國太空人重返月球!」

這一下可搞得NASA措手不及!

一邊趕緊調整計劃,一邊跟川普商量,放寬到2024年行不?

而現在美國政權更迭,川普的登月政績工程,拜登是否認帳,還不好說呢。

放眼全球,也只有中國,扎紮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把自己當時的探月計劃圓滿完成了。

不僅完成了,還用嫦娥三號的備胎嫦娥四號,史無前例地飛到了月之暗面,在月球背面插了個眼,如今已經快2年了,仍在良好運轉。

他每一天、每一秒都在刷新著記錄。

▲玉兔2號:說誰備胎呢?

用網友的話來說:大家一起吹吹牛,你怎麼就當真了呢?

3

可能還有「陰謀論」者不死心:既然如此,美國為啥不再次登月,飛到當年登月的地方證明自己呢?

還不是科技實際上不具備載人登月的實力?

其實,真不是。

載人登月是個國家工程,並不是有技術有錢就能登月的。

啥叫國家工程?

蘇聯黑海造船廠的廠長馬卡洛夫曾有一段經典的話:「(要想建成瓦良格號)需要蘇聯、黨中央、國家計劃委員會、軍事工業委員會和九個國防工業部、600個相關專業、8000家配套廠家,總之需要一個偉大的國家才能完成它。」

想當年,美國深陷與蘇聯的太空競賽當中,面對蘇聯第一顆衛星、第一次載人飛行的勝利,美國感到亞歷山大,於是,美國甘迺迪總統毅然採取了舉國體制,放出了「登月」大招!

▲1962年,甘迺迪在賴斯大學宣布登月

但1年後他就被刺殺了

就算當時條件並不具備,但豁出去的美國仍然「前進!前進!不擇手段的前進!」

要錢?

國會一批就是59.33億美元,佔當年美國聯邦政府預算開支總額的4.5%,相當於今天的430億美元!整個計劃歷時約11年,耗資255億美元,相當於現在的1500億美元!

要人?

在工程高峰時期,參加工程的有2萬家企業、200多所大學和80多個科研機構,總人數超過30萬人。

▲巨型火箭土星五號

要物?

要啥給啥!

要發射場?

建!

要火箭裝配廠房?

建!

要模擬基地?

建!

要登月艙地面模擬器?

建!

可以說,人類科技史上從未有過投入如此多金錢、動員如此巨大的人力、在如此短時間內解決如此多困難的科技項目。

▲美國人夾道歡迎返回的太空人

當然,美國的收穫也是巨大的,既得到了面子,在蘇聯面前揚眉吐氣。又得到了裡子,巨大的投入刺激了經濟發展,無數項科技成果被用於民用,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產生了明顯的經濟效益。

▲耐克用「中空吹塑成型」製造技術

製造的運動鞋(登月紀念版)

比如坦克兵的液冷服技術、重症監護病房技術、方便麵調料中的乾菜葉技術、運動鞋中採用的「中空吹塑成型」製造技術等等,都是阿波羅載人登月工程的「產物」。

可如今為啥美國不登月了呢?

很簡單,沒錢了,國家也協調不起來了。

▲NASA為了錢

已經開始打箭身廣告的主意了

如今的美國,已經不是以前那個不惜代價搞航天的美國了。

近年來,雖然NASA的經費的看起來在微幅增加,但在財政支出中的佔比卻直線下降,甚至在2018年川普提出「五年登月」的命令後,2020年NASA的撥款只有210億美元!反而比2019年降低了5億美元!

這是又讓馬兒跑又讓馬兒不吃草的節奏啊!

沒錢了咋辦?砍項目唄!

太空梭項目?太貴了,砍掉!

▲曾經的5架太空梭

如今一架也沒有了

(2摔3退役)

太空梭沒了咋送人上國際空間站?租俄羅斯飛船!8000萬美元/人!

▲美國太空人搭乘俄羅斯飛船

前往國際空間站價格漲勢「喜人」

空間站貨運咋辦?

把訂單交給SpaceX的「獵鷹」-9火箭和 「龍」飛船!

▲龍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與SpaceX的合作中,NASA很快嘗到了甜頭,不用投入自己太多的研發力量,不用承擔發射失敗的風險,不用自己投入成本,只需要發射時提供一下發射場和少量研發人員,並在項目成功後給錢就行!

算下來,比自己搞舉國之力攻關還省錢!

既然如此,登月計劃也外包給SpaceX算了!

正如NASA局長所言,「我們本質上是在購買服務,購買能提供把美國太空人從陸地送上月球表面的服務。」

▲SpaceX宣布要為登月搞一個100噸的大火箭

實事求是地說,利用成熟的或正在研發已具備實現可能的產品來達到目的,顯然是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明智之舉。

但是,SpaceX作為一家公司,是逐利的,他們的目的是賺錢,不擇手段地賺錢,而不是不擇手段地前進。

所以別看SpaceX可重複使用火箭很厲害,其實也只是降低成本多賺錢的手段而已,他們只會在賺錢的項目上持續投入,站在國家層面推動技術進步,顯然SpaceX是不會幹的。

▲馬斯克終究是一個商人

作者劉慈欣曾說過的一句話:

敬畏頭頂的星空,並時常仰望。

當仰望是為了金錢,那麼敬畏就會被賺錢的欲望取代。

那個不惜代價、舉全國之力推動技術進步、成果造福民眾的美國,已經過去了。

那個對未知充滿好奇、對科技充滿探索欲的美國,也不復存在了。

▲當年登月成功後歡欣鼓舞的美國人

如今的美國,是一個日益撕裂和混亂的美國,雖然川普一直嚷嚷著讓美國再次偉大,可是一場疫情撕下了美國的遮羞布。

社會貧富鴻溝拉大、不平等不公正問題突出、系統性種族歧視根深蒂固、基於身份認同的極端情緒瀰漫等重重矛盾。

特別是今年以來,受新冠疫情衝擊,美國經濟衰退,失業率高企,種族對立加劇,全美各地發生大規模抗議活動,美國經濟遭遇重創。

《紐約時報》指出,這是一個失業率近8%、20多萬人死於新冠病毒、五分之四的民眾對未來感到不安的國家。

更要命的是,明年26萬億美國債就要到期了,可美國卻大概率無力償還……

▲姆努欽警告稱

美國政府沒錢可用的時間比預計的要早

為啥沒錢?

川普政府這幾年大搞貿易戰、退群、推特治國,卻就是不想著怎麼掙錢。

就算有錢,也要拿去幹對自己連任有利的事,增加自己的政治籌碼。

或者在世界範圍煽風點火,支持這個街頭運動、資助那個顏色革命,甚至拿去給「某些人」做寫日記的「稿費」。

就是不把錢追加到探索太空去。

對此,有的美國人看到中國太空探索取得巨大進步,已經酸了。

美國深夜政治吐槽節目《崔娃每日秀》中,主持人「崔娃」說:中國現在做這事(登月)相當華而不實,特別是每個人都發現他們在武漢疫情暴發程度,和病例數字問題上撒謊。

他還打扮成外星人,諷刺中國說:我不想讓外星人來到地球,對我們說:『啥玩意,朋友們,你給我們帶來了新冠疫情!」

這個言論除了例行黑中國,其實也反映了美國人心中的虛弱,他們知道自己已經無力維持太空探索,只能通過一兩句酸話來過嘴癮了。

4

美國人急了,但這和中國人沒什麼關係,中國人也沒必要受這種言論的影響。

畢竟,中國航天的成績,不是吹牛吹出來的,而是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幹出來的。

這是一條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勇攀高峰的路。

歷經長途跋涉,中國航天人一路風塵僕僕地走來,在徵服星辰大海的路上,留下了一串串長長的腳印。

中國航天,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作為國家項目,目標和預算更穩定。

全國上百個科研院所支持,技術能夠自主研發,更加安全。

更重要的是,定下來一個發展計劃,就老老實實、不折不扣地去完成它。

中國航天,就像一棵粗壯的大樹,雖然不如NASA高大,但根系堅固、枝繁葉茂,經得起風吹雨打。

而日本的隼鳥、印度的火星探測器,看似比中國搶先,其實只不過是寄生在NASA這棵大樹上的一根根菟絲子罷了。

如今,玩全體系航天探測的玩家,唯中美耳!

所以,我們不用糾結於當年美國登月了或者沒登月,因為我們已經或者即將做到當年美國當年做的事,這已經足夠了。

待到中國登陸月球那一天,不妨再去看看那面美國國旗,還在不在。

用事實去打臉,遠比站不住腳的「陰謀論」更響亮。

中美關係,到底會在在曲折中堅定前行,還是會在不斷衝突中降至冰點?回顧歷史,評判現狀——中美關係,未來將走向何方?現在,關注諸葛兵微信公眾號,後臺回復「中美」查看答案!

☞ 印度又被吊打了!忘了3年前的解放軍飛踹嗎?

☞ 和美國「暴徒」需要講什麼道理?以暴制暴才是解決問題的王道!

☞ 1962≠2020?原來這才是印度最近囂張的原因!

相關焦點

  • 當年中國和蘇聯為什麼沒能打起來,是蘇聯人怕了嗎?
    當年中國和蘇聯為什麼沒能打起來,1969年邊境上的珍寶島衝突鬧得那麼兇,為何最後卻偃旗息鼓了?除此之外,還有另一個因素髮揮了很大作用,就是美國人的態度。對於中蘇開戰,當時美國人是不會袖手旁觀、視若無睹的,有看到一篇文獻分析過這個事兒,觀點還挺有說服力的。
  • 人的意識到底和量子力學有啥關係?
    前面我寫過一篇文章講解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的差別,其中最核心的差別就是觀察對於宏觀和微觀的意義不一樣,觀察宏觀物體時,物體的運動狀態和我們的觀察行為沒有關係,但是微觀世界就不一樣了,微觀粒子的運動狀態和我們的觀察行為是有強烈的因果關係的。
  • 美國登月招質疑,吵了這麼長時間,看來只待中國人去驗證了
    本文章由本帳號原創獨家發布,歡迎眾多讀者前來領略~~美國當年登沒登月,吵了真麼長時間,看來只待中國人去驗證了距離1971年人類的首次登月已經有四十多餘年了其次再來說一下政治方面,四十多年前美國和蘇聯因為競爭關係,美國作為第一大強國,根本不可能會輸給蘇聯,也不能輸給蘇聯,所以才有了登月計劃,美國報導出登月成功後,蘇聯就不知所蹤了,由於蘇聯的消失,所以在後來,登月的事情就再也沒有提過。有人說他們當時最多能圍繞月球轉幾圈,然後音像資料都是在內達華州的沙漠拍攝的。
  • 剛剛美國打破了中國的技術封鎖,雷射武器領域有了啥突破?
    早在2010年的國防預算中,美國就花費數千萬美元,進行雷射武器項目的研究,現在,美國人可不僅僅有上面波音公司的HEL-MD樣品了,還有已經裝備在「斯特賴克」戰車上的「遠程機動高能雷射炮」(簡稱MEHEL),專門用於攔截地方無人機、火箭彈和迫擊炮彈,就是下面這個傢伙身上的黃色東西。
  • 美國前勞工部長趙小蘭和家人再回中國做了啥?
    美國前勞工部長趙小蘭和家人再回中國做了啥?  作者:郝爽  她是美國第24任勞工部部長。她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進入內閣的華裔,同時也是內閣中的第一位亞裔婦女。她的父親是美國福茂集團董事長趙錫成博士。她的丈夫是現任美國參議院共和黨領袖米奇·麥康奈爾。她和五個妹妹全部畢業於哈佛、哥倫比亞等世界名校,被稱為「趙氏6朵金花」。
  • 日本有水箭龜,美國有忍者神龜,中國有什麼龜?知道人並不多
    導語:日本有水箭龜,美國有忍者神龜,中國有什麼龜?知道人並不多相信很多小夥伴童年最喜歡的事,應該是放學後打開電視,看一波動漫作品先,電視臺的動漫節目播放啥,我們就看啥,根本沒有現在信息技術這麼好,滑動手指就能看到自己喜歡的動漫作品,甚至廣告也能直接跳過。今天就說說童年作品中,看過的小烏龜!中國的烏龜角色你知道誰嗎?
  • 錢學森親侄子,拿下諾獎後公開表示:我是美國人,與中國沒有關係
    錢永健在諾貝爾獎頒獎儀式上 美籍華裔生物化學家   因此,當年科學家錢永健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時,國人也是無不以之為驕傲,因為那時候中國還沒有幾人獲得如此獎項按照他的意思,他獲獎跟中國沒有絲毫關係。
  • 美國NASA局長:中國登月有啥驕傲的,不是資金問題,我都登火星了
    前段時間嫦娥5號的消息基本上已經是刷屏了全世界了,而這中間最好笑的應該就是美國NASA的反應了,他們不支持我們也就罷了,還發推特道德綁架我們,希望我們能夠公開嫦娥5號的所有數據,供他們進行研究。而受到譴責的NASA自然坐不住,開始嘲諷我們還不如他們50年前的技術,美國NASA局長:中國登月有啥驕傲的,要不是資金問題,我都登火星了。然而美國作為這個世界上最有錢的國家,在上面的投資也相當的大,怎麼如今卻還哭窮呢。早在今年3月份美國副總統就宣布要重返月球,要讓美國成為21世紀第一個登陸月球的國家,繼續展示自己的科技霸權。
  • 咱們倆世界觀或者三觀不同到底是啥意思?愛情和三觀有啥關係?
    一方對另一方說:「咱們倆三觀不一樣,還是分手吧……」wocao被分手哪一方通常是一臉懵……三觀是個啥?或者世界觀是個啥?TA啥意思啊?你看,不同的生活環境,接觸的人不同,生活方式,對生活的思考也都會不同。那三觀不同的人不就不是一路人嗎?有道是道不同不相為謀啊。這樣的兩個人別說處對象了,說話都說不到一起去啊!
  • 葡萄和葡萄糖啥關係
    因為葡萄糖補充能量強力而快速,所以在醫院的營養注射液和運動員飲品中,我們常常能見到它的身影。很多人好奇,葡萄糖和葡萄到底啥關係呢?早在1747年,德國化學家馬格拉夫從葡萄乾中分離出含有這種甜甜物質的混合物。又過了將近70年,四位法國化學家分離出這種甜甜物質的單體,從而正式命名為葡萄糖。
  • 電動車電池和電機兩者有啥關係?看到這裡明白了
    電動車電池和電機兩者有啥關係?   評論() [核心摘要]電動車電池和電機兩者有啥關係
  • 顯示器屏幕尺寸和解析度之間有啥關係?
    大家選購顯示器時一般都會看到27英寸2k解析度這樣的詞彙,很多人對此都是似懂非懂。購買顯示器時,去網上看攻略發現也是眾說紛紜。有人說27英寸必須買2k解析度,還有人說1080P解析度也夠用。面對眾多尺寸和解析度不知該如何選擇,頭都大了還沒選好。今天就為大家解釋清楚這些詞彙的意思,讓大家明白顯示器屏幕尺寸和解析度之間有啥關係,做到清楚選機不迷茫。
  • 美國NASA局長:中國登月有啥驕傲的,要不是資金問題,我都登火星
    而受到譴責的NASA自然坐不住,開始嘲諷我們還不如他們50年前的技術,美國NASA局長:中國登月有啥驕傲的,要不是資金問題,我都登火星了。 早在今年3月份美國副總統就宣布要重返月球,要讓美國成為21世紀第一個登陸月球的國家,繼續展示自己的科技霸權。
  • 美國當年登月的真與假!
    美國69年號稱登月成功以來至今已經有50多年了,期間各種質疑聲一直不絕於耳,但礙於美國當年確實擁有旁人所無法企及的科技實力鮮有人真的能拿出證據來完全證明美國當年登月為假,近期隨著我國嫦娥五號熱,這個話題又開始翻熱起來
  • 美國宣布不再登陸月球,中國也不再登月了,月球到底有什麼秘密?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的主題是:美國宣布不再登陸月球,中國也不再登月了,月球到底有什麼秘密?接下來我們一起進入正題。月球地球的一顆天然衛星,也是僅有的一顆,自古以來,月球就有很多的傳說,直到後來,人類通過天文望遠鏡觀察月球才發現,月球是一顆很荒涼的星球。人類夢想著有一天可以登上月球,這個願望終於在1969年被美國實現,當時的阿波羅計劃是很轟動的。
  • 「中國間諜案」美國人以為演大片呢?
    只說希望寫電磁彈射器方面的文章,此人中文翻譯腔極重,在我敷衍幾句後,冒出來一句:「我們都有共同的目標」,「我是打趴的人」,「我們可以給你雙倍的稿費」…… 筆者覺得這大概是個詐騙犯,尤其是誰知道你要打趴我幹啥? 於是就:「呸,誰跟你有共同目標,而且中國就沒有黑社會,你嚇唬誰?」然後就把他給拉黑了……心裡還挺生氣:現在電信詐騙的套路真奇怪啊,上來就要打趴你什麼鬼?
  • 美國有短毛貓,加拿大無毛貓,泰國暹羅貓,老外:你們中國有啥!
    美國有短毛貓,加拿大無毛貓,泰國暹羅貓,老外:你們中國有啥!隨著社會的進步,現在喜歡養寵物的人越來越多了,其中養貓咪和狗狗的人是最多的,養貓咪其實比狗狗要簡單一些,因為貓咪不需要每天帶出去遛,貓咪也比較喜歡宅在家裡,不僅僅是國內有很多人養貓,國外也有非常多人喜歡養貓。
  • 和數獨有啥關係?最強大腦又刷新了我的認知
    有沒有人和我一樣,以前壓根不知道莫比烏斯是誰?莫比烏斯環是啥玩意?莫比烏斯環和數獨有啥關係?最強大腦還真是讓人漲知識啊,從這個節目上我知道了很多新詞彙。莫比烏斯這個人認識了;莫比烏斯環——這形狀知道了,通俗點說就跟我們平常皮帶系反是一個形狀;但是莫比烏斯環和數獨能有啥關係——好像沒啥關係。。。。。
  • 2019全球十佳電影,中國資本和其中一半有關係
    11月26日,美國權威媒體《時代周刊》評選出了2019年度十佳電影,儘管在影迷群體中引起了極大的反響,但很難和中國電影產業聯繫在一起,即便是中國市場能夠引進上映的都是少數群體。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除卻哥倫比亞影業和Netflix,十佳影片背後還有美國媒權資本(Media Rights Capital,以下簡稱MRC)和STX Entertainment(以下簡稱:STX)的入局。其實,MRC和STX這兩家影視公司不僅都與華爾街金融資本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且和中國皆頗有淵源。
  • 秸稈、霧霾和太陽能電站:你們有啥關係?
    以往,她覺得燒秸稈這事兒離她遠著去了,可這回秸稈「嗆」到了肺管子上,成了讓人討厭的東西。  秸稈,在今年入冬以前,離市民的生活遠隔十萬八千裡。人們甚至不知道這兩個字該咋寫。  如今,它卻以一個汙染入侵者的不良身份「闖」進了城市人的生活。秸稈焚燒已成了一種全國性的環境災難,隨著霧霾的頻發、空氣品質指數的屢屢「爆表」,它成了街頭巷尾都能聽到的「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