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器屏幕尺寸和解析度之間有啥關係?

2021-01-09 中關村在線

大家選購顯示器時一般都會看到27英寸2k解析度這樣的詞彙,很多人對此都是似懂非懂。購買顯示器時,去網上看攻略發現也是眾說紛紜。有人說27英寸必須買2k解析度,還有人說1080P解析度也夠用。面對眾多尺寸和解析度不知該如何選擇,頭都大了還沒選好。今天就為大家解釋清楚這些詞彙的意思,讓大家明白顯示器屏幕尺寸和解析度之間有啥關係,做到清楚選機不迷茫。

看完這篇文章你獲得如下知識:

1.屏幕尺寸、解析度、PPI(像素密度)都是什麼意思,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

2.多少屏幕尺寸選擇多少解析度最適合。

01PPI是什麼 如何計算它?

要想選購合適的顯示器,首先需要知道PPI是什麼。PPI是英文Pixels Per Inch的縮寫,翻譯成中文的意思是像素/英寸,所代表的含義是顯示器屏幕每英寸所擁有的像素數量。

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英寸(Inch)並非面積單位,它是一個長度單位,1英寸=2.54釐米。也就是說,PPI是計算的顯示器對角線上每英寸直線穿過的像素數,而不是每平方英寸的面積中擁有的像素數。

那麼屏幕尺寸怎麼算出來的呢?其實屏幕尺寸說的是顯示器對角線的長度,這裡就運用到初中學習到的勾股定理了,量出來顯示器面板的長和寬,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對角線的長度,再通過單位換算,就得出這臺顯示器的屏幕尺寸了。

」那我為啥不直接拿尺子量對角線長度呢?「

」.....好像很有道理「

了解屏幕尺寸的概念之後,接下來聊聊像素吧。

拿一臺屏幕比例16:9的27英寸1080p顯示器為例,27英寸說的就是屏幕尺寸,1080p則是這臺顯示器的解析度。

這臺顯示器1080p解析度的實際含義指的是顯示器面板橫向距離分布了1920個像素點,縱向距離則分布1080個像素點。也就是1920*1080PX。(PX為英文Pixel的縮寫,中文翻譯為像素)。

英文造字直接乾脆,新詞的創造往往是在老詞的基礎上進行改造加工而來。Pixel則由 Picture(圖像) 和 Element(元素)這兩個單詞的字母所組成的,所以像素可以理解為數碼產品顯示圖像的基本元素。

「那為什麼不用Electronics(電子)或Digital(數碼)和這兩個單詞拼合呢?「

「.......親,你要不喝點水吧?」

回到正題,現在知道這臺顯示器1080p解析度是1920*1080PX,那麼利用勾股定理我們就可以算出來對角線上面有多少像素點(這回您可不能用尺子量了)。之後再除以這臺顯示器的尺寸——27英寸。就可以知道這臺27英寸1080p解析度顯示器的PPI是多少。

PPI的計算是不是還挺簡單的,這裡就簡單演示一下計算過程。

27英寸1080p解析度顯示器的PPI為82英寸

我們現在知道這臺顯示器的PPI為82了,這個PPI又代表什麼含義呢?接下來我們進入第二部分。

02 顯示器PPI高了有啥好處?

先前我們已經清楚PPI如何計算的,並且知道它的定義是什麼了。那它在實際生活中的又該如何應用呢?這就要先聊聊喬老爺子的iPhone4了,當年iPhone4的發布會中,喬老爺子提出了一個概念:視網膜屏幕。它的定義是「PPI300以上屏幕在10英寸(25.4釐米)外觀看時,人眼不會察覺到像素點的存在,屏幕顯示效果就十分細膩,圖像細節也會很豐富。」也就是說顯示屏幕的PPI越高,你看到的畫面就越精細。

「那這臺顯示器才82PPI,豈不是滿眼儘是像素點?」

「寶貝兒,咱看仔細點,在25釐米之內觀看才需要300PPI,誰會把臉貼到27英寸的大屏顯示器上看?「

很少有人這麼看顯示器吧

察覺像素點的存在與否,除了屏幕素質本身之外,觀看距離也有很大影響。就拿LED廣告牌來說,遠距離觀看時基本看不出來像素點,但近距離觀看發現密密麻麻全是像素點。而27英寸顯示器因為觀看距離的增加,所以82PPI在實際觀感上也不會全是像素點。

那麼要達到27英寸顯示器視網膜級別的屏幕,需要多少PPI才可以呢?首先我們知道27英寸屏幕的最佳觀看距離是70釐米,並且喬幫主在iPhone4發布會上表示,人眼距離屏幕25釐米內需要300PPI實現視網膜屏幕。

我們列出來它們之間的比例關係70:25=300:X,通過計算得出x≈107。所以,27英寸視網膜屏幕級別需要PPI達到107。(精確計算與比例計算結果誤差較小,這裡使用比例方法進行簡單計算。)

03 PPI是否越高越好?

的確,PPI越精細越好。但咱平民小老百姓,凡事都講究實用性。舉個例子來說,太陽系體積排名第三的天王星和體積排名倒數第二的火星。在夜晚眺望星空時,很難看出二者區別。因為人的肉眼分辨有限。

二者體積相差數倍之多

同理,300PPI和100PPI的顯示器在使用時都察覺不到像素點的存在,但300PPI的顯示器價格要貴上數倍之多,那咱為啥買300PPI的,有多餘的錢整兩頓燒烤不香嗎?錢有點多,攢一臺頂配主機吧!!(300PPI的顯示器需要滿足29英寸8K解析度的要求,而一款PPI不足300的31.5英寸8K解析度顯示器,市場售價在2.6萬,這樣的價格能接受嗎?)

同時,相同顯示面積下的PPI越高,對機器性能的要求就越大。遊戲在4K解析度下要比2K解析度下的幀數低很多。一般玩家會選擇降低解析度以獲得流暢的遊戲體驗。(土豪玩家不在討論範圍,雙路泰坦即使8K解析度也能流暢遊戲)

雙路泰坦:降什麼解析度?!

最重要的是,Windows電腦解析度越高,顯示內容就越多。原來1920*1080像素的圖像,在1080p解析度打開這張圖像,這張圖像鋪滿整個屏幕。在4K解析度的顯示器中打開這張圖片時,只佔據了約屏幕四分之一的位置。

在使用小尺寸顯示器時選擇過高解析度,會讓原本正常顯示的內容有很大的縮放比。容易出現看不清顯示器內容的情況,這時我們還需要調整系統的縮放比例才能正常使用。

調整縮放比例 放大文字

所以,我們在選擇顯示器的時候,並不是PPI越高越好。有的時候,較高的PPI反而會帶來不好的使用體驗。我們只需購買PPI剛好達到視網膜屏幕級別的顯示器即可,但顯示器達到視網膜屏幕級別需要多少PPI呢?

04視網膜級別顯示器要多少PPI?

要知道,不同尺寸的顯示器,因為觀看距離也不一樣,所以它們的PPI也不同。由於顯示器PPI由顯示器解析度和尺寸這兩個參數計算而來,這裡就對不同解析度和尺寸的顯示器進行展開討論。我們以京東商城售賣產品作為參考,選擇常見的屏幕比例為16:9的顯示器。分別找出1080p、2K、4K解析度下有幾種屏幕尺寸的顯示器。

詳情如下:

1080p解析度顯示器尺寸:21.5英寸、23.8英寸、27英寸三種屏幕尺寸。

2K解析度顯示器尺寸:23.8、27英寸、31.5英寸、34英寸四種屏幕尺寸。

4K解析度顯示器尺寸:27英寸、31.5英寸、34英寸、41英寸四種屏幕尺寸。

數據來源:京東商城

接下來算出來各個每款顯示器的PPI 是多少。

各解析度不同尺寸顯示器的PPI

當我們把PPI計算出來後,接下來就要計算各尺寸下的顯示器達到視網膜級別屏幕要達到多少PPI了。

我們知道在垂直方向的眼睛自然視區是10°,在範圍內觀看顯示器無需轉動人的頭部和眼球不動。所以而顯示器最佳觀看距離與屏幕高度有關,通過三角形計算公式得出最佳觀看距離大約是屏幕高度的2倍左右。所以我們需要顯示器的屏幕高度,而16:9的顯示器對角線、寬、高的比例為18.35756:16:9。

我們先把屏幕尺寸進行單位換算,把英寸換成釐米。隨後通過比例,就能計算出顯示器的高度。(單位:釐米)

最佳觀看距離就隨之而出了。有了最佳觀看觀看距離之外,我們就可以知道顯示器達到視網膜級別屏幕的最佳標準。

這裡就為大家簡單計算下各屏幕尺寸的顯示器PPI。

計算到這裡,貌似我們就可以根據計算得來的PPI去選擇符合要求的顯示器了。然而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細心的朋友可能會發現, 隨著屏幕尺寸的增大,最佳視距也在逐漸增大。這意味我們距離顯示器越來越遠,但實際生活是這樣嗎?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大多數人的習慣是把顯示器在放置在電腦桌上,滑鼠鍵盤則放在顯示器前使用。但是人的手臂長度只有七八十釐米,使用大尺寸顯示器的時候,若要達到顯示器的最佳觀看距離,那麼我們就摸不到滑鼠鍵盤了。

手臂長度驚人除外

因此在實際使用時,不能完全按照最佳觀看距離計算結果去判斷。顯示器的最佳視距最多只能與胳膊長度保持一致,也就是70釐米左右。這與27英寸顯示器的最佳視距基本保持一直。所以,27英寸以下可按照先前計算結果,27英寸以上顯示器按照107PPI為最終結果。

由此,把計算結果進行修正後得到的視網膜級別屏幕PPI最低標準的最終結果是:

1080p解析度下,21.5英寸的顯示器最符合視網膜級別屏幕的要求。

2K解析度下,27英寸以下的顯示器符合視網膜級別屏幕的要求。

4K解析度下,屏幕尺寸在41英寸以下,均符合視網膜級別屏幕的要求,且尺寸越小,成像越細膩。

到這裡各解析度下符合視網膜級別的尺寸標準已經出來了,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僅為理論數據,人與人之間由於使用環境、坐姿、近視等諸多因素,可能出現相同的顯示器但使用感受不同的情況。本著實用的原則,這裡為大家介紹如何選購適合自己的顯示器。

我們可以選擇比標準PPI低一個檔的顯示器進行下單,比如1080p的顯示器下單一個23.8英寸的顯示器。如果你的眼睛對解析度不太敏感,那麼23.8英寸的顯示器也能得到近乎視網膜顯示器的效果。萬一無法察覺到像素點的話,現在電商都有7天無理由免費退貨的服務,直接退貨就行了。同時,如果23.8英寸察覺不到像素點的話,我們可以再更換成27英寸的顯示器進行體驗。

視網膜屏幕的意義是讓視網膜無法察覺顯示器面板的像素點,從而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而每個人的使用體驗或多或少都有些不同,想要購買適合自己的顯示器還需自行體驗。這篇文章的目的是為大家選擇顯示器指了一個大概方向,選擇時不至於大海撈針。

感覺挑選顯示器較為麻煩的朋友,可以無腦選擇4K顯示器。在前面的計算過程中發現,4K解析度的顯示器屏幕尺寸小於41英寸時,均能符合視網膜級別屏幕的要求。況且現在4K級別的顯示器,售價親民的產品也不在少數。

(7467559)

相關焦點

  • 顯示器屏幕尺寸和解析度之間有啥關係
    今天就為大家解釋清楚這些詞彙的意思,讓大家明白顯示器屏幕尺寸和解析度之間有啥關係,做到清楚選機不迷茫。看完這篇文章你獲得如下知識:1.屏幕尺寸、解析度、PPI(像素密度)都是什麼意思,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2.多少屏幕尺寸選擇多少解析度最適合。1、PPI是什麼 如何計算它?
  • ...超高解析度屏幕何時普及?(全文)_蘋果 iPhone 4S_液晶顯示器...
    早期的手機屏幕,發展到彩色屏幕之後,屏幕的尺寸和解析度都非常低,畫面幾乎是非常少的像素點組成,因此能夠看到組成的畫面非常粗糙。,在屏幕的材質、屏幕尺寸和屏幕解析度幾個方面的發展上都非常的迅速。● 顯示器:全高清格式剛成主流    從CRT顯示器發展到液晶顯示器,顯示方式原理和顯示效果都進行了革命性的改變。早期的液晶顯示器,尺寸非常小,大多以15英寸和17英寸的4:3屏幕比例或者5:4屏幕比例為主,解析度也在1024×768和1280×1024,因此畫面的顯示效果非常差,顆粒感也很強,能夠看到比較明顯的像素點。
  • UI設計基礎知識:關於屏幕尺寸、解析度,你想知道都在這裡
    那個時代的顯示器大多解析度範圍相似,超級重,不能顯示太多顏色。此外,它們的刷新率也很低,導致滾動體驗不理想。那個時代的顯示器往往限制了網站所能達到的視覺效果。 既然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百萬像素和百萬色彩的科技世界裡,我們就需要了解我們今天設計的屏幕。從早期的網際網路時代開始,技術就在飛速發展。如今,你手中拿著的手機,其解析度在二十年前是不存在的。
  • 2K已到沸點 4K解析度顯示器何時爆發?
    何為2K解析度顯示器,就是目前市面上屏幕的解析度達到2560×1440或者2560×1600的顯示器產品。這些顯示器產品尺寸主要是27英寸和30英寸,其中以27英寸顯示器更受到消費者的關注,並且產品鋪天蓋地的湧現出來。
  • 屏幕竟成劣勢?顯示器狂虐熱門筆記本
    ,華碩N53S、神舟A560-i7D5優雅和宏碁5755G的屏幕尺寸均為15.6英寸,相比其它筆記本電腦來說更大一些。測試儀器和方法在最後一頁有介紹,這裡就不進行重複了。緊接著,我們來看看顯示器和10款主流筆記本電腦的屏幕亮度表現如何。
  • 如何計算自己的顯示器尺寸(乾貨篇)
    我們使用計算機的時候,勢必離不開顯示器,而顯示器的解析度、尺寸以及畫質等方面,跟我們的使用體驗都是息息相關的。其中,我們最直觀的感受莫過於顯示器的尺寸大小。一個大點的屏幕對於我們平常使用來說會很有幫助,我們可以分出更多小窗口,同時進行瀏覽。
  • 2K、4K、8K解析度屏幕有用嗎?看看它們怎麼說!
    受限於像素排列,OLED(AMOLED)相比LCD的PPI會有大約30%的衰減,所以1080P的OLED屏幕尺寸一大,就容易看到顆粒感。因此,2K解析度可以算是OLED的最佳搭檔,而OLED同時也具備省電的特性,可以彌補更高解析度帶來的耗損。此外,現在手機硬體的集成度越拉越高,可以將手機內部的主板體積壓縮到極致,從而可以塞進更大的電池。2K屏幕費電?
  • 顯示器解析度怎麼看?市售熱門液晶推薦
    市售熱門液晶推薦    從用戶角度看,不同用戶對於顯示器的需求不同,因此,對於解析度的需求也不同。普通的辦公用戶1080P足矣,專業一些的用戶則需要2K或者4K的產品了;對於普通的影音用戶來說,一臺2K左右搭配曲面和大屏的顯示器可能更適合;而對於遊戲玩家來說則會更看重顯示器的電競性能。
  • iPad mini2沒它遭秒殺 IGZO屏幕大起底(全文)_液晶顯示器應用技術...
    IGZO可以提升面板的開口率  採用非晶矽屏幕尺寸沒有太多的限制,但是解析度上不去,而使用LTPS,面板的解析度可以提升,但是尺寸卻有很大的限制首先就是常見的廣視角的幾個名詞,常常有人問IPS屏幕和IGZO屏幕有什麼區別?其實這兩者是無法比較的。
  • HKC Q320顯示器詳測:2K解析度加32寸是怎樣效果?
    現在的網吧已經不再是當年一個小屋20來號人抽著煙赤著腳在IS上對罵的年代了,除了舒適的沙發,無時無刻帶來清風的空調和安逸的環境之外,網吧的顯示器尺寸也經歷了一場很大的改革。小編也一樣,在適應了21.5寸顯示器時初涉27寸的《英雄聯盟》其實是有點覺得彆扭的,因為和大家一樣,小編也嫌屏幕太大反而對小地圖和戰場的觀察造成一定的影響。但是在玩了幾局之後,發現這中間所帶來的影響實際是微乎其微,反而因為屏幕變大所帶來的享受感卻實打實的震撼了小編。
  • 顯示器市場革新 大尺寸規格液晶受追捧
    液晶顯示器的屏幕屏幕比例,作為顯示器重要的參數,經過了無數次更新換代。從最早的4:3到16:10,從16:10到16:9,從16:9再到如今被大家吐槽的21:9的電影屏幕比例。同樣的,液晶顯示器的屏幕尺寸也經過了無數次更迭。隨著面板切割技術的精進,從最早的15吋小屏幕發展壯大到今天的23吋、24吋、27吋甚至更大。
  • 液晶電視可以當電腦顯示器嗎?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嗎?
    打開APP 液晶電視可以當電腦顯示器嗎?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嗎?   Q:液晶電視可以當電腦顯示器用嗎?   2、顯示細節有差異   液晶顯示器尺寸大,但解析度目前依然多為1080P,或者2K屏,與如今大屏液晶顯示器解析度基本差不多,這意味著屏幕更大的電視在近距離觀看的時候,會存在明顯點距過大,而遠距離察覺不到,而電視當顯示器使用,我們需要離的比較近使用,因此在畫質細節方面容易出現一些明顯的鋸齒顆粒感,體驗不佳。
  • 究竟多大的顯示器適合4K解析度,27寸還是32寸以上?
    顯示器行業,解析度的競爭始終沒有停止。雖然4K的顯示器已經足夠細緻入微,並且4K資源和遊戲配套也已經跟上,但是行業內還是有廠商在開發6K、8K顯示器。綜觀顯示技術的歷史迭代,一味追求解析度這條路真的對嗎?用戶購買顯示器只是過程,PC/mac主機性能需要支持,軟體需要支持,這些都滿足之後,再來看尺寸的選擇。
  • 夏普推出27寸8K解析度120Hz顯示器
    該顯示器最吸引人的地方是,解析度高達8K,屏幕刷新率為120Hz,每英寸像素密度達到了326ppi,和蘋果iPhone智慧型手機屏幕的像素密度相差無幾。眾所周知,目前大多數顯示器的解析度都為4K,屏幕刷新率為60Hz,即使是最先進的DisplayPort 1.4也僅僅支持8K@60Hz。
  • 人眼和解析度的關係
    解析度VS視角在攝影中,高質量的衝印像素通常都有300像素每英寸,它的細節允許一個視力20/20的人需要站在相距一英尺的位置查看。但是,像素不用總是這麼高。按照經驗法則,一張照片被放大後,最合適的觀察位置與畫面的距離和畫面對角線的長度相同。在這張相片的最遠觀察距離,它的可視角度達到了50度。
  • 看完這篇你就知道顯示器買多大尺寸
    【中關村在線顯示器頻道原創】華麗的巨屏,清晰細膩的視覺質感,再輔以唯美大氣的工業設計元素,這是有品位有追求的用戶所熱切追求的。毫無疑問,包括手機、顯示器、電視等的顯示行業已經進入了「大屏時代」。別糾結了!
  • 蘋果或採用友達光電4K解析度顯示器面板
    新款Mac Pro除了驚豔的外觀設計之外性能上也進一步加強了,它可以支持同時連接三臺4K解析度顯示屏工作。國外reddit網站近日稱蘋果公司正在跟友達光電合作生產27英寸和32英寸解析度高達3840×2160的4K級顯示器,寬高比為16:9。
  • 小尺寸不過癮?27英寸超大屏顯示器推薦
    【PConline 導購】在目前的消費級市場上,27英寸是最大的顯示器尺寸。而且27英寸顯示器通常在性能、配置和外觀設計都是比較高端的。為什麼廠商會如此極具用心地設計27英寸的產品呢?  由於其大尺寸的關係,27英寸顯示器目前佔領著中高端市場,同時引起了用戶不少關注與討論,也是消費者選購的熱門產品。
  • 更寬廣:21寸大屏幕CRT顯示器產品概述
    自從接到編輯的約稿,筆者寫顯示器的導購文章已經不少了,在這一系列的文章當中,筆者先後介紹了多款CRT顯示器和LCD顯示器,相信有留意的讀者應該也十分清楚CRT和LCD顯示器各自的優劣勢了,因此,在本文當中,筆者就不再敖述。
  • 顯示器2k和4k哪個好?有必要上4k嗎?
    顯示器2k和4k哪個好?有必要上4k嗎?其實在相同尺寸下,2K和4K顯示器的區別主要是兩點:畫質和顯示畫面大小。首先,談畫質。2K和4K解析度都有不同的規格,一般2k顯示器的主流規格是2560*1440像素,4K則是3840*2160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