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開發出原子解析度下的單顆粒冷凍電鏡

2020-11-24 科學網

科學家開發出原子解析度下的單顆粒冷凍電鏡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23 14:31:21

近日,英國MRC的分子生物學實驗室Sjors H. W. Scheres、A. Radu Aricescu等研究人員開發出原子解析度下的單顆粒冷凍電鏡。這一研究成果於2020年10月21日在線發表在《自然》上。

研究人員使用一種新的電子源、能量過濾器和照相機來獲得了人膜蛋白β3GABAA受體同源五聚體的1.7Å解析度冷凍電鏡(cryo-EM)結構。此類圖譜可詳細了解小分子配位、溶劑分子的可視化以及多種胺基酸的替代構象,以及有序酸性側鏈和聚糖的明確構建。通過將單顆粒cryo-EM應用於小鼠去鐵蛋白,這一策略產生了1.22Å解析度的重建,從而提供了蛋白質分子的真實原子解析度視圖。而且,許多氫原子的散射電位可以在差異圖中顯示,進而可以直接分析氫鍵網絡。這一技術進步與加速數據採集和改善樣品質量的其他方法相結合,為在常規小分子調節劑高通量篩選和基於結構的藥物發現中cryo-EM的常規應用提供了一條途徑。

 

據介紹,蛋白質分子中原子的三維位置定義了它們的結構及其在生物過程中的作用。確定越精確的原子坐標,就可以得到越多的化學信息,並且可以推斷出對蛋白質功能的更多機制理解。近年來,cryo-EM單顆粒分析已產生了蛋白質結構,其詳細程度不斷提高。然而,事實證明很難獲得具有足夠解析度來可視化蛋白質中單個原子的cryo-EM重建體。

 

附:英文原文

Title: Single-particle cryo-EM at atomic resolution

Author: Takanori Nakane, Abhay Kotecha, Andrija Sente, Greg McMullan, Simonas Masiulis, Patricia M. G. E. Brown, Ioana T. Grigoras, Lina Malinauskaite, Tomas Malinauskas, Jonas Miehling, Tomasz Uchaski, Lingbo Yu, Dimple Karia, Evgeniya V. Pechnikova, Erwin de Jong, Jeroen Keizer, Maarten Bischoff, Jamie McCormack, Peter Tiemeijer, Steven W. Hardwick, Dimitri Y. Chirgadze, Garib Murshudov, A. Radu Aricescu, Sjors H. W. Scheres

Issue&Volume: 2020-10-21

Abstract: The three-dimensional positions of atoms in protein molecules define their structure and their roles in biological processes. The more precisely atomic coordinates are determined, the more chemical information can be derived and the more mechanistic insights into protein function may be inferred. Electron cryo-microscopy (cryo-EM) single-particle analysis has yielded protein structures with increasing levels of detail in recent years1,2. However, it has proved difficult to obtain cryo-EM reconstructions with sufficient resolution to visualize individual atoms in proteins. Here we use a new electron source, energy filter and camera to obtain a 1.7 resolution cryo-EM reconstruction for a human membrane protein, the β3 GABAA receptor homopentamer3. Such maps allow a detailed understanding of small-molecule coordination, visualization of solvent molecules and alternative conformations for multiple amino acids, and unambiguous building of ordered acidic side chains and glycans. Applied to mouse apoferritin, our strategy led to a 1.22 resolution reconstruction that offers a genuine atomic-resolution view of a protein molecule using single-particle cryo-EM. Moreover, the scattering potential from many hydrogen atoms can be visualized in difference maps, allowing a direct analysis of hydrogen-bonding networks. Our technological advances, combined with further approaches to accelerate data acquisition and improve sample quality, provide a route towards routine application of cryo-EM in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of small molecule modulators and structure-based drug discovery.

DOI: 10.1038/s41586-020-2829-0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829-0

相關焦點

  • 程亦凡在Cell發文介紹單顆粒冷凍電鏡技術
    除此之外,獲得藥物靶標的分子結構也是藥物開發的標準程序,人們可以在此基礎上設計和優化治療性的化合物。   不久以前,單顆粒冷凍電鏡(cryo-EM)還不是大多數結構生物學家們的第一選擇。2013年以前,蛋白資料庫(PDB)中的絕大多數分子結構還是X射線晶體衍射獲得的。而現在,單顆粒冷凍電鏡已經成為了X射線晶體衍射的有力競爭者,不僅在解析度上能夠與之匹敵,還適用於難以結晶的大分子。
  • 標配Titan Krios G3i冷凍電鏡解析原子解析度結構
    責編 | 酶美單顆粒冷凍電鏡技術已成為繼X-射線晶體學之外,用來表徵生物學樣品高解析度結構的常用工具。截至目前,單顆粒冷凍電鏡技術已經解析了4000多個解析度為近原子水平(2~4 Å)的生物樣品【1】。單顆粒冷凍電鏡技術也逐漸成為解析膜蛋白、大型蛋白複合物結構的首選方法,一方面是因為它不需要晶體,另一方面是因為它可以處理具有不同組成和/或不同構象的生物樣品。
  • 冷凍電鏡單顆粒技術的發展、現狀與未來
    圖1 冷凍電鏡技術和單顆粒重構技術越來越備受關注(統計數據來源於EMDataBank )(a)不同年份中利用冷凍電鏡單顆粒重構技術能夠達到的最高解析度;(b)通過冷凍電鏡技術進行的研究成果在不同雜誌上發表的論文數
  • 冷凍電鏡技術突破原子解析度障礙
    圖片來源:PAUL EMSLEY如果想繪製出蛋白質最微小的部分,科學家通常選擇不多:使數百萬個單個蛋白質分子排列成晶體,然後用X射線晶體學分析它們;或者快速冷凍蛋白質的副本,然後用電子轟擊它們,這是一種低解析度的方法,叫做冷凍電鏡技術
  • 浙大冷凍電鏡中心首次解析蛋白質原子解析度結構—新聞—科學網
    科學家認為,這與大腦中一種叫GABA(g-氨基丁酸)的神經遞質有關,它們負責在神經系統中「踩剎車」,對調節大腦的興奮性至關重要。 浙江大學科學家通過單顆粒冷凍電鏡技術,第一次對人腦中的「剎車」——GABAA受體進行原子解析度的解析,得到了一種處於開放狀態的GABAA受體三維結構。該成果在《Cell Research》雜誌在線發表。
  • 科學網—冷凍電鏡技術突破原子解析度障礙
    ;或者快速冷凍蛋白質的副本,然後用電子轟擊它們,這是一種低解析度的方法,叫做冷凍電鏡技術。 據《科學》報導,現在,科學家們第一次將冷凍電鏡的解析度提高到原子水平,以精確定位各種蛋白質中單個原子的位置,其解析度可與X射線晶體學相媲美。 「看到這種程度的細節太不可思議了,它十分美麗。」美國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冷凍電鏡技術專家Melanie Ohi說。
  • 冷凍電鏡技術突破原子解析度障礙—新聞—科學網
    圖片來源:PAUL EMSLEY 如果想繪製出蛋白質最微小的部分,科學家通常選擇不多:使數百萬個單個蛋白質分子排列成晶體,然後用X射線晶體學分析它們;或者快速冷凍蛋白質的副本,然後用電子轟擊它們,這是一種低解析度的方法,叫做冷凍電鏡技術。
  • 高解析度的冷凍電鏡
    撰文 | Leon責編 | 雪月用於測定生物大分子結構的冷凍電鏡有兩種使用方法。與單顆粒分析不同,原位解析蛋白結構時需要用到斷層成像的方法——生物樣品在不斷地傾斜旋轉,從而在不同的角度對其進行「拍照」。近日,硬體的進步把冷凍電鏡單顆粒分析的解析度進一步推動到原子級(BioArtReports:被Nature翻牌的bioRxiv——冷凍電鏡發展到原子級別解析度水平)。
  • 冷凍電鏡的解析度革命
    Amunts等人利用冷凍電鏡獲得線粒體核糖體大亞基3.2埃的解析度結構,還有最近利用冷凍電鏡獲取的其他一些高解析度結構,這些成就預示著分子生物學研究的新時代,獲取近原子解析度的大分子結構將不再是X射線晶體學和核磁共振的特權。
  • 冷凍電鏡實現蛋白結構的原子水平解析
    冷凍電鏡實現蛋白結構的原子水平解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25 22:25:16 近日,德國馬普研究所Holger Stark及其課題利用冷凍電鏡實現蛋白結構的原子水平解析
  • 被Nature翻牌的bioRxiv——冷凍電鏡發展到原子級別解析度水平
    Nature 新聞報導了2020年5月22日同時發表在預印本平臺bioRxiv上的兩篇關於冷凍電鏡裡程碑式的突破,將解析度提高到單個原子水平。這一突破鞏固了cryo-EM在繪製蛋白質結構圖譜中的主導工具地位。
  • 第一次,冷凍電鏡看見單個原子!
    因此,科學家們在很大程度上還是要依賴於X射線晶體學來獲得原子解析度的結構。這就產生了一個關鍵問題:研究人員可能要花費數月至數年的時間才能使蛋白質結晶,此外,許多醫學上重要的蛋白質也無法形成有用的晶體。相比之下,冷凍電子顯微鏡只需要蛋白質在純化溶液中即可。原子解析度圖的精確度足以精確識別蛋白質中單個原子的位置,解析度約為1.2 Å(1.2´10-10 m)。
  • 我國科學家拓展冷凍電鏡解析生物大分子結構的分辨極限
    冷凍電鏡(cryo-EM)單顆粒分析技術已經成為結構生物學眾多結構解析方法中異軍突起的一支,在膜蛋白的結構解析中更是發揮著與日俱增的作用。目前的冷凍電鏡單顆粒技術已經能較容易地將分子量大於300千道爾頓且生化性質穩定的蛋白質解析至近原子解析度(約3 埃水平)。但由於小分子量蛋白質(一般為小於200千道爾頓)顆粒在冷凍樣品中襯度不足等原因,小分子量蛋白質的高分辨解析工作對目前的技術手段而言仍然是很大的挑戰。
  • 牛X的冷凍電鏡!背靠背2篇Nature,首次看見單個原子!
    冷凍電子顯微鏡技術,也叫冷凍電鏡技術,是在低溫下使用透射電子顯微鏡觀察樣品的顯微技術,即把樣品凍起來並保持低溫放進顯微鏡裡面,用高度相干的電子作為光源從上面照下來,透過樣品和附近的冰層,受到散射。透射電子顯微鏡,檢測器和自動程序的技術發展,加上用戶友好的圖像處理軟體以及不斷增長的計算能力,使cryo-EM在過去十年中成為成功且不斷擴展的技術。在解析度高於4Å的條件下,可以建立原子模型,但是直接可視化蛋白質結構的真實原子位置需要更高的解析度(優於1.5Å),而到目前為止,cryo-EM尚未實現。
  • 劃時代的冷凍電鏡技術--中國數字科技館
    1982年,迪波什開發出真正成熟可用的快速投入冷凍制樣技術製作的不形成冰晶體的玻璃態冰包埋樣品。1984年,迪波什首次發布不同病毒的結構圖像。隨著冷臺技術的開發,冷凍電鏡技術正式推廣開來。  弗蘭克 冷凍電鏡單顆粒分析的鼻祖  現年77歲的德裔生物物理學家約阿基姆·弗蘭克,最大的貢獻是讓冷凍電鏡技術變得具有普遍應用價值。
  • 冷凍電鏡技術如何革新生物學
    藉助單顆粒冷凍電鏡技術,我們共同解析了AcrF9、AcrF8、AcrF6與Csy複合物的結構,解析度分別為0.257納米、0.342納米、0.315納米。其中,解析度為0.257納米的Csy-AcrF9複合物結構揭示了Csy複合物在近原子級別上相互作用的結構細節,並首次顯示部分區域內存在水分子的相互作用(見圖1)。
  • 中國科大成功解析人類皰疹病毒6B型近原子解析度冷凍電鏡結構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畢國強課題組、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周正洪課題組與華東師範大學研究員梅曄合作,利用高分辨冷凍電鏡單顆粒分析技術首次解析了人類皰疹病毒6B型的近原子解析度結構。
  • 冷凍電鏡:新時代蛋白質科學和藥物研發的利器
    作為當前結構生物學領域最為前沿的成像技術之一,冷凍電鏡技術已經能夠將生物大分子複合體的結構解析能力拓展至原子解析度水平,特別適用於解析複雜的超大分子複合體的三維精細結構及動態結構,在小分子藥物及疫苗的開發中亦顯露出巨大的潛力。
  • 生命學院王宏偉課題組發文報導目前利用冷凍電鏡方法解析的最小...
    生命學院王宏偉課題組發文報導目前利用冷凍電鏡方法解析的最小分子量蛋白清華新聞網6月4日電  6月3日,生命學院教授王宏偉課題組及合作者在《自然·通訊》在線發表題為《分子量52千道爾頓的鏈黴親和素蛋白的3.2埃解析度冷凍電鏡單顆粒三維重構》(Single particle cryo-EM reconstruction
  • 原子尺度上的追逐|專訪王宏偉:如何搶佔全球冷凍電鏡先機
    歷經跌宕起伏,50年過去後,中國的結構生物學家再次站上國際科研隊伍的前列,試圖在近原子解析度下探索生命的奧秘。在最近向世界級高水平之巔發起的攀登中,清華大學結構生物學高精尖創新中心(下稱「高精尖中心」)無疑是最耀眼的一支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