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生物更可能撕了你,還是擁抱你?

2021-01-15 未讀

最近被炒得火熱的沉浸式驚悚片《寂靜之地》你看沒,體驗怎樣?

我周圍看過此部影片朋友的評價形成了兩個極端。

一邊認為這種全程不用聲音的方式,反而讓恐懼在劇場蔓延的創意太棒了,就算劇情有硬傷也瑕不掩瑜。

一邊認為電影中那幾隻只要聽到聲音就會大開殺戮的入侵外星生物是個硬傷,它幾乎都快把人類滅絕了。怎麼最後因為聽到一類頻段的噪音就被一槍爆頭,死了。這個外星來的怪物完全不恐怖。

我贊同後者觀點。且在腦海裡自動對比了這隻外表有點像異形,也同樣來自外星球的造物。

嗯,影片確實沒有營造出未知生物入侵地球帶來的顫慄感。


回想這些年的文學、影視作品,探討外星生命或以此為題材的作品層出不窮:有像《寂靜之地》這樣,講述外星人入侵地球的;有像《星際戰爭》、《獨立日》、《火星人玩轉地球》等攻打地球的外星高科技侵略者;有人類友善的訪客《E.T》、《第三類接觸》;當然也有被人類侵略、欺壓的受害者《阿凡達》、《第九區》。

這些作品表達了人類對自身命運的聯想,也攜帶著人類對自身的反省。作為觀眾或讀者,我們對地球之外,似乎有著無窮盡的好奇心。期待著人類不是太空中的唯一生命,宇宙中還存在著其他智慧。

那習慣尋根究底的未讀君不禁要問了,宇宙中到底有沒有其他生命存在,他們會是高等智慧的生命嗎?

再假如我們和外星物種知道彼此的存在會怎樣,是人類拓寬認知的機遇,還是一場滅頂之災呢?


20世紀中葉以來,人類一直試圖用探測地球以外的電波,天文望遠鏡觀測等方法尋找外星生命。現在為止並未有確切表明外星生物存在的證據。

不過,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科學家基於生物體基因複雜性的研究認為:宇宙中的生命應該在地球形成數億年前開始存在。卡爾 · 薩根、史蒂芬 · 霍金等科學家也表示,觀測到的宇宙如此之大,要說地球之外沒有生命存在是不太可能的。

因為銀河系中就有2000億至4000億顆恆星,而銀河系只是宇宙超過1000億星系中的一員。那類似太陽系的恆星系統少說也有100億個,即使10億恆星中只有一顆支持生命存在的行星系統,也有6.25×109個行星系統存在於我們可見的宇宙內。

所以這些行星不可能都進化不出生命吧。


就算地球之外存在生命,但如果他們只是初等生命,就不太可能和人類產生實質的交互。

從地球的歷史來看,在五億多年歲月和數百萬生物物種裡,僅有人類成功演化成了高等生命,可見高等智慧生命出現實屬不易。

現主流科學界也更傾向贊同宇宙中存在初等生命的可能性。美國喬治梅森大學的助理教授羅賓 · 漢森提出的大過濾器理論指出,雖然星球適宜生命出現的客觀條件是必要的,但能否出現並發展出智慧、形成文明,需要經歷非常艱難的過程。


總而言之,宇宙中存在能抵達地球進行交流或侵略的外星人的可能性很小。但是俗話說得好,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存在像《異形》、《寂靜之地》裡那種一點不被良心、道德、同情心束縛的生命,估計人類哭都哭不出來了。

最早持外星人邪惡說的是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英國天文學家馬丁 · 賴爾。史蒂芬 · 霍金、西蒙 · 莫裡斯等人也持相似觀點,因為如果外星人出現在地球,即意味著他們掌握了能夠穿越太空的技術,也就是說他們的軍事技術將遠遠超過人類,人類的任何抵禦都將毫無效果。所以人類與外星生物的接觸存在著巨大的風險,我們應該盡力避免和外星人接觸。

當然也有科學家不贊同這種觀點,認為外星智慧生命的科技可能要比人類發達得多,沒有必要侵略人類。


看著星空總會覺得無限浩瀚,讚嘆它的包容的同時,感慨人類的渺小和脆弱。因此在思索我們與外星造物的關係時,會有一種生命界限得到擴寬的感覺。

所以未來,人類對外星生命的探索與反思,是不朽的主題。

說到這裡我一點也不過癮,但有妨於時間限制,你知道的,自媒體寫長了沒人看。未讀君就簡單粗暴地直接奉上書籍連結了。書的內容和我文章的差距,也就是一個銀河系吧。

第一本《地外生命探索之旅》是以地球為模版,在宇宙中搜尋地外的生命。倫敦大學天體生物學家和行星地質學家、英國航天局極光計劃研究員路易莎 · 普雷斯頓從大眾最為熟悉的童話、科幻、文藝作品入手,將地外生命探索領域最基本的條件、概念和知識體系娓娓道來。

此外,普雷斯頓還曾在2013年TED大會上就火星生命搜尋發表了演講,BBC拍攝的仰望夜空系列紀錄片中也有她的身影。

《地外生命探索之旅》

 [英] 路易莎 · 普雷斯頓 | 著

王金 | 譯

未讀·探索家 2017年6月 出品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


第二本《恐怖的藝術》,沒錯「天外來客」只是本書的十個章節的其中之一。如果你喜歡《異形》、《寂靜嶺》、《克蘇魯神話》、《侏羅紀世界》,痴迷蒂姆 · 波頓、希區 · 柯克、柯南 ·道爾,酷愛喪屍遊戲,那這本書一定不會讓你失望。它的作者史蒂芬 · 瓊斯是英國最受歡迎的恐怖與黑暗幻想作品的編輯之一。他曾3次獲得世界奇幻文學獎、3次國際恐怖文學協會獎和4次布萊姆 · 斯託克獎,是雨果獎提名與英國奇幻文學獎的常客,被世界恐怖小說協會授予終身成就獎。

《恐怖的藝術》

 [英] 史蒂芬 · 瓊斯 | 著

王紹祥  | 譯

未讀·藝術家 2017年9月 出品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



編輯 = 兩塊錢

動圖來源  @ GIPHY

投稿/合作  unreadsky@163.com


相關焦點

  • 你相信嗎?外星生物可能就在你的碗裡!
    倘若你能構想出一顆和地球環境完全不同的行星——引力不同、大氣不同、食物來源不同——那麼你自然就能想出一些根本不可能出現在地球上的奇怪而美麗的生物。9大腦,這9個大腦又分為1個「主腦」和8個「副腦」,科學家甚至還發現,章魚可能擁有像人類那樣抽象的思維能力,要不是章魚生存環境和身體的限制,章魚完全有可能進化成為像人類這樣的高等生物!
  • 科學家懷疑八爪魚,可能是外星的生物,那你還敢吃嗎?
    它們平均分布在剩下的8個大腦之中, 你可以稱這8個大腦為「次要大腦」。真正被科學家懷疑外星來源身份的是章魚的進化機制,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科普一下DNA與RAN的概念吧。地球上的生物進化機制多是由RNA這位廚師按照DNA菜譜「烹飪」出一道道「美食」,這些「美食」就是生命活動的基礎物質蛋白質。
  • 《異星覺醒》終極預告 外星生物與人類生死對決
    太空災難驚悚升級,滅世浩劫一觸即發,人類放手一搏對決高智商外星生物,致命恐懼如影隨形,驚嚇指數爆表。五月唯一災難驚悚巨製、最適合情侶體驗的「躲懷」電影19日盛大公映,邀約你和你的ta共赴全程刺激、相擁尖叫的「520」周末!
  • 章魚是外星生物,還是地球土著?間接表明,更接近後者
    探索未知的文明,尋找外星生物,大部分人自然而然地將目光定向星空。但是近幾年來,突然出現了一種奇怪的言論,有科學家表示也許在地球上我們就能夠找到外星生物的痕跡。這個痕跡最直接的證據,就是一篇出現在2018刊登在《生物物理學和分子生物學進展》上的論文。
  • 章魚是外星生物,還是地球土著?間接表明,更接近後者
    探索未知的文明,尋找外星生物,大部分人自然而然地將目光定向星空。但是近幾年來,突然出現了一種奇怪的言論,有科學家表示也許在地球上我們就能夠找到外星生物的痕跡。這個痕跡最直接的證據,就是一篇出現在2018刊登在《生物物理學和分子生物學進展》上的論文。
  • 新研究,外星人或不像人類,而更像章魚,「外星物種」來地球了?網友...
    外星人或不像人類,而更像章魚,「外星物種」來地球了?地球萬物,人類科學可以說了解的可能也只是「冰山一角」,對於大多數常見的生物來說,我們倒是可以了如指掌,但是對於少部分,例如海底,冰川區域的生物,我們還需要更多的發現或者是「挖掘」。
  • 神奇的麥田怪圈是外星生物還是惡作劇?真相如何?
    相信大家都有聽說過麥田怪圈,近一個世紀以來,人們都在尋找怪圈形成的真正原因,有人為惡作劇的猜測,也有外星生物到訪地球的可能,不過人們對這些原因都各持己見,沒有形成統一的意見。那麼,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對於麥田怪圈的形成原因是否有新的認識呢?
  • 外星生物驚悚來襲,你準備好尖叫了嗎
    影片中的外星生物凱文,最開始就是一個透明小章魚,完全人畜無害萌萌噠。所有人都沉浸在人類首次發現外星生命體的喜悅之中。外星生物在空間站中四處亂竄,科學家們根本無法控制它,整個空間站都瀰漫著死亡的氣息,就連全人類的命運也都危在旦夕。
  • 外星生物到底能長成啥樣呢?
    不過,原則上說,那些更炎熱行星上形成的外星生命有可能是矽基生命。它們肯定長得更透明、更像巖石,但仍能靈活、敏捷地行動。然而,生命形式應該還有很多可能,比如在氣態巨行星上漂浮的、具有知覺的大氣球形生物,或者在宇宙空間中飛行的等離子云型智慧生物。
  • 人類來自外星還是生物進化的
    這個問題你是不是曾經思考過,那我們今天一起來聊聊。。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認為人類是生物進化的產物,現代人和現代類人猿有著共同的祖先。也有人有不同的觀點,認為人類可能不是進化來的,可能是來自於外星的物種。我們一起來看看,要知道最早的類人猿也只是存在於300萬年前,現代人類是如何在如此短的時間裡,在沒有明顯外部因素的情況下,進化成如此智慧的生物?
  • 外星生物創造論認為人類是外星人通過基因改造成的,你認同嗎?
    但科學又不僅僅是假設和猜測,更有之後的證據,也就是通過現實存在的事實依據來證明之前的假設和猜測,所以科學才更有說服力,但由於任何形式的證據都會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科學存在「可證偽性」!
  • 違背達爾文進化論的生物,被誤以為是外星生物,對人類非常友善!
    違背達爾文進化論的生物,被誤以為是外星生物,對人類非常友善!雖然進化論一直備受爭議,不可否認,它是現在人類生命起源當中最為有力的學說。整個進化論當中講究4個字,優勝劣汰,適者生存,這不僅適用於自然界的生物生存,也適用於人類社會,可是在紐西蘭有一種生物的出現,卻違背了進化論,這究竟是一種怎樣的生物呢?違背進化論的生物這種生物原產於紐西蘭,現在生活在澳大利亞地區,我們知道這是一片非常神奇的大陸,誕生了很多非常奇特的物種,鴞鸚鵡就是其中一個。它被認為是截止到目前為止,世界上體重最重的鸚鵡。
  • 陳根:地球之外的36個外星文明,我們該擁抱嗎?
    事實上,外星文明是否存在,科學上一直是有爭論的。如果完全從常識出發進行推論,外星文明存在的可能性當然是無法排除的。在外星文明問題上發表過大量作品的卡爾·薩根認為,我們沒有理由自詡為空前絕後或最理想的生物,因為「在宇宙戲劇中,我們不是主角。
  • 找到外星生物了?科學家:它們可能藏在木衛二的海洋中
    我們通過對木衛二地表的觀察,已經基本排除了木衛二地表上有大型生物存在的可能。不過科學家表示,木衛二的生命可能生活在海洋之中。木衛二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衛星,是一顆美麗的星球,在星球表面覆蓋著廣闊的海域,木衛二還有厚厚的大氣層,而且氧氣含量很充足。有水有氧氣,基本滿足了人類生存的條件,所以木衛二也是人類宜居星球的目標之一,不過木衛二距離地球大約6.43億公裡,有點過於遙遠,人類很難到達。
  • 外星文明,也可能幹這些事
    ,然而這些微生物已經無法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與更接近我們的智慧生物建立聯繫的欲望。如果一個外星星球上有智慧生命,並建立了類似地球的科技文明,是否存在「文明特徵」呢?這些文明特徵會比生物特徵更容易檢測嗎? 從地球是否可以看到外星文明創造的文明特徵呢?雖然生命可能有多種形式,但它始終遵循著相同的宇宙物理和化學原理。同樣原理也適用於科技文明的發展,外星文明使用的任何技術都將以物理和化學原理為基礎。
  • 經典心理學實驗告訴你,常被父母擁抱的孩子心理更健康
    常被父母擁抱的孩子心理更健康 嬰猴渴求的「溫暖的觸感」,其實就是人類孩子們經常渴求的「抱抱」。有時我們會看到,一個孩子伸出雙手向爸爸媽媽要一個「抱抱」,可是爸爸媽媽卻覺得孩子太粘人,或自己很忙而拒絕。
  • 外星文明更高級?難道我們錯了,人類文明可能是更加高級?
    外星文明更高級?難道我們錯了,人類文明可能是更加高級?從人類科技文明的進步中,大約只用了數百年的時間,就實現了長達千年的飛天夢。加加林在太空邁出的那一步,徹底為人類敲開了探索宇宙的大門。為何霍金多次建議不要尋找外星文明?早在多年之前,霍金就多次建議,人類不要隨意地向外太空發射信號,我們應該儘早關閉那些能力強大的探測器以及望遠鏡,其中還包括中國天眼。霍金先生認為,人類貿然地聯繫外太空的生物,很可能會讓我們陷入萬劫不復之地。在沒有對其他生物的擁有了解之前,這是件十分冒險的事情,人類的命運可能會就此止步。
  • 如果有一個外星蛋在你面前,你是拍蛋者還是孵蛋者?
    如果你看《奇葩說》那你一定知道我在說什麼一個外星蛋出現在地球上你會怎麼做?孵化它 or 毀滅它?有人會說外星蛋是未知未知代表著不安全代表著可能出現的被奴役被碾壓甚至被毀滅但是 也有人會說未知同樣代表著可能性代表著可能的美好,可能的善意
  • 科學家發現它獨特的基因機制,章魚可能不是地球生物而是外星生物!
    憑的就是智慧,人類依靠智慧創造出飛機、潛艇、機器人,擁有了更強的飛行能力、遊泳能力和戰鬥力,因此才能打敗其他150萬種生物,成為這個星球的統治者。科學家研究發現,人類是世界上擁有大腦基因組數量最多的動物之一,在人類的大腦裡面大概擁有20000-25000組基因,擁有更多的基因意味著可以承載的信息更多,大腦承載信息能力越強那麼就越聰明,說到這裡可能很多人注意到一個細節,那就是人類只是大腦基因最多的生物之一,而不是大腦基因最多的生物,這個「之一」就說明人類並非地球上大腦基因最多的生物,難道還有比人類大腦基因更多、更聰明的生物?
  • 《降臨》當你有預知未來的能力時,是選擇接受還是改變?
    《降臨》當你有預知未來的能力時,是選擇接受還是改變?可能在我們的認知中,外星人都是要比地球人厲害得多,這難免有點貶低自己的意思,不過後來一想,地球人都沒有發現外星人的能力,能來到地球的外星人肯定還是有兩把刷子的,自然而然這些外星人就應該給地球帶來許多影響,戰爭只是最最最基礎的一種,而這部影片的外星人居然帶來了有關命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