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探測器「好奇」號風力傳感器損壞(圖)

2020-12-06 中國日報網

 

8月24日,NASA報告了火星「好奇」巡視探測器第一次遭遇挫折。探測器攜帶的「氣象站」之上的一颱風況顯示傳感器損壞。

任務團隊強調這不是主要問題,對一些測量幾乎不會造成影響。傳感器損壞的原因尚未查明,工程師們估計是「好奇」號著陸過程中火星表面石塊飛濺,擊中了傳感器電路,破壞了布線。被損儀器的首席發明人表示,工作人員正在盡力恢復傳感器的功能。

「氣象站」是西班牙對「好奇」號的貢獻。它記錄空氣和地面溫度、空氣壓力和溼度、風速和方向,這些參數由遍布巡視探測器的傳感器提供,但很多傳感器都被安置在兩個類似手指的小型吊杆上(風力傳感器正位於此),與相機桅杆相距甚遠。

位於小型吊杆正面的風力傳感器未受影響,但只剩下一個傳感器,這對全面了解火星上的風狀況帶來了困難,也降低了「好奇」號探測特定方向風速和風向的能力。(中國航天系統科學與工程研究院侯丹 許紅英)

(來源:中新網 編輯:劉世東)

相關焦點

  • 好奇號火星探測器拍攝了迄今為止解析度最高的全景圖
    我們真的要移民火星嗎?火星到底是什麼樣的?讓好奇號帶我們看看全景圖吧。來源 | NASA譯 | 金小麥美國宇航局的好奇號探測器拍攝到了迄今為止火星表面最高解析度的全景圖。(仔細看:一個特殊的工具允許觀眾放大這個全景圖。)在這四天裡,好奇號需要6個半小時的時間才能拍到這些照片。Mastcam操作人員編寫了複雜的任務序列,包括指向探測器的桅杆處於焦點位置以確保圖像清晰。為了確保光線的一致性,他們將成像時間限制在火星當地時間正午至下午2點之間。
  • 「好奇號」探測器再度傳回火星360度全景圖
    「好奇號」探測器再度傳回火星360度全景圖 (1/1)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 好奇號火星探測器是如何工作的?天文學家為您解惑
    圖解 :這就是美國國家航天航空局(NASA)最新的無所畏懼的火星探測器。「好奇號」的大小和一輛小型越野車差不多,裝備齊全,可以遊覽火星上的蓋爾環形山。參見火星登陸的圖片。美國宇航局不遺餘力地研製了迄今為止最雄心勃勃的探測器。與之前的火星模型相比,這臺機器將利用更大的實驗室儀器和傳感器進行更多的機載科學研究。今天下訂單,NASA就會把它送到你家門口12英裡(20公裡)以內的地方(有一些限制;門必須在2.5億英裡(4.02億公裡)範圍內)。
  • 在火星超3000天,好奇號探測器曾傳回全景圖,看到的火星是這樣的
    好奇號探測器 在人類歷史上,已經發射了幾十個火星探測器,這麼多火星探測器中,比較知名的可能是好奇號火星車。對於好奇號探測器來說,這可以說是一個裡程碑,由於好奇號現狀還是比較良好,所以接下來還能在火星表面持續展開科學研究。
  • 好奇號最新發現!火星上有湖泊
    根據「好奇」號傳回的數據,該團隊已證實數億年前,就在探測器三年前著陸的蓋爾隕坑上,水流促成了沉積物的累積,隨後形成了夏普山的基部的巖層。我們的挑戰是搞清楚過去更加宜居的火星是什麼樣子以及這顆溼潤的星球經歷了什麼。」在2012年「好奇」號著陸火星之前,科學家曾提出蓋爾隕石坑充滿了沉積層的假說。有一些假說,但認為沉積層是「乾燥」的,沉積物來自風沙累積。有些則假設沉積層是古湖泊沉積的產物。「好奇」號則最終證明夏普山基部的確來自古湖泊的沉積。
  • 一組「好奇號」探測器拍攝火星的經典照片,以後能聽到火星聲音!
    火星上的「好奇號」探測器自2012年成功登陸以後,一直在火星的蓋爾隕石坑裡行進了21公裡,在這7年的時間裡傳回了數千張火星照片,讓人們看到完全不一樣的火星世界,這裡統計了關於「好奇號」探測器在火星上拍攝的一組經典照片,每一張照片都能顯示出火星的特別之處。
  • 好奇號火星探測器,登陸火星,傳回神秘圖片
    而火星由於距離不太合適,所以說沒有液態水存在,自然也就形成不了生命。而人類對這個行星當然是非常的關注了,畢竟他除了距離之外,其他方面都和地球非常的相似,而人類也派出過許許多多的探測器,去探索她,其中好奇者號當然是其中的佼佼者。這個探測器它的主要的目的就是想要去火星上看一看有沒有生命的跡象,當然了,他也順便看一下火星的全貌。畢竟僅僅依靠著天文望遠鏡,是沒有辦法將火星看的那麼清楚的。
  • 圖解「好奇」號火星車如何降落火星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報導,其研製的最新火星科學實驗室「好奇」號將於8月5日登陸火星表面,是否能成功登陸取決於高科技精密儀器和精確的計時。具體「好奇」號是如何登陸火星的,還是讓我們通過圖解來看看。
  • 美媒對比「毅力」號火星探測器與「好奇」號差異
    新華社北京8月3日新媒體專電 據美聯社報導,「毅力」號探測器是NASA目前最發達且最智能的火星探測器。六輪、汽車大小的「毅力」號探測器以NASA「好奇」號火星探測器為基礎,但具備更多升級措施。其7英尺(約2.1米)長的機械臂握力更強且鑽頭更大。該機械臂用於收集巖石樣本,其配備23個攝像頭,其中大部分是彩色的,還有兩個攝像頭裝配在「機智」號火星直升機上。
  • 火星也有碳循環?「好奇號」探測器又發現了火星的秘密!
    火星,這顆人類最熟悉的近地行星,早在多年以前就有探測器證實,它曾經存在過水。這被認為火星的過去曾出現過生命,而如果火星生命被證實,則「人類是宇宙中的唯一生命」這一論題將被直接推翻。但現在還有幾個需要討論的問題:古代火星大氣層是否足夠厚?厚到足以保持溫暖並維持生命培育所需的時間。
  • NASA好奇號探測器從火星上捕捉到地球和金星的照片
    據外媒CNET報導, 美國宇航局(NASA)的「好奇號」探測器最近從火星表面拍到了地球和金星的可愛全景圖。 6月5日太陽落山後,探測器拍攝到了地球和金星。來自好奇號的桅杆相機的圖像將兩個鏡頭結合成一個,並且還顯示了 Tower Butte頂部的剪影,這是蓋爾隕石坑(Gale Crater)的一個景觀特徵。火星已經進入沙塵暴季節。2018年火星上的巨大沙塵暴導致NASA的「機遇號」火星探測器失聯,它依靠陽光運行。
  • 好奇號在火星上拍了啥?從「半裸女性」到「人類腿骨」
    美國宇航局「好奇」號探測器曾於2014年向地球發回一張照片,顯示上面有一塊形狀奇怪的巖石,很像人類大腿骨。科學家們認為,這種怪異形狀很可能是風力或流水侵蝕的結果。在「好奇」號火星探測器拍攝的火星照片中,突然出現類似果凍甜甜圈形狀的物體,但是前一張照片上卻沒有。
  • 好奇號探測器偶然發現火星上的氧氣之謎
    宇航局科學家注意到火星上氧氣的季節性變化令人困惑。地球上許多生物為了呼吸而需要的氣體濃度,隨著季節的變化而上升或下降,科學家們還無法解釋這種現象,並指向神秘的化學來源。「好奇」號探測器在太陽2082號上拍攝的自畫像(2018年6月15日)。
  • 好奇號火星探測器在蓋爾隕石坑拍到罕見一幕
    8月31日,據外媒報導,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好奇號火星探測器在火星上的蓋爾隕石坑拍到了罕見的一幕。報導稱,當時好奇號火星探測器正在蓋爾隕石坑,突然該處颳起了一陣塵暴,而這一景象剛好被好奇號火星探測器拍到。
  • NASA好奇號探測器捕捉到令人印象深刻的火星「塵魔」漩渦
    據外媒CNET報導,最近美國宇航局(NASA)的好奇號探測器一直在火星蓋爾隕石坑(Gale Crater)附近探索。好奇號團隊一直在拍攝火星景觀圖,關注風的活動。他們的努力得到了回報,捕捉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塵魔」漩渦。
  • NASA衛星拍攝到火星表面的「洞察號」和「好奇號」探測器
    洞察號火星探測器(效果圖)騰訊科技訊 據外媒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公布了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MRO)上HiRISE相機從太空中拍攝到的火星「洞察號」著陸器和「好奇號」漫遊車的最新照片,其中,「洞察號」新照片是NASA迄今為止對該探測器拍攝到的最佳照片
  • NASA「機遇號」火星探測器拍下的最後一張火星全景圖
    直到2019年2月13日,由於無法再次跟探測器取得聯繫,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正式宣布結束「機遇號」火星探測器的使命,「機遇號」已經在火星上運作了15年。「機遇號」在火星漫步「機遇號」最後一張火星全景圖在被埋葬在火星紅色的沙塵下面之前,「機遇號」拍攝到了最後一張火星全景圖,讓我們來欣賞一下「機遇號」最後的作品吧。
  • NASA需要你的幫助:一起來教「好奇號」探測器在火星上行走吧
    該全景圖由86張圖像組成,「好奇號」機器手臂上的火星手持透鏡成像儀(MAHLI)相機在2020年2月26日,也是第2687個火星日(別名太陽日)在火星執行任務時拍下它們。(圖源:NASA/JPL-加州理工學院)當「好奇號」在火星上行走遇到沙坑,尖石和其他障礙物時,NASA需要外界的幫助來指引探測器。
  • 好奇號探測器發現火星遠古時期洪水的痕跡
    好奇號探測器發現火星遠古時期洪水的痕跡(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11月23日有報導稱,好奇號火星探測器發現遠古時期洪水的痕跡。多年來,專家們一直在觀測火星,他們發現了許多乾涸的水庫。好奇號火星探測器研究了其中一個地方,即曾經是湖泊的大風火山口。 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指出,火山口的沉積物結構表明,40億年前這裡曾經發過一次洪水。科學家們分析了一些高十米的對稱礫石脊後得出了這一結論。
  • 好奇號」火星車在火星發現「塵魔」,這究竟是什麼?
    ,好奇號位於蓋爾撞擊坑、蓋爾隕石坑(Gale)是火星上鄰近埃律西昂平原的低地邊緣,座標5.4°S 137.8°E的大撞擊坑。3顆衛星中的一顆會掠過好奇號上空,好奇號便會將數據傳送給衛星,然後通過衛星傳送回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