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小宇宙」爆發 今年省級層面繼續增加232項智能製造新...

2020-11-30 新華報業網

  疫情期間,江蘇智能工廠優勢凸顯,不僅迅速「跨界」轉產,支持了國內外抗擊疫情,產能也快速恢復,危機中「爆發了小宇宙」行情。

  鹽城臺記者周露青說:「這條一拖一全自動口罩生產線上,一隻只口罩如子彈般迅速『出膛』,原料剪裁、成型出片、耳帶熔接、產品包裝等所有工序一氣呵成,一天24小時不停機。原來生產針織品的福匯紡織有限公司依託智能化的優勢,對生產線進行改造升級,每天生產6萬隻的民用口罩。」

  福匯紡織2016年實施了工業和信息化部智能製造新模式應用項目,2019年底實現了智能車間向智能工廠的技術升級。在疫情中減少了出口訂單銳減的造成的損失。

  鹽城福匯紡織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潤民說:「我們計劃有三臺口罩線,包括兩臺平面和一臺N95的口罩線,月產量將會達到400萬隻,緩解疫情對我們造成的損失。」

  江蘇近年持續推動企業進行智能化改造,累計培育省級智能車間1055個、智能工廠30家,在危機時刻顯示出威力,使得一些企業的生產逆勢上揚。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搭建的重機產品遠程運維服務平臺,開展基於大數據驅動的故障預測、智能化設備健康管理,包含精準定位、遠程遙控、遠程故障診斷等。疫情期間,有效支撐了「火神山」「雷神山」等應急防疫醫院工程建設。

  據了解,江蘇智能工廠與傳統工廠相比,可以減少約35%的人力,但效率卻能提升三成左右,更重要的是製造、管理實現了高度數位化,使得產品質量的一致穩定性更佳,對抗風險的能力更佳。據悉,江蘇今年開展的232項智能製造項目,總投資達4126.2億元。

  (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俞海 周雷 供片臺/鹽都臺 編輯/張萌)

版權和免責聲明

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並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免責聲明:本站轉載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華報業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全球智能製造專家濟南華山論劍
    這幾項技術是交錯而非孤立的,它們共同推動著製造模式的改變,也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   以產業聯盟引領工業4.0  林明浩 新漢電腦股份有限公司銷售總監   當前,工業4.0在全球都很熱:美國叫先進位造技術夥伴計劃;中國叫中國製造2025,強調的是「智能製造」;德國工業4.0強調智慧工廠
  • 發力「智能製造」釋放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寫在2020長沙網絡安全...
    近年來,長沙藉助智能製造大會,以創新引領智能製造,工業發展平添新動力;同時也為國內智能製造搭建了一個對接國際的一流平臺,在新工業革命浪潮中展現國家級智能製造中心的應有擔當。智能製造風生水起,形成獨特發展的「長沙模式」,正大跨步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 三部門聯合公告有色金屬行業智能礦山、智能冶煉工廠、智能加工...
    導讀:為進一步推進5G、工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在有色金屬行業的集成創新和融合應用,在操作層面為企業開展智能製造提供頂層設計和全面引導,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
  • 銀河航天將打造新一代衛星智能製造超級工廠
    中國日報11月18日電(記者 趙磊)記者從國內衛星網際網路企業銀河航天獲悉,該公司將在江蘇南通重點打造新一代衛星智能製造超級工廠,目標為年產300-500顆衛星。該工廠建成後有望成為我國商業航天領域首條對標「星鏈計劃」——具備低成本、批量化製造新一代低軌寬帶通信衛星的智能生產線。今年4月20日,國家發改委將衛星網際網路納入新基建範圍。
  • 解剖構成智能工廠的感官、肢體、神經系統和大腦
    aoMednc「智能製造的主線是智能生產,而智能生產的主要載體是智能工廠。」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先生簡潔明了地闡述了智能生產、智能製造和智能工廠三者之間的關係。智能工廠是一個完全連接的靈活的製造系統,能根據動態市場需求整合供應鏈和生產線,並在需要時生產出個性化的定製產品。
  • 重慶市工業網際網路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構建萬物互聯智能工廠 助力...
    數據顯示,聯盟已參與制定國際標準8項、國家標準29項,其中牽頭制定10項。今年4月,聯盟牽頭制定的國際標準《物聯網系統互操作性——第2部分傳輸互操作標準》正式發布。「傳輸互操作標準」定義不同物聯網網絡、以及物聯網內部網絡的互操作性要求,對物聯網系統之間的互操作性架構、網絡連通性協議模型、網絡接口、服務接口等全部進行規範。
  • 智能製造包括哪些行業_智能製造十大未來行業趨勢
    從智能應用的不同領域看,有些是偏重生活方面的,有些是偏重生產方面的,有些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如智能電網,其輻射範圍相當廣闊,包括新材料、電力電子元器件製造、電池製造、新能源發電、鋼鐵製造、通信設備、智能家電、電動汽車、智能家居等上下遊產業,而後續還將衍生出諸如智能城市、智能交通等更多新的產業。 智能汽車和智能家居是影響人們生活最重要的兩個方面,都具有非常巨大的市場空間。
  • 【企業動態】漢威機械的智能製造
    近日,泉州市漢威機械製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漢威機械)入圍福建省第二批10家省級智能製造試點示範企業名單,入列省智能製造企業第一方陣
  • 英內物聯:啟東智慧工廠投產,RFID天線生產實現智能製造升級
    作為一家具有RFID產品成熟研產經驗的製造商,英內物聯敏銳地察覺到全球經濟低迷造成的衝擊,以及大數據、雲計算、工業物聯網等技術對傳統製造企業帶來的新的路徑與方向,還有對RFID標籤天線的細分領域市場需求產生的變化,他們意識到只有為RFID行業持續提供高性價比的標籤天線產品,方能繼續走在行業前列。
  • 重慶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工廠年底將投用
    從2016年至今,重慶京東方實施產品開發及技術開發130餘項,多數均已實現量產。在產品開發方面,重慶京東方全球首發32英寸、40英寸曲面產品,並首次在G8.5代高世代TFT-LCD生產線上切割手機面板,成功實現產業化;在新技術開發方面,抓住半導體顯示的核心技術重點進行攻關,並在Cu工藝、有機膜技術、氧化物技術等方面取得了創新突破。2016年,重慶京東方加強技術儲備,加速產品開發。
  • 走進宜昌智能工廠|探秘傳祺能否再塑傳奇?
    今年的廣州國際車展,廣汽傳祺GPMA架構首款運動轎車傳祺EMPOW55首次亮相,「一祺智行,更美好」全新品牌口號同時發布;11月30日,廣汽集團聯手科大訊飛,成立星河智聯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布局智能駕駛座艙。這一切似乎都在預示,經過兩年的調整,廣汽傳祺有望進入新一輪爆發期,上周,筆者隨中國汽車新主流媒體聯盟走進廣汽傳祺宜昌智慧工廠,探秘傳祺能否再塑傳奇?
  • 500多項專利搶佔智能製造先機
    原標題:500多項專利搶佔智能製造先機   每年千萬投入帶來百分百增速   漢威機械,作為國內衛生用品生產商的配套機械提供商,在業界早就擁有知名度
  • 智能製造譜新篇
    擁有港口機械、路面機械、混凝土機械等多個工程機械設備裝配生產線的該車間,是工信部首批智能製造示範車間,工程機械行業首座智能化「燈塔工廠」,實現了生產周期壓縮40%,產能提升50%,自動化率提升80%。近年來,鐵建重工研製了50多項填補國內甚至全球空白的產品,在國內市場的佔有率躍升至90%以上,佔據了三分之二以上的全球市場份額。
  • 三星遇上PTC,智能工廠長啥樣?
    導 讀三星電子是韓國最大的電子製造企業,韓國民族工業的象徵。面對新一輪工業革命,電子工業的尖端領導廠商Samsung Electronics有什麼動作?近年來,德美日引領新一輪工業轉型升級,在各大行業媒體的報導中,我們可以看到相當多的智能工廠案例,如西門子、博世、GE、羅克韋爾、發那科、富士通......這些企業大多來自德國、美國、日本。01 三星電子的工業物聯網探索與實踐而「亞洲四小龍」之一的韓國卻並沒有引起太多的關注。但是別忘了,韓國擁有世界最著名的製造企業之——三星電子。
  • 第17上海國際工具機機器人及智能工廠展覽開幕在即
    7月14-17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E1-E4館60,500平米的展覽總面積中,600家中外智能製造裝備企業將攜智能製造各要素解決方案亮相,成為本屆展會全新看點。 「智能工具機與智能工廠交融」演繹動人樂章 在EASTPO 2015展會現場,不僅展示當今具有前沿代表性的先進工具機和加工中心、工裝夾具系統、精密刀具和量儀,數位化、柔性化製造單元和自動化生產線更是今年展會上倍受關注的焦點核心。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首個【自動化集成智能工廠示範專館】花落滬上,是主辦方上海東博突破傳統工具機機器人展覽模式的一大創舉。
  • 山東省2019年度第二批智能製造標杆企業公示!海科集團榜上有名!
    11月18日,山東省2019年度第二批智能製造標杆企業及原智能製造標杆企業新帶動項目名單公示,山東海科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位列其中,是東營市唯一一家上榜企業。
  • 【智能製造】以三體智能解讀智能製造三個範式
    2017年12月7日,中國工程院周濟院長在南京「世界智能製造大會」上發表了題為《關於中國智能製造發展戰略的思考》的報告,今年1月周院長在工程院再次做了題為《新一代智能製造--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核心驅動力》的更詳細同主旨報告,系統闡述了我國發展智能製造的戰略,提出了智能製造三個範式(圖1),引發了社會上極大關注和熱烈反響。
  • 2020世界智能製造大會打造「永不落幕的雲展會」——智能製造,促...
    新玩法,「雲展會」盡展高科技今年大會首次取消線下展會,改用「雲展會」的形式,為最新技術和頂尖產品提供更全面的展示,也為行業打造數位化的交流、交易平臺。開幕式上的「雲上巡館」環節,埃斯頓、西門子等示範企業的高科技盡收眼底——南京埃斯頓帶來我國第一條「機器人生產機器人」的智能製造生產線;作為「燈塔工廠」的代表,犀牛智能通過集約型供應鏈網絡及數位化柔性製造,實現按需開發、按需生產……大會聯合阿里雲首次推出「3D+AR」的「雲上博覽館」,給觀眾帶來沉浸式的觀展體驗,吸引3000
  • 滁州市2017年上半年智能家電產業實現量質齊升
    中安在線訊據滁州網報導,今年上半年,全市智能家電產業累計實現產值274.9億元,同比增長11.3%,比去年同期高出2個百分點,比去年全年高出2.1個百分點,產業整體呈現運行平穩、量質齊升的發展態勢。突出集聚基地引領。
  • 智慧機器人成衡量高端製造水平的重要標誌
    打開APP 智慧機器人成衡量高端製造水平的重要標誌 51CTO.com 發表於 2021-01-05 17:29:16 當前機器人製造已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