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內容主要介紹了免疫效應細胞中記憶性T細胞和細胞毒性T細胞的作用機制,下面進入本期主題--什麼是免疫效應細胞?
自然殺傷(NK)細胞
自然殺傷(NK)細胞是固有免疫的主要效應細胞。
NK細胞來源於骨髓淋巴樣幹細胞,其分化、發育依賴於骨髓微環境,主要分布於骨髓、外周血、肝臟、脾臟、肺臟和淋巴結。
NK細胞通過表面活化性受體和抑制性受體對「自身」與「非己」進行識別,並直接殺傷,也可通過ADCC作用殺傷腫瘤某些腫瘤和病毒感染等靶細胞。
NK細胞表面具有兩類功能截然相反的受體:殺傷細胞活化受體和殺傷細胞抑制受體。
活化受體和抑制受體共表達與NK細胞表面,均可識別結合正常表達於自身組織細胞表面的經典/非經典MHC I類分子。
①生理條件下,自身組織細胞正常表達MHC I類分子,NK細胞表面殺傷抑制受體的作用佔主導地位,可抑制各種殺傷活化受體的作用,因此,NK細胞不能殺傷自身正常組織細胞。
②發生病毒感染或細胞癌變時,病毒感染細胞和腫瘤細胞表面MHC I類分子缺失或下調表達,同時其表面某些可能被NK細胞識別的非MHC I類分子配體異常或上調表達。此時,NK細胞可因靶細胞表面喪失正常表達的自身MHC I類分子而使其抑制受體功能喪失;與此同時NK細胞通過表面殺傷活化受體識別靶細胞表面異常或上調表達的非MHC I類分子配體而被活化,並通過釋放穿孔素、顆粒酶、TNF-α和表達FasL等作用方式殺傷病毒感染和腫瘤等靶細胞。
【下期預告】
本期內容主要介紹了關鍵的免疫效應細胞,即NK細胞、記憶性T細胞和細胞毒性T細胞。它們能夠有效識別和殺傷病毒感染細胞和腫瘤細胞。那麼,在當今腫瘤「肆行」的時代,腫瘤細胞又是如何逃避免疫應答的呢?敬請期待下期精彩!
【參考文獻】
1. 曹雪濤,熊思東等,《醫學免疫學(六版/供五年制)》
往期精彩內容:
1.固有免疫和適應性免疫有什麼不同?
2.T細胞能否遷移至全身?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