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免疫學院IO秒懂系列16】全方位盤點丨腫瘤免疫治療的靶向通路
2018-01-19 來源:醫脈通
歡迎來到腫瘤免疫學院,上期內容主要介紹PD-L1是目前研究最廣泛的免疫生物標記物,它可以在一塊組織標本的任意部位的細胞中連續性表達,表達率在0%~100%之間,參與免疫系統抑制作用,可影響人體抵抗癌症的能力。下面一分鐘快速了解本期IO秒懂系列視頻--目前正在研究中的免疫治療通路有哪些?
本期要點:
1. 免疫系統的作用
2. 抑制通路和活化通路
3. BMS正在進行的I-O研究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已經成為目前國際上腫瘤免疫治療的主要研究方向,也是國內外眾多企業競相角逐的市場,其起效的原因得從人體強大的免疫系統說起。免疫系統應用由活化和抑制通路構成的網絡來監控和清除腫瘤細胞。這些通路可以根據受其影響的免疫細胞進行分類。
首先是NK細胞,它經由SLAMF7通路直接激活免疫系統,或者通過KIR通路抑制NK細胞活化。其次是效應T細胞,CD137,GITR,OX40共刺激信號通路激活效應T細胞的功能,CTLA-4,PD-1,LAG-3和TIGIT共抑制信號通路會抑制效應T細胞的活性。最後是非效應T細胞,CD73,CSF1R,CTLA-4和IDO抑制通路可以防禦T細胞的攻擊。
BMS目前針對調節這些通路的I-O研究,通過單藥或聯合治療幫助機體恢復其自身的能力來對抗癌症。
延伸閱讀:
靶向信號淋巴細胞激活分子家族成員7(SLAMF7),也稱為CS1,它是一種表達於骨髓瘤細胞表面的糖蛋白,同時也表達於自然殺傷細胞(NK cell)和漿細胞表面,在造血譜系分化細胞的特定免疫細胞亞群中也呈較低水平的表達。
表面抗原CD319(SLAMF7)是多發性骨髓瘤中正常漿細胞和惡性漿細胞的強標記物。與CD138(傳統的漿細胞標記物)相比,CD319 / SLAMF7更加穩定,並且能夠從延遲甚至低溫保存的樣品中強分離出惡性漿細胞。
參考文獻:
Frigyesi I, Adolfsson J, Ali M, Christophersen MK, Johnsson E, Turesson I, Gullberg U, Hansson M, Nilsson B (Feb 2014).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