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琴一號」首輪實驗結果在國際引力物理領域知名期刊上發表

2020-08-28 央廣網

央廣網廣州8月22日消息(記者鄭澍)北京時間8月21日凌晨,國際學術期刊《經典和量子引力》(Classical Quantum Gravity)刊發「天琴一號」試驗衛星第一輪實驗結果。

文章稱,實驗結果顯示「天琴一號」在軌驗證的所有技術指標不僅超過任務預期目標,也超過中國國內同類技術的最高水平,部分技術指標比國內現有指標提高兩個量級及以上。

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空間引力波探測「天琴計劃」首席科學家羅俊說,「天琴一號」的核心任務是驗證空間慣性基準技術,這是空間引力波探測技術體系中的核心技術之一,包括高精度慣性傳感、微牛級連續可調微推進和無拖曳控制三大關鍵技術,以及高精度雷射幹涉測量技術、高穩定度溫度控制技術和高精度質心控制技術。

中山大學天琴中心教授葉賢基介紹,2018年10月由國家航天局正式立項,於2019年12月20日在山西太原發射成功,承擔著「天琴計劃」六大技術的在軌驗證任務。

中山大學天琴中心有關專家透露,「天琴一號」試驗衛星發射半年後,經過多方評估,「天琴一號」六大技術在軌驗證全部通過,每項技術指標均優於任務目標。

據介紹,《經典和量子引力》創刊於1984年,是引力和相對論領域中的國際知名期刊,主要涉及量子引力、修正引力理論及其實驗檢驗等研究方向。「天琴一號」衛星由中山大學天琴中心、華中科技大學引力中心、聯合航天五院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研製,是「天琴計劃0123」技術路線圖的重要一環。

「天琴計劃」的技術路線最大特色是:一方面各步驟任務有自己的科學產出或重大應用,另一方面又分階段推動我國空間引力波探測關鍵技術走向成熟,從而保障空間引力波探測任務的最終開展。

「天琴計劃」是我國關於空間引力波探測的重大科學計劃,由中國科學院院士羅俊於2014年3月提出,其科學目的是通過引力波探測進行天文學、宇宙學及基礎物理前沿研究。該計劃預計在2035年前後,約10萬公裡高的地球軌道上,部署3顆全同衛星,構成邊長約為17萬公裡的等邊三角形編隊,建成空間引力波探測天文臺,開展空間基礎科學前沿研究。

相關焦點

  • 「天琴一號」衛星首輪實驗結果發表
    「天琴一號」衛星首輪實驗結果發表 2020-08-24 中國科學報 朱漢斌 【字體:》刊發了「天琴一號」試驗衛星第一輪實驗結果。
  • 「天琴一號」首輪實驗結果發表:優於預期目標
    來源:人民日報本報廣州8月23日電 (賀林平、黃燕)近日,「天琴一號」試驗衛星第一輪實驗結果在國際學術期刊《經典引力和量子引力》發表。結果顯示,「天琴一號」在軌驗證的所有技術指標不僅超過任務預期目標,也超過國內同類技術的最高水平,部分技術指標比國內現有指標提高兩個量級及以上。
  • 「天琴一號」衛星首輪實驗結果發表
    本報訊(記者朱漢斌)8月21日,《經典和量子引力》刊發了「天琴一號」試驗衛星第一輪實驗結果。文章稱,實驗結果顯示,「天琴一號」在軌驗證的所有技術指標超過任務預期目標,部分技術指標比國內現有指標提高兩個量級及以上。
  • 「天琴一號」首輪實驗結果顯示:在軌驗證技術指標超過預期目標
    光明日報廣州8月22日電(記者 吳春燕)北京時間8月21日凌晨,國際學術期刊《經典和量子引力》(ClassicalQuantumGravity)刊發「天琴一號」試驗衛星第一輪實驗結果。文章稱,實驗結果顯示「天琴一號」在軌驗證的所有技術指標不僅超過任務預期目標,也超過中國國內同類技術的最高水平,部分技術指標比國內現有指標提高兩個量級及以上。
  • 「天琴一號」首輪實驗結果顯示:在軌驗證技術指標超過預期目標
    【「天琴一號」首輪實驗結果顯示:在軌驗證技術指標超過預期目標】北京時間8月21日凌晨,國際學術期刊《經典和量子引力》(Classical Quantum Gravity)刊發「
  • 國際學術期刊:「天琴一號」衛星在軌驗證的技術指標均超預期
    北京時間8月21日凌晨,國際學術期刊《經典和量子引力》(Classical Quantum Gravity)刊發「天琴一號」試驗衛星第一輪實驗結果。文章稱,實驗結果顯示「天琴一號」在軌驗證的所有技術指標不僅超過任務預期目標,也超過中國國內同類技術的最高水平,部分技術指標比國內現有指標提高兩個量級及以上。
  • 國際學術期刊:「天琴一號」衛星在軌驗證的技術指標均超預期
    北京時間8月21日凌晨,國際學術期刊《經典和量子引力》(Classical Quantum Gravity)刊發「天琴一號」試驗衛星第一輪實驗結果。文章稱,實驗結果顯示「天琴一號」在軌驗證的所有技術指標不僅超過任務預期目標,也超過中國國內同類技術的最高水平,部分技術指標比國內現有指標提高兩個量級及以上。
  • 「天琴一號」在軌驗證技術指標超過預期目標
    「天琴一號」首輪實驗結果顯示:在軌驗證技術指標超過預期目標北京時間8月21日凌晨,國際學術期刊《經典和量子引力》(Classical Quantum Gravity)刊發「天琴一號」試驗衛星第一輪實驗結果。
  • 「測地觀天」新進展:「天琴一號」實驗結果全解讀
    8月22日以來,人民日報、新華社、科技日報、環球時報等眾多媒體發布《國際學術期刊:「天琴一號」在軌驗證的技術指標均超預期》這一重大科研進展。報導中引用國際學術期刊《經典和量子引力》(Classical Quantum Gravity)中的表述,實驗結果顯示「天琴一號」在軌驗證的所有技術指標不僅超過任務預期目標,也超過中國國內同類技術的最高水平,部分技術指標比國內現有指標提高兩個量級及以上。
  • 「天琴一號」所有技術指標超過國內同類最高水平
    21日,國際學術期刊《經典和量子引力》(Classical Quantum Gravity)刊發「天琴一號」試驗衛星第一輪實驗結果。結果顯示,「天琴一號」在軌驗證的所有技術指標不僅超過任務預期目標,也超過中國國內同類技術的最高水平,部分技術指標比國內現有指標提高兩個量級及以上。
  • 美國引力波項目中途而廢,中國卻激流勇進,「天琴一號」均超預期
    文/梧桐北京時間8月21日凌晨,國際學術期刊《經典和量子引力》刊發了中國「天琴一號」試驗衛星第一輪實驗結果。文章稱,實驗結果顯示「天琴一號」在軌驗證的所有技術指標不僅超過任務預期目標,也超過中國國內同類技術的最高水平,部分技術指標比國內現有指標提高兩個量級及以上。
  • 「天琴一號」完成六大技術在軌驗證
    5月21日,由中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共同研製的天琴計劃首顆試驗星「天琴一號」任務周期正式結束。據實驗人員介紹,經過多方評估,天琴一號六大技術在軌驗證全部通過,每項技術指標都優於任務目標,達到國內同類技術的最高水平。
  • 羅俊代表:「天琴一號」完成在軌技術驗證
    羅俊院士說:「目前衛星狀態良好,下一階段將進入拓展實驗階段。」技術驗證結果超乎預期羅俊介紹,「天琴一號」的核心任務是驗證空間慣性基準技術,這是空間引力波探測技術體系中的核心技術之一,它包括高精度慣性傳感、微牛級連續可調微推進和無拖曳控制三大關鍵技術。
  • 一箭九星 「天琴一號」出徵探測引力波
    中國贈送衣索比亞遙感衛星  贈衣索比亞微小衛星由我國無償捐助,是衣索比亞首顆人造地球衛星,主要裝載多光譜寬幅相機,能夠獲取農林水利、防災減災等領域多光譜遙感數據,支撐衣索比亞開展應對氣候變化研究。  「天琴一號」是我國「天琴」引力波探測計劃首顆技術驗證衛星。
  • 「天琴一號」首輪實驗結果發表
    儘管取得眾多國家政府、社會各界和客戶的巨大認同及科研成果,北信源作為中國信息安全龍頭企業之一仍然不忘初心,堅持自主創新技術開發和整合資源,布局信息安全、大數據安全、安全通信及應用領域。
  • 我國引力波探測計劃首顆技術驗證衛星「天琴一號」成功發射
    12月20日11時22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此次任務同時搭載了主載荷由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引力中心與中山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天琴中心共同研製的「天琴一號」技術試驗衛星。這也是我國首顆由高校牽頭,國家立項的技術試驗衛星。
  • 南科大本科生接連以第一作者在國際知名期刊上發表科研成果
    近期,南科大本科生接連以第一作者在國際知名期刊上發表科研成果。今天,小編帶你一覽他們的風採。 跳轉閱讀 創建一張化學加電子名片,可受邀加入五個維度的醫藥化工群 1
  • 「天琴」將奏何妙音?——「天琴一號」發射成功背後的我國引力波...
    「天琴計劃」是由中山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羅俊於2014年提出、以中國為主導的國際空間引力波探測計劃:2035年前後,在距離地球約10萬公裡的軌道上部署三顆衛星,構成邊長約為17萬公裡的等邊三角形編隊,在太空中建成一個探測引力波的天文臺。因為三顆衛星組成的編隊在天空中形似豎琴,故名天琴。
  • 兩會時刻 | 「天琴計劃」首席科學家羅俊:「天琴一號」具有兩個啟示
    兩會時刻 | 「天琴計劃」首席科學家羅俊:「天琴一號」具有兩個啟示 2020-05-24 03: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