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只有不到3 %的人
關注了思弩
你真是個特別的人
梁文道說過:暴力,只是軟弱的宣洩。
前段時間看到一則這樣的報導:一個六歲的女孩因父親過激的暴力行為而導致搶救無效死亡。
為此子一也是對該女孩表示深深的惋惜,但是更多的是對這樣無知無能的父親的一種仇視。
其實早在很久之前,子一也看到過很多類似的視頻,不是暴打孩子就是暴打妻子,甚至還有的因為丈夫沒買到自己喜歡吃的雞腿而將丈夫砍死。
好像慢慢的,我們身邊逐漸的被家庭暴力所環繞,那些看得見的看不見的都成了那些因暴力而備受傷害的人的一輩子的陰影。對的,其實在我們身邊的除了身體暴力外,語言暴力也是隨處可見的。
那今天子一就帶你們聊聊那些所謂的暴力。
談到暴力這個詞語,你們會想到什麼?拉幫結派、武力攻擊、抑鬱症……還是更多。
而子一對暴力的理解就是:對一個人期望過大時目的沒能實現導致內心壓抑,又或者面對某件事的不甘心從而對自己的軟弱進行沒有底線的宣洩。
歸根到底,當一個人對一個人進行暴力傷害的時候,那麼被害者對施暴者而言已經沒有任何的感情了。畢竟,當我們的生活被暴力主宰的時候,我們之間的愛就已經消失了。
而那個僅有6歲的女孩對於他的父親而言,又何嘗不是如此,或許父親對她是有愛的,只是這份愛早已被自己的情緒所操控,從而自己都無法控制。
出事的那天,女孩正在出租屋寫作業,原本的劇情應該是父親輔導孩子,可實際上女孩的父親卻是坐在一旁對孩子進行無盡的謾罵。但是沒想到的是女孩頂的幾句嘴卻成了讓自己走向死亡的導火索。
女孩的父親從抽耳光到拿起身邊所有能用的工具對女孩進行鞭打,並將孩子踹翻在地,連續施暴了一個小時。直到自己累了,才放下了手中的工具。
看著苦不堪言、奄奄一息的孩子女孩父親非但沒有一絲心疼,反倒怒氣衝衝的說:起來,還裝。
可躺在地上的孩子卻早已沒有了原本的生氣,更無法動彈,只是嘴巴輕輕的說了一句:爸爸,我起不來了。
當子一了解到這裡的時候,內心已經是十分的氣憤了,一個父親到底內心是有多扭曲才會對自己的親生女兒下手,並且這個孩子只有6歲。
6歲,是每個人懵懂的開始,處在花一樣的年紀。可對小女孩來說,自己的6歲卻成了這輩子都無法忘記的日期,因為這一天,自己是被親生父親推向鬼門關的。
而搶救該女孩的醫生也是說:從醫幾十年,從來沒有見過如此令人髮指的場景。只是,對女孩父親而言,這似乎不值一提。
青紫、淤血、發黑……女孩被暴打後的場面簡直無法用言語來形容,而這一幕都來自那個原本應該細心呵護自己的父親,只是這個父親卻從來都不配父親這兩個字。而子一也更想用惡魔來形容他,甚至比惡魔還可怕萬分。
女兒對這個惡魔而言,只是一個生活的出氣筒而已,他在社會上軟弱無能後的挫敗感最後只能利用對女兒的施暴來得以緩解。
只是可悲的是,女孩生於他養於他最後也死於他。
很多人說,當一個人越軟弱越無能的時候才會對自己身邊最親近的人下手。因為,只有在自己最親近的人身上他才能找到生活的存在感和人生的歸屬感。因為,有人愛他,甚至有人願意屈服於他。
只是,這一切的愛,最後也因自己的軟弱無能後的宣洩而被摧毀。
子一不知道這個父親看到自己的親生女兒被自己親手殘害死會不會有愧疚感,但是我知道女兒在他眼中,只是一個生活裡的出氣筒。而他所謂的憤恨也正是對自己不堪人生的一種發洩。
其實,身邊這種暴力事件真的很多很多,有的時候不經意的一個行為或許就成了他人眼中的挑釁,最後就難逃被侵害的結局。
為此子一想說的是,不管我們身處什麼樣的一個社會,我們都應該學會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學會如何去愛一個人,而不是將他人對自己的愛當做一種對生活無能宣洩的一個武器。
暴力無處不在,但愛也要無處不在。
畢竟,真正的愛是克制,而不是用暴力去主宰一切。
思弩
不要因為繁忙而忘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