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實在界這個大荒漠》這本書裡的文字和思想都是前衛的,前衛的可能讓一般的讀者都無法體會甚至難以接受。作者睿智的思想也同樣考驗讀者的理解力,坦率說,齊澤克這傢伙非常善於文字遊戲和語言搭建,而這種遊戲後的搭建又的確能在隻言片語中留下多許的暇思,讓智慧的光芒一直在留白中徘徊閃爍。
斯拉沃熱·齊澤克,斯洛維尼亞共和國盧布爾雅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資深教授,歐美眾多大學及研究機構客座教授,歐陸哲學家和批判理論家。齊澤克深受黑格爾主義、馬克思主義和拉康精神分析理論影響,擅長以通俗文化產品解讀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論,並以拉康精神分析理論、黑格爾哲學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解析最新的政治、社會及文化現象。
「9·11事件」後,當代世界的癥結以一種極端的方式顯現在我們面前。我們開始重新審視自身的處境,然而在今天,一切都被雜糅,一切都被扭曲。齊澤克遞給我們一副眼鏡:一個鏡片裡是地緣政治,另一個鏡片裡是意識形態。然後,齊澤克又再一次拆解了它們:它們分裂為馬克思主義、拉康精神分析理論、後現代主義和生命政治的碎片;這也是我們今天的真實處境。他仿佛御風而行,遊走於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政治制度之間,以庖丁解牛的技法切中肯綮。「實在界」,本指飽受戰爭蹂躪的荒漠地貌,在齊澤克那裡,它卻成了 20 世紀人對實在界充滿激情的完美例證。「20 世紀的終極和關鍵時刻,就是直接體驗實在界(the Real)的時刻。實在界與日常社會現實(social reality)南轅北轍。實在界具有極端暴力的特徵,這是為剝離現實的欺騙性層面(deceptive layers of reality)而必須付出的代價」。
表面上,「9·11事件」乃原教旨主義對全球資本主義的猛烈反撲;而在齊澤克看來,兩者是不折不扣的難兄難弟:原教旨主義是對全球資本主義「淫蕩的超我補充」。的確,「全球化是瀰漫全世界的恐懼主義病毒。」「美國乃中東恐怖主義的源頭。」「美國政府奉行的邏輯與恐怖組織無異。」「令人感到悲哀的事實是,在這個社會裡,對體制的反抗是無法藉助於切實可行的選擇來表達的,至少是無法藉助於意義深長的烏託邦方案來表達的。這個事實是對我們困境的嚴厲指控。一旦只能在『被規則玩弄』和『(自我)破壞性暴力』之間做出選擇,我們那膾炙人口的『選擇自由』又何用之有?」世上竟有如此之人,作如此之想,且句句在理,擲地有聲,不亦奇哉,不亦怪哉?
如此似非而是、驚世駭俗的反常識之論,遍布全書,讀來令人拍案叫絕。
除了這些振聾發聵的「高談」外,齊澤克的另一個高明之處就是善於用通俗的故事或笑話來解讀深奧的道理。「有個老故事,故事的主角是個工人,守衛疑其偷竊。每天晚上他離開工廠時,都會若無其事地推輛獨輪手推車,守衛對這輛手推車再三檢查,結果毫無發現。手推車總是空空如也。後來守衛終於恍然大悟:那個工人偷走的,正是手推車。」於此,齊澤克順理成章地向讀者傳達了:「守衛檢查手推車時,只關注內容,忽略了形式,這與分析家在考察騷亂的隱含意義時的做派如出一轍」。
一直以來,在國人的眼光中,哲學或者說思想都似乎等於「天方夜譚」式的恥笑話柄。想想如果對著身邊人說,我是學哲學的甚至是以研究哲學為生的,可能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那有什麼值得研究的,更有甚者直接會問能帶來多少利益和好處。在這樣一個金錢至上的時代,哲學和思想一樣被踩踏得一文不值。這是一個民族在追趕過程中可能必經的一個階段,我能理解,空腹是不會奢談思想的。只是,長久唯經濟至上的痼疾似乎很難短時間內去除。
之所以有如此多的感嘆,既是崇拜於西方精神的那種張揚和獨立,也是感嘆於時下國人精神的空缺和信仰的得失。依齊澤克的意思,現在的我們就是生活在繁華的大荒漠中,這個中的滋味或許只有秉承思想的人才能真正體會。
當然,我絕不會奢談通過這樣一本書就能讓很多人真正自覺、自願地喜歡思想,我只是在想,在前進的路上,點滴的積累也是一個彪炳千秋的基石。唯有不冷漠地面對一切思想,我們才能真正在這個「實在界」隨心所欲地活著。而活著是當下國人最大的痛處,我們只是活著,並不能有「生氣」悠然自得地生活著。少了「生氣」,活著的只能是與痛苦或者是不安相伴。
如果你喜歡書,或者說恰好有緣看到了這本書,那就讀讀吧,不為別的,就為思想能自由的遨遊,而且能以如此詼諧幽默的方式信手拈來地展現在你面前。至少,自此之後,你不會再悲劇於對現實的無奈。因為,你有了思想,看得多了、透了,就學會享受了。
著名的學者季廣茂曾坦言:「讀書不讀齊澤克,如何躋身文化界?讀書不知『大荒漠』,滿腹經綸又如何?」是啊,這個被稱為 「世界上最著名的公共知識分子之一」 和 「歐洲青年知識分子先鋒的偶像」每一次出手,留下的都是無數人崇拜殷羨的仰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