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荒漠的採油人

2021-01-09 新華網客戶端

1月7日,青海油田獅子溝採油作業區地質技術員任世君(右)和採油工李海燕(左)在為「獅205井」更換油嘴。

青海油田獅子溝採油作業區位於柴達木盆地西部的荒漠之中。嚴寒天氣下,石油工人不畏嚴寒,堅守在採油一線,保證油井正常生產。

新華社記者 藍翔 攝

1月7日,青海油田獅子溝採油作業區的石油工人對自噴井進行洗井作業後擰緊閥門(1月7日攝)。

青海油田獅子溝採油作業區位於柴達木盆地西部的荒漠之中。嚴寒天氣下,石油工人不畏嚴寒,堅守在採油一線,保證油井正常生產。

新華社記者 王浡 攝

1月7日,青海油田獅子溝採油作業區石油工人在測量單井罐內的原油儲量。

青海油田獅子溝採油作業區位於柴達木盆地西部的荒漠之中。嚴寒天氣下,石油工人不畏嚴寒,堅守在採油一線,保證油井正常生產。

新華社記者 王浡 攝

相關焦點

  • 堅守荒漠的採油人 (1)_圖片新聞_中國政府網
    1月7日,青海油田獅子溝採油作業區地質技術員任世君(右)和採油工李海燕(左)在為「獅205井」更換油嘴。青海油田獅子溝採油作業區位於柴達木盆地西部的荒漠之中。嚴寒天氣下,石油工人不畏嚴寒,堅守在採油一線,保證油井正常生產。新華社記者 藍翔 攝
  • 大港油田第二採油廠馮萌萌獲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大港油田第二採油廠馮萌萌獲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獎名單於4月28日在北京公布了,來自中國石油大港油田公司第二採油廠第二採油作業區注採二組副組長馮萌萌榜上有名,她也成為了大港油田自1964年1月建廠以來第一位獲此榮譽的石油青年
  • 值得關注的微生物採油技術
    許多人認為是地底下噴出來了,也有人認為是磕頭機壓出來的,其實石油開採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剛開始採油時,地層壓力大,石油會自己噴出來,這被稱為一次採油。慢慢地,地下壓力沒那麼大了,油要想出來,就得需要用水往外趕,這就是二次採油,也稱為水驅。用了段時間水驅後,地下砂巖中的較大孔隙已經被水打通,裡面的油也被趕出來了,而小一些的孔隙,卻再怎麼注水也沒用了。
  • 地震人的堅守
    一個是1985年的烏恰7.1級地震,烏恰縣城破壞嚴重,是新中國建國後第一個因地震遷址的縣城,這不禁讓人感慨地震災害的無情,感慨黨中央、國務院的重視和關心,感慨地震人肩負責任之重大、使命之光榮。另一個是2003年2月24日巴楚6.8級地震,這次地震導致268人死亡,4805人受傷,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後傷亡人數最多的地震。
  • 採油廢水處理技術研究
    油田傳統的一次採油及二次採油已經無法滿足原有生產率。因此聚合物三次採油逐步應用。聚合物驅採技術的應用在提高原油開採率的同時也產生了大量的採油廢水,這些廢水必須需要經過處理才能排放。因此研究採油廢水處理技術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主要針對採油廢水處理技術展開研究。進一步解決水處理難題。
  • 油田採油不暢「益生菌」來幫忙
    來源:科技日報日前,中國石化勝利油田科研人員研發的一批高端生物製劑被送到油田注水站,用於注入配聚水中以提高採油成功率,效果不錯。在孤島東區南區塊,聚合物溶液黏度由30毫帕秒上升到50毫帕秒——採油人都明白,聚合物溶液黏度是影響聚合物驅油效果的最大因素。聚合物溶液黏度由30提升到50不容易,足足花費了油田科研人員6年時間。人們常常用「一個摔碎的盤子,又被踢了一腳」來形容勝利油田的地下狀況,而那個「盤子」幾乎囊括了世界上2/3的油藏類型。
  • 延長油田志丹採油廠普通工人的抗疫「軍令狀」
    延長油田志丹採油廠石志洲為工友進行體溫測量西部網訊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延長油田志丹採油廠朱家灣採油隊的日常採油工作也受到影響。採油隊隊員石志洲主動擔起思想政治教育、防疫物資採購、人員信息排查等工作重任。作為支部一名普通黨員、採油隊一名普通職工,他放棄休假,即立下了「疫情一日不解除,志洲一日不離崗」的「軍令狀」。
  • 科研之星不負韶華——記全國勞動模範、採油工程研究院企業首席技術專家張永平
    紮根科研領域34年今年56歲的張永平,是採油工程研究院企業首席技術專家。1986年從大慶石油學院畢業後,就將自己的青春獻給了油田科研事業。敢為人先,「水泥板」裡要儲量同事眼中的張永平是個愛較真的人,敢跟領導和專家「頂牛」。
  • 石油課堂 | SAGD採油技術原理
    SAGD採油技術(Steam Assisted Gravity Drainage,簡稱SAGD)是一種將蒸汽從位於油藏底部附近的水平生產井上方的一口直井或一口水平井注入油藏
  • 河南油田採油二廠「走出去」的科技標兵
    這是河南油田採油二廠新莊採油管理區技術信息室主任張渴健在面試西北局技術支撐團隊負責人時的承諾。  認識張渴健的人都會說:「這小子,年輕敢闖!」 「敢闖」再加上「有用武之地」就是一種完美的結合,張渴健就是把自己的闖勁兒用在他的地研之路上,就是這種不斷迎接挑戰,不斷翻越高峰的態度,讓他堅持這樣的信條:「沒有跨越不了的溝壑,沒有征服不了的高峰。」
  • 汙水處理技術篇:碳化矽陶瓷膜處理採油汙水
    汙水處理技術篇:碳化矽陶瓷膜處理採油汙水北極星環保網訊:低滲透油田在油氣田開發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正在成為開發的主體。目前油田多實行早期注水,精細注水是低滲透油田開採的主要手段之一。而迫於水資源的短缺和環境保護的壓力,以採油汙水做為精細注水水源,是實現採油汙水資源化利用的必然趨勢。
  • 勝利油田海洋採油廠:學新法強「紅線」意識
    在節後收心會上,採油三隊指導員張春光組織員工逐條解讀新《安全生產法》的內容。在節後收心會上,採油三隊指導員張春光組織員工逐條解讀新《安全生產法》的內容。    新《安全生產法》和新《環境保護法》頒布實施後,勝利油田海洋廠海四管理區及時把學習材料和解讀視頻講座發到一線班組,採取集中學習、座談討論和網上答題等形式,學習宣傳新「兩法」,增強全員安全生產「紅線」意識。
  • 心靈關愛丨海洋採油廠:海上平臺架起「幸福橋」
    編者按近年來,油田各級工會組織從服務油田發展大局、服務職工群眾需求、提升職工幸福感出發,高度關注職工身心健康,大力推動職工心靈關愛工作,培育500餘人的幸福教練、幸福輔導員隊伍,打造智能化、區域化工作平臺,構建起「網格化工作隊伍、智能化快速響應、常態化多元服務、長效化陪伴成長」的服務模式,每年服務職工近
  • 一種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機方法預測比採油指數的模型
    一種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機方法預測比採油指數的模型本篇文章來自中海油天津分公司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等單位在油田開發方案設計時,比採油指數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別對於海上油田來說,受開發成本和時間限制的影響,存在測試時間較短和測試採樣點較少的劣勢。
  • 寶塔採油廠巧使「連環招」 節支見成效
    今年以來,低油價形勢不容樂觀,寶塔採油廠堅持管理和科技「兩條腿」走路,以經濟效益為中心,大力深化改革,深挖內潛,直面挑戰,嚴格執行10方面23條應對低油價措施,著力優化投資,關停高含水低產低效井,控制成本剛性增長;推行避峰填谷生產運行模式,控制生產運行成本;通過技術挖潛、修舊利廢、小改小革等措施
  • 「末代人」應該懂的「大荒漠」……
    《歡迎來到實在界這個大荒漠》這本書裡的文字和思想都是前衛的,前衛的可能讓一般的讀者都無法體會甚至難以接受。「實在界」,本指飽受戰爭蹂躪的荒漠地貌,在齊澤克那裡,它卻成了 20 世紀人對實在界充滿激情的完美例證。「20 世紀的終極和關鍵時刻,就是直接體驗實在界(the Real)的時刻。實在界與日常社會現實(social reality)南轅北轍。實在界具有極端暴力的特徵,這是為剝離現實的欺騙性層面(deceptive layers of reality)而必須付出的代價」。
  • 如何在平凡崗位上默默堅守幾十年?4位全國勞模共同答海報新聞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姜雪穎 北京報導 11月24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請5位新當選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圍繞「崗位成才、奮鬥圓夢」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就如何在平凡崗位上默默堅守幾十年等問題進行了提問。
  • 長慶油田採油二廠高含水水平井治理首試成功
    中國石油網消息(特約記者郭紅英 通訊員東野升富)10月19日,針對木平81-30井含水上升的問題,長慶油田採油二廠採用AICD找堵一體化技術,將含水由93.7%降到73.8%,日增油2.92噸。
  • 荒漠裡的人都走了,只剩下一對夫婦:種樹20年,花掉100萬
    自然從不背離他熱愛的人。——華茲華斯在遙遠的內蒙古自治區的最西端,有個叫額濟納旗的地方,這裡是內蒙古面積最大的旗,但矛盾的是,這裡的居住人口卻是最少的。一切源頭都是由於它惡劣的自然環境,荒漠化嚴重,風沙肆虐,將這裡的人口逐漸逼走。
  • 大港採油三廠規模動用小砂體隱蔽油藏
    中國石油網消息(特約記者王學立)大港油田採油三廠深化小砂體隱蔽油藏精細評價,精細識別刻畫隱蔽微油藏群,在風化店、王官屯、沈家鋪等老油田發現官3-20、官46-16、棗61-22、官東19×1等新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