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PDA薄膜陣列用於雙模光學檢測VOC標誌物氣體

2020-11-29 騰訊網

東南大學顧忠澤教授課題組以親油性的雙面膠作為基底, 利用滴塗二乙炔單體結合紫外光聚合來製備均勻的聚二乙炔(PDA)薄膜, 通過螢光和顏色兩種信號變化模式(即「雙模光學檢測」)研究了PDA薄膜對VOC氣體的響應性, 發現製備的PDA薄膜在2 min內就可以實現明顯的螢光和顏色變化, 有效解決了目前PDA薄膜在VOC氣體檢測方面存在響應速度慢、薄膜均一性差等問題。

此外, 為解決單一PDA薄膜的交叉響應性問題, 該研究製備了四種不同的基於雙面膠基底的PDA薄膜, 並將製備的4種PDA薄膜集成到一片PDMS薄膜基底上來構建柔性的傳感陣列, 利用陣列的顏色變化結合模式識別技術, 實現了對8種VOC氣體的快速、靈敏區分。進一步將製備的PDA薄膜陣列用於健康人、模擬糖尿病及腎病患者呼出氣體中VOC標誌物的辨別和分析研究, 發現可以將三類人的呼出氣體清晰地區分, 說明了該陣列在呼氣疾病診斷中的應用前景。

與目前報導的PDA薄膜陣列相比, 該研究中基於雙面膠基底的PDA薄膜陣列具有氣體響應速度快、靈敏性高、柔韌性好、製備工藝簡單、成本低、易於大規模製備等優點, 有望用於實際VOC氣體檢測研究中。

快速、準確地檢測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氣體在爆炸物、毒品、有機汙染物檢測以及重大疾病早期診斷等領域都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尤其是近年來, 隨著現代醫學診斷技術的不斷發展, 研究人員發現人體呼出氣體中VOCs氣體的組成和含量分布與一些代謝性疾病密切相關, 如糖尿病患者呼氣中的丙酮含量會明顯增大。這些VOCs氣體可以看作是這些疾病的標誌性氣體, 通過檢測呼氣中的這些VOCs氣體變化就可以實現對這些疾病的快速判斷。該技術具有操作簡便、檢測速度快且對人安全無創等特點, 在疾病早期診斷方面極具應用前景。實現其應用的關鍵是開發高性能、可攜式的VOC標誌物氣體檢測系統。

聚二乙炔(PDA)是一種具有π共軛結構的線型聚合物大分子, 其由二乙炔單體自組裝後經254nm的紫外光照聚合而製備。一般聚合得到的PDA都呈現藍色, 並且沒有螢光。這種藍色的PDA在外界刺激下會發生結構轉變, 產生明顯的顏色變化, 典型的是變為紅色, 並且紅色的聚二乙炔會出現明顯的螢光發射。因此, 各種基於PDA的色敏及螢光傳感器已被廣泛開發用於氣體小分子、生物大分子、溶劑、熱、金屬離子等傳感檢測研究。PDA聚合物分子由於具有π共軛結構很容易聚集在一起, 限制了其均一薄膜的構建。為了解決這一問題, 同時實現PDA傳感器使用的便攜性和穩定性, 通常將PDA固定在基底表面來製備PDA薄膜傳感器。目前, 玻璃、二氧化矽、瓊脂糖、藻酸鈉纖維等都已經被用於PDA的基底來構建薄膜傳感器。最近的研究顯示, 固體基底不僅可以影響二乙炔單體的聚合行為, 還可以提高PDA薄膜檢測目標分析物的靈敏性。

柔性可穿戴傳感器體積小、重量輕, 因其可以直接貼附或穿在人們身上或者衣服上連續監測人體的生理狀態而受到廣泛關注。各種基於柔性基底材料的PDA薄膜傳感器已被構建用於VOC標誌物氣體檢測研究。Wang等通過在柔性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基底上聚合含二硫化鉬的二乙炔來構建柔性PDA薄膜傳感器, 可直接戴在人體手腕上, 通過PDA薄膜明顯的顏色變化來檢測N,N-二甲基甲醯胺氣體。Wang等也報導了通過在PET基底上構建含石墨烯的PDA薄膜傳感器, 利用PDA薄膜的螢光和顏色變化實現了對多種不同的VOC氣體(如N,N-二甲基甲醯胺、甲醇、三氯甲烷、四氫呋喃等)的檢測研究。

由於單一的PDA薄膜傳感器普遍存在著交叉敏感, 往往會對多種被測氣體響應, 因而很難有選擇地測量出某種特定氣體的成分和含量。為了解決這一問題, 有研究者報導了利用柔性的濾紙作為基底, 通過在其表面不同的位置分別滴加4種不同的二乙炔單體, 以光聚合法製備了基於4種不同PDA薄膜的柔性傳感陣列。通過PDA薄膜陣列的螢光和顏色變化, 結合模式識別技術, 實現了對18種不同VOC氣體的高靈敏區分。

此外, 電紡納米纖維也被用於柔性基底來構建PDA薄膜傳感陣列。通過分別共紡不同的二乙炔單體和聚環氧乙烷(PEO)的混合物, 再利用光聚合來法可製備PDA/PEO的複合傳感薄膜。通過三個不同PDA/PEO薄膜陣列的螢光和顏色變化, 結合模式識別技術, 實現了對7種有機氨氣體的高靈敏區分。

儘管目前這些傳感陣列已經實現了對多種VOC氣體的靈敏檢測, 但其仍存在著響應速度慢、PDA薄膜均一性及穩定性差等問題。如已報導的基於濾紙和納米纖維膜的PDA陣列檢測VOC氣體的響應時間通常都在1h以上; 其次, 由於濾紙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 與水有很強的親和性, 而與有機化合物的親和力很弱。二乙炔單體溶液在濾紙表面乾燥過程中, 很容易聚集在一起, 導致製備的PDA薄膜均一性差, 並且製備的PDA薄膜在濾紙表面的穩定性也較差, 很容易脫落下來。利用共紡法可以實現基於納米纖維PDA薄膜的均勻、穩定製備, 但其製備工藝複雜、製備時間較長。這些都限制了PDA薄膜陣列在VOC氣體檢測方面的發展和實際應用, 因此需要開發新型的PDA薄膜陣列來解決這些問題。

東南大學顧忠澤教授課題組提出利用具有強親油性的雙面膠作為基底來構建新型的PDA薄膜陣列用於VOC氣體的傳感檢測研究。課題組利用滴塗結合光聚合法在雙面膠基底上構建了均勻的PDA薄膜, 通過螢光光譜和顏色變化研究了其對VOC氣體的響應性, 發現製備的PDA薄膜在2min內可以實現明顯的顏色和螢光光譜變化。他們進一步利用四種不同的基於雙面膠基底的PDA薄膜並將其集成在一片PDMS基底上來構建傳感陣列, 利用薄膜陣列的顏色變化結合模式識別技術,實現了對8種VOC氣體的快速、靈敏區分。課題組還將製備的PDA薄膜陣列用於健康人、模擬糖尿病患者及腎病患者呼出氣體中VOC標誌物的辨別和分析研究,發現其可以將三類人的呼出氣體清晰地區分。與目前報導的PDA薄膜陣列相比, 該研究基於雙面膠基底的PDA薄膜陣列具有氣體響應速度快、靈敏性高、柔韌性好、製備工藝簡單、易於大規模製備等優點, 有望實際用於VOC氣體檢測分析中。

(a)二乙炔單體聚合前後的結構變化; (b)雙面膠基底上的二乙炔單體經光照後生成藍色的PDA薄膜的照片

相關焦點

  • 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梅永豐課題組研發柔性薄膜組裝集成晶片傳感器
    由此,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教授梅永豐課題組提出了將信號檢測和分析功能集成於同一個晶片器件中的全新概念。作為演示,研究團隊將單晶矽薄膜柔性光電電晶體與智能薄膜材料相結合和組裝,構造了對不同環境變量進行檢測和分析的柔性矽晶片傳感器及其系統。這一思路不僅具有優異的可擴展性,還可與當前集成電路先進位造工藝相兼容。
  • 新型超薄柔性雷射膜問世,可用於安全驗證
    英國科研人員開發出一種超薄柔性雷射膜,可以附著在隱形眼鏡等光學元件表面,作為獨一無二的識別標誌用於安全驗證。近年來,隨著柔性電子技術的迅速發展,有機半導體材料因可延展、拉伸性好,在柔性可穿戴設備、生物醫療等領域獲得廣闊的應用前景。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一個研究小組利用有機半導體聚合物製作出的柔性薄膜雷射器,厚度僅為200納米,在光源照射下,聚合物能受激發射出雷射。
  • CCS Chemistry | 錐形纖維陣列引導,寫出一片柔性透明電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劉歡教授課題組提出了一種由錐形纖維陣列引導的液體可控輸運、轉移的簡單策略,可用於大面積(5*5cm2)直寫十字交叉取向的銀納米線薄膜的製備,基於此構築的柔性透明電極具有優異的性能,方阻為21.4 Ω sq-1,透光度為93.8 %,進一步製備了柔性透明的量子點發光二極體(QLED)器件,效率可達到15.47%。
  • 雷射技術開發出用於可穿戴顯示器的超薄透明氧化物薄膜電晶體
    隨著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時代的到來,對可穿戴透明顯示器的強勁需求一直在增長,其可以應用到各種領域,如增強現實(AR)和類似皮膚的柔性薄器件。然而,以前的柔性透明顯示器具有一些真正的挑戰需要克服,透明度差和低劣的電學性能就是其中的兩個挑戰。
  • 納米科學:透明銀,用於柔性顯示器,觸控螢幕的防變色薄膜!
    納米科學:透明銀,用於柔性顯示器,觸控螢幕的防變色薄膜!密西根大學已經制定了最薄,最光滑的銀層,可以在空氣中暴露出來,它可以改變觸控螢幕和平面或柔性顯示器的製作方式。該團隊表明,銀塗層可以將光引導約10倍於其他金屬波導 - 這一特性可以使其更快地用於計算。他們將銀膜分層為超材料超透鏡,可用於製作密集圖案,其特徵尺寸是普通紫外線方法的一小部分,例如在矽晶片上。所有條紋的屏幕都需要透明電極來控制哪些像素被點亮,但觸控螢幕特別依賴於它們。
  • 華南理工:簡易高效的方法製備柔性石墨烯薄膜,用於水性集電器
    本文要點: 一種以天然石墨(NG)薄片為原料大規模製備自支撐柔性石墨烯薄膜(FGF)的簡易方法成果簡介 水性儲能裝置由於在安全性,成本和離子傳導性等方面的優勢而被廣泛考慮。然而,可用於水系統的集電器非常有限。
  • 華南理工:簡易高效的方法製備柔性石墨烯薄膜,用於水性集電器
    本文要點:一種以天然石墨(NG)薄片為原料大規模製備撐柔性石墨烯薄膜(FGF)的簡易方法成果簡介 水性儲能裝置由於在安全性,成本和離子傳導性等方面的優勢而被廣泛考慮。然而,可用於水系統的集電器非常有限。
  • 應用於雷射器陣列的大面積高光學增益的CsPbBr3單晶薄膜
    由於大面積且具有低的缺陷密度,鈣鈦礦單晶薄膜已被廣泛用於研究內在的光學性質。其中,光學增益代表雷射器件的功耗水平,直接影響著雷射的性能。但是,可能是由於粗糙表面或厚度不均勻,通過氣相外延製備的鈣鈦礦單晶薄膜的光學增益方法尚未被研究,限制了其在雷射器件中的研究和應用。
  • 大尺寸柔性單晶鈣鈦礦薄膜技術
    ,用於任意襯底上製備單晶雜化鈣鈦礦薄膜,同時並精確控制其厚度(從約600nm到100μm),面積(最大約5.5cm×5.5cm),以及厚度方向上的組成成分梯度(從MAPbI3到MAPb0.5Sn0.5I3)。
  • 電化學傳感新型電極陣列材料、技術及應用
    電化學傳感技術是具有靈敏度高、儀器設備簡單、檢測成本低等特點,在血糖、血鉛等臨床/即時生化分析中得到廣泛的應用。然而,相對於光學分析方法而言,電化學傳感技術在高端生化分析中的應用較少,這與商品化基地電極的製備競速有關。
  • 德爾未來:石墨烯透明導電薄膜可以作為柔性觸控用於柔性屏手機
    同花順(300033)財經2月18日訊,有投資者向德爾未來(002631)提問,公司領導您好,在貴公司的公告中,曾提及時烯成石墨烯有開發石墨烯透明導電薄膜,請問此種導電薄膜是否可以運用柔性屏手機,柔性OLED等設備?
  • 新型銀基透明導電薄膜:有望應用於柔性電子領域!
    這些貴金屬可以創造出持久且耐化學腐蝕的電極,配合柔性基底一起使用。然而,迄今為止,貴金屬透明導電薄膜由於表面粗糙度高,導致薄膜與其他層之間的界面不夠平,從而降低了它的性能。因此,對於應用於柔性屏幕和柔性電子產品來說,新型薄膜提供了一個高性能且持久耐用的選項。此外,基於銀的薄膜也可應用於安裝在窗戶、屋頂甚至是個人設備上的柔性太陽能電池。
  • 林雪平大學研製鈣鈦礦柔性薄膜發光二極體,也是出色的光電探測器
    林雪平大學研製鈣鈦礦柔性薄膜發光二極體,同時也是出色的光電探測器為了演示其功能,一位研究人員在計算機屏幕上鍵入了一個句子,並且同一句子立即出現在相鄰的屏幕上,從一個二極體光學轉移到另一個二極體。二極體由鈣鈦礦製成,鈣鈦礦是由其特殊的晶體結構定義的眾多材料之一。鈣鈦礦由金屬和滷素組成,已被證明是易於製造且廉價製造的多功能半導體。它們還具有檢測和發射光的有用特性。
  • 韓KAIST研發柔性垂直Micro LED,可用於生物治療
    據報導,由材料科學和工程系的李教授Keon Jae以及來自生物科學系的教授Daesoo Kim帶領的研究團隊通過使用基於各向異性導電膠膜的轉移及互連技術,開發出了柔性垂直 得益於超低功耗、快速反應速度和優越靈活性等特點, 柔性Micro LED已成為下一代顯示器的強大候選者。但是, 以往的Micro LED技術面臨器件效率差、熱可靠性低、高解析度Micro LED顯示屏互連技術不足等關鍵性問題。 報導指出,該研究團隊通過ACF粘合工藝的精確對準,採用同步傳輸和互連技術,設計出新的轉移設備並製造出一個f-VLED 陣列 (50x50)。
  • 國家納米中心等在大面積高光學增益的CsPbBr3單晶薄膜雷射器陣列...
    鉛滷鈣鈦礦材料具有較高的光吸收係數、載流子遷移率、電荷擴散長度,及較低的缺陷態濃度等優異的光電性質,可用於雷射器,發光二極體和光電探測器等。其中,通過溶液旋塗法製備的鈣鈦礦薄膜被廣泛應用於各類光電器件。
  • 韓KAIST研發柔性垂直Micro LED!可用於生物治療
    韓KAIST研發柔性垂直Micro LED!可用於生物治療    慧聰LED屏網報導             據報導,由材料科學和工程系的李教授KeonJae以及來自生物科學系的教授DaesooKim帶領的研究團隊通過使用基於各向異性導電膠膜的轉移及互連技術,開發出了柔性垂直MicroLED(微發光二極體)(f-VLEDs)技術。
  • 柔性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技術
    薄膜太陽電池按襯底分為硬襯底和柔性襯底兩大類。所謂柔性襯底太陽電池是指在柔性材料(如不鏽鋼、聚酯膜)上製作的電池,與平板式晶體矽、玻璃襯底的非晶矽等硬襯底電池相比,其最大的特點是重量輕、可摺疊和不易破碎。
  • MXenePDMS的柔性TENG,用於人體運動傳感
    近年來,隨著可穿戴電子產品的需求不斷增長,要求著現代電源具有柔性、可穿戴性、耐用性以及防水性。這項工作報告了一種由MXene/聚二甲基矽氧烷(PDMS)薄膜組成的柔性單電極摩擦納米發電機。系統地研究了MXene的含量以及壓力的變化對電子器件機電性能的影響。
  • 新型透明導電納米薄膜:能在皮膚上播放音樂!
    ,它具有納米級的厚度,並由嵌入到聚合物基體中的正交的銀納米線陣列組成。用正交的銀納米線陣列製造出獨立式的雜化納米薄膜(圖片來源:參考資料【2】)然後,為了演示他們的納米膜,他們將納米薄膜做成可粘貼到任何物體表面並發聲的揚聲器。
  • 柔性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技術解析
    併網光伏系統不需要配備蓄電池,既節省投資,又不受蓄電池荷電狀態的限制,可以充分利用光伏系統所發出的電力;光伏陣列一般安裝在閒置的屋頂或外牆上,無需額外佔用土地,這對於土地昂貴的城市建築尤其重要;夏天是用電高峰的季節,也正好是日照量最大,光伏系統發電量最多時期,對電網可以起到調峰作用;光伏陣列吸收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大大降低了室外綜合溫度,減少了牆體得熱和室內空調冷負荷,所以也可以起到建築節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