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節,我們繼續使用圖形化編程(即搭積木的形式完成編程)用於實際的應用——圖形化編程玩智能小車的學習。本教程共分為三大部分。1,智能小車的詳細組裝方法及調試;2,智能小車應用軟體的編程(圖形化編程)方法及調試;3,使用圖形化編程來實現智能小車的各種功能演示。
本次學習內容是第一部分智能小車的組裝的第二節:硬體調試:1,調試紅外避障模塊。
第一部分:智能小車的詳細組裝方法及調試
第一節 智能小車的組裝
第一步:組裝直流電機組1-01
第二步:安裝電池盒1-02
第三步:組裝定向輪或萬向輪1-03
第四步:安裝電壓檢測模塊1-04
第五步:安裝開發板 1-05
第六步:安裝超聲波模塊1-06
第二節 硬體調試
第一步:調試紅外避障模塊
1, 注意:調試智能小車紅外避障與尋跡時應在自然光較弱情況下進行,自然光會對紅外避障和尋跡模塊中的紅外接收管造成幹擾,可在室內無自然光的燈光下或夜晚燈光下進行調試和相關實驗,因為自然光的光譜波長含有紅外接收管的紅外光波長,所以紅外接收管在接收紅外信號時會被自然光中相同波長的紅外光幹擾。
2, 硬體組成:紅外避障模塊由左右兩組紅外對管(LEAS1、RC1、LEAS2、RC2)、電壓比較晶片(U5)、電位器(RW1、RW2)、狀態指示LED燈(LED4、LED5)組成,如圖7-1
3, 工作原理:智能小車上電後紅外對管就開始工作,當紅外對管前方一定距離內有障礙物出現時會把發射管發射的紅外光反射回來此時被接收管接收到,通過電壓比較晶片分析後輸出相應的信號,當紅外對管前方一定距離內有障礙物出現時狀態指示LED燈亮起,電位器用於調節檢測障礙物的距離。把組裝好的智能小車裝上電池放置在自然光弱的環境中或無自然光的燈光下進行調試,準備一把1字3寸螺絲刀,在智能小車前方約10釐米處放置一個障礙物,先用螺絲刀緩慢的以順時針方向微調節RW1電位器直至LED4指示燈亮起為止,再用相同的手法調節RW2電位器直至LED5指示燈亮起為止,此時把障礙物移動至智能小車前方大約12釐米處,逆時針微調RW1、RW2電位器直至LED4、LED5指示燈熄滅即可,最終調試效果需達到當障礙物在智能小車前面10釐米內時指示燈亮同時亮,超出10CM指示燈同時滅,實驗示意圖如圖7-2:
4, 說明:在自然光比較強的環境下無論如何調節電位器LED4、LED5指示燈都會亮起,這是因為收到幹擾,所以必須在自然光弱的環境下調試,調試時需細心耐心的微調電位器,切勿急躁或用力調節電位器。
友情提示:
1,感覺不錯,請在文章結尾點擊「在看」,幫忙分享一下,贈人玫瑰手留餘香嘛。讓更多有需要的人看到。
2,下面「閱讀原文」的連結就是在線的51代碼生成器,可在網頁即開即用。收藏可以免費使用。該代碼生成器特別適合給少兒學習編程的啟蒙和開發。
具體操作方法:參考本公眾號的第一章節「圖形化編程玩51單片機」的第一,二,三課。收藏該網頁地址可以長期免費使用。
3,操作遇到不懂的也可以在公眾號後臺留言 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