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大政策環境和未來發展大趨勢下,網際網路技術、人工智慧等成為風口所向,自然準大學生們在選擇專業上會向其靠攏,而不願孩子們輸在起跑線上的父母,青少年編程便成了香饃饃。
什麼是青少年編程
青少年編程顧名思義有別成人職業化java、C++、PHP等編程,而是通過編程遊戲啟蒙、可視化圖形編程等課程,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和創新解難能力。
對於零基礎的孩子來說,學編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最先開始接觸的一定是可視化圖形編程,而提到可視可視化圖形編程就不得不說說現階段應用最廣泛由Scratch,目前,Scratch平臺上的註冊用戶約3000萬,用戶遍布全球超過150個國家,平臺被翻譯成超過50種語言,其影響力可見一斑。
那麼這一針對於青少年的編程教育是如何演變而來的?
什麼是Scratch
Scratch是麻省理工學院的「終身幼兒園團隊」(Lifelong Kindergarten Group)開發的圖形化編程工具,主要面對青少年開放。
可視化編程工具Scratch是由米切爾·雷斯尼克團隊根據Logo的理念與Logo機器人編程工具基礎之上,於2007年交出的一份階段性成果,正式問世。推出了更易於兒童理解的用命令圖塊搭建邏輯的編程方式,用戶只需像拼搭積木那樣拖動程序語句模塊,就可以創作自己的編程作品,的Scratch圖形化編程工具。
而風靡全球的Scratch圖形化編程工具,竟然來源於一隻海龜,更難以相信其創始人是一名記者。
Scratch啟發來自一隻海龜
Scratch的啟發來源一隻海龜,不過不是在大海自由自在的海龜。
而是這種活躍於 1969年—1970 年之間由一個三輪裝置並安裝了一個「尾巴」也就是一支筆組成,孩子可使用簡易的鍵盤控制器,操縱「小海龜」畫出圖形。
其電子版「小海龜繪圖」(Turtle Graphics)問世於1967 年,利用從 LISP 語言的基礎上由西蒙·派珀特博士(Seymour Papert)發明的,比 C 語言還要早一些 Logo 語言進行編寫。雖然電子版問世較早,但當時計算機售價高達幾千美金,所以才有了後續實體「小海龜」畫圖的產生。
Logo語言與當時其他的計算機語言不同,Logo最主要的功能是繪圖。進入Logo界面,光標將被一隻閃爍的小海龜取代。輸入「向前25」、「向左11」這樣易於兒童理解的語言和指令後,小海龜將在畫面上走動,畫出特定的幾何圖形。
而此時Scratch的創始人米切爾·雷斯尼克還是《商業周刊》科學記者,在1982年春天,米切爾·雷斯尼克前往舊金山報導西海岸計算機展,剛好趕上西蒙·派珀特博士做主旨演講:一直致力於用Logo語言幫助兒童更具創造性地表達自己、實現想法。
其演講讓米切爾·雷斯尼克對計算機有了新的理解:「它不只是完成某項任務的工具,還可以是人們表達自我的新方式。」他很快申請入讀麻省理工學院,並成為西蒙·派珀特的學生,探究如何藉助技術讓兒童成長為具有創造性思維的人,至此Scratch雛形的設想也就此開始醞釀。
Scratch圖形化編程演變至今
Scratch圖形化編程從最初2007年問世,發展到而今不斷升級優化,由Scratch 1.0 跨越到Scratch 3.0 其涵蓋的領域更涉及數學、音樂、社會科學、視覺藝術等。
用戶逐步遍布全球,除了線上學習社區,Scratch還有遍布全年的名為「Scratch日」的線下交流活動。而今國內少年軟體編程等級考試也將其納入考試科目,如國內較為權威的由中國電子學會發起全國青少年軟體編程等級考試,其預備級考試題型以圖形化編程題型為主。
或是更國際化即將引入中國的AAFIE(美國國際教育聯盟)發起的PSTK考試(國際青少年編程技術等級考試),其初級也以圖形化編程為此。由此可見如今計算機或其相關改變我們生活,讓編程能力與思維更受人們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