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開車在路上行駛時,最害怕的就是遇到意外引發交通事故了,因為交通事故發生不僅僅會造成我們的財產損失,還可能會造成人員傷亡,這樣的結果沒有誰會願意體驗。但是在交通事故發生時,往往有兩個重要的參考量,相對速度和絕對速度,這兩個產考量那個對於事故發生的影響更大呢?車禍發生時,絕對速度和相對速度哪個更可怕?新手:啥是絕對速度?
相對速度和絕對速度是物理中常出現的兩個名詞,簡單來說相對速度就是事故發生時兩輛車之間的速度差,而絕對速度是指車輛行駛時的時速。無論是在車禍發生時,還是再平常的行駛過程中,這兩個物理量都會存在,但是說到這兩個物理量哪一個對事故的影響比較大,其實在事故發生時影響最大的是相對速度。
在車禍發生時如果兩車的相對速度很大,這樣兩輛車在撞擊的瞬間就會發生非常嚴重的傷亡。就比如說曾經發生過的寶馬撞斷馬自達的那起事故,寶馬的時速高達180km/h,而馬自達當時左轉的時速僅僅只有20km/h左右,相對速度高達160km/h。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寶馬直接將馬自達攔腰截斷,而馬自達中的兩位小情侶當場死亡。這就是相對速度過大的典型案例。
但是如果是絕對速度較大的情況,這就像我們在高速公路上行駛,大家時速都是120km/h,這時絕對速度都很大,但是相對速度卻很小,事故發生率也不是很高。在高速路上發生最多的就是追尾事故,這種情況下輛車的相對速度都很大,所以傷亡也會很嚴重。如果是由於前車突然變道引發的事故來看,一開始兩輛車的碰撞都不是很明顯,主要的傷亡發生在,車輛與道路護欄或者後車追尾這樣的情況下。所以相對速度要比絕對速度對事故的影響更高一些。
所以高速路上倒車、停車、逆行、超速這些都會增大車輛之間的相對速度,一旦發生交通意外死亡率是非常高的。所以交通部門對於這些交通違法行為也進行了嚴厲的懲治,倒車、停車、逆行都會處於12分的懲罰。另外在高速行駛時一定要注意,其他車輛的行駛狀態,變道時一定要提前打轉向燈,這樣能保證不影響後方車輛的正常行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