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哈勃」單獨光學艙發射 視場是哈勃300倍

2020-11-30 觀察者網

「大量衛星因燃料耗盡廢棄在軌道上,如果能對其維護升級,將催生一個新產業。」全國人大代表、軍委裝備發展部副部長張育林3月7日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透露,我國2020年前後建成的空間站將具備維護在軌衛星等其他太空飛行器功能。

中國將發射類似「哈勃」的單獨「光學艙」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十三五」要強化創新引領作用。

據張育林介紹,按照計劃,中國在建造空間站的同時,將發一個單獨的「光學艙」,在功能上類似「哈勃」太空望遠鏡,但視場是哈勃的300倍。光學艙將與空間站保持一定距離進行共軌飛行,需要補加推進劑或維護升級時,與空間站交會對接,由航天員操作。

全國人大代表、軍委裝備發展部副部長張育林

「光學艙」在軌10年間,將以不低於「哈勃」望遠鏡的精度,拍攝到40%左右的宇宙空間。張育林認為,利用這些數據,我國科學家有望在宇宙起源、發展、進化等世界前沿科學領域取得突破。

據了解,哈勃空間望遠鏡長13.2米,重11噸,最大直徑4.2米,於1990年4月24日在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由「發現者」號太空梭成功發射。它處於大氣層之上,因此影像不會受到大氣湍流的擾動,視相度絕佳又沒有大氣散射造成的背景光,是天文史上最重要的儀器之一。截止2015年4月,在軌25年的哈勃望遠鏡已經運行了13.7萬圈,累計54億公裡,執行了120多萬次觀測任務,觀察了超過38000個天體,直接或間接通過哈勃望遠鏡的成果而發表的科學論文數目,達到12800篇,包括幾項問鼎諾貝爾獎的成果。最近,這臺老當益壯的望遠鏡又「閃耀」了一回:它發現了來自134億光年外的星系GN-z11,讓天文學家們看到了大爆炸之後宇宙中誕生的最早一批星系。

美國當年主要靠發射太空梭對「哈勃」太空望遠鏡等太空飛行器進行維修,在太空梭全部停飛的情況下,對在軌太空飛行器維修已成為一大難題。據悉,哈勃望遠鏡將於2020年至2030年間墜落地球。

哈勃空間望遠鏡

張育林說,中國空間站這個獨特的功能設計,將使在軌太空飛行器維修升級成為可能。特別是大量遊蕩在太空的廢棄衛星,價值動輒數十億元,如果能夠「起死回生」,將創造難以估量的價值。

空間飛行器在軌服務系統將帶動中國航天「更經濟」

「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提出「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其中一項是「深空探測及空間飛行器在軌服務與維護系統」。

全國政協委員、航天科技集團科技委主任、中科院院士包為民當天表示,「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提出的重大航天項目,是中國從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轉變所必須掌握的核心科技,其中空間飛行器在軌服務與服務系統將帶動中國航天「更經濟」。 

為何要搞在軌服務與維護系統?包為民解釋說,目前中國所有的衛星、空間基礎設施都是一次性使用,不能維護,不能在軌進行升級換代,這使航天項目費用高昂。空間飛行器在軌服務與維護系統的成功,將帶動中國太空飛行器的重複使用,降低航天成本。

「太空經濟不是發幾顆衛星就完了,要通過衛星上天、地面應用帶動產業發展。」包為民建議,中國應加強太空經濟的頂層設計,一些重大項目要整合,一些重大項目要深化論證、儘快啟動,才能有機會趕上或超越處於領先地位的國家。

相關焦點

  • 我國獨自研發的太空望遠鏡,視場是哈勃300倍,天地觀測可兼得
    >將巡天號光學艙和哈勃太空望遠鏡進行對比:1 從解析度上來講,巡天號光學艙和哈勃太空望遠鏡不相上下。巡天號光學艙的口徑為2米,相比之下,哈勃望遠鏡的口徑為2.4米。2 在視場方面,巡天號光學艙是哈勃太空望遠鏡的300倍以上,這意味著它將會有更加寬闊的視野。畢竟哈勃太空望遠鏡是1990年發射升空的,而巡天號光學艙至今尚未研發成功,二者的對比顯得有些不在同一個重量級上。
  • 我國首個大型空間望遠鏡:視場超哈勃300倍,與空間站共軌運行
    中期方案增加了兩個實驗艙,其中一個實驗艙還配置有空間天文望遠鏡。 隨著國力增強以及技術的進步,天宮又迎來了終極版方案,將中期方案中的空間天文望遠鏡分離出去單獨成艙,並與空間站共軌運行。這樣一來就解放了實驗艙空間,同時也化解了空間站與光學艙之間相互矛盾的運行需求。
  • 中國版哈勃!巡天光學艙可獨立對接貨運飛船,天宮空間站新技能
    長徵5B遙二運載火箭然而這並非天宮空間站的全貌,到2024年我們還將發射與天宮空間站共軌運行的巡天號光學艙,該艙段被譽為中國版哈勃空間望遠鏡,計劃部署至日地拉格朗日L2點的韋伯空間望遠鏡與哈勃的工作波段並不一致。
  • 我國將在太空架設望遠鏡 比哈勃視場角大300倍
    據新華社北京3月8日電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8日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我國計劃在2020年前後建成空間站。未來會單獨發射一個十幾噸的光學艙,與空間站保持共軌飛行狀態。  「計劃在光學艙裡架設一套口徑兩米的巡天望遠鏡,解析度與哈勃相當,視場角是哈勃的300多倍。如果在軌10年,可以對百分之四十以上的天區,約一萬七千五百平方度天區(平方度是用來衡量球面上的一塊區域的視角大小。因為天文學上用的天球是個假想的球,半徑是任意的,所以用球心立體角來衡量比較合適。)進行觀測。」周建平說。
  • 從共體到共軌 中國版哈勃太空望遠鏡「巡天」的蝶變之路
    美國的哈伯太空望遠鏡(HST)是1990年發射的,距今已經整整過去了28年。但截至今天,它依然是地球軌道上太空望遠鏡的佼佼者。不過中國規劃中的「巡天號」太空望遠鏡,也將飛行在近地軌道,不但能有媲美哈勃的解析度,而且還有超過哈勃300+倍的視場。
  • 中國為什麼不發展哈勃級別的太空光學望遠鏡?
    首先太空望遠鏡勢必會消耗大量資金中國有能力打造出比哈勃太空望遠鏡更加先進的深空望遠鏡,目前已經在計劃種2022年左右發射巡天號光學艙,與中國的天宮號空間站共用同一個軌道,便於人工維護,實際上哈勃望遠鏡並不貴
  • 後哈勃時代,人們要怎樣去觀測星空?
    專利發布第二年,伽利略對這個望遠鏡進行了改造,讓望遠鏡的放大倍率從 3 倍變成了 30 倍。這望遠鏡有了觀察星星的能力。如果你想知道伽利略的改進有多重要,可以用自己手上的手機嘗試一下 3 倍放大和 30 倍放大的區別。
  • 哈勃太空望遠鏡有了接班人,更大、更輕、更強
    哈勃太空望遠鏡的「接班人」——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將於2019年發射升空,比哈勃望遠鏡更大,更輕,更強。美國華盛頓岡恩紀念圖書館將於當地時間3月1日凌晨6點30分啟動「從NASA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到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預熱項目。
  • 圖說30年:回望哈勃望遠鏡發射之時,如何立志揭開宇宙神秘面紗
    調查人員發現,問題出在望遠鏡的主鏡上:由於製作失誤,它的邊緣比原定規格要平上0.003毫米,導致了"球面像差"這一光學問題。儘管這大大削弱了哈勃望遠鏡傳回圖片的精細程度,它仍然帶來了一些優質的圖像。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制定了一個無需維修主鏡(事實上也無法完成)也能夠解決這一光學問題的計劃。
  • 生日快樂,哈勃!
    翻譯:童牧天 校對:王延昕 編排:田橙橙 後臺:庫特莉亞芙卡 李子琦 https://www.nasa.gov/content/goddard/hubble-history-timeline 在剛剛慶祝完咱們的第五個中國航天日暨東方紅一號發射五十周年後
  • 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觀測極限在哪裡?
    (HST)推遲發射了4年。到了1990年4月24日,哈勃太空望遠鏡搭乘發現號太空梭發射升空,由此開啟了前所未有的宇宙探索時代。 哈勃運行在一個近乎圓形的軌道上,它距離地表大約540公裡,每95.4分鐘繞行地球一周。在太空中,沒有大氣幹擾,哈勃可以接收到宇宙中十分微弱的光,觀測到極為遙遠的宇宙。
  • 哈勃深場:哈勃用了30年來告訴人類,宇宙的盡頭究竟在哪?
    比如說哈勃深場,哈勃超深場,哈勃極深場。這些名詞,不管你是不是一個天文愛好者,很大概率都會在天文科普乃至影視作品中有所耳聞。那麼,讓人疑惑的地方是,到底什麼是深場,超深場、極深場又有多「深」呢?其實,三者說的都是宇宙的尺度有多大,存在一個遞進的關係。而我們今天來了解的,是大爆炸理論與哈勃之間的聯繫。
  • 成為傳奇的哈勃望遠鏡,曾經被當做笑話
    在1986年哈勃望遠鏡全部完工時,整體的預算是當時國會批准的五倍之多,整整十億美元。預算的大幅增長和研發周期的延長,讓本就不受國會待見的哈勃項目在美國國內備受質疑,甚至連當初為其請願的美國民眾都對這個項目失去了信心。在一片質疑聲中,哈勃的各個部分於1985年組裝完成,NASA將發射時間定在了1986年10月。
  • 哈勃升空30周年:改變人類對宇宙認識,哈勃是怎樣做到的?
    記錄了哈勃望遠鏡三十年來的一些重大科學發現,也是哈勃望遠鏡三十周年的生日禮物。哈勃太空的發射,是天文學內令人印象深刻的裡程碑。而它設計壽命只有10年,它之所以能走過三十年,是因為這三十年來一直有太空梭對其觀測儀器進行維修和升級。哈勃太空望遠鏡於1990年4月24日發射升空。
  • 回顧哈勃哈勃望遠鏡的歷史與成就,慶祝哈勃太空望遠鏡成立30周年
    哈勃望遠鏡的名字由埃德溫·哈勃(Edwin Hubble)使用,是1920年代當時山上最大的望遠鏡。加利福尼亞帕薩迪納附近的威爾遜天文臺,發現了我們之外的星系。天文臺哈勃望遠鏡是第一個放置在太空中的主要光學望遠鏡,這是最終的山頂。在大氣的扭曲之上,遠遠超過雨雲和光汙染,哈勃對宇宙的視野一覽無餘。科學家利用哈勃望遠鏡觀測了我們太陽系中最遙遠的恆星和星系,以及行星。
  • 哈勃空間望遠鏡:想知道你生日那天宇宙的樣子嗎
    哈勃空間望遠鏡是一臺光學望遠鏡,在1990年4月24日的這一天,哈勃空間望遠鏡成功發射到地球的大氣層上,成為了天文史上最重要的觀測儀器之一。哈勃空間望遠鏡彌補了在地面觀測的種種限制,幫助我們的天文學家們成功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的天文學上的問題。
  • 國產宇宙天眼發射時間敲定!
    巡天光學艙是我國第一部大口徑光學空間望遠鏡,它將接替哈勃成為人類窺探宇宙奧秘的新天眼。巡天光學艙據國家天文臺最新消息,我國巡天光學艙將於2024年發射入軌,作為天宮空間站工程組成部分,它將與空間站共軌運行。
  • 30年繞地球飛行16萬圈,NASA哈勃望遠鏡演繹不老傳奇
    哈勃望遠鏡第三個成果是星系的形成與演化調查。通過哈勃深場和哈勃超深場,科學家發現早期宇宙中的星系體積較小,形狀也不規則,於是發現了星系通過合併和碰撞重塑外形和質量。同時,科學家還確定了星系形成高峰期出現70至80億年前,在宇宙誕生之後不到10億年的階段,恆星形成速率要比峰值低3倍左右,而今天的宇宙中恆星形成速率要比峰值低10倍。
  • 哈勃望遠鏡——驚天大維修
    哈勃望遠鏡在太空飛行的姿態"亞特蘭蒂斯 "號太空梭等待發射 對哈勃望遠鏡進行最後一次維修的七名太空人    20年來,哈勃望遠鏡共經歷過五次維修。美國東部時間 2009年5月11日,在美國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準備發射升空,它將飛往距離地球600公裡的太空軌道,對哈勃望遠鏡進行第五次太空維修。    □2009年 5月 17日,太空人開始修復哈勃望遠鏡上一個停止工作的成像攝譜儀和準備進行第四次太空行走。
  • 三星Galaxy S11代號為Hubble(哈勃) 支持5倍光學變焦
    11月6日消息,據外媒報導,三星Galaxy S11代號為「Hubble(哈勃)」,暗示它擁有強悍的相機。報導稱三星Galaxy S11將搭載全新的潛望式鏡頭,升級幅度比以往Galaxy S系列機型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