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太空望遠鏡勢必會消耗大量資金
中國有能力打造出比哈勃太空望遠鏡更加先進的深空望遠鏡,目前已經在計劃種2022年左右發射巡天號光學艙,與中國的天宮號空間站共用同一個軌道,便於人工維護,實際上哈勃望遠鏡並不貴,最貴的是NASA耗資88億美元「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相當於NASA2017年預算的45%,相當於我國神州系列飛船,從神州一號到神州十一號的總和用的費用相當。
技術仍然需要繼續積累
雖然Fast射電望遠鏡已經風光無限,超越前輩,但它的工作方式仍然是微波頻段,在光學方面的望遠鏡還是屬於另一個類型,2017年我國天文學界最大的爭議在於地面級別的12米光學望遠鏡的設計方案,目前我國最大口徑的光學望遠鏡是河北興隆的LAMOST郭守敬望遠鏡,介於哈勃和詹姆斯韋伯的口徑之間。隨著我國對高透率的鏡片研究加深,我國也開始了自主產權的太空望遠鏡研究計劃,當然地面級別的望遠鏡是非常容易製造的,但太空望遠鏡的難度就難了,畢竟需要的東西不只是透鏡鏡片,還有一系列的傳感器和自動化體系設備,裡面單個最貴的莫過於高解析度成像儀,一個傳感器買兩艘神州系列重型火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