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傳奇的哈勃望遠鏡,曾經被當做笑話

2020-11-23 手機鳳凰網

兩名太空人為哈勃「治療近視」,圖片來自NASA官網

望遠鏡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自伽利略時代以來,人們製造了數不清的望遠鏡,但迄今為止還沒有一臺望遠鏡能像哈勃望遠鏡一樣改變我們的思維,因為它展示的不只是遙遠宇宙美麗的照片,而是重新定義我們對於整個宇宙的認知。

2020年是哈勃望遠鏡升空投入使用的三十周年。作為第一個進入地球軌道的精密光學天文觀測設備,自1990年4月24日升空以來,哈勃對天文學的每一個領域都做出了重大貢獻。

BBC的紀錄片《哈勃三十年:揭示宇宙奇觀》中講到:「所有與哈勃望遠鏡合作過的人,都會產生一種非常感性且浪漫的情感聯繫。它往往會讓人們對宇宙的認知徹底為之改變。」可以說,哈勃重新定義了宇宙,並且以一種超出科學理解的發自肺腑和情感的層次與我們普通大眾對話。

哈勃拍攝的「蝴蝶星雲」,圖片來自網絡

可是你知道嗎?這個被稱為「人類歷史上最成功的科學實驗」曾經差點被NASA和美國政府,甚至在它升空之後還成為美國深夜脫口秀喜劇節目的「常客」,常常被脫口秀演員進行調侃。那麼,如此不受待見的「哈勃」是如何成為人類探索太空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呢?

哈勃的起源

1889年,一個名叫埃德溫·鮑威爾·哈勃(Edwin Powell Hubble)的小男孩出生於美國密蘇裡州一個普通的保險從業員的家庭。

哈勃從小成績優異,先是從芝加哥大學取得數學、天文學的學士學位,隨後拿到被稱為「本科生諾貝」的羅德獎學金,成功進入英國牛津大學,並成為牛津歷史上首批羅德學者,遵從父親意願主修法律,但依然鍾情於天文學,選讀了許多天文相關的課程。

在牛津大學畢業後,哈勃回到了芝加哥大學,正式鑽研天文學。三年後,28歲的哈勃拿到了天文學博士學位,同一年,威爾遜天文臺的創始人喬治·海爾也邀請他前去工作。他欣然接受,因為威爾遜天文臺有著當時最先進的反射望遠鏡。

而這臺望遠鏡也正式開啟了哈勃成為」星系天文學之父「的道路。在哈勃的研究生涯中對天文學的貢獻不計其數,其中最重要的貢獻有兩個:其一是發現了當時被認為是一些銀河系內的星雲的物體實際上是銀河系外的星系,打破了宇宙完全由銀河系組成的「島宇宙」的觀念,對天文學的發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其二是提出了著名的"哈勃定律",即星系的退行速度與距我們的距離成正比,對我們認識宇宙的演化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美國曾為這位偉大的天文學家發表幾年郵票,圖片來自網絡

就在埃德溫·鮑威爾·哈勃去世36年之際,NASA將其設計的空間望遠鏡命名為「哈勃」,以紀念這位偉大的天文學家。雖然名叫「哈勃」,可是除了紀念意義之外,兩者之間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聯繫。

我們都知道今年是哈勃望遠鏡升空的30周年,這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太空儀器」的最初構想要追溯到1946年。一位名叫萊曼·斯皮策(Lyman Spitzer)的天體物理學家撰寫了一篇名為《在地球之外的天文觀測優勢》論文,論文中明確指出了提出把望遠鏡放入太空以消除地球大氣層遮蔽效應的建議,以及這麼做對於人類探索地球以外的空間的諸多好處。這樣的想法無疑是非常超前的,要知道,那個時候人類並沒有開啟人造衛星時代,甚至連NASA都還沒有建立。

1962 年,美國國家科學院在一份報告中推薦將空間望遠鏡作為未來太空計劃的一部分,隨後,1965 年,美國建立了一個旨在建造空間望遠鏡的科學委員會,萊曼·斯皮策被任命為主任委員。1968年NASA才正式確定了建造3米反射望遠鏡的計劃。

命運多舛的哈勃望遠鏡

儘管計劃已經確立,要在當時製造出一臺空間望遠鏡談何容易。1969年,隨著阿波羅11登月計劃的成功,NASA的太空經費開始縮減,哈勃望遠鏡的項目也面臨「胎死腹中」的危險,據知情者描述,時任美國總統的福特和美國眾議院就差點下令砍掉大型空間望遠鏡項目。

幸好當時美國的天文學家經過多方遊走宣傳,最終發起了全國性的請願以求保住這臺當時還沒有被命名為哈勃的大型空間望遠鏡。美國國家科學院出版的報告中也強調了空間望遠鏡的重要性,NASA甚至邀請了歐洲航天局(ESA)加入研發並承擔15%的研製經費,並將原定的3米口徑縮減到了2.4米。經過一系列的操作,國會終於在1977年通過了2億美元的預算。儘管這筆預算比原定的預算少了將近一半,好在人類歷史上首個大型空間望遠鏡項目也算正式啟動了。

儘管獲得了「難於登天」的國會的批准,可接近一半預算的縮水讓哈勃的設計和製造依然面臨著不小的挑戰。

由於預算被嚴重縮水,整個研發小組不得不一邊向國會伸手要錢一邊研發,這導致整個望遠鏡的主鏡製造工作直到1981年底才全部完成,而光學組件直到1984年才完成。在1986年哈勃望遠鏡全部完工時,整體的預算是當時國會批准的五倍之多,整整十億美元。

預算的大幅增長和研發周期的延長,讓本就不受國會待見的哈勃項目在美國國內備受質疑,甚至連當初為其請願的美國民眾都對這個項目失去了信心。在一片質疑聲中,哈勃的各個部分於1985年組裝完成,NASA將發射時間定在了1986年10月。可是,就在距離原定發射時間的九個月的時候,上天給全世界的人們開了一個極其沉痛的玩笑。

挑戰者號太空梭解體瞬間,圖片來自網絡

1986年1月28日,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在升空73秒後發生解體爆炸,7名太空人全部遇難。這場航天災難讓美國的航天事業受到了沉重的打擊,所有航天飛行計劃不得不強制取消。遙遙無期的哈勃項目又一次陷入了泥潭。

事後,美國航天事故委員會對挑戰者號事故進行了5個月細緻的調查,而NASA也對太空梭進行了400處以上的修改,終於經過4年漫長的等待,1990年4月24日,搭載著哈勃望遠鏡的「發現號」太空梭成功升空,將哈勃望遠鏡送入了距地表600公裡的軌道。

哈勃望遠鏡離開太空梭瞬間,圖片來自NASA官網

從立項到發射,歷史20多年,耗資25億美元,哈勃望遠鏡終於要開始行使它的使命,而全世界都在等待著它傳回的第一張照片。

價值20億的近視眼和史無前例的「眼科大夫」

1990年5月20日,哈勃望遠鏡向地面傳回的第一張照片成像質量遠遠沒有達到設計要求。通過對哈勃望遠鏡進行不斷調焦,依然得不到清晰的圖像,說明光學系統存在嚴重的問題。奮鬥了這麼多年,人們驚訝地發現哈勃望遠鏡竟然是個近視眼。這意味著25億美元的投入,換來的只是一堆「破銅爛鐵」。

哈勃傳回的第一張照片(右)和智利拉斯坎帕納斯天文臺望遠鏡拍攝的同一片空域,圖片來自NASA官網

一夜之間,哈勃成為了全美的笑話。甚至在美國當地的深夜喜劇節目CARSON中有脫口秀演員說道:「我現在甚至希望蘇聯把它擊落,因為這樣它至少能探測蘇聯的太空武裝力量。」這句笑話在現在看起來荒謬至極,但當時確實收穫了節目觀眾的滿堂喝彩和笑聲。

當全世界都在盡情嘲笑它時,NASA卻一直沒有放棄它,NASA聯合多個航天中心和美國國會中支持哈勃的議員,一起通過了修復哈勃的航天計劃。

由於在研製過程中對於哈勃望遠鏡的質量管理出現了失誤,從而錯失了地面解決問題的機會,這幾乎讓NASA完全失去了美國民眾的信任,此次維修任務的意義不僅關乎NASA自身,同時也關乎後續人類探索太空的財政撥款。若任務失敗,人類探索太空的進程說不定要再晚個二十年。

1993年12月,「奮進號」太空梭升空,對哈勃望遠鏡進行了儀器和設備的更換。其中最重要的操作有兩個:1.更換新的廣域和行星相機,在相機內部對球面像差進行校正;2.光軸補償校正光學組件取代了高速光度計,在外部對其他現有儀器的球面像差進行校正。這兩個操作為哈勃望遠鏡戴上了「眼鏡」,解決了「近視」問題。

兩名太空人為哈勃「治療近視」,圖片來自NASA官網

在失重環境中對精密的設備進行維修是一件史無前例的挑戰,太空人穿著笨重的艙外航天服本就是行動不便,加上哈勃望遠鏡上的儀器高度精密且脆弱,如果操作不慎就很有可能損壞儀器而導致幾億美元的投入又有可能打了水漂。

並且,哈勃望遠鏡圍繞地球公轉只需要90分鐘,也就是說每90分鐘就會經歷一次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光照條件和溫度都會產生劇烈的變化,而沒有大氣層保護的太空人只能靠著艙外服來扛過這樣艱難的環境變化。這樣的維修任務無論是對於太空人還是哈勃,都是極其巨大的考驗,為了應對挑戰,擔任此次維修任務的太空人還特地在詹森太空中心2萬立方米的水池中進行了1:1地仿真模擬訓練。

太空人進行仿真模擬實驗,圖片來自NASA官網

1994年1月13日,NASA召開記者會宣布此次維修任務已經成功修正了哈勃望遠鏡上此前存在的成像問題,而後續傳回的圖像可以達到預期的清晰度。這次記者招待會看作是NASA自我救贖的發布會也不為過,這次任務的成功和哈勃的正常運行不僅讓NASA重獲新生,同時也樹立了一個歷史性的裡程碑——哈勃望遠鏡即將把人類對宇宙的認知帶入嶄新的時代。

哈勃望遠鏡修復前後圖像對比,圖片來自網絡

之後哈勃還經歷了多次保養和維修,而每一次維修都讓哈勃擁有了新的能力,使其一直作為「地球之窗」,幫助人類探索宇宙的奧秘。

重新認識哈勃

經歷了坎坷的前半生,哈勃終於可以帶領人們探索太空。

開頭我們說到,哈勃被成為「人類歷史上最成功的科學實驗」,或許有人對此抱有疑惑。但當你看到哈勃對於人類探索太空貢獻的數據和成果後,你就不會那麼認為了。

自1990年升空以來,哈勃望遠鏡總共完成了超過150萬次科學觀測,幫助天文學家發表了超過15000篇科學論文,這些論文被其他領域的論文引用超過70萬次,其每年產生10TB數據,目前總存儲數據超過150TB,是史上最具有生產力的科學儀器。除了這些極具震撼力的數據,哈勃還發現了其他預期之外的內容。

NASA的天體物理學家;哈勃望遠鏡首席科學家(1979-1998)埃德·韋勒曾在採訪時說到:「哈勃望遠鏡觀測到了一些我們當初預期之外的內容。毫不誇張的說,它改變了我們對宇宙的觀點。」

1.超大質量黑洞遍及星系

1990年哈勃望遠鏡發射之前,天文學家們只在雙星系統中證實了黑洞的存在。當哈勃望遠鏡的成像光譜儀(STIS)在1997年投入運轉時,天文學家迅速將其對準了距離地球最近的超迷你星系——M87星雲的核心。沒想到發現了星系中心潛藏著一種令人震驚的黑洞類型——超大質量黑洞,它的質量從一百萬個太陽質量到幾十億個太陽不等。

M87星雲,拍攝者:Martin Pugh

並且,通過後續對宇宙其他星系的觀察發現,幾乎每個單體星雲當中都存在這一個超大質量黑洞。

2.證實暗能量的存在

在1998年,兩個研究小組通過哈勃望遠鏡發現:Ia型超新星,這種罕見的恆星爆炸能夠釋放出數量巨大的,持久的光。通過仔細測量來自這些活動的光的紅移現象(光波向著可見光譜中紅色的一端變化),科學家發現我們的宇宙正在膨脹,膨脹的速率則被定義為「哈勃常數」。

哈勃拍攝的la型超新星照片,圖片來自網絡

而根據「哈勃常數」進行倒推,科學家們斷言我們的宇宙已經有136億年的歷史。這也是人類第一次測算出宇宙的歷史年紀,而哈勃望遠鏡也在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3.哈勃深場

1995年12月18日至28日,哈勃連續十天對大熊座的一小片天區進行了近100個小時的觀測,拍攝了342張照片,經過合成後得到了著名的哈勃深場(HDF)照片。

著名的哈勃深場(HDF)照片,圖片來自網絡

哈勃深場的照片揭示了前所未有的遙遠星系的大量細節,創造了歷史。深場中的每一個亮斑都是一個星系,每個星系中又包含了到萬億顆恆星,其中能分辨出的星系就有3000多個,這些遙遠的星系比我們裸眼能看到最暗的天體還要暗淡40億倍。

從哥白尼提出日心說到埃德溫·鮑威爾·哈勃發現河外星系,經歷了近四百年。人類從最開始以為銀河系即宇宙到現在可以觀測到上萬億個河外星系僅僅過去了不到一百年時間,哈勃望遠鏡的出現讓人類對於宇宙的觀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而這些絢麗的成果也不禁讓我們思考自己在宇宙中的存在意義和價值。

哈勃的出現,讓世界各地的人感受到了宇宙的美妙;哈勃的出現,讓我們知道原來人類如此渺小;哈勃的出現,讓人類真正意義上的團結在了一起。

原設定為15年服役期的哈勃,已經遠遠超過了它原定的服役年頭,自2009年之後,再也沒有人觸碰過它,可是它依然在為我們呈現地球之外的美麗世界。

最後,小探引用一句埃德溫·鮑威爾·哈勃的名言來結束本期《科技拾遺》並向服役30年的哈勃致敬。

「我們不知道我們為何會生在這世上,但我們可以追尋著世界的真相。」

——埃德溫·鮑威爾·哈勃

相關焦點

  • 哈勃太空望遠鏡:傳奇背後的四個女人
    雖然提起哈勃太空望遠鏡,大家首先想到的人毫無疑問是愛德文·哈勃(Edwin Powell Hubble)——上個世紀最傑出的天文學家,NASA為了紀念他的貢獻,把人類史第一臺太空望遠鏡以他的名字命名。但是,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誕生,與他的關係並不大,1953年哈勃就已經去世了。
  • 哈勃太空望遠鏡的前世今生
    這是關於哈勃升空30周年的第二篇專題內容。上一篇文章用30年30圖呈現了哈勃帶給我們的宇宙視覺盛宴,今天則將為大家介紹哈勃太空望遠鏡傳奇的前世今生。1.緣起探索宇宙是人類在好奇心驅使下的一種表現。然而,人類對宇宙的認知一直受到觀測能力的限制。望遠鏡的發明突破了肉眼觀測的局限,將人類認識宇宙的層次提升到全新高度,引發重大變革。
  • 哈勃望遠鏡三十周年紀念。這個意義非凡的望遠鏡,曾捕捉到鷹星雲
    三十年前的周五,哈勃太空望遠鏡攜帶著一面出了名的有缺陷的鏡子,在「發現號」上發射升空,開啟了一段不可思議的救贖和科學發現的傳奇篇章。這段歷史用讓人們瞠目結舌,如今家喻戶曉的圖像,改變了人類對宇宙的看法。哈勃望遠鏡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繁多且令人震驚,從證明超大質量黑洞的存在,到將宇宙年齡的誤差控制在幾個百分點以內等,無所不有。
  • 哈勃望遠鏡之母:空間天文學領域的「滅絕師太」
    哈勃空間望遠鏡是當今最著名的天文望遠鏡,「哈勃」在公眾心中甚至是天文學的代名詞。但你知道孕育它的「哈勃之母」嗎?她就是南希·格蕾斯·羅曼。羅曼不僅在天文學上頗有建樹,成為美國國家航天航空局的第一位首席科學家,管理多個項目,還被視為塑造了空間天文學50年面貌的人物。因為她的強勢,她還曾是許多天文學家眼中的「滅絕師太」,本文就跟大家聊聊這位傳奇天文學家的故事。
  • 哈勃望遠鏡之母:空間天文學領域的「滅絕師太」
    羅曼不僅在天文學上頗有建樹,成為美國國家航天航空局的第一位首席科學家,管理多個項目,還被視為塑造了空間天文學50年面貌的人物。因為她的強勢,她還曾是許多天文學家眼中的「滅絕師太」,本文就跟大家聊聊這位傳奇天文學家的故事。
  • 30年繞地球飛行16萬圈,NASA哈勃望遠鏡演繹不老傳奇
    最後敲定方案是,用糾正近視眼的方法,來恢復主鏡面的缺陷,即,給哈勃安裝一個矯正光學設備。說來輕巧,但哈勃望遠鏡上設備冗餘空間幾乎沒有,NASA只能將原本安裝在光路上的高速光度計給拆除,替換成光軸補償矯正儀,糾正了哈勃望遠鏡的"近視眼"問題。1993年,太空梭將校正設備安裝到哈勃望遠鏡上,這才解決了成像模糊的問題,至此,哈勃望遠鏡參與了近乎所有重大的天文成果。
  • 哈勃望遠鏡——驚天大維修
    今年是著名的哈勃望遠鏡升空20周年,這位至今服役的「超齡老兵 」,還在不斷地創造新的傳奇。    一臺名為「成像攝譜儀」的設備,曾經為黑洞的研究作出很大的貢獻,正是它證實了星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的存在。    2004年8 月這臺成像攝譜儀出現了供電問題,這使得它停止了工作。這次維修中,科學家研製了一種特殊的設備,換上它以後,哈勃的成像攝譜儀就可以正常運作了。    可是之前太空人從未嘗試安裝過這些特殊的設備。
  • 回顧哈勃哈勃望遠鏡的歷史與成就,慶祝哈勃太空望遠鏡成立30周年
    哈勃望遠鏡的名字由埃德溫·哈勃(Edwin Hubble)使用,是1920年代當時山上最大的望遠鏡。加利福尼亞帕薩迪納附近的威爾遜天文臺,發現了我們之外的星系。天文臺哈勃望遠鏡是第一個放置在太空中的主要光學望遠鏡,這是最終的山頂。在大氣的扭曲之上,遠遠超過雨雲和光汙染,哈勃對宇宙的視野一覽無餘。科學家利用哈勃望遠鏡觀測了我們太陽系中最遙遠的恆星和星系,以及行星。
  • 哈勃即將「退役」,新生代望遠鏡將取代哈勃,成為最強的存在
    在地球上的天文望遠鏡,再遇上陰天或是多雲的天氣的時候,會嚴重影響觀測效果,甚至是晚上有光汙染也會影響天文望遠鏡的使用,天文望遠鏡在地球上使用的時候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但是在太空中就沒有限制,太空中的太文望遠鏡不會遇到天氣的影響。因此人們開始建造太空望遠鏡,並送到天空中去。
  • 哈勃太空望遠鏡真的看到了上帝之城嗎?
    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以天文學家愛德溫·哈勃的名義發射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成為人類進一步了解宇宙的重要利器。隨著太空梭的發射進入空間站,其一出世就承擔了改變人類命運的重大使命。宇宙可以說是無邊無際的,人類到現在還沒看到宇宙的邊界究竟是什麼,宇宙在科學家心中是時間與空間的總稱,有很多人說哈勃望遠鏡已經拍攝到了上帝之城,上帝是存在的,因為人們已經在宇宙中發現了上帝的宮殿,但同樣也有很多人反對上帝論的存在。
  • 哈勃空間望遠鏡有望成為2020創新美國紀念硬幣的圖案
    為突出哈勃空間望遠鏡在役30年帶來的視野,美國鑄幣局可能將於2020年發行一枚硬幣。如果獲得批准,黃金美元將成為美國鑄幣局「創新1美元硬幣」計劃的一部分。該系列紀念幣於2018年推出,通過發行代表美國50個州、哥倫比亞特區和5個美國屬地的1美元硬幣,來表彰歷代的創新和創新者們。
  • ...射電望遠鏡|宇宙|nasa|望遠鏡|天文學|哈勃太空望遠鏡
    此外有一件事不得不提,哈勃望遠鏡可以說是一頭不折不扣的的吞金巨獸。最初預算大約4億美金的它,30年來已經至少花費超過25億美金。目前,哈勃空間望遠鏡由NASA和ESA合作共同管理。哈勃眼中的「星辰大海」人們在網上看到的大多數宇宙的奇觀都是哈勃望遠鏡拍攝的。
  • 哈勃望遠鏡升空30年,英雄遲暮,它還能再工作多久?
    哈勃望遠鏡到底是啥?此時此刻,在559千米高度的低地球軌道上,有一架已經連續工作了30年的天文望遠鏡,重達11噸,軌道速度為7.5km/s,只需96分鐘就能繞地球飛行一圈,它就是以星系天文學之父埃德溫.哈勃名字命名的,哈勃空間望遠鏡。
  • 哈勃空間望遠鏡
    哈勃空間望遠鏡(英語:Hubble Space Telescope,HST),是以天文學家愛德溫·哈勃為名,在地球軌道的望遠鏡。哈勃望遠鏡接收地面控制中心(美國馬裡蘭州的霍普金斯大學內)的指令並將各種觀測數據通過無線電傳輸回地球。由於它位於地球大氣層之上,因此獲得了地基望遠鏡所沒有的好處:影像不受大氣湍流的擾動、視相度絕佳,且無大氣散射造成的背景光,還能觀測會被臭氧層吸收的紫外線。
  • 哈勃太空望遠鏡,最新觀測發現草帽星系,曾經發生過星系大合併!
    文章來自:博科園官網來自哈勃太空望遠的令人驚訝的新觀測數據表明,草帽星系圓盤光滑而穩定的「邊緣」,可能掩蓋了星系曾經混亂不堪的過去。哈勃望遠鏡巨眼的敏銳性和敏感度可以分辨出草帽星系巨大而延伸光暈中數以萬計的單個恆星,這一區域位於星系中心部分之外,通常由較老的恆星組成。
  • 兩個望遠鏡的故事:WFIRST和哈勃望遠鏡
    能頂100個哈勃望遠鏡。 哈勃在探索暗能量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1998年,天文學家們用地面望遠鏡研究相對較近的超新星來測量宇宙膨脹的速度,驚奇的發現,膨脹速度在增加。隨後,他們又用哈勃望遠鏡觀測了一段時間,更加確信了這一發現。數據表明,雖然有很長一段時間,宇宙的膨脹速度都在放緩,但它在數十億年前開始加速。
  • 哈勃空間望遠鏡的重大發現
    在1990年4月25日被部署入近地軌道之後,哈勃空間望遠鏡做為太空中的第一個大型光學天文臺立馬就做出了一系列的發現和突破。它也迅速地成為了空間天文學黃金時代的開路先鋒。米的巨型望遠鏡比起來似乎微不足道。
  • 史上最大的天文望遠鏡:哈勃望遠鏡
    史上最大的天文望遠鏡:哈勃望遠鏡最大的天文望遠鏡遙遠的古代,人們用肉眼來觀察宇宙,能足度相當有限。後來,天文望遠鏡幫助天文學家們獲得了一批又一批寶貴的觀測資料、使人們能更加深人地探索宇宙。隨著人們探素欲望的不斷增強、天文望遠鏡也是越做越大。
  • 縫縫補補三十年,哈勃太空望遠鏡象徵著人類探索太空的進取之心
    30周年作品,紅色是NGC 2014星雲,藍色是NGC2020星雲,它們共同生活在麥哲倫星雲中,距離我們163000光年遠15億美元的笑話,縫縫補補的開始1990年6月27日,哈勃太空望遠鏡計劃的首席科學家韋勒參加了一次記者會議,面對一屋子忍俊不禁的記者,韋勒說新發射的價值15億美元的望遠鏡主鏡的形狀有偏差
  • 哈勃望遠鏡有了新發現,那裡可能生活著外星人,對此你怎麼看?
    很多很有名很厲害的科學家,也提出過自己的猜想和看法,曾經瑪雅人也通過計算表明,2012年的時候地球將不存在,可是我們仍然活到了現在。證明很多以前的猜想都不一定能實現,而我們現在的猜想,也很有可能到了那個時候,成為一場笑話,比如霍金曾經就表示很有可能在2600年的時候成為世界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