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店計劃打造全球最大標準最高攝影棚集群

2020-11-24 杭州網

劇組「搶訂」攝影棚 5000多位「橫漂」歸位 

目標:兩到三年內擁有200個攝影棚

都市快報

「草皮是連夜鋪的,加上你看到的這些燈、內飾,我們緊趕慢趕花了兩天時間布置的景。」

7月14日,橫店影視城華夏園攝影棚2號館,我看到短劇《搶個王爺做夫君》執行製片趙娜忙前忙後的身影,用她的話來說:「『荒廢』了一個疫情周期,現在大家都是『搶』著攝影棚抓緊拍。」

目前,已有5000多位「橫漂」回到橫店工作,在橫店拍攝的劇組達48個,籌備劇組63個,數量同比去年增長16%,劇組用房量同比增長44%,一批建黨100周年獻禮影片近期也在陸續開機,橫店片場呈現出一片紅紅火火的景象。影視城各類型攝影棚大多已預訂到9月份。

同時,橫店影視產業園項目也已進入如火如荼的施工階段。橫店影視業復工復產勁頭日漸增強。

近百平米的水下攝影棚 每月都有六七個劇組入場

橫店現有30多個實景基地,是全球規模最大、累計拍攝影視劇數量最多的影視實景拍攝基地,也是全國最大的古裝戲和年代戲拍攝基地。

現在,你開著車在橫店轉悠,可以找到130多座大型攝影棚,其實也包含收購的周邊社會攝影棚。

位於紅軍長徵博覽群附近的長徵攝影棚區,就是其中之一,內含10個主題棚及目前橫店唯一的水下攝影棚。

「上上周,《斛珠夫人》劇組剛來用過這個棚,今年3月後,每個月都會有六七個劇組來拍攝。我這邊的接待量已超過去年同期。」我在攝影棚場景管理員張向陽的手機登記表裡看到,過幾天,《長白靈蛇傳》劇組也要入場了。

這個2015年左右建設的水下攝影棚,大約有100平米,5米深,可以算得上是國內數一數二的水下攝影棚了。

但在它隔壁,又加緊升級新造了一個200多平米水面,含工作間、休息房等功能性附屬房,近1000平米大小的新水下棚。

張向陽說,隨著影視行業的發展,對攝影棚要求也會相應提高,比如一些沉船沉車戲就需要大棚足夠的容納度,並提升升降平臺、龍門架等。

除了眼前這個加緊新造的水下棚外,橫店影視產業園項目內還將建設一個近3000平米,具有造浪設施的水面棚,填補橫店沒有湖海場景的缺失。

相關焦點

  • 【峰會效應下的文旅機遇④】青島光影:走出「天然攝影棚」
    「打造全產業鏈影視基地」的夢想正在照進現實   青島光影:走出「天然攝影棚」   但在「上合之光」的照耀下,青島在新時代的光影故事卻剛剛拉開帷幕:從舉辦全球第一個VR專業影展——2018青島國際 VR 影像周,到即將開啟的赫拉國際電影節等重量級電影節會,青島「打造全產業鏈影視基地」的夢想正在照進現實。  藉助強大的「峰會效應」,青島漸漸擺脫「天然攝影棚」的電影外景地標籤,隨著靈山灣影視文化產業區的崛起,開始躋身世界級「重工業電影」拍攝製作基地的行列。
  • 國內這個低調影視基地,有亞洲最大的水下攝影棚,已拍攝1000多部作品!
    說到這裡就不免要想起我們國內的大型追星現場橫店影視城,可以說只要有明星在那裡拍攝作品,附近肯定聚集了許多的粉絲,橫店影視城也算是我們國內比較有知名度的拍攝場地,不過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其實我們國內也有幾個其他的影視城,也有作品在那裡拍攝,但是因為知名度沒有那麼高,所以就沒有橫店電影城那般的熱鬧。
  • 經開區將打造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
    原標題:經開區將打造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  工業增加值佔全市的30%,工業總產值佔全市的22%……隨著全市「兩區」建設不斷推進,全市高精尖產業主陣地經開區也迎來新機遇。
  • 成都影視矽谷攝影棚群落建設啟動 總面積達6萬平方米 可滿足好萊塢...
    業界知名企業雲集   全球最大攝影棚群落建設啟動   此次集中簽約活動共吸引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廣播科學研究院、西南融媒體研究中心、四川廣播電視臺、峨眉電影集團、中國電信、派格傳媒集團、凱天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北京火焰山、完美世界教育、新片場集團等18家企事業單位參與,將引入國家級超高清重點實驗室
  • 2020中國·浙江·橫店航空周暨2020公務與通用航空(國際)高峰論壇將於10月舉行
    」、「我要當空姐」大型空姐選拔活動,以及2020橫店渦噴航模競速大賽、2020無人機競速穿越大賽等精彩的浙江飛行嘉年華賽事,參與橫店航空周的觀眾,還有機會參與影視明星見面會等豐富多彩的活動。無人機大賽浙江省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且最具經濟活力的地區,也是中國公務與通用航空發展最集中的區域之一。
  • 上海「十四五」規劃建議:打造新生代網際網路企業集群
    上海「十四五」規劃建議:打造新生代網際網路企業集群 澎湃新聞 2020-12-10 07:25 來源:澎湃新聞
  • 海南周刊 | 好萊塢效應攪熱海島遊 海南借力打造天然攝影棚
    近年來,隨著《非誠勿擾Ⅱ》《私人訂製》《芳華》等一系列影片在瓊取景拍攝的電影熱映,借力影視劇作品及綜藝節目等文化資源,海南積極打造天然攝影棚,瓊島曼妙風光與特色文化聲名遠揚,海南形象逐漸深入人心,有力推動國際旅遊知名度不斷提升。  「三亞灣是什麼地方?」  「沒什麼特別的,無非就是遊客密度在全球數一數二的海灘而已。」
  • 成立花生品牌集群 啟動「大科學計劃」2020國際花生產業大會暨花生...
    借力「一帶一路」,大會深入探討花生產業發展,同時成立中國花生和植物油品牌集群,並啟動「全球花生加工品質評價與基礎資料庫構建」國際大科學計劃(項目),助力花生在絲路楊帆中進一步走向國際舞臺。據了解,此次會上成立的中國花生和植物油品牌集群由全國花生產業相關龍頭企業、科研機構等發起成立,是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在全國打造的50個品牌集群之一,將通過制定並執行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團體標準,提高花生產業總體水平,同時緊密與秘魯、塞內加爾等「一帶一路」國家合作,推動花生和植物油產品走上全球。
  • 金山哪塊"淘金地" 竟要打造4個百億級產業集群
    15年來,這座園區的開發建設歷程告訴我們:只有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才能不斷開拓新局面;只有堅持創新驅動,轉型發展,才能激發經濟發展的生機與活力;只有堅持規劃、堅持標準、堅持方向,才能打造一座產業集聚、配套完善
  • 橫店欲建國內最大文物藝術品市場
    近日,天下農民收藏館試營業,為橫店文博收藏業新添了一張閃亮的名片。天下農民收藏館從創建伊始就引起全國文博界關注,仿古建築與文物藝術品相得益彰,成為承載起橫店民間收藏文化交流和文物藝術品探索的一塊「寶地」。
  • 重慶潼南將打造西南地區最大燈飾產業集群
    新華網重慶11月18日電(陶玉蓮)18日上午,2020年中國(重慶潼南)西部燈飾博覽會開幕,會上透露,重慶潼南正積極承接東部發達地區及重慶市主城核心區專業市場梯度轉移,著力打造西南地區最大燈飾產業集群,爭取到2025年實現銷售收入50至80億元,到2030年銷售收入突破100億元。
  • 《決勝》橫店開機
    ▲主旋律影片《決勝》在橫店正式開機 【深圳商報訊】(記者杜翔翔 通訊員 吳明哲)4月16日,反映解放戰爭中橫跨開國大典的大型戰役「衡寶之戰」的主旋律影片《決勝》在橫店正式開機。
  • 成都影視城赴上海發布項目需求清單:成都影視矽谷、攝影棚群落……
    成都影視城在論壇上進行推介,發布成都影視矽谷、攝影棚群落、春天國際花卉項目等項目需求清單,釋放區域發展新機遇。成都影視城發布項目需求清單欲尋數字經濟及泛影視上下遊等相關企業合作據介紹,規劃面積達28.8平方公裡的成都影視城,是成都市66個產業功能區之一。
  • 500一天,速來橫店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周豐來介紹,這麼做是希望改變外界對橫店只有「路人甲」的刻板印象。按照項目初期規劃,專業演員計劃選拔15-20人,目前已經選定了12人,並且公會後續會專門成立小鮮肉演員組,選拔15-20位科班出身、年齡在18-20歲的年輕演員。據了解,公會藝人經紀部與演員籤訂代理合同,也就是公會將負責演員接戲相關事宜。此外,演員私下也可自行聯繫熟悉的劇組人員進行接單。
  • 報告|以「東京灣」為例 亞洲正打造城市創意集群——BFA創新報告...
    在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 2018 年發布的全球創新指數中,東京—橫濱地區憑藉世界第一的 PCT 專利和科學出版物數量,摘得全球創新集群排行榜桂冠。儘管在 2019 年東京在該兩項排名中有小幅下降,但仍難掩其作為亞洲乃至全球創新城市的魅力,而以東京為中心,涵蓋埼玉縣、神奈川縣、千葉縣,匯聚日本 30%人口和三分之一 GDP 的東京灣,更是打造創新集群的最好的典範。在東京灣發展的過程中,日本政府起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
  • 攝影棚燈光怎麼布置 攝影棚燈光布置技巧【詳解】
    摘要:有這樣一個地方,它幽暗空靈,伴隨著閃光燈釋放出的光芒,可以創造出精靈般的影像,這就是攝影棚的魅力。光線是攝影的基本,得到好的光線則可說是成功了一半。下面小編為您分享攝影棚布光技巧。  【攝影棚】攝影棚燈光布置技巧 攝影棚布光技巧  還有一些影友因為棚子租金貴,一進影棚就不停地按快門,生怕不夠本。
  • 亞洲最大野生動物標本館為什麼落戶橫店
    浙江在線08月11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楊晨 )昨天上午9點,橫店中國野生動物標本館(以下簡稱標本館)在舉行啟動儀式後,正式開館。  該館坐落於橫店圓明新園(萬花園)西南區,歷時兩年,總投入3.2億,建築面積達到5.3萬平方米,展出標本1300餘只,是目前亞洲規模最大的動物專題標本館。
  • 阿里雲飛天大數據平臺 已成全球集群規模最大計算平臺
    摘要 【阿里雲飛天大數據平臺 已成全球集群規模最大計算平臺】7月25日,阿里雲飛天大數據平臺亮相阿里雲峰會上海站。阿里雲飛天大數據平臺擁有中國唯一自主研發的計算引擎,經過多年發展,目前已成為全球集群規模最大的計算平臺,支撐海量數據存儲和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