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組「搶訂」攝影棚 5000多位「橫漂」歸位
目標:兩到三年內擁有200個攝影棚
都市快報
「草皮是連夜鋪的,加上你看到的這些燈、內飾,我們緊趕慢趕花了兩天時間布置的景。」
7月14日,橫店影視城華夏園攝影棚2號館,我看到短劇《搶個王爺做夫君》執行製片趙娜忙前忙後的身影,用她的話來說:「『荒廢』了一個疫情周期,現在大家都是『搶』著攝影棚抓緊拍。」
目前,已有5000多位「橫漂」回到橫店工作,在橫店拍攝的劇組達48個,籌備劇組63個,數量同比去年增長16%,劇組用房量同比增長44%,一批建黨100周年獻禮影片近期也在陸續開機,橫店片場呈現出一片紅紅火火的景象。影視城各類型攝影棚大多已預訂到9月份。
同時,橫店影視產業園項目也已進入如火如荼的施工階段。橫店影視業復工復產勁頭日漸增強。
近百平米的水下攝影棚 每月都有六七個劇組入場
橫店現有30多個實景基地,是全球規模最大、累計拍攝影視劇數量最多的影視實景拍攝基地,也是全國最大的古裝戲和年代戲拍攝基地。
現在,你開著車在橫店轉悠,可以找到130多座大型攝影棚,其實也包含收購的周邊社會攝影棚。
位於紅軍長徵博覽群附近的長徵攝影棚區,就是其中之一,內含10個主題棚及目前橫店唯一的水下攝影棚。
「上上周,《斛珠夫人》劇組剛來用過這個棚,今年3月後,每個月都會有六七個劇組來拍攝。我這邊的接待量已超過去年同期。」我在攝影棚場景管理員張向陽的手機登記表裡看到,過幾天,《長白靈蛇傳》劇組也要入場了。
這個2015年左右建設的水下攝影棚,大約有100平米,5米深,可以算得上是國內數一數二的水下攝影棚了。
但在它隔壁,又加緊升級新造了一個200多平米水面,含工作間、休息房等功能性附屬房,近1000平米大小的新水下棚。
張向陽說,隨著影視行業的發展,對攝影棚要求也會相應提高,比如一些沉船沉車戲就需要大棚足夠的容納度,並提升升降平臺、龍門架等。
除了眼前這個加緊新造的水下棚外,橫店影視產業園項目內還將建設一個近3000平米,具有造浪設施的水面棚,填補橫店沒有湖海場景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