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活的新冠病毒,並且在隔離房間的物體表面上檢測到新冠病毒RNA

2020-12-04 生物谷

2020年5月27日訊/

生物谷

BIOON/---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之前稱為2019-nCoV)導致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如今正在全球肆虐。

在第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中山大學、廣州醫科大學、中國科學院和廣州海關技術中心的研究人員(下稱第一組中國研究人員)從病死患者的糞便中分離出了活的SARS-CoV-2病毒。相關研究結果於2020年5月18日在線發表在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期刊上,論文標題為「Infectious SARS-CoV-2 in Feces of Patient with Severe COVID-19」。

SARS-CoV-2(之前稱為2019-nCoV)的透射電鏡圖,圖片來自NIAID RML。

在第二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青島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山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崑山杜克大學全球健康研究中心和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的研究人員(下稱第二組中國研究人員)也於同日在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期刊上發表了一篇標題為「Detection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RNA on Surfaces in Quarantine Rooms」的論文,指出在用於隔離疑似患有這種疾病的人的酒店房間中的物體表面上檢測到了SARS-CoV-2 RNA。

霧化糞便(aerosolized feces)可能是疾病傳播媒介

在第一項研究中,第一組中國研究人員描述了一名78歲的COVID-19患者,該患者為男性,曾前往中國武漢市旅遊,1月17日在中國廣州市住院治療。該患者咳嗽,零星發燒,胸部CT檢查結果異常。

1月22日,該患者在病情惡化後用呼吸機進行呼吸。逆轉錄聚合酶鏈式反應(RT-PCR)在1月27日至2月7日收集的4份糞便樣本中檢測到SARS-CoV-2 RNA。從活檢樣本中採集的胃腸道表面細胞上也發現了這種病毒的抗原。該患者於2月20日死亡。

症狀出現後17~28天收集的的糞便樣本中病毒DNA含量高於呼吸道樣本。雖然 RT-PCR 繼續檢測病毒 RNA,但無法從此後收集的糞便樣本中分離出活病毒,這「表明這時在這名患者的糞便樣本中,僅存在病毒RNA片段,但不存在傳染性的病毒」。

當第一組中國研究人員對來自病毒培養物的殘留物進行陰性染色,並用透射電鏡進行可視化觀察,他們觀察到了具有SARS-CoV-2典型特徵的刺突蛋白(S蛋白)的球形病毒顆粒。

他們還收集了其他27名患者的糞便標本,其中11名患者至少有一次病毒RNA檢測呈陽性。他們能夠從其中兩人的糞便中分離出活的SARS-CoV-2,這表明「糞便中的傳染性病毒是COVID-19的常見表現」。

第一組中國研究人員說,他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在重症患者出院或死亡後,醫院人員需要仔細清潔表面,以避免病毒從糞便中傳播。

他們注意到,2004年的一項研究表明,在2003年的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冠狀病毒(SARS-CoV)爆發期間,香港一棟住宅樓中的汙水管線故障導致被SARS-CoV汙染的糞便的氣溶膠化;在329名染病的居民中,有42人死亡(NEJM, 2004, doi:10.1056/NEJMoa032867)。

他們寫道,「在糞便中分離出具有傳染性的SARS-CoV-2表明,糞-口傳播或糞便-呼吸道傳播有可能通過氣溶膠化的糞便得以發生。」

枕套、床單汙染最嚴重

在第二項研究中,在兩名症狀前患者被證實患有COVID-19之後,第二組中國研究人員在兩間酒店房間的22個物體表面中的8個(36%)和床上用品樣本中發現了SARS-CoV-2 RNA。

這兩人是3月19日和20日留學回國的中國留學生。雖然他們沒有症狀,但在酒店內被隔離14天,在隔離2天後, RT-PCR檢測結果呈COVID-19陽性。這兩人入院後,鼻喉、痰液和糞便樣本均顯示出較高的SARS-CoV-2 RNA載量。這兩人都出現發燒、咳嗽,其中一人的胸部CT檢查結果異常。

在這兩名患者檢測呈陽性大約3個小時後,第二組中國研究人員對這兩間房間和一間空著的房間的門把手、電燈開關、水龍頭把手、溫度計、電視遙控器、枕頭套、羽絨被套、床單、毛巾、浴室門把手和馬桶進行了採樣。由於該酒店在1月24日至3月18日期間一直停業,因此只有這兩名學生入住過。

在一名患者的酒店房間內的11個表面樣本中,有6個樣本(55%)的SARS-CoV-2 RNA檢測呈陽性,包括床單、羽絨被套、枕套和毛巾;與患者長期接觸的枕套和床單的病毒載量較高。而另一名患者所在酒店房間的枕套表面也檢測出了陽性。

第二組中國研究人員寫道,「有高病毒載量脫落的症狀前患者很容易在短時間內汙染環境」,不過他們承認並沒有從這些樣本中分離出活的病毒。

他們建議,用過的亞麻布從床上拿下來時不要搖晃,在重新使用之前應該徹底清洗和乾燥。(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1.Fei Xiao et al. Infectious SARS-CoV-2 in Feces of Patient with Severe COVID-19.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2020, doi:10.3201/eid2608.200681.

2.Fa-Chun Jiang et al. Detection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RNA on Surfaces in Quarantine Rooms.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2020, doi:10.3201/eid2609.201435.

3.Ignatius T.S. Yu et al. Evidence of Airborne Transmission of the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NEJM, 2004, doi:10.1056/NEJMoa032867.

4.Scientists isolate live COVID-19 virus from feces, detect RNA on surfaces
https://www.cidrap.umn.edu/news-perspective/2020/05/scientists-isolate-live-covid-19-virus-feces-detect-rna-surfaces

相關焦點

  • 新冠病毒「可由物傳人」,病毒在物體表面存活多久?
    會上,青島市副市長欒新介紹,青島此次疫情防控工作在世界上首次找到了充分的證據鏈,表明新冠病毒可由物傳人。 除了人傳人之外,接觸傳播也是在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之一,病毒沉積在物品表面,接觸汙染手後,再接觸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導致感染。
  • 新冠病毒被證實"可由物傳人"!那麼病毒在物體表面可存活多久?
    會上,青島市副市長欒新介紹,青島此次疫情防控工作在世界上首次找到了充分的證據鏈,表明新冠病毒可由物傳人。除了人傳人之外,接觸傳播也是在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之一,病毒沉積在物品表面,接觸汙染手後,再接觸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導致感染。那麼病毒在不同的物體表面可以存活多久?
  • 首次室外空氣中檢測新冠病毒:附在顆粒物上形成「簇」並持久存在
    新冠疫情當下,社交隔離少不了,但也有不少人開始走出室外頻繁活動了。那麼,室外環境中的顆粒物是否也吸附新冠病毒?保持距離就安全了嗎?義大利北部的倫巴第和波谷地區新冠疫情非常嚴重,而且該地區空氣中的顆粒物(PM)濃度也很高。而空氣中的顆粒物,往往會對人體健康產生一系列負面的影響。研究人員們通過兩次平行PCR分析,在8個濾膜上檢測到高度特異性的RtDR基因,在此基礎上合理地證明了新冠病毒RNA的存在。這是第一個初步證據,表明新冠RNA可以存在於室外顆粒物上。
  • 金斯瑞科普|新冠病毒「可由物傳人」,病毒在物體表面存活多久?
    會上,青島市副市長欒新介紹,青島此次疫情防控工作在世界上首次找到了充分的證據鏈,表明新冠病毒可由物傳人。除了人傳人之外,接觸傳播也是在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之一,病毒沉積在物品表面,接觸汙染手後,再接觸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導致感染。那麼病毒在不同的物體表面到底可以存活多久呢?
  • 病毒能在物體表面上活多久?
    我們每天都接觸到很多物體的表面:門把手、手機、鑰匙、電梯按鍵等等。 這種簡單的接觸也會導致病毒的傳播,有些病毒可以在表面存活數小時甚至數周。 病毒是多樣化的,並且具有各種表面存活率,病毒在宿主之外存活的時間甚至沒有硬性指標。 表面類型和環境溫溼度也都發揮了作用。那麼,哪些表面是安全的,我們需要多久消毒一次?
  • 外國專家支招如何避免經物體表面傳播新冠病毒
    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新聞網10月25日發表記者弗朗西斯科·雷耶斯對阿根廷商業大學研究員索菲婭·亞斯基的採訪文章,對有關新冠病毒經由物體表面傳染這一傳播途徑的種種疑問進行了解答。採訪內容如下:問:新冠病毒是否有可能在物體表面存活數小時?答:近期一些相關研究指出,病毒在物體表面保持活躍的時間可能比我們預期的更長。
  • 較真| 有研究從母乳中檢測出新冠病毒,母乳餵養還能繼續嗎?
    較真要點: 1德國烏爾姆大學醫學中心從母乳中首次檢測出新冠病毒的RNA,但這僅是檢測出病毒片段,病毒片段未必能夠傳播疾病。據此尚不能得出母乳能傳播新冠病毒的結論。
  • 進口凍肉問題頻出,新冠病毒在冷鏈條件下能活多久?
    在上文發表過程中,中國疾控中心在對青島港疫情溯源時,從進口鱈魚外包裝樣本中分離到活病毒。10月17日,中國疾控中心官方發布,這是「首次在實驗室外證實在冷鏈運輸特殊條件下新冠病毒可以在物品外包裝上存活較長時間,提示新冠病毒以冷鏈物品為載體具備遠距離跨境輸入的可能」。
  • 研究稱氣溶膠中檢測到新冠病毒遺傳物質 能否感染尚未評估
    (抗擊新冠肺炎)研究稱氣溶膠中檢測到新冠病毒遺傳物質 能否感染尚未評估中新社北京4月27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國際學術期刊《自然》27日發表一項最新研究稱,研究者通過對武漢兩家醫院和部分公共區域的環境監測,揭示了存在空氣傳播新冠病毒
  • 新冠病毒感染者到底隔離多久才安全|患者|研究|隔離|...
    越來越多的研究數據引出了一個問題:如果感染者配合的話,是否應該縮短隔離時間?還是應該延長隔離時間,防止任何潛在病例傳播新冠病毒。當然後者會給經濟造成嚴重影響。美國疾控中心建議,從發病開始計算,感染者至少要隔離10天。
  • 病毒DNA在醫院病房物體表面傳播超過10個小時 至少持續5天!
    檢測出替代物陽性的最高比例的站點來自鄰近的床位區域——包括附近有幾張床位的房間——以及臨床區域,如治療室。在第3天,臨床區86%的採樣點檢測為陽性,而在第4天,鄰近床位區60%的採樣點檢測為陽性。SARS-CoV-2可能在體液中傳播,比如咳嗽飛沫,而這項研究在水中使用了病毒DNA。而更粘稠的液體,如粘液,或許更容易傳播。對這項研究的一個警告是,儘管它顯示了病毒在表面傳播的速度,但它不能確定一個人被感染的可能性有多大。關於新冠病毒能在不同物體表面、不同場景能存活多久,此前已有多項研究。
  • 齊齊哈爾關注:進口凍肉問題頻出,新冠病毒在冷鏈條件下能活多久?
    10月17日,中國疾控中心通報,其在對青島港疫情溯源調查中,從工人搬運的進口冷凍鱈魚的外包裝陽性樣本中檢測分離到活病毒。該通報稱,這是「首次在實驗室外證實在冷鏈運輸特殊條件下新冠病毒可以在物品外包裝上存活較長時間,提示新冠病毒以冷鏈物品為載體具備遠距離跨境輸入的可能」。此前,來自新加坡和愛爾蘭的一個研究團隊也曾提出此種假設,並進行了實驗。
  • 新冠病毒感染者到底隔離多久才安全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病毒學家麥可·米娜表示,即使在出現症狀後的第一天就做了核酸檢測,等拿到結果時準確性也已沒有那麼高。穆格·切維克及其同事分析了新冠病毒在傳播過程中的動力學,並比較了非典和中東呼吸症候群病毒。
  • 新冠病毒能在紙板、不鏽鋼表面存活多久?科學家實測
    在不同物體表面能存活多久?當地時間4月16日,最新一期《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了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普林斯頓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研究人員的研究有了新發現。研究結果表明,新冠病毒通過氣溶膠和物媒傳播是有可能的,因為這種病毒的活性和感染性可以在氣溶膠中持續3小時,並在某些物體表面持續長達3天。
  • 冷凍食品頻頻檢測出新冠病毒,我們該如何避免感染?
    舌尖上的美食引發舌尖上的危機現在,確鑿的證據再次來了。這次從青島的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上分離到新冠活病毒,證實了接觸新冠活病毒汙染的外包裝,就有可能導致人類感染病毒。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新冠病毒可以在冷凍食品及包裝中存活並引起人體感染。新京報網7月10日報導:今年6月,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海鮮攤位檢測出病毒後,北京抗疫1個月核酸檢測超1100萬人次。
  • 法國巴黎廢水中檢測出新冠病毒 多國新冠疫情首次出現時間點或大幅...
    新冠疫情在法國暴發之後,當地研究人員對廢水中新冠病毒含量進行持續監測,通過對3月5日到4月23日採集到的樣本進行分析,研究人員發現廢水中檢測出的新冠病毒水平與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存在關聯。法國醫學科學院7月7日發布公報說,建議對廢水進行系統性監測,以更好地了解新冠病毒傳播情況。
  • 新冠病毒可在手機屏上存活一個月 新冠病毒生存能力有多強?
    新冠病毒的致命率雖然不高,但傳染性卻是非常強的,而且它還可以在物體上存活幾個小時,如果是在適宜生存的環境中可以存活5天,所以酒精消毒是十分重要的,而近日又有消息報導稱,新冠病毒可在手機屏上存活一個月,另外在鈔票和玻璃等表面存活的時間也是比較長的,這無疑是加大了傳染風險,所以在我們在生活中要養成定期洗手,對物品進行酒精消毒的好習慣。
  • ...企業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流程!|新冠病毒|虹口區|胡春穎|上海|pcr...
    4月8日0時,武漢正式「解封」,當天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組表示,鼓勵和支持企事業單位對來自部分地區新到崗(返崗)員工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該公司藉助中科院以及潤達集團的服務優勢,探索新型的第三方檢測服務平臺和中心連鎖網絡模式。3月18日,中科潤達是首批通過上海市臨床檢驗質量控制中心《2020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能力驗證》的實驗室,該公司正式成為輸入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受委託第三方檢測機構。至今該公司已為虹口區、黃浦區、奉賢區、崇明區等疾控中心及全市公檢法機構提供新冠核酸篩查服務2萬餘例。
  • 海外報導檢測治療新冠病毒過程中的新發現 病毒最新情況(圖)
    新冠病毒(SARS-CoV-2)疫情已經傳到全球七八十個國家,確診人數突破十萬。  作為最早的疫情地區,China在抗擊新冠病毒疾病中不斷有些新發現,比如:Peking臨床病例顯示,新冠病毒可能攻擊人類中樞神經系統,女性的潛伏期可能會比男性長,此外,使用機器人治療傳染病也得到開發使用。
  • 俄羅斯科學家發現新冠病毒新弱點,室溫水能殺死新冠病毒?
    新弱點,室溫水能殺死新冠病毒?該研究中心的科學家表示,他們發現了新冠病毒一個新弱點,那就是水--只是普通的常溫水,不過開水的效果更好。「被室溫水殺死」涉及所有病毒共同的「弱點」,但並非新聞中說的那麼弱因為,我們知道,不僅是新冠病毒,所有病毒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並非經典的生命體,只有在進入特定宿主細胞後才會劫持宿主細胞的細胞器進行自我複製繁殖,表現出部分生命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