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濰坊市寒亭區固堤街道南王家埠村,房前屋後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村幹部、黨員群眾正在整理房前屋後的邊角土地,一株一株的玫瑰苗正在被有序栽種……
「個別村民之前難以改變門前堆東西的習慣,有時候不自覺地就將柴火堆在了門口,現在通過發展『邊角經濟』,統一種植玫瑰苗,村民們既不亂擺亂放了,還能促進增收,兩全其美,現在村裡的老少爺們都搶著來認領栽種玫瑰苗呢!」南王家埠村黨支部書記王維海高興地說。
南王家埠村只是固堤街道做活「邊角經濟」一個小小縮影,轄區東官亭村、北王家埠、大張家埠等多個村已經全面鋪開「邊角經濟」這張生態經濟網。在試點村的不斷摸索創新和典型帶動下,越來越多的村莊在黨組織帶領下加入到發展「邊角經濟」的隊伍中來。
借力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固堤街道大力發展「邊角經濟」壯大村集體收入。以種植高品質鹽鹼玫瑰為例,街道通過整合「公司、村集體、個人」三方優勢資源,以土地、玫瑰為股份,創新「訂單收購、利益共享」模式,由「中糧芳青」玫瑰產業基地項目方為轄區74個村免費提供25萬株耐鹽鹼玫瑰種苗,利用街道整理出的770餘畝邊角進行種植,僅此一項預計每年可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200餘萬元。目前已完成8萬株玫瑰苗種植工作,明年5月份就能收穫第一批玫瑰花瓣,真正把家門口閒散的「犄角旮旯」變成集體資產增值、群眾增收的「存錢罐」。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譚佃貴 通訊員 井文 王玉龍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