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黃樓街道收回閒散土地800餘畝 16村解決經濟問題

2020-12-06 齊魯網

  齊魯網濰坊7月19日訊(青州電視臺 張順禮  扈本發 通訊員  劉鎧銘 )今年以來,青州市黃樓街道積極探索資源節約型經濟發展路子,開展了對農村閒散土地的清理整治工作,不僅為農村發展積累了資金,也實現了集體建設用地的節約集約利用。

  「前期經過摸底,轄區的農村閒散土地超過1200多畝」 ,該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孫成玉介紹,「這個數字非常驚人,如果把這些土地整合起來,都能再建設一個中國(青州)花卉苗木交易市場了。」

  為了讓1200畝的閒散土地產生其應有的效益,在工作開展之初,該街道引導在各村成立了閒散地清查小組,對每條街、每個胡同、每處閒散地逐一丈量,落實面積,區別宅基地、閒散地等分類登記造冊,並將檔案以村為單位上報經管站留存備查。

  截至目前,全街道已有42個村莊完成了閒散土地清理整治工作,收回閒散土地800餘畝,收取承包費160多萬元。16個村解決了集體經濟「空殼村」的問題,預計年內將解決村集體經濟收入不足3萬元的村10個。這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村級組織想幹事而又無錢幹事的尷尬局面。

  據了解,該街道農村閒散土地整治工作開展以來,通過村「兩委」幹部入戶做工作、籤合同,村幹部凝聚力、戰鬥力進一步增強,村「兩委」班子更加和諧;通過從少數人手中收回佔用的閒散宅基地,平衡了大多數群眾的心理,剔除了鄰裡矛盾隱患;通過拆除不符合規劃房屋,順直了大街,取直了胡同;通過去除亂搭亂建、亂栽亂種的樹木,村莊環境進一步好轉;通過統一發包收取了資金,硬化了街道、修建了廣場,提高了群眾生產生活水平,為維護良好的生產秩序打下了堅實基礎。

  據悉,下一步該街道還將對清理收回的閒散土地按功能進行劃分,大力發展花卉種植產業,給群眾開闢發展經濟門路,為農村增收創造有利條件。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

)、撥打新聞熱線0531-81695000,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

)提供新聞線索。

齊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山東廣播電視臺下屬21個廣播電視頻道的作品均已授權齊魯網(以下簡稱本網)在網際網路上發布和使用。未經本網所屬公司許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東省廣播電視臺下屬頻道作品以及本網自有版權作品。

2、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以及由用戶發表上傳的作品,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版權和其它問題可聯繫本網,本網確認後將在24小時內移除相關爭議內容。

詳細聲明請點擊進入>>

相關焦點

  • 山東青州:黃樓街道全力以赴加快項目建設
    山東省青州市黃樓街道借力「網際網路+」, 全力打造青州花卉產業新名片;加力「雙招雙引」,優化營商環境,用優質服務奮力跑出了發展「加速度」。時值初秋,依然酷熱難耐,在青州市黃樓街道到處是火熱的建設場景。這兩天,位於青州市黃樓街道盧李村、總投資 萬元、由青州銘園花卉有限公司與臺灣客商共同投資建設的銘園智能溫室花卉示範基地項目一期工程即將完工,工人們正將一株株花卉苗木栽植到大棚中。
  • 圖集|咱身邊的文化活動之黃樓街道
    ★統籌謀劃、整合資源,抓好轄區文化陣地建設黃樓文化旅遊體育發展服務中心新址建於2016年,位於寶通街與鳳梨路交叉口東北角,室內建設面積800平方米,文體廣場面積2000平方米,擁有多功能會議室、多媒體培訓室、文化活動室
  • 山東青州黃樓花農:花兒鋪就幸福路
    而在黃樓,這樣的人舉不勝數,養花這條路讓她們一步步走向富裕。2001年,黃樓舉辦第一屆花卉博覽交易會,政府投入大,民眾受益。黃樓街道的花農們接到來自全國各地的花木訂單。11年來,黃樓花卉品牌越做越大,花卉品質和檔次也越來越高。
  • 濰坊青州黃樓街道:立足特色優勢 打造花卉小鎮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21日訊濰坊青州黃樓街道立足特色產業優勢,以濰坊市重點創建的10家特色小鎮——「花卉小鎮」建設為抓手,緊緊圍繞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園這一目標,不斷加快花卉產業轉型升級,加快集群發展,打造花卉小鎮,提升群眾生活幸福指數。
  • 青州黃樓街道:以問題為導向全力懲貪治腐
    齊魯網濰坊10月18日訊(通訊員 範萌 徐小妹) 今年以來,青州黃樓街道紀工委堅持問題導向,聚焦基層黨員幹部「微權力」,全力遏制「微腐敗」,實行自查自糾和監督檢查雙管齊下,懲貪治腐,努力營造良好的基層政治生態。
  • 濰坊青州市:黃樓街道點亮農村文化新生活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18日訊 當前,青州市黃樓街道把農家書屋作為加強鄉村精神文明建設和文化惠民的重要抓手,全力推進農家書屋的建設,藉助農家書屋積極開展理論宣講、政策宣傳等各類活動,不斷活躍和豐富農村文化生活,提高了農民整體素質和農村文明程度。
  • 屋角綻開玫瑰香 濰坊寒亭固堤街道盤活三方資源做活邊角經濟
    走進濰坊市寒亭區固堤街道南王家埠村,房前屋後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村幹部、黨員群眾正在整理房前屋後的邊角土地,一株一株的玫瑰苗正在被有序栽種……「個別村民之前難以改變門前堆東西的習慣,有時候不自覺地就將柴火堆在了門口,現在通過發展『邊角經濟』,統一種植玫瑰苗,村民們既不亂擺亂放了,
  • 青州黃樓街道 「同志式」談話讓人「既緊張又溫暖」
    齊魯網濰坊7月20日訊(通訊員 範萌 徐小妹)黃樓街道紀工委本著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方針,因人、因案進行「同志式」談話,將開展思想工作、促進教育感化、彰顯組織關懷、嚴明紀律規矩、推進整改提高等落實到談話全過程,從而做到「嚴管與厚愛相結合」,既教育警示黨員幹部潔身自好
  • 濰坊青州黃樓街道:創新舉措做好受處分黨員幹部的教育工作
    齊魯網濰坊訊(通訊員 範萌 徐小妹)今年以來,黃樓街道紀工委及時跟進受處分黨員後續監督管理,創新運用三種措施,加強思想教育,打破認識誤區,完善受處分黨員幹部激勵措施,引導和幫助受處分黨員幹部正確對待,最大限度地激發受處分黨員幹部乾淨擔當、奮鬥創業的新動能。
  • 遷安山葉口村探索「三變」 農村經濟活力彰顯
    山葉口村位於遷安市西北部,三面環山,地質資源和旅遊資源豐富。全村共有147戶、513人,現有耕地401畝,山場面積5100畝,曾榮獲「河北名村」「基層組織建設示範村」「唐山最美鄉村」「河北省文明村」「河北省美麗鄉村」「全國特色旅遊名村」「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紅旗農村黨組織」「唐山市基層黨組織建設示範點」等諸多榮譽稱號。
  • 16條舊村!超1.1萬畝!2020年禪城、南海這些村要動!進度曝光!
    2020年,佛山城市更新又有了新進展禪城、南海接力推介,多達16條村將迎來整村改造!下面來看看,進度如何?南海區2020年,南海共推出9個舊村改造項目,共約7972畝,對比去年,今年新推出了羅村務莊、上柏、街邊3個舊村,以及小塘蓮子塘、橫溪2條村。其中,6條村已迎來房企「插旗」!
  • 即墨藍村縱深推進「清廉村社」創建
    古城村是藍村街道清廉村社的首批試點村之一,為鍛造堅強的黨支部班子,真正實現帶領群眾共同富裕,該村黨支部針對本村工商企業發達,村民1500餘畝耕地承包收入過低的現狀,成立了由村黨支部領辦的春秋永旺種植專業合作社,主動流轉村民土地,將原來400餘元/畝的土地承包費,提高到800-1000元/畝,僅此一項每年為全村村民提高土地收益100餘萬元,至今該村所有耕地已全部流轉,為下步實現土地規模化種植打下了基礎
  • 昆明今日掛出5宗約296畝宅地 巫家壩雙鳳村土地下月出讓
    其中,有2宗約122畝地位於龍泉街道北京路東側,將於本月29日網上拍賣。另外3宗地位於巫家壩雙鳳二組,面積約173畝,將於下月4日現場掛牌交易。龍泉街道今日掛出的土地編號為KCPL2012-32-1、KCPL2012-33,兩地塊面積約122.87畝,交易起價約9.83億。
  • 合同約定or村集體...
    合同約定or村集體決議?>承包林地被徵用,村委會單方收回1999年12月,侯某(乙方)與村委會(甲方)籤訂《森林承包合同》,承包集體林地共計11.5畝,承包期限20年。村委會在清除樹木前,已申請公證處對涉案土地上的樹木數量、品種進行了公證。原告認為,應當根據合同約定「10-400」元,按照增加的樹木的棵樹及品種進行補償。被告辯稱,合同中的「10-400元」指的是一次性補償的金額,村委會根據兩委會研究決定,將補償款按2000元/畝分配給原告,該方案經黨員和村民戶代表表決通過並上報經街道辦事處批准,侯某應執行該分配決定。
  • 合同約定or村集體決議?
    合同約定or村集體決議?>承包林地被徵用,村委會單方收回1999年12月,侯某(乙方)與村委會(甲方)籤訂《森林承包合同》,承包集體林地共計11.5畝,承包期限20年。村委會在清除樹木前,已申請公證處對涉案土地上的樹木數量、品種進行了公證。原告認為,應當根據合同約定「10-400」元,按照增加的樹木的棵樹及品種進行補償。被告辯稱,合同中的「10-400元」指的是一次性補償的金額,村委會根據兩委會研究決定,將補償款按2000元/畝分配給原告,該方案經黨員和村民戶代表表決通過並上報經街道辦事處批准,侯某應執行該分配決定。
  • 平度市東閣街道正澗村:青山環繞 王冠上的明珠
    三面環山、寒冬裡都是鬱郁松林環繞的平度市東閣街道正澗村,迎來了一年中最為絢麗多彩的時節。如果說東閣街道是平度市的一頂王冠,那么正澗村就是王冠上的一粒明珠。  「我們村耕地面積有500餘畝,發展大櫻桃、桃等果園300餘畝,此外山嵐面積高達1700餘畝,其中包含有古杏樹群和古柿子樹群,可以說是坐落在山林之中,實屬一方寶地。
  • 陵水白石村流轉60餘畝撂荒地種百香果 荒地「騰挪」產業活
    海南日報記者 武威 攝  ■海南日報記者 李豔玫 特約記者 陳思國  巍巍吊羅山山腳下,陵水黎族自治縣本號鎮白石村百香果基地內,一片60餘畝的百香果園地生機勃發,細長的瓜藤上結著一顆顆圓滾嫩綠的百香果,工人們忙著修剪瓜藤,期盼著一個月後的第二輪收穫。
  • 「千警進千村(社區)」活動在豐城市龍津洲街道展開(圖)
    大江網/宜春頭條客戶端訊 吳宣辰報導:連日來,豐城市龍津洲街道積極開展「千警進千村(社區)」活動,起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受到了當地群眾的廣泛歡迎,目前,活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  12月1日,龍津洲街道「千警進千村(社區)」活動工作組召開動員大會,街道機關全體幹部、黨員代表和群眾代表130餘人參加了會議,會議闡明了開展此次活動的方式和意義,並號召大家全員參與、廣泛宣傳、以點帶面、覆蓋全街。
  • 16個案例入選!浙江公布踐行「兩山」理念典型案例
    在此基礎上,浙江省自然資源廳又邀請了土地管理、地礦、海洋、生態保護等方面的專家召開專家評審會,對典型案例從知名度、創新性、取得的社會經濟生態效益及示範性等方面進行綜合評估和排序,選定了16個典型案例。9、嵊州市白雁坑村全國首個地質文化村建設項目地點:紹興嵊州市類型:地質環境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入選理由:全國首個地質文化村白雁坑位於嵊州市西南海拔約800米的山腰上,地處偏遠,經濟落後,但村莊緊挨著嵊州市最高峰西白山主峰,是「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會稽山古香榧群的核心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