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家住海棠溪街道的張女士通過「龍門浩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微信公眾號,快速地為孩子成功預約疫苗接種。「現在好了,孩子接種疫苗可以直接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微信公眾號上預約打針時段,省去了到現場排隊的麻煩。」對於線上預約接種的智能便民舉措,張女士十分滿意。
隨著我區經濟社會持續發展、人口加速增長,群眾對預防接種的需求與我區預防接種服務能力不足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加之去年因疫情防控需要,積壓了3個月的預防接種需求集中釋放,導致群眾對預防接種排隊時間長、預約方式不合理等問題反映較為集中、滿意度評價下降。為此,區衛生健康委組織全區17家預防接種單位全面加強智能化預約。目前,全區17家預防接種單位微信公眾號已開通分時段網上預約接種功能,分時段預約功能精確到半小時以內,切實提供醫療服務精準度、時效性。
而這樣利好的舉措歸功於區衛生健康委大膽創新、盤活資源,率先引入銀行投資,共建「南岸健康·智慧醫療」項目取得的實效。
盤點梳理資源 發掘資產潛力
近年來,南岸衛生系統發展遭遇資金匱乏瓶頸。「南岸健康·智慧醫療」項目推進緩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生存發展遭遇困境,醫療用房陳舊、內部裝修老化、醫療設施設備老舊,造成醫療服務能力受限,轄區群眾就醫意願不高,導致醫院增收能力不強,無法單憑自身力量實現提檔升級,衛生健康事業發展陷入困境。
區衛生健康委認真梳理盤點,衛生系統具有系統人員較多、資產盤子較大、財務狀況穩定、銀行帳戶現金流多等資源優勢。經過對人財物資源深度挖掘分析,發現原區衛生健康委及委屬18家單位的每年流水達10多億元。若是將18家單位的獨家金融服務權(包括開設基本帳戶、一般帳戶、零餘額帳戶、代發工資績效等銀行對外帳戶以及所產生的現金流權利等)整合形成獨家金融服務權,則大大具備了市場融資條件。
引入銀行投資,共建「南岸健康·智慧醫療」項目的思路提出後,立即得到了區領導的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區衛生健康委積極爭取各方支持,深化項目合作論證。一方面,做好實施方案論證,邀請區發展改革委、區財政局、區金融辦、區審計局等專業部門深度參與,共同研究項目創新融資的可行性、操作性,共同梳理論證項目合作的科學性、合理性,共同討論確定項目比選具體方案。另一方面,強化法律風險把控,充分發揮法律顧問的作用,為創新融資進行專業風險防控把關,尋求合法合規化的項目合作方式,確保改革創新在依法依規的前提下進行。
引入銀行投資 助推改革惠民
2019年10月22日,區衛生健康委在重慶市公共資源交易網上發布項目比選公告,標的為南岸區區域內商業銀行在衛生健康委機關和委屬18家單位的獨家金融服務權。投資建設內容包含但不限於「南岸健康·智慧醫療」項目信息平臺建設框架及相關建設內容。
2019年10月30日,共5家競選人遞交項目競選文件,經評審,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南坪支行(以下簡稱:建行南坪支行)滿足要求且綜合評分排名第一,項目實施一次性投入金額為人民幣4000萬元,5年協議期內每年運營維護費中選金額為人民幣800萬元,共計8000萬元。
同年12月底,在多次磋商後,雙方達成一致意見,並籤訂合作協議。目前,共完成PACS區域醫學影像系統、區域LIS檢驗系統、區域合理用藥系統、區域院感監測平臺、銀醫智助結算系統、區域衛生信息互聯互通測評系統、區域醫保專線、大數據平臺、網上預約掛號系統升級等項目,切實提升了醫療機構管理、運營水平和效率,為群眾提供更加便利化、智能化服務。
「『南岸健康·智慧醫療』項目,是踐行『健康中國』戰略,深化醫改,提升居民獲得感的民生工程。引入銀行投資,共建此項目的思路,開闢了推動衛生事業發展的新路徑,這種做法在全市衛生健康系統也屬首例,是一個不斷探索、大膽創新、敢於突破的生動過程。」區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該委將認真謀劃系統發展重點,合理高效使用資金,切實提升行業服務水平,為全區群眾提供更加滿意的衛生健康服務,努力開創我區衛生健康事業新局面,為推進全區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記者 楊雪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