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活林盤經濟 小村落有大智慧

2021-01-10 封面新聞

本期走訪:新都區新繁街道辦事處汪家村

12月,一個薄霧的冬晨,新都區新繁街道辦事處汪家村石家院子林盤,外來老闆羅前兵投資打造的「似錦花園羊肉湯」開張營業,特推冬季砂鍋羊肉湯。作為主廚,林盤裡長大的石奎,早上不到7點就趕到後廚忙碌。

林盤是川西平原的農村特色聚居形態,農家院落竹樹環合,並與周邊耕地、渠系、道路融為一體。「過去,農民主要以糧食和蔬菜種植為生,住得生態,過得清苦。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讓這裡發生了變化。」汪家村村委會主任劉華傑說。站在林盤邊緣,成都市規劃總長近1.7萬公裡、黃綠藍三色線標註的天府綠道已延伸到這裡,把一個個「石家院子」串珠成線,勾勒出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新圖景。

依託電商 引領現代農業發展

鄉村振興首先是產業興,汪家村是一個有農業種植傳統的村莊,全村每年有1200餘畝土地輪種蔬菜,種植的特色蔬菜番茄、黃瓜等相繼都獲得了綠色認證。早在2007年,汪家村蔬菜種植大戶就發起成立了汪家蔬菜專業合作社。2013年11月 「汪家灘」蔬菜商標正式通過工商註冊,標誌著汪家村蔬菜種植邁上了規模化、標準化、現代化發展道路。

2013年6月,在汪家村黨委的大力扶持下,結合當地產業特色,汪家村建成了新都區首個「農民工會創業園」。目前已經發展成為成都市較為成熟的農業創業園區之一,該園區種植面積達800餘畝,其中,蔬菜大棚300餘畝,以番茄、苦瓜、等種植為主,單就種植業一項,年產值就可達1360萬餘元,帶動農民工200餘人就業。如今,汪家村每年都會舉辦兩次熱鬧的蔬菜栽種技能大賽,大力傳播農業科技知識,為農戶提供學習交流的平臺。如今,汪家村已經成為新都區鄉村振興示範片區——新繁蔬菜電商小鎮的核心區,正依託新繁本土農產品電商「長德菜易通」平臺優勢,積極發展物聯網科技大棚,打造「訂單式」高科技農業生產基地,走「網際網路+農業」的科技興農之路。

林盤保護 引領鄉村旅遊

綠道步入林盤,茂林修竹、流水潺潺,茶院、火鍋、私房菜、共享辦公區等特色院落點綴其間,這便是汪家村攜手市場主體創意打造的「拾裡庭院」文旅聚落。

新繁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拾裡庭院」的主要創意,是依託成都市正在大力推進的川西林盤保護開發政策,盤活閒置農房(院落),打造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新業態。主要思路則是「一司兩統三分離」,即成立一家村級集體資產管理公司,並按照「所有權、使用權、經營權」分離的原則,吸引農民將多餘房屋及閒置庭院(宅基地)、耕地等資源的使用權和經營權量化入股,由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統一運營。

2018年6月15日,汪家村成立了陌上汪家商務服務有限公司,汪家村村委會主任劉華傑任董事長。經過溝通,石家院子29戶村民全部籤字同意,將農用地、院壩地、宅基地的使用權和經營權納入陌上汪家,與成都源素輕旅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達成合作意向。

正午時分,一鍋鍋美味羊肉湯端上了餐桌。看著客人們在竹林裡大快朵頤,村民石奎很滿足:「家門口打工,掙錢比以前在外開大車還要多。」

據了解,為進一步激發農民共建美好生活的幹勁,「拾裡庭院」整個項目堅持以「住商分離+商住一體」的全新運營思路,保障農民在增加收入同時,也能享受美好人居,真正把共建共治共享的發展理念落到實處。

截至目前,「拾裡庭院」已引進9家經營主體,今年9月28日開張後,僅一個月就實現了35萬元營業額。按照「保底+分紅」的利益聯結機制,目前陌上汪家已向股東兌現了2萬餘元保底金。到今年年底,單個股東最高可以有6000多元分紅。

「只要有利於老百姓,我們一定會大膽探索。」新繁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項目各方將積極籌劃「拾裡庭院」二期,以期將更多農戶納入其中,並堅持「宜商則商、宜農則農」的理念,積極探索產業創新助推鄉村振興的更多實現方式。

華西社區報記者 彭戎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林盤經濟怎麼「盤」?小村落有大智慧
    新華社成都12月6日電題:林盤經濟怎麼「盤」?小村落有大智慧記者葉含勇、高健鈞11月,一個薄霧的冬晨,成都新都區新繁鎮汪家村石家院子林盤,外來老闆羅前兵投資打造的「似錦花園羊肉湯」開張營業,特推冬季砂鍋羊肉湯。作為主廚,林盤裡長大的石奎,早上不到7點就趕到後廚忙碌。
  • 保護川西林盤 盤活鄉村經濟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農業大國,經過千年的歷史演變,我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創造了多樣性的鄉村景觀,作為川西地區具有代表意義的鄉村景觀,川西林盤以其文化、生態及景觀脫穎而出。
  • 來「網紅」村落打卡!崇州5林盤入選第二批成都傳統村落
    據成都全搜索報導,日前,成都發布了《關於公布第二批成都市傳統村落名錄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將包括崇州市元通鎮清溪村濮家灣在內的12個村落列入第二批成都市傳統村落名錄。 其中,崇州有5個林盤村落從成都市22個申報點位中脫穎而出,最終入選,崇州也是此次入選村落最多的區市縣。
  • 新都區盤活林盤院落 吸引村民返鄉創業
    據悉,汪家村通過在綠色田園、生態林盤的自然本底上實施整田、護林、理水、改院、汙水治理、廁所革命以及產業植入、綠道串聯等系列舉措,探索出一條依託川西林盤保護開發、盤活閒置農房(院落)的新路子,打造出以拾裡庭院為主的「共享庭院+餐飲(民俗休閒)」空間,形成村民「住其中,享其果」的「住商一體」的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的新業態,實現了讓產業持續興旺、讓農戶持續增收、讓人才持續回流、讓鄉村持續美麗的新農村建設願景
  • 花開天府 美麗四川丨盤活林盤院落 村民返鄉創業讓家鄉變得更美好
    共享書吧、田園火鍋、咖啡茶院、文創伴手禮......以多項特色產業為核心,汪家村還通過在綠色田園、生態林盤的自然本底上實施整田、護林、理水、改院、汙水治理、廁所革命以及產業植入、綠道串聯等系列舉措,探索出一條依託川西林盤保護開發、盤活閒置農房(院落)的新路徑。
  • 成都最新一批傳統村落,每一個都是周末打卡好去處!
    成都市農耕歷史久遠,在傳統農耕生產生活方式下,自發形成了眾多傳統村落,至今尚有部分遺存。這些保留下來的村落從歷史中一路走來,不僅承載了重要的歷史價值,更散發著獨特的人文魅力。日前,第二批成都市傳統村落名錄出爐,此次一共有12個村落入選。 這意味著,正全力塑造「世界旅遊名城」城市品牌的成都,又將新添一批網紅打卡地。
  • 成都鄉村網紅打卡地誕生的背後:川西林盤的生長邏輯
    新華網鄭瑋 攝  8月20日,成都市加快生態價值轉化推動鄉村振興現場推進會召開,提出要堅持以綠道為紐帶,以特色鎮和川西林盤為載體,以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為路徑,圍繞營造高品質生活場景、新經濟消費場景,加速推動生態價值轉化,努力詮釋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鄉村表達。  川西林盤建設是成都生態價值轉化的一個關鍵環節。
  • 石羊鎮朱家灣林盤成功創建成都市第二批AAA級林盤景區
    按照《成都市A級林盤景區等級劃分與評定細則(試行)》《成都市A級林盤景區等級評定管理辦法(試行)》要求,通過成都市林盤景區評審專家的現場檢查、綜合評審及網上公示,朱家灣林盤已成功創建成都市第三批AAA級林盤景區。
  • 崇州市五個村落入選成都市第二批傳統村落名錄
    近期,成都市住建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文廣旅局、市財政局等5個部門公布了成都市第二批傳統村落名錄。我市元通鎮清溪村濮家灣、榿泉鎮靈通村陳灣林盤、三江鎮仁和村幹家船林、崇平鎮明珠社區菩堂院落和全興村習風堂等5個村落入選傳統村落名錄。
  • 從「鮮道·幸福裡」看成都川西林盤的「再造」
    □農攀 (圖片由成都市農業農村局提供)破題 川西林盤的「留」與「再造」  前來鮮道·幸福裡打卡的遊客一撥又一撥,但林盤卻不失清幽寧靜。「在這裡,可以探秘成都平原特有的川西林盤,看到川西林盤蝶變的生動演繹。」一位遊客說。
  • 川西林盤哪個最值錢?9個林盤公布GEP
    《技術規範》將應用到其他林盤GEP核算中,形成可推廣、可複製的技術規範、標準,核算更多林盤價值。同時,摸清GEP也將「揚長避短」,促進林盤經濟、文化、綠色價值轉化,包括為林盤未來融資、發債等做準備。什麼是GEP?
  • 成都最新一批12個「網紅」村落集體亮相
    一共12個村落入選!這裡有一個網紅明星「明月村」,而泉灘村則是明月村的「好鄰居」。林盤內存有歷史建築以及始建於康熙年間的寺廟、碑文等,具有發展休閒觀光旅遊產業的良好基礎。鄉村旅遊與時尚生活相結合,頗有特色的房車民宿,你想體驗嗎?
  • 劉衛兵:留住林盤,成都才有歷史
    大部分傳統建築散落在這個壩子上的林盤中,要做有意思的地域建築就得有對文化遺存的觀照。記得帶我入行的設計前輩曾說,要在四川搞建築創作,除了設計思考,你還得去喝三花、看川戲、品川菜,方能有川味兒。功夫在詩外啊!       中國網:您覺得什麼樣的建築才符合可持續發展,為什麼?       劉衛兵:綠色建築。
  • 中國著名建築師劉衛兵:「安逸」就是川西林盤的滋味兒
    在著名建築師劉衛兵眼裡,成都平原是一個中國農耕自流灌溉體系中傳統聚落保留得最完整的一塊土地,川西林盤正是這個盆地裡的真正人文餘緒,「把鄉村營造工作室放進田間小院,能沾地氣,能與從土上長出的老建築對話」,在談到林盤創新,他說:「」就像果樹嫁接,你得先保住原有的粗枝老乾必須有生命力,新的果實才會有好
  • 川西林盤和特色鎮規劃設計方案全新出爐!公園城市鄉村表達新範式
    川西林盤優勝方案:  形態優美、特色鮮明、魅力獨具  川西林盤是成都平原及丘陵地區農家院落和周邊喬木、竹林、河流及外圍耕地等自然環境有機融合形成的農村居住環境形態,具有豐富的生態價值、人文價值、美學價值、經濟價值、生活價值和社會價值。
  • 川西林盤+大熊貓IP「潘兜的林盤」綜合體落戶
    成都日報2021-01-17 07:46「潘兜的林盤」綜合體項目效果圖藏身天府新區腹地,川西林盤式建築,獨具特色的熊貓主題文化……日前,四川天府新區舉行2021年1月份重大項目集中簽約暨集中開工儀式,在20個集中簽約項目中,「潘兜的林盤」籤約落戶天府新區鄉村振興功能區
  • 都江堰石羊鎮推進林盤改造 串起綠道林盤院落變景區
    本報訊(宋旭 記者 詹萍)10月28日,久雨後放晴,都江堰市石羊鎮朱家灣林盤迎來了一撥撥遊客。遊綠道、賞林盤,在清澈的黑石河邊小坐,遊客們無比愜意。「這裡滿目青翠,空氣清新,林盤與綠道完美融合,從夏天起我們就經常帶孩子來這兒休閒。」成都遊客陳穎告訴記者,這裡的一些古建築也很吸引人。
  • 川西林盤,蜀地無二的精神原鄉
    拓寬國際視野,匯聚全球智慧,成都市將邀請國內外優秀策劃、規劃、設計機構和團隊,從全市重點打造的 100 個特色鎮(街區) 和 1000 個川西林盤中,選擇有依託、有資源、有基礎、有支撐的特色鎮(街區)和川西林盤,面向全球徵集一批彰顯「國際範」「天府味」「能落地」的特色鎮(街區)建設和川西林盤保護修復規劃設計方案,並通過方案應用促進項目落地,為打造產業集聚、功能複合、連鎮帶村、能級凸顯的特色鎮
  • 劉衛兵:川西林盤是獨特的可持續生態系統
    傳承和發展它,對當下的生態文明建設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中國網:在片中您談到「對於林盤,不僅僅是建築的重建,更是生態的恢復」,能否作進一步說明?劉衛兵:是的,這是多年探尋的感悟吧。川西林盤實際是綜合的載體,有人文、歷史甚至科學。
  • 既有鄉愁又有野趣 小小林盤演繹歸園田居
    升級消費新場景後,來這裡打卡的遊客雖然一撥又一撥,但林盤仍不失清幽寧靜。「天天爆滿,現在到我們這裡吃中餐、吃火鍋,要提前一個星期預約。平均每天都有幾萬元的營業收入。」大雨村支部書記馮進告訴記者。這裡,就是崇州市打造的川西林盤新場景——鮮道·幸福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