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主要國際化指數簡介

2021-01-13 CHRC高新區研究中心

全球化是世界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不僅表現為貨物和服務、金融資本、信息和人員的國際流動,還表現為技術的發展以及更多的國際文化交流。全球化與新一輪技術革命並存帶來的挑戰,使得具有全球化戰略部署的城市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日益凸顯。因此,城市在制定全球化發展戰略時,如何建立可衡量的城市全球化評價指標成為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本文選取了五個國際上具有影響力的國際化指數評價體系:馬斯垂克全球化指數(MGI)、KOF全球化指數、全球城市綜合排名(GCI)、全球城市實力指數(GPCI)和矽谷指數(SVI)指數進行解析,希望能為中國區域層面制定國際化評價指標提供參考借鑑。

馬斯垂克全球化指數(MGI)

馬斯垂克全球化指數是由荷蘭馬斯垂克大學國際綜合評估和可持續發展中心開發,初次發布於 2000年。該指數包含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技術和環境五個一級指標共11個二級指標,用以評價一個國家的全球化程度。

表1:馬斯垂克全球化指數(MGI)指標

資料來源:Figge L , Martens P . Globalisation Continues: The Maastricht Globalisation Index Revisited and Updated.

KOF全球化指數

該指數是由瑞士聯邦蘇黎士理工學院經濟研究所(KOF)開發,2002年以後每年發布一次,該指數包括經濟、政治和社會三個維度。經濟全球化是通過流量指標和限制來衡量的;政治全球化是通過大使館的絕對數量、在國際組織中的成員資格和在聯合國安理會代表團中的參與程度等指標衡量;社會指標分為人員聯繫、信息流和文化三個維度。

表2:KOF全球化指數指標

資料來源:Axel Dreher. Does globalization affect growth? Evidence from a new index of globalization.

全球城市綜合排名(GCI)

全球城市綜合排名 (Global Cities Index,簡稱GCI) 由科爾尼諮詢公司聯合國際頂級學者與智庫機構發起。首次發布於2008年,旨在對全球各城市的國際競爭力與發展潛力進行系統評估。該指標體系分為全球城市綜合排名和全球城市潛力排名兩份榜單,分別評估了當前世界頂級城市和未來城市的發展潛力。其中,全球城市綜合排名包括五個維度(商業活動、人力資本、信息交流、文化體驗、政治參與)共29個指標[1]對頂級城市的現狀進行了排名。強調城市發展的重要性,為城市決策者確立積極的發展計劃和轉型戰略提供了依據,同時也可以幫助企業識別投資機遇以及布局未來有投資潛力的城市。

表3:全球城市指數(GCI)

資料來源:2020 Global Cities Index

全球城市綜合排名(GCI)

由日本森紀念財團城市戰略研究所開發,自2008年以來每年評價一次。GPCI報告根據城市吸引全球創造性人才和企業的整體實力,對40多個主要城市進行了排名。指標包括經濟、研發、文化交流、宜居性、環境、交通通達性六個維度共70個指標來評價全球城市化程度。經濟功能包括市場規模、市場吸引力指標等,研究功能包括學術資源、研究環境、創新指標等,文化功能包括旅遊資源、國際交流、文化設施指標等,居住功能包括就業環境指標等,環境功能包括可持續性、空氣品質和舒適度等,交通功能包括航空運輸能力等。與全球城市指數(GCI)相比,除了已有的經濟人文層面指標,全球城市實力指數(GPCI)還關注了城市發展環境層面。

表4:全球城市實力指數(GPCI)指標

資料來源:Summary of Global Power City Index 2020

矽谷指數(SVI)

矽谷指數(Silicon Valley Index, SVI),是由矽谷聯合投資與矽谷社區基金會聯合開發。1995年首次發布,往後每年發布一次,對矽谷地區發展進行評價分析。儘管矽谷指數並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國際化指數,但因其開發時間較早,影響力廣泛,本文仍對其指標進行分析。以2019年發布的矽谷指數為例,涉及人口、經濟、社會、空間、治理五個一級指標共17個二級指標。

表5:矽谷指數指標

資料來源:2019 Silicon Valley Index

從上述五個指數體系可以看出,評價指標大多涉及經濟、社會(文化)和政治的國際化,並且指標體系具備可測量性和延續性。此外,指標選取還注重交通、宜居性、環境等指標,即一個城市的便利程度、住房價格和綠色環保等情況也是國際化的重要體現。矽谷指數和GPCI指數中還涉及研發支出、頂尖大學數量和IPO等科技創新指標。但我們也發現,有一些指標,如常規武器貿易佔軍事支出、千人電話擁有率、人均電臺擁有率等指標並不適合我國國情或新時代背景,可以選擇其他如5G、數位化產業等指標替代。總之,在制定一個國家或區域的國際化評價指數時,指標選取既要滿足數據可得可測,又要符合國家和地區的實際情況和戰略導向,並且儘量保證指標的穩定性和延續性。

註:[1]指標每年修訂。2020年為29個指標,2019年為27個指標

作者簡介 /Author/

周君璧,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博士後。

胡貝貝,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助理研究員,中國高新區研究中心副主任。

安溫婕,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中國高新區研究中心實習生。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中國高新區研究中心立場。

相關焦點

  • 全球支付貨幣排名升至第五 人民幣國際化穩步推進
    新華社上海7月24日電(記者 範子萌)《上海證券報》24日刊發題為《全球支付貨幣排名升至第五 人民幣國際化穩步推進》的報導。文章稱,7月23日,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發布數據顯示,2020年6月,在基於金額統計的全球支付貨幣排名中,人民幣升至第五位,佔比為1.76%。
  • PTA期貨國際化 服務全球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PTA生產國和消費國。11月29日,PTA期貨發展再上新臺階,正式引入國際投資者,國際化起航。這是繼原油、鐵礦石期貨之後我國第三個國際化期貨品種。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表示,今年是期貨市場對外開放的元年,開局良好。原油、鐵礦石期貨國際化運行已半年有餘,市場總體運行穩健,境外交易者參與有序,功能發揮初顯。PTA期貨開啟國際化,也將促進行業發展,為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 摩根大通亞太區執行長Filippo Gori:人民幣國際化是循序漸進的
    本網訊 記者周軒千報導 「人民幣成為一個主要的儲備貨幣是一個重大的長期趨勢,但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可能不會像人們起初期待的那樣快、那樣直接。」6月19日,摩根大通亞太區執行長Filippo Gori在第十二屆陸家嘴論壇上如是稱,人民幣國際化既有機遇,也有挑戰,循序漸進不失為正確的方式。  「中國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和大力推動人民幣離岸使用的戰略十分明確,例如人民幣已經被納入了IMF的SDR貨幣籃子,中國也改善了A股市場和債券市場的準入門檻。摩根大通也從今年2月起把中國政府債券納入了我們的債券指數。
  • 全球主要國家衛生安全指數排名,我國排51名
    全球主要國家衛生安全指數排名:1、美國2、英國3、荷蘭9、韓國21、日本40、土耳其50、越南51、中國這是美國霍普金斯大學在2019年公布的全球衛生安全指數排名,麼過排名第一這份全球安全係數排名主要從預防、查明、響應、衛生、規範和風險六個維度進行測算,中國得分最高的是衛生這一指標(45.7分),排在全球第30名,得分最低的是規範指標(40.3分),排名全球141名。而美國的各項排名可以說是遠高於中國,總分83.5分,是全球唯一一個超過80分的國家。在這個評價體系中,燈塔國既是考生,也是監考老師,所以紙面數字非常漂亮。
  • 標普道瓊計劃把部分A股納入全球基準指數:明年9月生效
    美國當地時間12月5日,標普道瓊指數公司發布公告稱,將通過滬深港通交易的合格A股公司納入其有新興市場分類的全球基準指數,自2019年9月23日開盤前生效。涉及的指數包括標普BMI指數、標普IFCI指數、道瓊全球指數、道瓊全球房地產指數、道瓊伊斯蘭市場等六個指數。
  • 陝西英倫健康體檢股份有限公司簡介
    一、公司簡介  公司簡介:陝西英倫健康體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健康諮詢、健康評估、健康體檢、健康幹預及管理為一體的國際化醫療健康管理產業集團公司註冊資本3500萬元,營業總面積達12000餘平米,體檢項目多達202項,員工逾400人,其中權威醫療專家團隊佔2/3,均來自二級以上醫院,78%為主治醫師,20%為主任醫師,臨床經驗均在15年以上;並不斷從美、德、日、韓、瑞士等國引進國際化領先設備,為客戶提供更精準的健康指數;目前擁有直營連鎖分院四家,推動大健康管理體系;志在打造以國際化領先設備、權威醫療專家團隊、星級體檢環境為標準;以定製健康諮詢與評估為基礎
  • 上海復旦大學發布《全球正義指數報告》
    上海復旦大學發布《全球正義指數報告》 2020年04月06日 17:45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徐譚 字號 內容摘要:全球正義指數研究旨在對國家正義的表現和貢獻進行評估。
  • 百度地圖亮相 2018MWC 國際化地圖已覆蓋全球
    全球科技廠商齊聚西班牙巴塞隆納,展示各國最優質的科技領域創新成果。延續往年風採,在今年的 MWC 上,百度國際化事業部再次為全球科技領域行家及愛好者帶來多款重要產品。其中,百度地圖憑藉其覆蓋全球的國際化水平、精而全的境外服務功能及人工智慧技術支持,再度引發現場關注。
  • 全球三大指數巨頭的「中國時間 」選擇納入標的標準是什麼
    在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內,A股將迎來三大國際指數公司的集中納入和納入因子提升,有望再獲上千億元的增量資金。業內人士表示,隨著A股市場國際化程度的提高,外資進入A股的意願越來越強烈。預計未來10年外資流入A股的規模可能達到3萬億元。這將使A股市場的投資理念、交易風格產生顯著變化。
  • 歐股主要指數大漲英國富時100指數漲近3.5%
    歐洲時間周三,歐股主要指數大漲,截止收盤,歐洲斯託克50指數漲1.78%。英國倫敦股市《金融時報》100種股票平均價格指數6日報收於6841.86點,比前一交易日上漲229.61點,漲幅為3.47%。法國巴黎股市CAC40指數報收於5630.60點,比前一交易日上漲66.00點,漲幅為1.19%。德國法蘭克福股市DAX30指數報收於13891.97點,比前一交易日上漲240.75點,漲幅為1.76%。
  • 北鬥國際化推廣:成為全球精準時空能力提供商
    這意味著經過2年半18箭30顆星的「中國速度」, 北鬥系統全面建成,並向全球用戶提供更加優質的定位、導航、授時服務。目前,北鬥系統服務覆蓋200餘個國家和地區,用戶突破1億,日服務達2億次……北鬥全球系統建成以後,在世界上任何的角落,都可以使用中國的北鬥。
  • ...此次評審涉及MSCI全球標準指數系列、MSCI全球小盤指數系列...
    【MSCI:將於北京時間11月11日早晨宣布半年度指數評審結果】此次評審涉及MSCI全球標準指數系列、MSCI全球小盤指數系列,以及MSCI 中國A股在岸指數和MSCI中國全股票指數等。調整結果將於11月30日收盤後生效。11月11日早晨,MSCI會公布指數納入和剔除的股票名單。一般來說,半年度評審是MSCI調整幅度較大的評審。
  • 「華創宏觀·張瑜團隊」全球大宗指數都怎麼編?怎麼看?——大類...
    從品種選擇看,標普-高盛商品指數目前包括6種能源產品,5種工業金屬,8種農產品,3種畜產品與2種貴金屬,保證了指數投資的分散性,同時啟用「流動性篩選」,只有全球交易最活躍的商品合約才可能入選。從權重選擇看,指數認為商品的影響力應該體現在它們對世界經濟的相對重要程度,進而取決於該商品以美元總產值衡量的全球產量,因此能源類佔比超60%。遠高於在其他主要商品指數中的佔比。
  • 上海交通大學召開國際化宣傳大會暨國際化宣傳培訓會
    11月24日,上海交通大學國際化宣傳大會在閔行校區舉行。國際合作與交流處處長羅鵬、宣傳部新聞中心副主任李厚銳及各單位近90位國際化宣傳工作負責人和聯繫人共同參加了會議。此次會議旨在促進學校國際化戰略實施,為全校國際化宣傳工作搭建平臺,進一步打造學校良好全球形象,提升學校全球聲譽和影響力。
  • 全球力量 領變未來 看食品飲料業品牌國際化和開放式創新
    食品飲料創新論壇(FBIF)是亞太地區最具行業影響力的食品行業盛會之一,FBIF致力於通過分享全球範圍內最成功的商業案例及最具創新價值的理念與技術,幫助行業決策者洞察未來趨勢並推動整個食品飲料行業的發展。從2014年到2018年,FBIF的參會人數從2014年的250+以指數增長至2018年的2000+,被業內夥伴譽為食品界「達沃斯」。
  • 深交所:創業板指連續兩年位居全球主要指數漲幅之首
    截至12月31日,深市上市公司已達2354家,總市值34.2萬億元,掛牌固定收益產品7954隻,掛牌面值2.5萬億元,掛牌基金產品487隻,資產規模2668.6億元,深證成指、創業板指、深證100等深市核心指數今年漲幅位居全球前列。
  • 全球石墨烯創新發展指數首度發布
    (原標題:全球石墨烯創新發展指數首度發布) 日前,"2020京津冀石墨烯大會暨產業領袖峰會
  • 人民幣國際化加速
    據外媒最新報導,國際三大指數機構之一的富時羅素正式宣布,將中國國債納入其旗艦產品富時世界政府債券指數(WGBI)中。至此,全球三大債券指數都已收納中國。 去年4月份,中國債券就已被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今年一季度又被納入摩根大通的旗艦指數,如今又正式「入富」。受到這一利好消息的提振,亞洲早盤離岸人民幣強勁拉升。
  • 加強中日醫療合作 全球健康論壇與日本醫療國際化機構籤署協議
    近日,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大會(下稱GHF大會)組委會副主任、北京華夏鴻力健康科技研究有限公司總裁羅曉芹,在組委會會見了日本醫療國際化機構代表、千博集團董事長辦公室主任楊見。
  • 港交所發表有關ESG報告 相關股票指數表現如何?
    自美國於1990年推出首隻ESG指數以來,投資者對可持續投資的興趣有增無減,令這類指數日益盛行。現時全球可供投資者選擇的ESG指數過千隻,當中很多都是被動型交易所買賣基金(ETF)、指數期貨和其他相關產品的基準指數。 今日,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辦公室發表有關ESG股票指數的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