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偶像PK現實偶像,哪個更能發揮粉絲經濟效應?

2020-11-27 界面新聞

文|松果財經 寧缺

最近,韓國娛樂巨頭SM公司推出的虛擬偶像女團aespa抄襲英雄聯盟虛擬偶像女團K/DA的事件鬧得沸沸揚揚。

虛擬偶像的高光時刻真的來了嗎?虛擬偶像和現實偶像,哪個更能發揮粉絲經濟效應?哪個能為企業創造更大的經濟價值呢?

粉絲經濟是什麼?在現實偶像中如何表現的?

粉絲經濟泛指架構在粉絲和被關注者關係之上的經營性創收行為,是一種通過提升用戶黏性並以口碑營銷形式獲取經濟利益與社會效益的商業運作模式。在媒介創造的虛擬環境中讓粉絲們充分調動情緒,產生情緒化的模仿和順從行為,繼而產生付費行為。

為愛豆打榜,參加應援活動,買周邊,為偶像代言的產品衝銷量,支持偶像本人作品和衍生商品(專輯/單曲/影視作品/商品代言/雜誌/報導)是真人偶像中常見的粉絲經濟變現方式。

拿爆火的真人偶像舉例,範丞丞僅憑一張微博自拍淨賺480萬;王一博僅今年2到6月就新籤約15個新品牌代言,在2020年第二季度商業價值排行榜排名第一。肖戰單曲《光點》在冷啟動下線上發售僅四天,輕鬆破億創造紀錄。

這一系列奇蹟般的數據都是由真人偶像帶來的,藝恩根據全網數據預估,2020年中國偶像市場規模將超過1000億,其中由粉絲情感化消費帶來的收入約500億。

但是,粉絲經濟卻不止真人偶像這一種,網際網路突破了時間、空間上的束縛,粉絲經濟被寬泛地應用於網紅,主播,虛擬偶像等多領域。根據艾瑞諮詢與IMS天下秀發布的《中國紅人經濟商業模式及趨勢研究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粉絲經濟關聯產業市場規模超過3.5萬億元,同比增長24.3%,預計2023年將超過6萬億。

正是趁著這一風勢,虛擬偶像也逐漸走到了臺前,近日,韓國娛樂巨頭SM公司推出的虛擬偶像女團aespa的MV被曝抄襲K/DA女團的《POP STAR》,導致了aespa的新歌《Black Mamba》被刷到1.9分的低分。

韓國SM公司在全球娛樂圈中頗有讚譽,可以算是偶像行業的風向標。曾經的韓國明星也風靡大陸,如今旗下的虛擬偶像團體卻被曝抄襲英雄聯盟虛擬偶像女團K/DA,這當中釋放了什麼信號呢?

虛擬偶像女團K/DA勝在哪裡?

相較於其他的虛擬偶像,K/DA的優勢很大程度上就在於《英雄聯盟》在全球內擁有的眾多粉絲,很多人將遊戲裡的英雄夢折射在女團身上。

根據《2020年中國粉絲經濟市場發展規模現狀及未來前景分析報告》顯示,追星群體的年齡趨於年輕化。「90後」群體中追星族佔比僅26.78%,「95後」中的比例上升至50.82%,而「00後」則有7成認為自己屬於追星一族。

而Z世代對二次元事物的喜愛度更甚。根據艾瑞數據統計,2019年中國動漫行業總產值達到1981億,泛二次元用戶規模達到3.9億。喜愛動漫文化、願意消費動漫產品的群體會進一步擴大,二次元文化也將逐漸從「亞文化」變成「主流文化」。

和真人偶像一樣,9月29日,K/DA開啟了連續五周的應援活動,粉絲們紛紛在小紅書、微博、B站、快手、鬥魚等平臺上攜帶話題發布相關內容,或者觀看、點讚、轉發相關內容。為偶像博熱度,再加上本身歌曲質量高又在各大活動上的頻繁露面,K/DA很快在虛擬偶像中出圈。

不僅能夠與粉絲互動交流、K/DA女團在人設個性上也越來越豐富,在變現能力上也越強,直播、商演、代言樣樣都行。業內人稱K/DA是更加接近真人偶像的虛擬偶像3.0。

而在娛樂圈中,虛擬偶像也成了各大娛樂公司力捧的對象。愛奇藝的《跨次元新星》是首部虛擬偶像綜藝節目,也是各家娛樂公司在虛擬偶像市場的試水。齊鼓文化、樂華娛樂紛紛到場,更有明顯藝人為其站臺。

在像K/DA這樣的虛擬偶像收穫掌聲的同時,真人偶像所面臨的挑戰其實也與日俱增。未來在娛樂公司的推動下,虛擬偶像與真人偶像的碰撞火花會更加激烈。

虛擬偶像真的能壓倒真人偶像嗎?

根據《2019年虛擬偶像觀察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目前有4.9億中國人對ACG(動畫、漫畫和遊戲)感興趣,全國有3.9億正在關注虛擬偶像,或者正在關注虛擬偶像的路上。中國二次元用戶閨蜜達4.9億,二次元圈層人數仍在逐年擴大。

虛擬偶像是基於算法,通過繪畫、動畫、CG技術等,在虛擬、現實場景中實現非真人的歌舞表演,自虛擬偶像概念問世以來,形式幾經更新迭代,今天的虛擬偶像已經成為了科技同商業、文化完美結合的一種產物。

它們有的來自於遊戲,有的來自於動漫,有的來自於自媒體。虛擬偶像相比於真人偶像來說有很多優點,他們/她們不會老,安全可靠,人設永遠不會崩,可塑性很強,自帶各種技能,還能與粉絲共創。而在真人偶像中,明星一旦出現負面新聞那給資本帶來的傷害是無法估量的。

而在技術、生態不斷完善的同時,虛擬偶像也來到了新戰場上。

在直播帶貨大火的今年,虛擬偶像也加入了主播陣營:上海禾念公司旗下的6位虛擬偶像在天貓青年實驗室的直播間,為博士倫、美的等品牌進行帶貨;洛天依以女性用品帶貨官的身份在淘寶直播間帶貨,當晚直播在線觀看人數一度高達630多萬。

虛擬偶像鼻祖「初音未來」成為「淘寶人生次元大使」人氣值已經達到了 2406 萬。虎牙虛擬主播「畫粵」也身披廣繡,化身直播帶貨小能手……

虛擬偶像可以唱歌跳舞、參加選秀、講相聲、做品牌代言人、直播帶貨,在某種程度上說,真人偶像可以做的事虛擬偶像都可以做到。

那麼虛擬偶像真的能壓倒真人偶像嗎?

在培養成本上,虛擬偶像比一個真人偶像的價格高得多,業內人士指出,虛擬偶像製作一首歌時長的3DCG視頻,成本就要在十萬元左右;如果結合歌曲、舞蹈以及MV內容,成本即可達100萬元;如果要舉辦虛擬偶像的專場演唱會,成本高達2000萬。

在經濟效應上,目前來說市場上也更加偏愛真人偶像的,畢竟在粉絲數量上,明星經濟還有很大的市場空間可挖掘。而我國目前的30多位虛擬偶像中,只有洛天依才算勉強盈利。

偶像的換代往往是跟隨技術革命的。30年代,隨著電影的發展,傳播力更強的電影明星取代了戲曲明星。80年代,隨著電視的普及,傳播力更強,成本更低的電視明星取代了電影明星。近五年,隨著移動終端的普及,直播平臺,短視頻平臺興起,網紅主播們成為新的紅人經濟。

而虛擬偶像能夠給粉絲用戶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商品和服務,市場空間不可小覷。隨著未來動作捕捉技術和機器人情感分析的進步。虛擬偶像很可能超過真人偶像。

但是目前來說,虛擬偶像還存在一些無法解決的痛點:首先,虛擬偶像的受眾還不是特別廣,需要教育市場提高認知,出圈成本高;其次,目前新的虛擬偶像產品差異化不大,不能充分調動粉絲情緒;另外,在技術上門檻較高,即便是頭部公司也不能做的很好。

虛擬偶像的生死靠什麼決定?娛樂公司為什麼要花大力氣在虛擬偶像身上?

對於真人偶像來說,經濟公司就是自己命運的主宰,即便是再紅的明星,也不敢違背經濟公司的命令,一旦被雪藏,藝人前途將不堪設想。

那麼虛擬偶像的生死靠什麼來決定呢?

技術是決定虛擬偶像生死的最關鍵因素。虛擬偶像是技術進步的產物,需要先進的建模技術以及動作和面部表情捕捉軟體。

儘管英雄聯盟虛擬偶像女團K/DA擁有一眾粉絲,但在成員卡莎的「DRUM GO DUM」概念視頻中,也有眾多粉絲表示不滿:稱其只是在三次元MV裡插入卡莎的照片,根本不是概念視頻。

可以說,粉絲們對於模型以及動作、表情的關注非常高,但國內並沒有優秀的動作捕捉和面部表情捕捉的硬體和後臺技術,技術整合難度非常大,而且完成動作捕捉後還要對虛擬偶像進行大量的手工數據修復,成本也很高。

另外,在虛擬偶像呈像的介質方面,對於場地、設備、明暗環境、執行團隊的要求很高,目前還無法做到無障礙交互,在這方面中國市場要做的還有很多。

中國本土虛擬偶像市場尚處於萌芽階段,玩家們蜂擁而至,都想做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在如今的商業化環境中,絕大多數客戶還是對真人明星的流量十分依賴,對虛擬偶像的合作投入還在嘗試階段,但是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粉絲力量的壯大,說不定哪天就變了呢?

相關焦點

  • 虛擬偶像要出道,留給「偶像練習生們」的時間不多了?
    實際上,在「跨次元新星」之前,愛奇藝還推出了虛擬偶像廠牌「RiCH BOOM」,並宣稱該團體將持續活躍在音樂、潮玩、綜藝等領域。此外,虛擬偶像對於這類造星工廠來說,更能維護屬於偶像的「完美人設」。最近,以周震南、黃明昊等為代表的男團成員頻繁因「父母是老賴」上熱搜,不僅粉絲失望,他們背後的經紀公司更難熬。
  • 虎牙《電波偶像X》突破升級 虛擬偶像空降AR直播盛會
    縱觀整個第二季的《電波偶像X》,不僅在賽制上進行全面升級,新增聲優賽道,更邀請到林超澤、秦子墨、張赫宣等特效星選官助陣,與虛擬偶像們一起打造優質的節目內容。據了解,《電波偶像X》整個賽程收穫了累計超過7000萬的觀看人數,最高同時在線人數高達240萬,累計彈幕更多大48萬+。
  • 火星文化李浩:虛擬偶像長線看AI,當前機會在直播
    熱潮之下,究竟如何抓住虛擬偶像的巨大機會?5月28日,三聲主辦了「虛擬偶像的現實與展望」線下沙龍。長期關注虛擬偶像領域投資的峰瑞資本副總裁陳哲,默默醬的操盤者、火星文化創始人&光合造米董事長李浩,與到場朋友做了深入分享。我們先放上李浩的分享整理。李浩從2007年開始在視頻領域工作,2014年創辦火星文化,為短視頻和直播產業提供服務。
  • 從虛擬偶像到「網紅」VUP,變現狂歡下的浮士德交易
    而且據不完全統計,僅萬像科技所屬領域文娛傳媒方面,本年度就已經有了17筆融資,無論是直播平颱風口的轉動還是資本案例比比皆是,足以見得虛擬偶像、VUP的受歡迎程度。二次元經濟的「宇宙大爆炸」:從虛擬偶像到VUP的轉變應運而生其實有關虛擬偶像的話題熱度早年間就有所走俏,但大多還屬於二次元圈子裡的一個垂直化小眾領域。
  • 「時刻回應愛」,虛擬偶像身上的精神力量
    這場演出是虛擬偶像唱跳女團《戰鬥吧歌姬!》的二周年線上演唱會,通過網絡直播向粉絲們進行演出以及互動。歌姬們通過定期直播、演唱會、見面會等活動與粉絲進行親密互動,此外還通過短視頻、紀錄片、原創歌曲等內容展示她們的日常生活和訓練成績,粉絲們則可以通過微信小程序等互動工具直接參與到歌姬的每個成長瞬間,為她們加油打氣。「她們雖然是虛擬的,但更真實」,這是《戰鬥吧歌姬!》的粉絲們在相處兩年後的心聲。
  • 偶像觀察:當偶像成為商品,誰說了算?|2020盤點系列
    然而即使採用「平均主義」的策略,不僅無法充分放大個人的價值,受制於形式平等,而且「我不能吃虧」的意識依舊沒能脫離你爭我奪的競爭思維,對團體自身的損害有增無減。 自2018年《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以來,內娛團體偶像經濟即將邁入第四個年頭,平衡「團體」與「個人」的關係依舊是擺在各大經紀公司面前的一大難題。
  • 粉絲行為,偶像買單?對不起,偶像也不是背鍋俠
    但是,既然打著偶像的旗號開戰,那麼,最終躺槍的還是偶像。飯圈有句話叫「粉絲行為,偶像買單」,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那麼,對於過激粉絲的行為,偶像真的該買單嗎?古人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明星的風光背後,都離不開粉絲的支持與追捧,說粉絲是明星的衣食父母也不為過。
  • 國民虛擬偶像洛天依加入QQ音樂銀河計劃
    作為國民虛擬偶像洛天依有著很高的人氣,近日,作為國民虛擬偶像的洛天依加入QQ音樂「銀河計劃」,攜手「陽炎系列」作者、日本知名音樂人這份衝破深海的聲音,不僅驚豔了聽眾們的耳朵,更成為許多人內心的真實寫照 —— 在生活中踽踽獨行的年輕人,經歷悲喜,努力打破桎梏,只為有一天能和天依一樣,與「奇蹟」相遇。    《T.A.O.》在QQ音樂上線後,深受歌曲觸動的人們紛紛在QQ音樂評論區裡寫下感慨,洛天依的「海洋號角」也通過QQ音樂平臺引發了更多「52赫茲的共鳴」。
  • 百度沸點召集最真粉絲 為偶像喊出百度百科「頭條」機會
    強強相遇自是火光四射,相信絕不會有哪個粉絲會眼看著偶像被其他人超越,想盡一切辦法都要表示支持。而活動參與方式也十分簡單,只要對百度語音搜索喊出明星名字的關鍵詞,即可成功投票。更值得關注的是,越多投票就將給該明星帶來越多關注機會,百度百科開動全站資源為明星打造「頭條」機會。
  • 《緊急救援》與無限王者團跨界嘗試,「虛擬偶像」想像未來
    兩者結合,十分類似與偶像經濟行業的「圈粉」與「固粉」,技術日趨成熟、且已被證明了一些可能性的虛擬偶像成為了「IP裂變」的首選。2019年5月,「無限王者團」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僅僅一個月後,「無限王者團」就登上了騰訊視頻頭部綜藝《創造營2019》決賽「出道夜」的舞臺,並通過AR等不同於此前全息影像的新技術,呈現了精彩的舞臺表演。
  • 偶像不是流量堆出來的
    從某種意義上說,流量仿佛空氣,偶像如同氣泡,被蠱惑的粉絲就像用金錢和時間提升流量,把泡泡吹得又大又美的人。然而,粉絲在經歷人生起伏和社會磨礪之後終將成熟清醒過來,總有一天能看清楚「流量偶像」拙劣的才藝、崩塌的人設。當下的很多流量明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爆紅,又以風馳電掣的速度過氣。影視劇如果質量不行,集結再多人氣偶像也無法挽救票房和收視率。
  • 演員、偶像和粉絲之間,如何掌握話語權的分寸?
    全職太太顧佳,雙商在線,能力超群,上可在富太太間周旋,下可替兒子整治無良幼兒園家長,美颯氣質在童瑤精準的演繹下被發揮到了極致。這個跟她本人長相極度貼合的人設,一下讓童瑤在《大江大河》之後再度脫穎而出。眾所周知,顧佳這個角色,一開始並不屬於童瑤,而是佟麗婭。
  • 首家女鞋品牌跨界虛擬偶像 JOY&PEACE創破圈影響力
    首家女鞋品牌跨界虛擬偶像 JOY&PEACE創破圈影響力 她是一位住在洛杉磯的 20 歲巴西西班牙混血女孩,是INSTERGRAM上的新晉網紅,坐擁 200 萬粉絲。
  • 標杆性虛擬偶像女孩琪拉的誕生,帶動跨次元時尚行業發展
    最近小紅書上的一位18歲的虛擬女孩(琪拉的宇宙世界)成為了討論熱點.她就是新一代虛擬人女孩琪拉,琪拉Qeelia不僅擁有自己的出生年月  虛擬人女孩琪拉(Qeelia)是藍角馬科技(Blue WildebeestTechnology)推出的第一代超寫實虛擬人.擁有帥氣俐落的短髮,活潑可愛,而且喜歡時尚和藝術.在短時間內迅速在社交媒體上獲得眾多粉絲
  • 麥當勞的虛擬偶像破圈,靠的不光是二次元標籤
    1.虛擬偶像的優勢 就在2021年的元旦,麥當勞上線了一個全新的二次元形象"開心姐姐"。比起其他品牌常見的二次元IP聯動營銷,麥當勞這次當真是走到了少男少女的前列,把這位"開心姐姐"直接做成了虛擬偶像。
  • 偶像失聲是什麼意思? 於正點讚「偶像被粉絲連累」疑似映射肖戰風波
    偶像失聲是什麼意思? 於正點讚「偶像被粉絲連累」疑似映射肖戰風波時間:2020-03-03 10:17   來源:海峽網綜合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偶像失聲是什麼意思?於正點讚偶像被粉絲連累疑似映射肖戰風波 肖戰粉絲舉報同人文寫手引起了同人文圈、耽美圈及很多路人網友的不滿,許多名人也都在紛紛圍觀這件事。繼王思聰、哈文點讚相關文章後,於正也點讚了一篇開頭為偶像如何避免被粉絲連累的文章。肖   原標題:偶像失聲是什麼意思?
  • M·A·C高價續籤虛擬偶像代言人,流量明星代言的鼎盛時代還會持續...
    說到二次元虛擬偶像,絕對不能不提及的人物當屬現象級的虛擬偶像-初音未來。,早在上世紀90年代的日本就已經出現,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虛擬偶像不斷湧現,若干個初音未來、洛天依們,她們都成功「出圈」。
  • 2020,偶像「爆雷」
    偶像為何接連"爆雷"?最近,關於"偶像失格"的新聞集中爆發,看似偶然,其實潛藏著底層邏輯的必然性。當粉絲、偶像、公司三者之間的平衡被打破,藝人的人設塑造、公司的運營營銷、粉絲對偶像形象的塑造都在暗流湧動中悄悄發生著變化。
  • 人類偶像崇拜發展簡史
    作為一個24k純度的「路人」,為了讓大家更有知識含量地吃瓜,我們對人類追星歷史進行了一番梳理,以更全面地了解偶像與粉絲的重重羈絆。刻在人類基因裡的偶像崇拜,並不羞恥追星、成為某個人的粉絲,並不是什麼新鮮的話題。甚至今天諸多狂熱粉絲的行為,可能都是前輩們玩剩下的。
  • 偶像養成元年開啟:告別巨星時代,草根養成漸成趨勢
    對於該節目火爆背後的原因,朱悅認為,首先,讓觀眾和粉絲與偶像一起成長具有長期性,相比較天降新人,更能培養出最有價值的核心粉絲圈。同時,觀眾對於這樣成長的偶像,更有一種「自己捧紅了他」的成就感。這也是當下的養成模式火爆最直接原因。另一方面,在養成階段,往往粉絲投入的金錢相比去追一些已經十分熱門的愛豆花費更少,所以也能夠更成功地吸引到新粉絲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