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三聲編輯部 三聲
經過過去兩年的潮起潮落後,虛擬偶像正在成為新的風口,從原先僅限於二次元核心圈,迅速泛化,往更寬闊的圈層擴張。騰訊、字節跳動、愛奇藝、嗶哩嗶哩,大廠紛紛入場加碼,無限王者團、QQ炫舞、RiCH BOOM……各種虛擬偶像形式和廠牌,層出不窮。
一個未經確認的數據是,過去一年,B站針對虛擬偶像的訂閱打賞,比上年同期增長了350%。
資本市場也動作頻頻。過去一段時間,發生了多起虛擬偶像領域的融資事件。為虛擬主播提供技術支持和MCN運營的邁吉克科技,B輪獲得超億元融資虛擬偶像技術服務商萬像文化,孵化虛擬偶像IP的伊拾七等,均先後獲得規模不等的融資。
更令人期待的是,直播電商的大浪也卷向了虛擬主播。洛天依進入淘寶直播,一禪小和尚、默默醬、我是不白吃,越來越多的虛擬主播,試水直播帶貨,效果不凡。超長在線、風險可控、邊際成本低等多重優勢,正在推動虛擬主播市場快速發展。
與此同時,底層技術正在悄然發生的變革,也從供給方為虛擬偶像帶來更多可能性。
熱潮之下,究竟如何抓住虛擬偶像的巨大機會?5月28日,三聲主辦了「虛擬偶像的現實與展望」線下沙龍。長期關注虛擬偶像領域投資的峰瑞資本副總裁陳哲,默默醬的操盤者、火星文化創始人&光合造米董事長李浩,與到場朋友做了深入分享。
我們先放上李浩的分享整理。李浩從2007年開始在視頻領域工作,2014年創辦火星文化,為短視頻和直播產業提供服務。2017年,在火星文化的業務之外,李浩又推動啟動了虛擬偶像業務,目前旗下的虛擬形象默默醬在全網已經有1200萬粉絲。
未來,三聲還將持續主辦針對虛擬偶像、虛擬主播、虛擬IP領域的系列線下沙龍,在這方面有獨到實踐和思考的朋友,歡迎與我們聯繫。也歡迎關注這一領域的朋友,報名參加我們的系列沙龍。
以下是李浩的現場分享,由三聲整理:
01 | 為什麼做虛擬偶像?最大的機會在哪裡?
在2017年年初的時候,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假如未來10年、20年只給我一次機會,讓我選一個賽道自己下場做內容,我選什麼?
最後決定就是選虛擬偶像。當時中國對虛擬偶像看好的人不太多,但是由於我把視野放到未來20年30年,所以我決定選虛擬偶像。
今年春節前,一家產業資本的投資人,說他們在密集看虛擬偶像。他問我,虛擬偶像什麼時候會爆發?我說還早。
還早是什麼時候?我說什麼時候AI設備多到幾乎每個家庭都會有,就是虛擬偶像爆發的時候。從現象上來看我們正在進入直播網際網路時代,但如果把時間周期拉長,或者從更內核的視角看,PC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之後,我們在接下來的二三十年甚至更長周期是在進入AI網際網路時代。
在AI網際網路時代,只有兩個東西特別有價值。第一,超級平臺,每天都在產生大量的實時用戶數據。
到了AI時代,90%以上的物質財富的創造是由機器人完成。需要大家工作的崗位會越來越少,需要大家工作的時間越來越少。
我們假想一下,社會跟今天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90%的人是很難真正工作的,社會會出現大量的閒人。政府會養著大家,給大家發錢,發生活必須品,但也要讓大家時間被填滿,不然會成為社會動蕩的因素。
因此時間會被各種各樣的虛擬的、廉價的娛樂填充,包括今天的遊戲,包括日本年輕人喜歡這種動漫,也包括未來的VR、AR各種。
當這種廉價的虛擬娛樂開始填充大家的時間,會引發兩個狀況,用戶會越來越不適,越來越孤獨。
所以我們現在開始做虛擬偶像,是為了當這個市場出現非常大的需求的時候,能夠用虛擬偶像去陪伴大家。我們做虛擬偶像,是因為深信在AI時代,用戶對虛擬偶像的需求會爆發,這是第一點。
第二,除了用戶需求,對虛擬偶像的商業需求在哪裡?
當我們每天都被智能設備包圍的時候,AI設備廠商之間會面臨非常頭疼的問題,產品同質化。
智能設備進入非常同質化的硬體產品後,大家就會想怎麼樣用新的東西去吸引用戶,你猜大家會想什麼?現在這個階段百度做度娘,喜馬拉雅做小雅。但是度娘和小雅是沒有人設,沒有靈魂的,沒法跟用戶有情感關係。
所以到智能設備硬體同質化之後,所有設備廠商就會想辦法,跟市場上能跟他強結合的、能夠注入靈魂的虛擬偶像深度綁定。這個時候虛擬偶像就會更深入的走進用戶的生活,只有在那個時候概率是最大的。
02 | 成就虛擬偶像的兩個核心關鍵點
2017年5月我找到了團隊,開始做虛擬偶像。
思路非常明確,做虛擬偶像跟做真人偶像的方式是一樣的,把所有的工作拆分出兩件事。
第一個叫做人設。尤其在碎片化時代,人設要非常清晰,把你的特質鮮明化的放大,讓你的用戶要麼喜歡要麼走開,總之不要讓他覺得無感。
第二,怎麼樣讓他有最大化的曝光機會,讓用戶有各種各樣的路徑渠道了解他。做自己的內容輸出也行,參加綜藝節目也行,去淘寶直播也行。總之,怎麼樣讓他的人設有更多機會,曝光在用戶面前。讓用戶有一個做出選擇的機會,我要不要喜歡?我要不要關注?
在真人偶像裡面,你會發現,他本人和他的人設往往是兩碼事。但是商業需要必須給他加上這樣的人設,在虛擬偶像身上沒有這樣的痛苦,也不必有這種現實的扭曲,可以根據對用戶的認知和了解,把它打造出來。
其實人設分為幾個層級,最底層是虛擬偶像背後的價值觀、世界觀體系。任何一個能夠激發起用戶情感共鳴的內容,要從內容產出最底層,看他背後的世界觀體系。之後往中間層和表層走才是人物性格特質、能力,和外在形象、聲音。
我們2017年5月組建團隊,2018年3月份參加東京漫展,默默醬亮相,5月份開始上抖音運營,中間花了11個月的時間做研發,其中最多的時間都花在底層世界觀的構建上。
默默醬的整個底層人設,我們把她定義為一個來自於Mox2宇宙,通過時光隧道的打開,掉到了地球上,同時在尋找另外的小夥伴。在平行宇宙裡面生活的也是人,因此她跟人的情感是共通的,有人的很多特色。這樣一個底層人設,可以讓我們根據需求去架構她以及她的同伴身上的各種可能性。
在做默默醬中間層和表層的時候,也遇到了很多挑戰。默默醬和小耳朵在東京漫展亮相的時候,我們用了兩個Coser,但是圍在小耳朵身邊的人比圍在默默醬身邊的人要多。我們後來發現,在日本的虛擬偶像粉絲群裡面,喜歡小蘿莉的用戶比例更高。
當時前面有兩版人設稿都被我推翻掉了,為什麼?因為不夠好看。95後用戶整體是特別看顏值的,顏值即正義。但如果按照日本虛擬偶像的風格做,你會發現日本的用戶對顏值的認知跟中國用戶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當時在做盲測的時候,1000個隨機用戶,超過56%的用戶認為默默醬醬是那一批最好看的時候,我們才把版本定下來。
第二,默默醬是個逗比。
日本的很多虛擬偶像不是逗比,愛醬最初很無趣,在中國做必須有逗逼的人設。為什麼?
過去幾年,我在面試的時候,如果面試的是95後小夥伴,我通常會問到這個問題,你如果用三個詞形容自己,你會用哪三個詞?或者說你覺得你朋友會用哪三個詞來形容你?
特別有意思,不管這個人坐在我面前給我什麼樣的感受,六七成的面試者其中一個答案都是逗比。對,要不他自己覺得自己逗比,要不他認為朋友會覺得他逗比,即使他坐在我的面前,給我的感覺是完全不逗比,他也會這麼覺得,那說明什麼?說明95後的用戶心裡有這樣的訴求。
逗比,要麼是他們的現實人格,要麼是理想人格。所以我們在做虛擬偶像的時候,為了迎合95後用戶,我們必須讓我們的默默醬有逗逼的特質。
她要能唱歌,因為今天的偶像,能唱歌的人比能跳舞的人更受歡迎。她還有一些特點,比方說是一個超級吃貨。我們之前在做抖音的時候,做了一次動畫短片,播放量特別高,就默默醬吃火車、吃飛機、吃輪船,到最後把地球吃掉,跑到宇宙中去吃太陽,吃一切。
其實在2017年做研發的時候,我們內部爭論比較多的一個點是,默默醬到底應該是應該重心針對二次元人群,還是應該面向泛人群?
我們的早期團隊裡面,有非常重度二次元的成員,包括我們有做初音未來的團隊的同事,他們基於以前對虛擬偶像的認知,認為要做重度二次元。但儘管爭論激烈,最終選擇沒有任何疑問,就是一定做泛二次元人群。因為我們做虛擬偶像的背景是AI時代。所以不用選擇把自己圈住。
03 | 虛擬偶像現階段的商業機會
廣告很困難。從我們去年接的第一條,Epson的印表機投放,然後第二條隔了4個月,我沒有想到,我以為一旦開始就很多廣告會跟上來。當時我自己已經非常少談客戶,這種情況下,我帶著默默醬去談了一批國際國內的平臺和公司,希望讓默默醬拿到代言、年度贊助,但是談好的沒有一個落地。
我本來感覺,我自己去幹這個事情應該不太難,但是兩三個月一個單都沒拿下來。包括一個頭部國際品牌的品牌總監,非常喜歡默默醬,在往美國總部報方案的時候還是被斃掉了。因為他們總部的同事表示沒有聽說過默默醬,他們覺得你把一個知名的化妝品品牌,跟一個不太有知名度、粉絲還相對低齡化的虛擬偶像放在一起,會不安全。
我們去年年底談了一個國企的乳品品牌,品牌經理也特別喜歡,已經達成了合作預期,最後內部團隊換人,又沒下文。
但是事情幹到特別曲折的時候,往往給我的啟發是,這裡面一定有什麼不對。因為事情如果是對的,會幹得比較順,但如果一個事情很艱難,很可能有什麼地方不對。
最後,我不擔心默默醬的商業化,是因為火星有足夠的商業資源,我本人有辦法去推動一些品牌深入的合作,但並不代表虛擬偶像已經有了非常好的土壤,讓很多品牌合作,這是幹很強行的事情。所以要付出特別多。
現在廣告主的預算縮減更是空前,2019年整個廣告主上半年在傳統媒體的廣告投放下滑18.9%,整個媒體預算的下滑是8.8%。2020年同比2019年廣告主的預算,1~5月下滑50%以上。
從兩會來看,整個政府報告的核心投入是在新基建,對於AI網際網路有巨大的促進和推動。從過往的經驗來看,經濟下行的時候,娛樂產業反而有更大的機會。
虛擬偶像,從長期來看,有很多種變現的可能性。比方說開發遊戲,它可以為自己的遊戲代言,可以架構自己遊戲的世界觀。
比如IP授權。初音未來跟小米的合作,實際上是 IP授權或者衍生品這一塊,在這裡面選擇的時候,應該讓你這個IP跟那些本來用戶就會選擇的商品關聯起來,才是更好的機會,而不是重度的二次元衍生品比如手辦什麼的。
現在直播電商很火,直播電商跟IP授權是掛鈎的。比如,默默醬的粉絲有很強的粘性。我們在商品的開發中,決定集中在零食,跟人設自然關聯,默默醬作為一個超級吃貨推薦好吃的零食,很自然。
我們最初是以虛擬偶像的定位,投入和內容產出方向一開始都在那個方向,但後面我們越來越多的加入虛擬主播的方式,畢竟我們把變現模式在往虛擬主播靠。實際上,今天連那麼多明星都在帶貨,這個現階段帶來的收益更高。
©三聲原創內容 轉載請聯繫授權
【爆料或尋求報導】加微信號:sanshengss333
原標題:《火星文化李浩:虛擬偶像長線看AI,當前機會在直播》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