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刊文:釣魚島必回歸琉球也可再議

2020-12-04 半島網官網
  

法國1809年繪製的以臺灣為中心的東中國海沿岸圖,圖中標出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為臺灣附屬島嶼。

  5月8日出版的《人民日報》發表題為「論《馬關條約》與釣魚島問題」的文章指出,按照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等文件中對戰後處置日本的規定,不僅臺灣及其附屬諸島(包括釣魚島列嶼)、澎湖列島要

回歸

中國,歷史上懸而未決的

琉球

問題也到了可以再議的時候。文章摘錄如下:

  1972年日本外務省發表《關於尖閣列島主權的基本見解》,聲稱:「該列島向來構成我國領土西南諸島的一部分,而根據明治二十八年五月生效的《馬關條約》第二條,該列島並不在清朝割讓給我國的臺灣、澎湖諸島內。」這成為日本所謂擁有釣魚島主權的依據之一。然而 ,事實果真如此嗎?

  《馬關條約》第二款第一項、第三項對同時讓與的遼東半島、澎湖列島的地理範圍有明確的界定,為什麼僅對「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進行了模糊表述?從日方公開的有關《馬關條約》交涉議事錄的記載,我們可見日本政府在條約中模糊處理臺灣附屬島嶼的用心。

  1895年6月2日中日籤署《交接臺灣文據》前,關於臺灣附屬各島嶼包括哪些島嶼,成為雙方討論的焦點。當時日本公使水野弁理和清政府全權委員李經方會談,水野談話表明,日本政府承認臺灣附屬島嶼已有公認的海圖及地圖,因而不需要在接管臺灣的公文中列出釣魚島列嶼,從這一點看,日本政府實際上承認釣魚島列嶼是臺灣附屬島嶼,因為釣魚島列嶼在公認的海圖及地圖上早已標明它屬於中國;另一方面,這段對話還表明,日本政府會談代表水野有意隱瞞另一個事實,即在《馬關條約》籤署前3個月,日本政府已召開內閣會議秘密將釣魚島編入了衝繩縣。

  在很長時間內,日本政府並未公開宣稱對釣魚島擁有主權。1896年3月日本發布名為《有關衝繩縣郡編制》的第十三號敕令,明治天皇並沒有將釣魚島明確寫入。而第十三號敕令卻被日方視為其擁有釣魚島主權的依據之一,顯然是欺騙世人。

  日本「竊佔」釣魚島絕非什麼「和平方式」,而是近代殖民侵略的產物,是甲午戰爭中日本戰略的一環。正是基於侵華戰爭勝券在握,日本內閣才搶先竊據釣魚島,接著才有了不平等的《馬關條約》;正是通過《馬關條約》,日本力圖以所謂條約形式,實現其對釣魚島「竊佔」行為的「合法化」。這一歷史過程是清楚無誤的,是史家的共識。

  根據中國歷史文獻記載,「釣魚島是臺灣附屬島嶼」這一事實,是明確無誤的。儘管日方力圖割裂釣魚島與中國臺灣的歷史聯繫,並一再否認《馬關條約》中的「臺灣附屬島嶼」包括釣魚島。但大量歷史文獻表明,中國政府將釣魚島納入臺灣轄下,從海防和行政兩個方面都對釣魚島實施了長期的有效管轄,釣魚島不是無主地,而是中國臺灣的附屬島嶼。

  日本內閣秘密將釣魚島列嶼劃入衝繩縣管轄,與甲午戰爭有關,也與日本的「衝繩處分」有關。衝繩本是琉球王國所在地。 1879年,日本政府以武力派往不設軍隊的琉球,將琉球國王強行解到東京,吞併琉球王國,將它改名為衝繩縣。在這種背景下,出現了1885年—1895年之間日本政府(包括琉球政府)商討在釣魚島設置「國標」以及把釣魚島列嶼劃歸衝繩縣的問題。在釣魚島設置「國標」以及把釣魚島列嶼劃歸衝繩縣是與日本完成攫奪琉球並進而指向臺灣聯繫在一起的。

  《馬關條約》籤訂,清政府沒有能力重提琉球,臺灣以及附屬諸島(包括釣魚島列嶼)、澎湖列島、琉球就被日本奪走了。但是,1941年中國政府對日宣戰,廢除《馬關條約》。隨後《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做出了戰後處置日本的規定,日本天皇接受了這些規定。依照這些規定,不僅臺灣及其附屬諸島(包括釣魚島列嶼)、澎湖列島要回歸中國,歷史上懸而未決的琉球問題也到了可以再議的時候。任民   

■相關新聞   日本建議越南組建海上保安廳

  將向越南出口 1000噸以上的高性能海上巡視船

  據日本新聞網5月8日報導,日本政府與越南政府間的首次海洋安全保障會議將於5月在越南河內舉行。據報導,日本政府擬建議越南政府將越南的海上警察從越南人民軍中分離出來,從而實現日本海上巡視船向越南的出口。日本政府欲藉此強化日越兩國在南海問題上的緊密合作,稱「要與越南聯合對抗中國在南海的維權行動」。

  一名日本政府人士透露,日本政府計劃用日本政府開發援助(ODA)資金援助的方式,向越南出口1000噸以上的高性能海上巡視船,以協助越南加強「在南海的維權力量」。由於日本的ODA資金只能用於非軍事項目,因此,日本政府將在本月舉行的日越首次海洋安全保障會議上,建議越南政府將其海上警察部隊從越南人民軍中分離出來,幫助越南建立與日本相同的海上保安廳機制,以便實現日本海上巡視船的對越出口。日本媒體認為,日本政府要求外國軍事機構改變組織結構,十分罕見。

  據報導,日本迄今為止,已經與菲律賓開展了海洋保障領域的合作,除了計劃向菲律賓出口海上巡視船之外,還幫助菲律賓海岸警備隊重建部隊機制,並派出教官培訓菲律賓警備隊員。報導稱,日本希望與越南強化海洋安全保障合作,幫助越南建立與日本相同的海上保安廳機制,以便強化日本在南海的存在感,「實現聯合封鎖中國的目的」。宗文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不僅釣魚島要回歸 琉球也可以再議了
    類似記載在其他官員的公文文書中也屢見不鮮,如乾隆十二年(1747),時任巡視臺灣兼學政監察御史範鹹著《重修臺灣府志》明確指出,釣魚島等島嶼已劃入臺灣海防的防衛區域內,屬於臺灣府轄區。同治十年(1871)刊行《重纂福建通志》,其中《臺灣府·噶瑪蘭廳》載:「北界三貂,東沿大海……又山後大洋北有釣魚臺,港深可泊大船千艘。」
  • 人民日報刊文論證釣魚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
    實際上,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為中國轄地,也是當時日本人、中國人、琉球人的共同認識。 1650年,琉球國相向象賢監修的琉球國第一部正史《中山世鑑》記載,古米山(亦稱姑米山,今久米島)是琉球領土,而赤嶼(今赤尾嶼)及其以西則非琉球領土。
  • 釣魚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
    無論從歷史、地理還是從法理的角度來看,釣魚島都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中國對其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    日本在1895年利用甲午戰爭竊取釣魚島是非法無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根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等國際法律文件,釣魚島回歸中國。無論日本對釣魚島採取任何單方面舉措,都不能改變釣魚島屬於中國的事實。長期以來,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不時製造事端。
  • 楊天石:蔣介石與釣魚島的主權爭議
    將釣魚島和歸還琉球問題混雜是美國政府安下的釘子。蔣介石原先希望美國政府分開處理,將釣魚島歸還中國,但美國不聽。退到臺灣後,蔣介石仰賴美國的援助,以維護自己的政權,但是,在美國決定將釣魚島的「行政權」轉交日本後,蔣介石終於對美國說了「不」字。
  • 歷史上釣魚島記載:歸屬中國還是日本?
    清朝時期,中國與琉球的界線在釣魚島附屬島嶼赤尾嶼南面海槽一帶,已成為中國航海家的基本常識。清朝第二次冊封使汪楫1683年赴琉球,翌年寫下《使琉球雜錄》。該書記載了他途經釣魚島、赤尾嶼後為避海難而祭祀時,船上人告訴他船所經過的海槽(當時稱「過郊」或「過溝」)即「中外之界也」(汪楫:《使琉球雜錄》,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分館善本館藏書)。
  • 人民日報駁斥中國地圖曾承認釣魚島屬日說法
    9月21日晚,多名日方人員登上釣魚島;9月22日,日本右翼團體在東京發動反華示威,鼓譟「中國侵犯了釣魚島」,煽動「日本自衛隊常駐釣魚島」;日本海上保安廳從全國各管區抽調巡視船以保持釣魚島海域的警戒態勢,幹擾中國海監船和漁政船在釣魚島海域的正常巡航和護漁維權。
  • 三、美日對釣魚島私相授受非法無效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釣魚島回歸中國。但20世紀50年代,美國擅自將釣魚島納入其託管範圍,70年代美國將釣魚島「施政權」「歸還」日本。美日對釣魚島進行私相授受,嚴重侵犯了中國的領土主權,是非法的、無效的,沒有也不能改變釣魚島屬於中國的事實。
  • 中國釣魚島主權與戰略價值
    在這一串島嶼的中段,我東海方向的正面,正好是琉球群島和臺灣島,它們加上日本九洲島使我東海海區與太平洋分隔。琉球國曾與我國有2000年的歷史淵緣和500年的藩屬關係。   後者是廣泛存在於中國與周邊鄰國關係史上的一種特殊的國家形態,在19世紀80年代之前,琉球國一直向中國中央政府呈進貢品。但在1879年,一直企圖實現海上南下擴張政策的日本實現了它對琉球的覬覦已久的吞併野心。
  • 釣魚島的資源(圖)
    據1967年聯合國調查發現,釣魚島海域蘊藏著800億桶的海底石油和油氣(也有數據稱釣魚島周邊海域石油儲量可達30億-70億噸,超  釣魚島面積不大,但是自然資源卻非常豐富。其中主島上山茶、棕櫚、馬齒莧隨處可見,仙人掌遍地叢生,很多都是名貴藥材。比如在釣魚島上有一種海芙蓉海草,生長在沿岸的巖石縫中,是防治風溼症和高血壓的良藥。
  • 日本「糾纏」釣魚島--國際--人民網
    1879年 日本吞併中國琉球群島。同年,中日兩國政府曾對琉球的歸屬問題進行談判。在談判中,雙方都認為琉球共36個島,釣魚島等島嶼根本不在36個島之內。 1885年 日本把擴張目標定為釣魚臺群島,因清王朝反對,未果。 1895年1月21日 日本內閣再次討論,決定強行佔領釣魚島,在島上建立標牌(實際未建)。
  • 釣魚島的地理位置在哪裡?是哪些島嶼組成的?三維地圖一起了解下
    接下來就跟著小八一起來了解一下釣魚島吧~釣魚島是中國東海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主島,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固有領土。它距臺灣基隆市約190千米,周圍海域面積約為17.4萬平方公裡。釣魚島長約3641米,寬約1905米,面積約3.91平方千米,最高海拔約362米,地勢北部較平坦,東南側山巖陡峭,東側巖礁頗似尖塔,中央山脈橫貫東西。
  • 釣魚島就是美國有意在中國和日本之間埋下的隱患
    接下來,我們一起走近釣魚島,還原它的歷史和歸屬,以及中日之間怎樣形成的釣魚島問題爭端。關於釣魚島的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隋朝。當時,隋煬帝曾派朱寬出訪「琉球」,宣揚國威的同時,更希望召其歸順大隋。外交遭拒後,隋朝率兵攻取了這個彈丸小國,雖沒有明確,但大致推斷就是今天的釣魚島。
  • 一說到釣魚島,蔡英文為啥就啞巴了?人民日報發文怒斥:縮頭烏龜
    據環球網報導,6月22日,日本衝繩縣石垣市正式為釣魚島改名,遭到中國人民的一致譴責,而海峽對岸的蔡英文當局卻對此事避而不談。《人民日報》23日發表銳評指出,臺灣綠營政客的"執政水準"大部分是靠口水撐起來的,一旦涉及釣魚島,立刻就變"縮頭烏龜"。近期,不論是香港問題還是臺灣"罷韓"事件,蔡英文都表現得異常亢奮。在她的個人社交帳號上,有不少特地用英文和日文發表議論的帖子,一字一句都格外做作。
  • 韓昭慶:從甲午戰爭前歐洲人所繪中國地圖看釣魚島列島的歷史
    對此,我國政府嚴正聲明,日本政府的這一行徑是對中國領土主權的嚴重侵犯,中國政府和人民表示堅決反對和強烈抗議,《人民日報》於當日發表了《中國釣魚島豈容他人肆意「買賣」》的署名文章。在中國,從歷史角度進行的研究主要有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吳天穎的《甲午戰前釣魚列嶼歸屬考——兼質日本奧原敏雄諸教授》一書,這是我國第一部研究釣魚島列嶼歸屬的專著。
  • 劉文典料事如神:必須拿回琉球否則後果難以想像,不料75年後成真
    就這一事,劉文典料事如神,他表示必須拿回琉球,否則後果難以想像,不料75年後成真!當時代表中國前去參加會議的是蔣介石,而關於「如何處置日本」這一問題上劉文典有話說:中國理應接受日本的賠償,其次琉球一定要拿回,即便不要賠償款琉球也不能置之不理,否則後果難以估測!只可惜這番話語並沒有被蔣介石採納,琉球就此錯失回國的機會!
  • 臺灣記者蔡漢勳:最想帶臺灣獼猴再去釣魚島
    釣魚島上是什麼樣的景色?少有人目睹它的真容。本月7日,馬英九計劃登上彭佳嶼,也只能遠眺釣魚島而已。相比,臺灣知名記者、作家蔡漢勳不僅曾成功登上釣魚島採訪,還拍了大量圖片。蔡漢勳透露,自己對釣魚島印象最深刻的是上面有很多鳥,以及日本人放的山羊。
  • 日媒稱中國在釣魚島做法是「帝國主義回歸」
    (作者京都大學教授佐伯啟思)  關於尖閣諸島(即我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本網注)問題和竹島(韓國稱獨島——本網注)問題,日本與中韓之間的緊張狀況應當已經擺脫了8月至9月期間的危機局面。  當然,9月以後,事態並沒有平息,日本、中國和韓國都不會改變立場,因此這一問題並無解決的跡象。也就是說,潛在衝突局面還將持續。
  • 中日釣魚島爭端,存在哪些美國因素,日本妄想強佔的依據是什麼
    去年,釣魚島的問題,又被炒得沸沸揚揚。大家熟知的是,釣魚島是中國的領土,而日本一直想強行佔為己有。然而釣魚島主權之爭,其中牽扯的各種因素,有很多的讀者不慎了解。首先我們說下釣魚島的基本情況:釣魚島位於,中國臺灣的東北部,由眾多的島礁組成。
  • 釣魚島並不只是一個島,釣魚島到底多大?上面可以住多少人?
    導語:釣魚島並不只是一個島,釣魚島到底多大?上面可以住多少人?引言眾所周知,釣魚島一直都是我國的領土管轄範圍,最早是在隋朝時期就為我國所有,在明朝時期《順風相送》有明確的史料記載:「……北風,東湧開洋,用甲卯,取彭家山。用甲卯及單卯,取釣魚嶼。南風,東湧放洋,用乙辰針取小琉球頭,至彭家、花瓶嶼在內。正南風,梅花開洋,用乙辰針,取小琉球。
  • 劉文典曾稱:必須控制琉球,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沒想75年後成真
    清華大學國文系主任劉文典曾就日本戰敗後該如何處置這一問題寫了一篇文章,在文章中劉文典表示中國應該全力向日本索賠,並且必須要回琉球,他還說中國即使是放棄索賠也要拿回琉球,不然後果將十分嚴重。然而這一提議並沒有引起國民黨高層的注意,導致我們錯失了拿回琉球的最好時機,並且因劉文典的影響力不夠,也沒能引起全國關注,這件事就這樣不了了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