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巡檢機器人,半數都是山東造,你知道嗎?

2020-12-05 齊魯網

在不少企業內,尤其是一些在高溫、高溼、有毒、危險環境裡的工作,工業機器人與服務機器人,已經能夠替代工人,從事高危行業,機器人代人,已經逐漸成為趨勢。近日,我省印發了《山東省智能製造發展規劃(2017-2022年)》。根據規劃,到2022年,全省製造業數位化、智能化水平國內領先,萬人機器人數量達到200臺以上。

變電站智能巡檢機器人調試。 朱洪蕾 攝

電力巡檢頻度提三倍,人工工作量降七成

9月11日,記者來到位於濟南市高新區的山東魯能智能技術有限公司,在機器人成品存放區內,一排排白色的變電站智能巡檢機器人整整齊齊。

魯能智能總經理許瑋介紹,這些機器人身高不足1米,個頭不大,但是作用不小。工作的時候,機器人能夠穩穩地行進在路面上,還能對周圍的聲音做出反應,對設備進行實時檢測,及時發現設備缺陷隱患。兩個忽閃忽閃的大眼睛,一隻能夠感知可見光,一隻能夠感知紅外線。

已經投用的變電站智能巡檢機器人,每天可以巡視整個變電站三遍,每臺機器人每天要扭動腦袋700多次,能夠有效減輕變電站值班人員的工作強度。許瑋介紹,通過電力機器人智能化運檢,極大地推進了「機器代人」進程,可實現全自主、高效率、全天候巡檢,運檢精度準、安全係數高、適應能力強。以500千伏變電站為例,機器人巡檢頻度可提高3倍,人工例行巡視工作量下降71.4%。

變電站智能巡檢機器人沒少立功。許瑋介紹,在2014年4月15日,變電站智能巡檢機器人在巡檢過程中發現500千伏嶗山變電站2號存在安全隱患並預警。如果事故發生,經形成大面積停電,間接損失可能會有數億元。自2005年第一臺變電站智能巡檢機器人在濟南投運以來,已經在全國765所變電站推廣應用了近500臺,市場佔有率保持在全國第一,佔據國內市場半壁江山。

山東省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機器人研究室主任、研究員趙永國介紹,以前電力公司都是人工巡檢,需要電力員工不斷用眼睛來觀察是否有隱患,非常辛苦,很有可能遺漏安全隱患,而且工人在變電站內工作也會存在一定的危險,而使用巡檢機器人的好處是,機器人不會疲憊,也不會遺漏安全隱患。在機器人代人工作方面,魯能智能研製的一款配電網帶電作業機器人更具有代表性,「以往檢修人員帶電作業,要爬到高高的電線桿上直接接觸電網帶電部分,這種帶電作業機器人完全可以代替人類,長期『駐守』在電線上。」

變電站智能巡檢機器人

新舊動能轉換,機器人是核心裝備

趙永國介紹,從機器人種類上區分,一般分為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工業機器人一般指的是常見的機械臂,現在應用最多的是汽車行業,汽車整車廠,包括焊接、噴塗、搬運、零部件的上下料等,都是工業機器人主要應用領域。

而服務機器人則分為兩類,有一種是家庭服務的,還有一種是專門服務的。國內一般把專業服務機型叫做特種服務機型,像航空航天、醫療等領域,以及危險環境作業的、軍方的機型等,都叫專用服務機器、特種機型;而一般家庭機型,像用來擦玻璃的,掃地的,娛樂的,這些都是家庭服務機型。

趙永國介紹,在一些高危行業,如高溫、高溼、有毒的環境作業的,不適合人去操作的,都可以使用機器人。拿搬運來說,不管是什麼產品,最後肯定是打成包,像化肥、糧食等,以前都是靠人,但這些都是重體力活,不少人的腰都受不了,這些工作,現在都是機器人在做。

像山東恆易德公司生產的工業機器人主要適用於化工、飼料、食品、耐火材料等領域的搬運、碼垛、裝車等,產品已應用於壽光聯盟集團、沂水青援集團、諸城興貿集團、新希望集團等企業。

趙永國表示,山東是製造業大省,工業機器人主要就是在工業製造上,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靠的就是高端裝備,自動化水平,機器人是最核心的構件。從新舊動能轉化來說,機器人在高端裝備製造業裡面,就是最核心的裝備。

趙永國介紹,「從焊接來講,焊接很大程度是靠工人的經驗,那每個人的經驗是不一樣的,用機器人焊接就不存在這個問題,是完全一致的。」「工人做某個東西,一天能焊接10個,機器人就可能100個,能24小時生產,減少用工人數,企業成本降低。」趙永國說到。

「新舊動能轉換,實際上也就是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傳統產業新舊動能轉換靠啥?就是靠提高自動化、智能化水平,而自動化水平靠什麼?就是靠裝備,這裡面機器人就是先進裝備的代表,是核心裝備。」

山東企業「小散弱」,產業處於落後狀態

趙永國介紹,在機器人研發生產領域,山東其實比較落後,不如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遼寧等地。無論是產業還是技術創新方面,山東總體上比較弱,沒有太大的企業。創新上集中在各個高校,院所並不豐富。

據了解,我省的機器人相關企業,平均營業收入不足2億,規模以下企業佔42%,產品主要集中在搬運、抓取、碼垛等領域,人機互動型智慧機器人產業化進程較慢。企業「小、散、弱」問題突出,自主品牌薄弱,企業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參差不齊,產品一致性、可靠性、穩定性與國際知名企業有較大差距。目前我省機器人產業總體處於中低端水平,系統集成所需的機器人本體、控制系統和關鍵核心零部件,多數用戶要求使用進口產品,在汽車、電子、生物製藥等領域使用的機器人主要是國際品牌。

「為什麼要用進口工業機器人,而不是國產工業機器人,就是因為進口工業機器人確實好用」,趙永國坦言,「拿一個製造企業來講,需要的是生產線開工之後,最好不要停下來,一停就造成不小的損失,但是這一點,很多國產工業機器人就做不到,企業只能買進口的」。

趙永國介紹,在工業機器人研究領域,國外的科研機構和企業,比咱們研究的早,應用的也早,想要趕超難度很大,現在科研機構和企業也在做,也有不少成效,但是距離國外差距還是不小。

服務機器人,可實現彎道超車

而在服務機器人領域,反而在研究上差距不是很大,企業有趕超的希望,像魯能智能研發的智能巡檢機器人,就是用於專門服務的服務機器人,也成為了國內最早完成電力機器人成果轉化並進行批量生產推廣的企業。事實上服務機器人市場需求量大,我省服務機器人發展也很迅速,這也為我省實現服務機器人彎道超車提供了必要條件。

山東康泰實業公司生產的康復服務機器人國內市場佔有率高達24%,2016年上半年生產3.8萬臺,同比增長15%。威高手術機器人、海天智能和攬盛機器人等公司生產的醫療、康復、護理服務機器人正進入產業化階段。

德州力維機械公司2016年上半年生產消防救援機器人6臺,同比增長30%;山東國泰科技公司上半年生產消防滅火機器人4臺,同比增長100%,安保等特種服務機器人正在迅速崛起。

而在前不久剛結束的2017中國(青島)國際海洋科技展覽會上,山東企業提供的各式各樣的水下機器人成為展會上的亮點,它們可以搭載多種設備完成水域環境監測、水下搜救、水產養殖與漁業應用等多項任務。

青島趕海機器人有限公司展出了T51系列駝載平臺式水下機器人。T51是國內首創的水下運載平臺,可以根據用戶需求留有很多接口,方便與搭載的水下工具對接,保證數據通訊便捷有效。可以攜帶機械手、地震接收儀、海底記錄儀、雷射3D掃描儀、雷射粒度儀、3D圖像聲吶、水聽器等多種設備,實現在水下的不同運動軌跡,或海底爬行,或定深飛行,甚至定高、定向航行,進行在線實時數據收集,可實現許多傳統設備實現不了的作業,極大節約了海上作業時間,節省海上作業經費。

齊魯晚報 齊魯壹點 記者 朱洪蕾

[責任編輯:楊凡、徐紅梅]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變電站巡檢機器人流量卡,巡檢工作中的「千裡眼、順風耳」!
    這些數據都表明變電站巡檢機器人的市場需求是持續增長的,變電站巡檢機器人流量卡的需求那就不用多說了。一、變電站巡檢機器人流量卡上面我們說到的變電站巡檢機器人流量卡,其實就是三大運營商針對企業設備所提供的一種流量卡,也就是大家常說的物聯卡。
  • 看準巡檢機器人的百億空白市場,京華未來要在機房裡「搞事情」
    雖然巡檢機器人已在多個領域中有廣泛應用,但國家電網始終是巡檢機器人最大以及最早期的「買家爸爸」。早在1999年,國家電網山東電力公司就投入使用了智能巡檢機器人,讓電力工人告別在高溫雨雪等惡劣天氣中巡檢的「折磨」,標誌著電力巡檢逐步邁入智能化時代。
  • 應對寒潮 國網上海電力檢修公司智能巡檢機器人全員出動
    國網上海電力檢修公司第一時間啟動應對惡劣天氣應急預案,結合電網實際運行情況,落實多項寒潮天氣下應急防範保電措施,並密切關注天氣變化趨勢,確保電網設備平穩運行。  在1月7日上海氣象臺發布今冬首個寒潮預警之際,國網上海電力檢修公司就組織各專業運維人員加大對電網設備的巡視力度,縮短巡視、測溫周期,對變電站設備、輸電線路、電纜線路的防風、防冰凍的情況進行「拉網式」排查,對發現的設備缺陷及時消除,並制定了詳細的運維檢修工作方案,做到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提高電網應對寒潮天氣的能力。
  • 機器人業務加速 賽為智能新籤100臺智能巡檢機器人訂單
    ,用於電力系統的巡檢、監控和預警。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電力能源的需求也不斷增大,配電房數量不斷增多。而配電房設備巡檢,涵蓋了繼電保護室、開關室等室內設備,巡視工作量也越來越大,人工巡檢的到位率、及時性卻無法保證。配電房一旦出現設備故障,引發停電事故,會給社會和企業的發展,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市場對智能巡檢設備的需求越來越大,智能化、無人電力巡檢呼聲愈高。
  • 浙江首臺智能巡檢操作機器人在嘉興文昌變電站正式上線
    浙江首臺智能巡檢操作機器人在嘉興文昌變電站正式上線 發布日期:2020-07-16 11:14 信息來源:市供電公司 瀏覽次數: 伴隨著輕微的馬達聲,一個長相奇特的機器人,懸停在嘉興文昌變待用間隔的一臺電力控制開關櫃前,緩緩伸出長「手臂」貼向櫃面,用它的兩個「手指」緊緊夾住開關櫃面上的控制旋鈕,按照預先的指令,將「就地」切換至「遠方」。
  • 盤點機器人的行業應用
    摘要:本文介紹了機器人在工業和服務業中的不同應用。 在我們普通人的心目中,聽到「機器人」第一反應就是充滿科技感但冰冷的龐然鋼鐵,或者就是電影中酷炫的智慧機器人角色。不管是哪種感受,最終都歸結出一個認知,那就是「機器人」是充滿高科技而神秘的,它離我們普通人的生活非常遙遠。
  • 5G+智能變電站巡檢機器人 一小時完成人工3天工作量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隨著提前完成4.5萬個5G基站的建設目標,深圳宣布進入5G時代,開始建設全球5G標杆城市邁進。如今,各項5G應用項目正在深圳落地生根,市民已經能感受到5G正在讓城市更智能,讓生活更美好。在鵬城變電站,一個小機器人正眨著電子眼,認真地掃描著電站裡的每一顆螺絲,把數據即使傳輸回控制室終端。
  • 青海首個電力巡檢 無人機培訓基地落成啟用
    由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創辦的電力巡檢無人機駕駛培訓基地的正式啟用。這批學員將在這裡接受無人機電力巡檢技能提升培訓。青海首個電力巡檢無人機駕駛培訓基地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落成啟用。10月19日,青海首個電力巡檢無人機駕駛培訓基地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落成啟用,並迎來首批13名學員。未來12天,這批學員將在這裡接受無人機電力巡檢技能提升培訓,強化現場飛行操控水平。
  • 普洱安防巡檢機器人廠家電話
    普洱安防巡檢機器人廠家電話後車廂玻璃為鋁質,整體防撞牆設計,側面有位置顯示警示燈,側面透明玻璃上有引導路燈設計。在前蓋的上下兩側,設計有兩個後備箱,通過這兩個艙的外部結構,安裝有前轉向柱,後轉向柱位於駕駛室內。車輛的轉向柱上方有一個展示窗,驅動車輛前行。這是一個自動爬梯,可以實現駕駛室內與車輛之間的直接上下對話。
  • 耕耘四年,大倉如何靠實力成為巡檢機器人新星
    2016年,大倉機器人成立,通過集結仿真、機器人、模式識別、人工智慧、機器視覺和雲計算等領域摸爬滾打多年的精英,組建出具有實力的人工智慧研究團隊。在公司發展的歷程中,創始人胡揚著眼未來,針對將來的市場需求,帶領團隊積極研發巡檢機器人。
  • 我國首次一鍵控制5架無人機實施電力巡檢
    一鍵啟動多架無人機,無需人工手動操控,自主智能開展線路巡視,這是中國電力系統內首次利用一鍵控制5架無人機新技術開展輸電線路巡檢。無需遙控器操控,巡檢人員在地面操作臺發出啟動指令後,多架無人機便可分別按照預先設定的路線和任務自主起飛、自主巡檢、自主返航降落,對輸電線路進行360度無死角精益化巡檢,全程無需人工幹預。
  • 釐米級精準巡檢 毫秒級自愈響應 杭州亞運會電力保障將首次使用...
    杭州網訊 9月7日,2022年杭州亞運供電區域內220千伏方圓變電站、110千伏新街變電站等6座輸變電工程通過電力北鬥增強系統設計施工方案評審,這標誌著亞運史上將首次使用電力北鬥增強系統。據悉,電力北鬥地基增強網是一套使北鬥系統定位精度從米級提升至釐米級的軟硬體綜合集成系統,由基準站網絡、數據播發系統、數據處理系統、運營服務平臺和用戶應用終端等構成。
  • 國網徐州供電公司實現線路巡檢機器人「全自動駕駛」
    為確保全市安全穩定可靠用電,國網徐州供電公司立即利用新一代飛行巡檢機器人對220千伏沙堡線等全市主要供電線路進行雪後特巡。在完全沒有人工幹預的情況下,飛行巡檢機器人僅耗時14分鐘就完成了4691線27、28號杆的巡檢工作,而在以往,這項操作需要50分鐘以上。由於各種因素,近年來輸電桿塔的精細化巡檢成為一大難題。
  • 機器人2020眾生相:防疫點了一把火服務機器人仍在徘徊
    它不能移動,但是會朝你扭轉腦袋,你可以跟它詢問今天的天氣,商場有哪些店鋪,以及找到店鋪的導航路線,但它知道的並不比手機中的各類導購app多,作用幾乎相當於旁邊的指引示意圖。林沐認為,這種方式是錯誤的,在醫院,更多時候,對方上來就會指出,機器人沒用,「他們不會從自動化的角度幫你想怎麼優化流程,而是站在從業人員的角度去批評機器人不行,因為他們見過了太多不行。」網際網路公司一向喜歡試錯,在AI資本潮的助推下,大批產品在公司不了解真正業務落地可能的情況下就被生產了。「按照線下廣告需求,至少要投放10w塊,怎麼投放,購物中心放得下嗎?用得起來嗎?」
  • 【盤點】國內發展潛力較大的機器人品牌企業
    8、山東魯能智能技術魯能智能的電力特種機器人一直處於國內領先水平,創造了多項行業第一,已經有十幾臺變電站設備巡檢機器人、線路除冰機器人在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的各網省公司成功投入運行。山東魯能智能技術有限公司託在電力行業及相關領域的長期積累,主要面向電網、發電、冶金、煤炭等行業開展電氣自動化、企業信息化和電力行業特種機器人等業務,包括高頻開關直流電源系統、微機型繼電保護和綜合自動化系統、數位化變電站系統、電動汽車充電站解決方案、發電廠電氣監控系統(ECS)、電力企業生產過程信息化解決方案、電力企業管理過程信息化解決方案、變電站設備巡檢解決方案、輸電線路巡檢解決方案等
  • 「無人機+」巡檢助力「風光」產業
    在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內蒙古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內蒙古新能源公司」)四子王旗維檢中心站院內的無人機自動機場上,一架攜帶視覺識別、雷射雷達等設備的無人機正緩緩升起,一會兒就飛抵指定的風機,開始自動識別風機正面並自動規劃每支葉片的巡檢路線,近距離多角度拍攝風機各個部位,同時錄製圖像視頻資料。
  • 無人機電力巡檢成常態 | 華北工控革新無人機專用計算機產品方案
    伴隨著一年中最熱時段的來臨,人們對電扇、空調的依賴度越來越高,城市用電的需求爆發給電力巡檢部門帶去了巨大壓力,便捷高效、應用靈活且操作簡單的無人機成為了電力巡檢的「神器」。01近日,西寧市一名電力巡檢人員通過遙控器一鍵啟動了5架無人機同時起飛天空,按照預定軌跡對5基鐵塔進行巡視,無需人工手動操控、自主開展線路巡視、360度無死角精益化巡檢的技術特性再次展現了無人機巡檢的高效性和便捷性
  • 神華國華(北京)燃氣熱電有限公司:巡檢明星上崗記
    這是央視節目主持人撒貝寧在《機智過人》中對國華京燃熱電廠巡檢明星的描述。這位巡檢明星名叫閃電哨兵,是一臺智能巡檢機器人,2019年9月亮相CCTV1後一夜爆紅,成為了業內「紅人」,也成為了京燃熱電的智能化代表。您可別看它長相沒什麼氣勢,它在節目設置的挑戰賽中可是實實在在戰勝了12名來自全國各地的電力技能大師,通過上崗測試。
  • 迎戰颱風|無人機停飛、機器人停運 但他們還堅守在電力保障第一線
    原標題:迎戰颱風"安比" | 無人機停飛、機器人停運,但他們還堅守在電力保障第一線圖說:國網上海檢修公司運維人員冒雨對500為了最大限度保障城市安全運行和市民可靠用電,國網上海電力員工堅守在迎戰颱風第一線,給這座城市帶去風雨中的溫暖與光明。  機器人的活我們來做  位於青浦的1000千伏特高壓練塘站是上海電網重要的外來電「落腳點」。每年的迎峰度夏期這裡都是「備受關注」,除了其在電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還因為站裡的小明星——智能巡檢機器人「瓦力」。
  • 智慧機器人在高壓變電站開始「上班」
    新華社廣州11月8日電(記者吳濤)南方電網廣東公司日前宣布,其研發的智能巡檢機器人投入使用,有望實現變電站24小時監控,這將提升電能系統智能化水平。首個投入使用的機器人已於11月4日在廣東電網雲浮500千伏臥龍變電站開始「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