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巡檢機器人已在多個領域中有廣泛應用,但國家電網始終是巡檢機器人最大以及最早期的「買家爸爸」。早在1999年,國家電網山東電力公司就投入使用了智能巡檢機器人,讓電力工人告別在高溫雨雪等惡劣天氣中巡檢的「折磨」,標誌著電力巡檢逐步邁入智能化時代。
但除了變電站、高壓線路等國家電網應用場景,巡檢機器人是否還有其他想像應用空間呢?北京京華未來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答案是肯定的。
京華未來成立於2016年3月,是一家工業服務機器人研發、生產初創公司。雖然公司現在的團隊規模僅有10人左右,但是其核心成員在國家電網、鐵總、中石油等國家政府企業有數年或數十年的工作和項目經驗。京華未來看準了國家電網中亟待使用機器替代人,但又被大體系公司所忽略的細分市場——伺服器機房巡檢機器人。
京華未來的CEO梁驍告訴36氪,他們率先看到了這個待開拓的市場,完成了產品的研發和實驗室測試,成功提交六個省的省級科技項目並已有兩個項目通過,即使未來有友商看到了同樣的商機,京華未來也會有近一年的先發優勢期。
梁驍表示他們研發的伺服器機房機器人,在外部硬體設備方面業內已有較成熟的技術。但在訓練算法模型的圖源資料庫方面,京華未來有明顯優勢。因為國家電網是涉及能源安全的部門,普通做巡檢機器人的企業,哪怕是做國家電網變電站、高壓線路巡檢機器人的企業是很難獲得伺服器機房圖源的。京華未來董事長及其核心團隊具有14年的國家電網乙方經歷,在相關圖源量方面佔據較大優勢,可以處理更多真實場景下會發生的問題。
不過做政府的項目,技術和渠道向來是並行的。梁驍表示由於核心成員的資源背景,他們率先申報科技項目的6個省都是他們渠道資源最豐富的地區。而在未來的3-4年中,伺服器機房機器人將在這幾個省完成大規模推廣。2017年進行多省科技項目的申報已經等待審批通過,2018年通過的省份會採購不多於10臺的機器人進行試點的可行性驗證,完成驗證後會在2019年大規模推廣。
梁驍表示,國家電網的伺服器機房機器人雖然是個垂直的細分市場,但是其體量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小。國家電網省級伺服器機房共497個,對機器人的需求在1500-2000臺,整體的市場容量可達10-20億。而隨著能源網際網路的發展以及能源數據的不斷增加,伺服器機房機器人的市場容量必然會相應增加。京華未來依託先發優勢,以及在某些省份的資源優勢,可以佔據23%-30%的市場整體份額,而最終包含機器人、作業系統、機房改造等部分的打包方案的毛利率約為60%及以上。
在市場競爭方面,這個領域尚屬一塊新蛋糕。未來有可能和京華未來同切一塊蛋糕的是現有的國家電網巡檢機器人供應商,根據歷年供應商名單,主要有山東魯能智能技術有限公司、浙江國自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朗馳欣創科技有限公司。不過各供應商也有各自的資源渠道優勢地區,山東魯能根據近年來國家電網的中標地區,可知其具有絕對資源優勢的地區是山東省,而北京、天津、內蒙古、陝西、廣東、廣西、雲南等全國20多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也有覆蓋其巡檢機器人。浙江國自機器人的絕對資源優勢地區在江浙一帶,朗馳欣創的巡檢機器人產品則覆蓋至北京、內蒙、寧夏等11省。京華未來避開其潛在競爭企業的核心優勢地區,選取了自身有較大把握的北京、河北、天津、甘肅、湖北、廣州進行了布局,並會在未來輻射臨近省份,高速搶佔市場。
梁驍還表示,中石油和鐵總的多場景靜態環境物理狀況巡檢也是他們的潛在業務市場,這兩個市場體量可達70億左右。在2018年,京華未來會為中石油和鐵總推廣同為伺服器機房巡檢機器人、泵房、壓縮機、膨脹機廠房、以及其他安全巡檢診斷產品的其他品類產品,除了自有的渠道資源優勢,國家電網的項目驗證也會幫助他們加快市場拓展進程。
在生產方面,梁驍表示由於現在採購數少,而且各省偏向機器人定製化,因此京華未來機器人所有的組裝工作都是在他們的天津實驗室完成的。未來這些機器人實現在省內的大規模推廣的時候則可以進行標準化生產。
京華未來團隊有10人左右,現正尋求800萬左右的天使輪融資,佔股8-15%,主要用於客戶新需求的研發、地市級公司渠道的鋪設以及其他零星經營。
董事長宋金慶,機器人領域研究專家,工作年限14年,主持過大型項目和產品100餘個,包括但不局限於中煤法律系統建設、國網工程管理系統、人力資源系統建設。有5年以上企業管理經驗。董事、總經理梁驍,在中石油大慶油田天然氣分公司油氣加工第九處理廠任職會計總監4年,主持並參與廠級XBRL會計系統改造與建設。董事、營銷副總王世成,國家電網公司總部從事信息化規劃管理工作8年,曾組織國網27家省電力公司33家IT供應商完成信息系統優化提升大型項目,精通國企項目申報運作。主要成員均為清華大學-北卡羅萊納大學E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