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機器人敢直面核輻射

2020-12-01 四川在線

  探訪西南科技大學特殊環境機器人技術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本報記者羅之颺

  核輻射,聽起來可怕,其實可以利用。泡椒鳳爪經核輻射一照即可殺菌,大蒜用核輻射可防止發芽、延長保質期,天然寶石經核輻射後光芒更加璀璨……核輻射的巨大實用價值催生了一個產業。但核輻射又具有巨大的傷害力,利用核輻射就需要耐輻照的特殊機器人代勞。

  西南科技大學的特殊環境機器人技術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就是研發這種機器人的佼佼者,其「強輻射環境強適應型機器人」成功處置了河南杞縣、廣州番禺的強放射性核輻源被卡事件,開創國內採用機器人處理此類故障先例。

  這種不怕輻射的機器人有何神奇之處?這個實驗室裡還有哪些機器人能顯神通?5月22日,記者實地探訪了該實驗室。

  A

  實驗室裡的「最前沿」

  特殊機器人可上天入地在核輻射現場行走自如

  和集中辦公的實驗室不同,特殊環境機器人技術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分散在西南科技大學各個樓宇裡,特種機器人系統綜合研究室位於東6教學樓,特種機器人系統綜合調試室位於東9教學樓,教師辦公區、智能系統與智慧服務創新實踐班位於東7教學樓……

  布局分散,是因為實驗室不是一次性建成的。2002年,機器人技術及應用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成立,專注於競賽機器人研發;2012年底,特殊環境機器人技術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在原基礎上成立,在十餘年的發展中,經過不斷調整,實驗室辦公地點逐步分散。

  從「省高校重點」到「省重點」,兩字之差背後是實驗室邁出的關鍵一步。

  2009年6月,河南杞縣一企業的輻照裝置在運行中發生貨物意外倒塌,導致核放射源被卡,不能正常回到安全位置。應急處理時,實驗室研發的機器人一舉「擊敗」美國卡迪諾機器人,在強輻射和複雜建築環境下,成功化解危機。

  實驗室老師劉滿祿用這種機器人要面臨的極端工作環境作了一個說明:核輻射源外圍建築混凝土厚達兩米,普通信號難以穿透;放射源射出的伽馬射線能瞬間穿透半導體電子元件,導致機器人癱瘓;在強穿透射線照射下,機器人的攝像頭,「堅持1分鐘就瞎眼了。」

  劉滿祿和實驗室副主任張華團隊的拿手本領,就是研發能在這種極端環境下正常工作的機器人——通過更換晶片,優化電路和軟體設計,包裹屏蔽等系統化的手段,讓機器人能在強核輻射環境中承擔監測、故障預警、拆解分揀、表面汙染剝離等多項複雜工作。

  實驗室在爆炸物處理、水電站引水洞與洩洪洞檢測、高電壓設備巡檢等領域進行攻關,研發核輻射源項調查、油田事故應急監測、水面垃圾打撈機器人,可謂「上天入地無所不能」。

  負責實驗室機器人機器視覺與圖像感知技術的劉桂華團隊,研發的源項調查機器人能利用核輻射檢測技術和三維成像技術,繪製出輻射地圖。「哪裡有核輻射,劑量是多少,輻射點距離多遠,在地圖上都能一目了然。」

  實驗室主攻地圖構建與複雜環境通信技術的肖宇峰團隊,與東方水利公司共同研製的水面垃圾打撈機器人,能在湖泊、河流水面,自主追尋水面垃圾,並將其打撈、減容後變廢為寶。

  實驗室遙操作機器人團隊與清華大學四川能源網際網路研究院共同研發的高壓引水洞巡檢機器人,能深入到地下數十米的水電站引水洞,在坡度達70度、長達數百米的建築體中,自動檢測表面破損情況,評估大型水利設施健康狀況。

  B

  與科學家聊聊

  既研發特殊機器人又孵化機器人人才

  「我到這裡就跟回家一樣。」記者正在和劉滿祿聊科技成果轉化,深圳市朗馳欣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鮮開義徑直走進辦公室。「師兄,來得正好,你快過來說說。」劉滿祿趕緊挪開了座位。

  西南科技大學畢業的鮮開義曾是實驗室競賽機器人的主力隊員,連續三年作為實驗室大學生機器人小組主力隊員參加國際國內多個機器人競賽。加入深圳朗馳欣創後,身兼副總經理和產品總監兩個職位,負責和實驗室合作研發新一代機器人。

  「今天主要是過來看看變電站機房巡檢機器人系統的研發進度。」鮮開義告訴記者,2017年9月,公司和實驗室籤訂這項合作協議,目前實驗室承擔的研發任務已接近尾聲,「預計明年產品就能上市銷售。」

  這樣的合作,深圳朗馳欣創幾乎每年都要和實驗室一起搞。雙方分工明確:實驗室承擔時間周期長、技術較前沿的創新型樣機研發;公司負責將新技術形成系列化的產品,批量生產後上市銷售;雙方共享專利、論文、成果獎等智慧財產權。

  雙方的合作基於項目開展,以委託研發形式籤訂合同,實驗室和公司各自評估工作難度和研發成本,議定一個雙方均可接受的價格後,公司提前支付給實驗室一筆科研經費。

  在鮮開義看來,實驗室能解決科研經費來源問題,更好地發揮科研擅長;公司則能避免耗時長的前期研究,專注於技術的後期可靠性檢測、外觀美化、降成本等產品化研發,更快速地對接客戶需求,「互利共贏、良性互促。」

  和實驗室展開類似合作的並非深圳朗馳欣創一家企業。記者了解到,該實驗室走出去的成員創辦或領辦與機器人技術相關的高技術企業達20多家,包括深圳朗馳欣創、四川福德機器人兩家新三板上市企業。

  「現在國內做特殊機器人的企業,幾乎都能見到原實驗室成員的身影。」鮮開義告訴記者。深圳朗馳欣創上到公司管理層,下到技術骨幹,「清一色全部來自實驗室。」此外,「每年還要吸收實驗室培養的畢業學生。」而實驗室之前曾一起參加機器人競賽的成員,甚至出現一個小組的十幾名同學就創辦了6家企業的情形。

  C

  一種困惑

  教學與科研該如何平衡

  「實在抱歉,讓你們久等了。」5月22日下午5時許,實驗室副主任張華安排助手繼續接待客人,抽出時間接受採訪。

  張華當天接待的客人是重慶軍工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蔣敬旗和經營部經理一行,雙方談了一個下午。這是重慶軍工產業集團第三次拜訪實驗室,前兩次是公司總經理,這一次公司「一把手」親自前來。公司希望將實驗室的特殊環境機器人技術與公司的生產能力和市場經營能力對接,將實驗室的技術轉化提升到「民參軍」這個檔次。開出的條件很優厚,「幾乎把國企能用的政策給到極致。」

  「三顧茅廬」讓張華感受到對方滿滿的合作誠意,讓他猶豫不決的是:「這活我攬下來的話,交給誰來做?」

  沒人做是指缺專職人員。實驗室團隊按三三制組成,三分之一是校內院外的人,三分之一是外聘兼職的人,他們和實驗室只有鬆散的聯繫;剩下的三分之一才是西南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學院的老師。

  學校以教學為主,學院的老師太忙。從事特殊環境機器人機電系統設計的楊濤老師就是一個例子,他要承擔本科生教學、帶研究生,還有開會、檢查、教學評估。張華自己是信息工程學院的副院長,有分管任務,「大家基本上也都是兼職搞科研。」

  實驗室開設各種創新實驗班,篩選一些基礎較好、學有餘力的學生就讀,每年還根據校友企業需要,每個班招收10名左右的跟班生。目前,實驗室已有智慧機器人、智能系統與智慧服務、智能硬體、物聯網等4個創新實踐班,就讀學生160多名。

  但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實驗室也是一樣。培養出來的優秀學生,畢業後留在學院內讀碩士博士的較少。對需要「較強動手能力」的特殊環境機器人技術四川省重點實驗室,人才流失帶來的衝擊尤甚,畢竟「動手能力需要長時間培養」。

相關焦點

  • 這幾個機器人不怕核輻射
    科技日報成都6月19日電 (記者盛利)還記得福島核事故處置中,核輻射「摧毀」機器人的恐怖嗎?記者19日從中科院成都光電技術研究所獲悉,由陸地、水下等4臺應急機器人為一組的國內首套核電應急機器人已在該所研製成功,並於去年11月底交付大亞灣核電站。  超強核輻射環境是人類的禁區,對普通的工程機器人同樣如此。
  • DIY機器人:神通廣大的核輻射探測機器人設計方案,完整流程框圖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56921.htm一、項目概述1.1 引言近期日本地震及其引發核輻射的影響,人們對地震和核輻射的危機意識進一步增強
  • 解密核電應急機器人:強核輻射環境下的「孤膽英雄」
    這些看似不難的舉動,在強烈的核輻射環境中,若要人親自來完成,就成了大難題。機器人責任重大,它們成為了深入「禁地」的「孤膽英雄」。比如在反應堆內部,反應堆水池裡是不允許有異物的。但是偶爾會掉落一些細小部件。曾經人們使用過長杆打撈,像魚竿,前面吊著攝像機鏡頭,伸進水裡四處撈,或者再吊個小重錘,外面包上一圈膠布,通過膠粘的方式打撈異物。
  • 我國造出耐核輻射機器人 可在「生命禁區」偵查救援
    (原標題:我國造出耐核輻射機器人 可在「生命禁區」偵查救援)
  • 遊戲版《車諾比》,體會核輻射面前的生死抉擇
    這部以1986年蘇聯車諾比核電站爆炸洩露事故為原型,無論在直面歷史真相還是拍攝細節方面,都高度還原了1986年的蘇聯,仿佛給了觀眾一個穿越時空的隧道。如此優秀的影視劇,對於很多遊戲玩家來說光看可是不過癮的,能實操才是真理。病毒末日生存遊戲《明日之後》攜手車諾比官方,共同製作出以車諾比核輻射為背景的學校新地圖。
  • 中國首個防化機器人問世 可在核輻射條件下工作
    答案很簡單:在危機重重的環境下,人類有心無力,特種機器人卻可以不受太多影響。近日,東南大學儀器科學與工程學院和相關部門合作,研製出一臺核化偵察與應急處理遙操作機器人,可以在核輻射和有毒有害環境下協助人類救險。7年研製成功研製這樣一臺機器人,還得從2004年的一起事故說起。當時,一所高校實驗室被盜,放射源不見蹤跡,急壞了所有人。
  • 研發團隊解密中國造核電機器人:打造核輻射環境中的最強身軀
    研發團隊解密中國造核電機器人:打造核輻射環境中的最強身軀 201719日,中科院特種光電智能化裝備研發團隊帶頭人馮常對該機器人團隊做了介紹。  「在每小時一萬西弗單位的核輻射環境下,人可能幾秒鐘內就會死去,但核電機器人依然能夠進行探測與直播,將數據傳輸到後臺。」馮常表示,當核洩漏等極端事件發生時,機器人能否在高溫、高輻射下進行正常工作,成為緊急救援的關鍵。
  • 關於核輻射,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關於核輻射,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2019-12-22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把《車諾比》的核輻射和選擇放入遊戲中,你敢嘗試嗎?
    現在新的石棺已經投入使用,在下個世紀,車諾比核電站將在新石棺的保護下靜靜地站在prov皮亞季中,然而所有關於核輻射的猜測幾十年來從未停止過,如果有這樣的遊戲可以讓你體驗核輻射後的世界,你敢試試嗎?末世生存手遊《明日之後》迎來了一個新的核輻射版本更新,在這個版本的在線大學地圖中,玩家需要用戰鬥與輻射怪物進行倖存者在核輻射危機下拯救倖存者。如《車諾比》場景所示,遊戲中還將有倫琴值作為輻射指示器。在一個完全輻射的學校,隨著玩家的深入,遊戲中的輻射值會越來越大,而且,面對生命威脅,玩家在路上會受到「折磨」的影響。
  • 福島核輻射汙染嚴重,無人敢去卻成動物樂園,網友:奧特曼怪獸?
    福島核輻射汙染嚴重,無人敢去卻成動物樂園,網友:奧特曼怪獸?日本核輻射洩露顯然是驚人的,當時其實是因為日本發生了地震,引發了巨大的海嘯,海嘯龐大的力量就直接把核電站給摧毀了,隨之而來的就是嚴重的核洩漏。
  • 9.3萬人因此喪生,核輻射影響不敢想像
    高濃度的輻射讓消防員的口中充滿了金屬的味道,這些都是大量的核輻射進入人體後的反應。他們腳下踩著爆炸後充滿輻射的核廢料,周圍也都充滿著放射性物質,但是作為消防戰士的他們義無反顧地衝在危險的最前線,撲滅這熊熊的大火是他們的使命,在災難中前行是他們的責任。
  • 福島核汙水排入海裡,日本為何敢做這個決定?難道他們不怕核輻射嗎
    被誇大的核輻射 這種方案被認為是一種極度危險的做法,可是日本政府難道不知道嗎?他們為何會做出這個選擇呢? 我認為,核輻射的危險程度是有被誇大的成分的,而且,普通老百姓對核輻射已經有恐懼症了,談之色變了,這或許是很重要的原因。 那麼,核輻射到底有多危險呢?
  • 日本核輻射危害有多大? 看3位專家的權威解讀
    日本民眾關注但不恐慌福島第一核電站因為地震後發生核洩漏,一直無法進入到事故核心區域,所以沒能採取可有效遏制核輻射的措施。據日本媒體報導,為了調查熔融燃料,東電曾在核反應堆的收納容器中投放了清理用機器人。然而,原本能承受1000希沃特的機器人攝像機在作業時出現黑屏,被迫在2小時後停止調查作業。
  • 中美法專家齊聚廈大探討海洋核輻射
    原標題:中美法專家齊聚廈大探討海洋核輻射【摘要】 專家稱,人類生活在核輻射無處不在的星球,其賴以生存的環境,比如呼吸的空氣,喝的水和吃的食物都可能含有微量的放射性元素。來自法國輻射防護與核安全研究院的海洋生物學家Sabine Charmasson研究員,通過檢測海洋生物體內的汙染物質富集,對海洋環境汙染進行評估,告知公眾海洋環境汙染現狀。
  • 核輻射,你想知道的這裡差不多都有
    ,以及我們怎么正確的看待核輻射。什麼是核輻射生物效應核輻射實際上就是一種能量的傳遞過程。咳咳,說點官方的)當核輻射作用於動植物機體,傳遞的能量會對機體分子、細胞、組織和器官所造成的形態和功能方面的後果,這就是生物效應。
  • 外交部發布赴日旅遊安全提醒,日本核輻射有多嚴重?
    調查機器人根據這一數據進行設計,可累計承受1000希沃特的輻射,能在機組內活動超過10小時。但數據上調至530希沃特後,機器人撐不到2個小時就會損壞,很難充分完成預期調查任務。日本媒體稱數值之高「遠超預想」。東電錶示,放射線會對攝像頭產生影響,在圖像上形成噪點。每小時530希沃特正是通過分析噪點推測出的數值,與實際數值可能存在上下30%的誤差。
  • 日本核輻射爆表究竟有多嚴重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特邀權威專家解讀核輻射,給你吃顆定心丸。據日本媒體報導,為了調查熔融燃料,東電曾在核反應堆的收納容器中投放了清理用機器人。然而,原本能承受1000希沃特的機器人攝像機在作業時出現黑屏,被迫在2小時後停止調查作業。
  • 核輻射有多厲害?
    即使是鐵打的機器人,在這裡也無法正常工作,因為射線太強,機器人的電路會受到損害。此番爆炸讓一些工作人員當場斃命,那些奮不顧身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進行救火的消防人員,在來到此地時便也註定了生命的流逝。當時,還有不少民眾跑到鐵路橋上看熱鬧,他們也正在被死神召喚著。你能想像被核輻射摧殘後,人會飽受怎樣的折磨又會變得有多可怕嗎?短時間內,皮膚會出現發紅與潰瘍,會感到眩暈想要嘔吐。
  • 核輻射的危害 你知道嗎?
    核輻射 定義 放射性物質以波或微粒形式發射出的一種能量就叫核輻射,核爆炸和核事故都會產生核輻射。核事故和原子彈爆炸的核輻射都會造成人員的立即死亡或重度損傷。還會引發癌症、不育、怪胎等。
  • 直擊福島核輻射中動植物變異情況
    蘇聯車諾比事故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核洩露事件,而在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芮氏9.0級地震並引發特大海嘯,受地震、海嘯的影響,福島第一核電站大量放射性物質洩漏,導致了歷史上第二大核洩漏事件,對當地以及周邊城鎮造成了巨大的威脅,核輻射的影響是通過水和空氣,所以對當時的周邊國家中國、朝鮮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