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故事背後,隱藏著中國1732萬人的共同困境

2020-12-05 澎湃新聞

原創 芝士鹹魚 十點人物誌

作者 | 芝士鹹魚

十點人物誌原創

無助、心慌、進退不得,喧鬧聲與自己無關。

一次意外走失的經歷,讓來自湖南的盲人女孩亞楠永生難忘。

那是她上高中的時候,老師領著她與幾位同學外出,帶她的那位老師不小心將她遺落在重慶街頭。陌生繁華的街道,耳邊充斥著人們的歡笑聲。

普通孩子或許興奮不已,亞楠看不見,無助和慌亂感縈繞心頭。

或許是這種無助感太過深刻,那次之後,她在心裡默默決定,一定要鍛鍊自己獨立出行的能力:

「無論以後我被丟到哪兒,也要自己找回去。」

「除了看不見我什麼都能做」

網際網路時代到來之前,對視障人士來說,有諸多不便。盲文的學習資料少,盲人的職業選擇也多數受限於按摩推拿。

像普通人那樣,基本的衣食住行和追求夢想,都是一種奢侈。

網絡技術普及後,他們的生活被逐漸改變,盲人女孩亞楠和程式設計師沈廣榮,便是兩個範例。

亞楠是先天性的視網膜色素變性,小時候還能看到模糊光影,隨著不斷成長,她能看見的事物越來越少,接近全盲。

很小的時候,她就能感覺到自己和其他孩子不同,同齡孩子讀書玩鬧時,父母總是帶著她輾轉於不同城市,頻繁地看病吃藥。

起初,意識到這點,亞楠有些難過。

▲ 亞楠

她讀的是盲校,一節課上,小學老師告訴臺下這些患有視力障礙的孩子:其實你們很棒,完全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

亞楠突然明白,自己不必太在意,視力障礙不該限制未來。

她的父母也很開明,從不會因視力問題去限制她做任何決定,送她去學舞蹈和樂器,鋼琴、小提琴、薩克斯這類樂器,亞楠全都會。

或許正因這樣的家庭教育,亞楠的臉上看不見絲毫自怨自艾,反倒積極樂觀,愛笑也有主見。

報考高中時,亞楠決定學習音樂,當她聽說重慶特殊教育中心有音樂專業,立刻報考了千裡之外的重慶特殊教育中心。

亞楠的家鄉湖南懷化距離重慶超過600公裡,從事音樂行業,未來找工作也很困難。前方可謂重重難關,很多人阻止她。

15歲的亞楠堅持自己的選擇,「如果我不學,會讓我一輩子都很後悔,所以我毅然決然選了音樂。」

重慶求學期間,一個特殊的機會出現在她面前,鋼琴家郎朗來重慶開演奏會,要從當地選擇一些和自己合奏的樂手。報名人數超過3000人,亞楠一路過關斬將堅持到了最後。

她被選上了。

她還記得那天郎朗演奏了《黃河協奏曲》的四個樂章,那一刻,亞楠意識到,原來音樂真的可以穿透靈魂。

這次經歷在她的心裡埋下種子,考上長春大學後,她依然選了音樂專業。

大學生活對她的改變很大。這是一個融入集體的過程,班裡五個學音樂的同學中,其他人學聲樂,只有亞楠一個人學習器樂。

這意味著,上輔修課時,她常常需要自己獨立出行。

吉林的冬天很冷,地上結著一層厚厚的冰,亞楠只能早些出門,拿著盲杖在冰上一點點摸索,磕磕絆絆地向前走,直至找到目的地。

盲人的日常生活中,像這樣的細碎煩惱太多了。

▲ 亞楠

如今亞楠在獨立生活方面,已經沒什麼問題。敢於探索的勇氣和堅韌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視力的缺憾。

人們讚嘆她堅韌勇敢,忽略了她需要付出常人數倍的努力,才能解決這些難題。

訓練獨立出行的過程中,亞楠常常受傷,尤其是去一個新的地方,路上總有障礙物,她的腿被撞得青一塊紫一塊。

當被問到,你是怎麼解決生活上的困難和麻煩?

亞楠想了想:

首先,要接納自己,我和同齡人一樣,要學習要工作,也可以追求自己的夢想。其次,要有勇氣,在社會上生活,不可能有個人拉著你拉一輩子。

科技正在改變他們的生活

亞楠是很有勇氣的女孩,湖南出生,一路在重慶、長春、北京、英國求學與工作,她從不會因為看不見,放棄生命中的任何機遇。

本科畢業後,她生出另一個願望,想出國留學,往外走,去更大的世界看一看。

亞楠的朋友們鼓勵她:

只要你想,就可以去。

▲ 亞楠寢室窗外的風景

留學的第一關是雅思考試,對英語的要求很高,普通學生也難以過關,對於盲人而言,難度變得更大,盲文的教輔書籍太少了。

最忙的時候,亞楠一邊在中國盲文圖書館工作,一邊準備雅思考試,同時還會做些鋼琴、家教類的兼職,彌補生活所需。

時間被擠壓到最小單位,她每晚做題到凌晨三點,做夢腦子都縈繞著英文對話,早上七點不到,她又得迅速起床到單位上班。

15歲之前,亞楠從沒想過留學。那時如果她想看書,需要靠父母打開紙質書,一字一句讀給她聽,總歸有些麻煩。

當電子設備增多,數字時代來臨,亞楠的閱讀方式也隨之改變。

通過聽書軟體和點顯器,她可以隨心所欲地讀書、聽書,每周讀書時長高達24-30個小時,還因此拿到了雅思6.5的好成績。

今年,亞楠實現了自己的願望,她收到了英國布裡斯託大學的入學通知書,這是一所QS排名全球前50的頂尖名校。

▲ 亞楠的課程截圖

在英國,她學習的是殘障研究專業。她想要通過這個專業的學習更加了解自己,同時也可以幫助更多處境相似的視障患者。

數位化技術,正悄聲改變著每位視障患者的未來。幫他們實現了從前難以實現的夢想。亞楠去了心儀的學校,另一位視障患者沈廣榮通過自學編程,成為一名盲人程式設計師。

和亞楠不同,沈廣榮天生失明。肌肉可以控制眼睛,但在視力上,他看不見任何東西。

沈廣榮很樂觀,他從不會覺得自己和別的小朋友有什麼區別,童年時,別的孩子做什麼,他就會跟著做什麼。上了高中後,他還學會了架子鼓,組過樂隊。

他的興趣愛好和普通人相似,喜歡唱K、看電影、聽小說。

▲ 沈廣榮打鼓

「只要我想做的事情,都會去做。」沈廣榮不停探索生活的廣闊可能。其中,編程是最重要的一種。

第一次接觸電腦是小學三年級,學校開辦電腦課,從那天起,小廣榮覺得電腦有關的操作和遊戲,都太有趣了。

真正接觸到編程時,廣榮已經是初中生,學校給他們每人配備一臺電腦,他可以通過這臺電腦,藉助讀屏軟體去上網和發郵件。

這期間,他發現明眼人用電腦軟體很順暢,有視力障礙的自己卻總是不太順利。遇到問題就要解決問題,於是他開始學習C++,HTML這類程式語言。

廣榮對編程相當狂熱,可在多數人看來,一個盲人最好的歸屬,是成為一名盲人按摩師。

上職高期間,他也的確學習過針灸推拿,按部就班地去按摩院實習。原本,他或許會成為一名合格的盲人技師。

此時,深圳市信息無障礙研究會的招聘信息打動了他。

▲ 沈廣榮

他面臨著兩個選擇,要麼繼續在按摩院實習,要麼去信息無障礙研究會上班。

「我沒想過今後要走向什麼樣的人生,只會想,現在有什麼東西我想學習一下,單純看作學習和成長的過程。」

他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向深圳信息無障礙研究會投簡歷。

不久後,沈廣榮真的收到了研究院的通知,他被錄取了。

前方的路,還有很長

在信息障礙研究會裡,廣榮順利成為一名IT工程師,體驗並優化不同的網際網路產品,為信息無障礙發展而努力。

近年來,「吃雞」類槍戰遊戲走紅,那時國內沒有一款盲人能玩的槍戰遊戲,廣榮想了想:要不我自己寫一款?

他將所有的視覺元素轉換成聽覺元素,用3D方式展現,可以通過聽力,從而感受到敵人的方位和腳步聲,讓視覺障礙者也能體驗熱門遊戲,參與流行話題。

比起普通程式設計師,廣榮作為視障人士更能體會到這個龐大人群的需要,也更了解如何去解決視障人群的問題。

他滿足於這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努力讓視覺障礙群體享有更平等的權利。

▲ 沈廣榮

無論亞楠還是廣榮,當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之後,他們不約而同地從事了和信息無障礙相關的學習和工作。

在自身之外,亞楠和廣榮想幫助更多相似處境的視力障礙者,讓他們也能追求夢想,過上像普通人那樣平凡可貴的日常生活。

信息無障礙飛速發展的今天,兩人擁有相似感受:

社會對盲人的關注度愈來愈高,有更多特意為視障者設計的硬體和軟體,一切向好。與此同時,我們做的還不夠,很多人依然不了解這個群體。

截止至2019年,在中國,殘障群體超過8500萬,視障人群已經超過1732萬,這意味著,每八十個人中有一位失明人士。

面對數量龐大的殘障群體,我們真的做好準備了嗎?

隨處可見的盲道,的確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盲人行走,可侵佔盲道與障礙物過多的現象亦無法忽略;

導盲犬也被視作解決方案之一,價格高昂的導盲犬,對普通家庭而言,又一犬難求。

有數據統計,30%以上的視障者不願意出門,原因就是物理世界的無障礙做得還不夠好。

▲ 圖源:視覺中國

而當他們來到數字世界,想要獲得徹底的「信息無障礙」體驗,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如今,人們也試圖做更多努力,從方方面面改善盲人的困擾。

通過一些科技手段輔助,盲人朋友們可以像亞楠這樣大量閱讀,考頂尖名校,也可以像廣榮自學編程,做自己喜歡的工作。生活細節上,盲人們還能通過軟體給導盲犬買狗糧,收「螞蟻森林」能量。

盲人群體的煩惱沒有完全被解決,但這些煩惱,也在進一步減少。

科技進步是為了讓每個人都能上更好的生活,盲人們有了更多職業選擇,和發揮潛能的空間。

關注視障群體的個人和組織更多了,其中,亞楠曾從事的中國盲文圖書館是該領域裡領先的組織,服務功能和智能化程度都比較高。

為了讓信息無障礙進一步發展,阿里巴巴也參與其中,想為殘障人群創造更友好的環境,真正為他們解決生活難題。

技術助力公益,希望更多企業和個人加入信息無障礙探索的道路,當我們聚集一處,星星之火,也能成為照向殘障群體的熾熱光芒。

今天是12月3日,也是國際殘疾人日,中國盲文圖書館、浙江大學攜手阿里巴巴發起「讀光計劃」,願為更多視障人群的生命增添一抹光亮。

無論現在還是未來,我們都應該努力去改變對殘疾人的偏見,消除殘疾人生存和發展的障礙,讓殘疾人有機會像普通人一樣享有平常而幸福的生活。

一個文明的社會,應該重視每一個人的需求。

正如沈廣榮說的那樣:「如果讓我有一個期待的話,我希望以後所有殘障群體上街跟普通人一模一樣,路人不會投來異樣的目光,殘障群體可以光榮地走在街上。」

文末點個【在看】,祝福每一個認真生活的人~

原標題:《她的故事背後,隱藏著中國1732萬人的共同困境》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桃花源密碼」是隱藏在中國神秘文化符號背後的絕地探險
    琉球的海底到底隱藏著什麼樣的秘密?近日,作家何殤的新作《桃花源密碼:海底天宮》經由捧讀文化與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在這部作品中,何殤用故事的形式揭開了中國神話和歷史當中隱藏的文化符號。作為何殤的首部中國文化探險小說,《桃花源密碼:海底天宮》是他正在創作的超級架構「長安未知局」系列的前傳,講述的是隱藏在「桃花源」「長生不老藥」等中國神秘文化符號背後的絕地探險故事。
  • 上萬人共同保守的秘密,「可可託海」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存在?
    在1980年以前的中國地圖上,對於這裡只有一個神秘的代號「111」。地質學家來到這裡,仿佛「人間消失」。多年後,仍對在這裡的工作經歷閉口不談。神秘的氣息籠罩著這個一度無人知曉的地域,它用自身蘊藏的豐富稀有金屬礦石,為國家償還了蘇聯外債,還被譽為「兩彈一星」功勳礦「本礦」。哈薩克牧民稱這裡為「可可託海」,它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存在?
  • 以兒童視角寫就的童話故事《小王子》,其文字背後隱藏了什麼
    而這一段奇異的旅程讓小王子對世界、對生活、對愛都有了新的認識……以兒童視角寫就的童話故事《小王子》,看似簡單易讀——它為孩子們展現了一個有趣的故事,但其文字背後卻暗含著作者對自我、對伴侶以及對社會人的深層解析。
  • 這座號稱「遠東第一豪宅」的傳奇建築背後故事是未來建築的標杆
    有故事的東西,總是引人偏愛,有故事的建築,同樣深得人心,這座號稱「遠東第一豪宅」的綠房子背後的故事同樣的精彩這是一座建造於民國時期的宅邸,位於上海靜安區銅仁路333號,距今已有80多年的歷史房子的背後也有一段被傳頌的故事,據說,綠房子的主人,是做軍用顏料的商人吳同文,房子始建於1935 年,花了3年時間,1938 年才建成,房子共有四層,建築面積達到了 1732 平方米,當時被稱為遠東最大最豪華的住宅之一,今天看來,綠房子依然是豪宅中的擔當。
  • 《新藥的故事》新藥研發的背後隱藏著不少耐人尋味的故事
    中國的製藥水平怎麼樣等等。 所以接下來我會分兩部分和大家講講《新藥的故事》看看新藥研發它背後隱藏的故事。 第1,我們看 新藥它是如何產生的? 第2,就是如何平衡公眾與製藥企業之間的利益關係? 好,我們先看第一部分,在很多情況下 新的藥物是如何誕生的?
  • 《哈密的廢墟》:現代人性困境的多樣性
    ——歌德除同名中篇外,陳謙的新小說集《哈密的廢墟》還收入了《焱》、《蓮露》、《虎妹孟加拉》、《木棉花開》、《我是歐文太太》,這些作品集中展現了作家對自我、情慾、心理創傷和身份難題的深入思考,探討全球化時代困境的多樣性。陳謙信奉布羅代爾的「長時段」,將人生的橫截面重新置入與家庭、國族相聯繫的歷史懷抱中。
  • 昆明植物所舉辦《中國植物志》背後的故事專題講壇
    近日,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KIB講壇第35期——「《中國植物志》背後的故事」在該所行政樓三樓報告廳成功舉辦。參與編寫《中國植物志》的六位老一輩植物學家李錫文、李恆、裴盛基、方瑞徵、陳書坤、武素功作為嘉賓講述了《中國植物志》背後的故事。該所所長李德銖雖因公務未到現場但為此次主題講壇準備了精彩的書面發言,黨委書記孫航和副所長甘煩遠也到場致辭。
  • 中國沙漠出現神秘「巨嬰」,趴在地上神態安詳,背後故事讓人感動
    導語:中國沙漠出現神秘「巨嬰」,趴在地上神態安詳,背後故事讓人感動說到沙漠,我們想到的是無邊無際的黃沙,在中國有很多的較為有名的沙漠,隨著近幾年來沙漠旅遊的發展,很多人都想到沙漠去體驗一下「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雄壯
  • 講好中國故事背後的理論
    當今中國,改革開放波瀾壯闊,社會發展日新月異,成就世界矚目,故事精彩紛呈,引來了世界的熱切讚許。然而,隨著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也難免會遇到一些誤解甚至有意的曲解。向世界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變得更加重要。相信,我們有本事做好中國的事情,也有能力講好中國故事。
  • 《無言的宇宙》:人類史上24個偉大公式背後故事
    《無言的宇宙:隱藏在24個數學公式背後的故事》(精裝珍藏版)由『未讀』2018年1月出版。這是一本數學史話,用詩意的文字講述了公式之美,將科普性、知識性和故事性完美結合。
  • 冰城師生共同完成的疫情故事紀錄片展映
    ZAKER 哈爾濱記者 王越2020 年我們經受了嚴峻的考驗,2021 年讓我們重拾信心,期待春暖花開 ……25 日下午,由哈師大教師及學生共同完成的反映疫情期間故事的公益紀錄片《冬日紀事《冬日紀事》由哈爾濱師範大學傳媒學院青年教師徐龍稷擔任導演,聯合哈師大教師及學生組成的百人創作團隊共同完成。
  • 他給她畫人體,一幅賣3450萬,背後藏著10年秘密,看了真令人羨慕
    陳洪標|文再美模特也不要,為何40年他只認她?每幅畫裡不是她就是她的身影,給她畫人體一幅賣3450萬,背後卻隱藏著10年秘密,看了真令人羨慕。自從認識了她,他的畫裡都是她。而且在老公的影響下,老婆連自己的專業也扔掉了,續上她小時候喜歡的畫畫,不求成名成家,只為心中的喜愛,也為相伴夫君一起畫畫。也因為這對夫妻情侶畫家,被人家羨慕地稱為神仙夫妻,成為畫壇佳話。簡直是人中龍鳳,老帥哥叫楊飛雲,現在是中國油畫院院長,資深美女叫佟芃芃。而最讓人羨慕和稱讚的是,這對夫唱婦隨幸福恩愛的伉儷畫家背後,他們有著長達10年的愛戀。美麗浪漫的愛情故事,總是值得羨慕和傳頌的。
  • 一名愛滋病諮詢熱線員的自白:8.5萬人次諮詢背後 無處安放的「恐艾」
    據不完全統計,「小阮熱線」自2004年開通至今,已經接聽了8.5萬人次的電話,這意味著,即便在人們獲取愛滋病信息的渠道十分多元的今天,徐麗芳和她的同事們仍需要每年接聽3000多通求助熱線,而在這些熱線背後,徐麗芳窺見的是這個世界被隱藏的「灰色」。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能開黃色笑話 就是脫敏了「是網友,還是普通朋友?」「有沒有安全措施?」
  • 葉羅麗:一向驕傲的藍孔雀,背後的真實故事讓人心酸!
    接下來給你們帶來的是《精靈夢葉羅麗》這部動漫的相關內容,《精靈夢葉羅麗》這部動漫也有不少的朋友在看吧,這也是漫迷們很喜歡的一部國產熱血作品,這部動漫在開播後就受到了大家的喜愛,劇情講的是葉羅麗戰士和仙子們一起和邪惡對抗保護仙境跟人類的故事,劇情很精彩動漫中還提倡愛護環境的正能量,不知道有多少的漫迷們在看這部動漫呢?
  • 豆瓣8.7,真實故事改編,揭秘非洲「鑽石」背後真實血腥故事!
    我相信很多的女生都抵不過「鑽石」的誘惑,都幻自己的男友送自己一顆鑽石戒指,因為有一句話說「鑽石代表著永恆」,但是你真的知道「鑽石」背後的故事嗎? 今天就跟大家介紹一部關於鑽石背後的故事,足以改變的你的價值觀,——《血鑽》。
  • 《中國政治史》英譯本背後的故事
    原標題:《中國政治史》英譯本背後的故事 1950據母親說,這是上個世紀50年代末期她上大學時期外公從美國給她寄來的。「文革」期間,一直深藏在箱底最隱蔽處,只是天氣好的時候,為避免發黴才拿出來曬一下。幾十年間,我們家從南到北曾多次搬家,許多東西都已經捨棄,但這本書卻一直伴隨我們走到了今天。 上了中學以後,我藉助英漢詞典,慢慢地翻譯出了書名:《中國政治史(1840-1928)》,原著者為李劍農,1956年由史丹福大學出版。
  • 無言的宇宙:隱藏在公式背後的故事
    [摘要]問問大多數人,看他們知道有關牛頓的什麼事情,你很可能會聽到他們告訴你一個蘋果從樹上掉下來的故事。本文摘自《無言的宇宙》,[美]達納·麥肯齊 著,李永學 譯,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8年1月出版牛頓定律問問大多數人,看他們知道有關牛頓的什麼事情,你很可能會聽到他們告訴你一個蘋果從樹上掉下來的故事。
  • 有深層含義的3首歌曲,尤其最後一首,背後的故事讓人想哭!
    但很多歌曲背後的一些深層的含義,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三首背後有故事的歌曲吧,尤其是最後一首背後的故事讓你想哭。這首歌的歌詞非常的讓人悲傷,然而背後的故事更是令人難過。這首歌其實是Tank寫給他患有家族遺傳心臟病過世的姐姐,Tank非常想念他的姐姐,於是有感而發創作了這首歌,同時也想告訴人們要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
  • 《冒險時光》背後的故事
    無論你是一個終身的粉絲,或者如果你只是處於好奇怪看過幾集,都可以看看今天為您提供的《探險活寶》背後的故事。在馬瑟琳最早出現後,她變成了粉絲喜愛的角色。她最初是Finn和老傑克的對手,但後來成為了他們的愛玩吉他的老朋友。像許多角色一樣,她帶著過去的包袱,她的包袱集中在父親問題上。Finn和Jake遇到了她的父親,他是一個邪惡的人:他是夜界的統治者。對於馬瑟琳的配音演員來說,他是一個與眾不同的貴賓:他是她的父親。
  • 講座| 中國古動物館館長王原:化石背後的故事
    近日,中國古動物館館長王原博士做客廣州學而優書店,圍繞首屆「中國自然好書獎」年度視覺獎的獲獎圖書《聽化石的故事》,帶領我們走近中國古動物館最具代表性的化石標本,揭秘數億年的化石背後的生物演化歷史,以及關於這些化石不為人知的故事。以下講座內容摘編自現場錄音整理稿,經主辦方和王原本人校核並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