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條新聞引起了網絡熱議。一公司的7名員工因業績不達標,被公司懲罰吃網紅「死神辣條」,其中兩人出現胃痛、渾身冷汗等症狀被送醫。一個月後其中一名女孩仍然經常乾嘔。吃辣吃到送醫院,其實並不是特例。營養專家表示,「辣」其實不是味覺而是痛覺,如果攝入的「辣」超過了身體承受能力,甚至會有生命危險。「辣死人」,還真不是誇張說法。
實習生 孫雨薇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彥
圖源 視覺中國
「死神辣條」把人辣進醫院,有的還標註「嚴禁吞食」
最近在網絡有條新聞引發熱議:成都女孩小雪因為業績不達標,被領導罰吃網紅的「死神辣條」,隨後感覺到胃部燒灼、冒冷汗,當場暈倒,被緊急送醫。當天一起接受懲罰的共有7人,和小雪一樣被「辣倒」送醫的還有另外一名同事。哪怕是一個月後,被罰吃辣條的小雪仍然經常乾嘔。
隨著事件被熱議,涉事公司已經發布聲明表示,已經當面向當事人致歉並達成和解,同時此事涉及到的成都分公司相關負責人,因為對員工採取不當負激勵的方式,並在事件發生後未及時妥善處理,已經採取撤職處理。
對於這起網友們討論的重點集中在兩點上,一是公司的懲罰措施是否恰當,二是讓成都人都吃不消的「死神辣條」,到底是有多辣。
購物平臺上售賣的「死神辣條」有多款
記者隨後在網上購物平臺上搜索,發現「死神辣條」仍然可以輕鬆買到,多家賣家表示可以正常發貨。此外還有標註「魔鬼辣」「變態辣」等字樣的多款其他產品。有的辣條上還標出「嚼20秒即挑戰成功,嚴禁吞食。」
售賣頁面上的警示信息
有的表明「禁止吞食」
不過,買家評論也比較分化,有人表示「只是普通超市辣條」「還好」,有人則表示「所有嘗過的都辣到拉肚子」「不敢嘗試第二根」。
買家描述的「吃後感」
醫生解讀:
1,「辣」不是味覺,而更類似痛覺
「辣」到拉肚子,「辣」到進醫院,怎麼會這麼嚴重?南京明基醫院營養科主任周彤告訴記者,要解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我們是如何感知到辣的。「我們能感覺到的酸、甜、苦、鹹、鮮是味覺,是物質作用於味覺細胞上的受體蛋白,激活味覺細胞及項鍊的神經通路而產生的。而辣走的是另一條『通道』。」周彤說,辣,其實不是味覺。我們感知到的辣味並不是味蕾感受到的,而是辣椒中的辣椒素等物質刺激了三叉神經,三叉神經將信號傳到大腦,經過分析後得出的熱覺與痛覺的混合物。
搜索「吃辣椒搶救」,有過萬新聞
大腦之所以會產生這種信號,是因為我們的口腔中有一種可以和辣椒素結合的受體蛋白質,當我們吃辣時,辣椒中所含的辣椒素就會和這種受體結合,刺激的是我們的痛覺神經,並傳遞給大腦。因此,我們在吃完辣椒後才會有一種灼痛的感覺。
圖源 視覺中國
2,辣椒精並不是非法添加劑,但多了身體也會受不住
在買家的評論裡,也買家懷疑「配料根本不是正兒八經的辣椒,而是一種化學用品辣椒精,等級越高越辣,因為是化學品,所以對胃的傷害越大。」
周彤表示,確實有一些號稱「變態辣」的產品添加的並不只是辣椒。辣椒精是從辣椒中提取、濃縮而得的一種產品,具有強烈的辛辣味,被用來製作食品調料。辣椒精除了含有辣椒的辛辣成分之外,還會含有辣椒醇、蛋白質、果膠、多糖、辣椒紅色素等複雜的化學物質。辣椒精並不是一種非法添加劑,而是一種天然食品成分的提取物。
說辣椒精「傷胃」,並不是因為它是化學品,而是過辣的物質本身就會對胃腸道產生刺激。這些刺激性成分進入腸胃後,可引起胃腸黏膜過度充血,胃腸蠕動加速,從而引起胃疼、腹痛、腹瀉並使肛門燒灼刺疼,誘發胃腸疾病,促使痔瘡出血。我們常說的吃辣上火,也是因為辣椒屬於辛熱之物,吃得太多會使身體水分流失,產生喉嚨痛、牙齦腫痛、口舌生瘡等狀況。
3,胃不好、高血壓都不適合吃得過辣
周彤主任提醒大家,過度吃辣,不僅當下身體補舒服,長此以往,還會對身體有長遠的影響。
首先是味覺減退,辣椒對口腔黏膜的刺激尤為突出,適量吃辣椒有增加食慾的作用,但是過多的吃辣椒可引起味覺減退。
辣椒的鹼成分可直接刺激胃黏膜及潰瘍面,加重胃內局部的血管發生充血擴張,若激惹神經末梢還會產生胃痛,有時還會引起胃出血。長期大量食用辣椒,可引起慢性胃炎,並會影響腸道對營養素的正常吸收。大量進食辣椒可引起循環血量劇增,心跳加快,有熱性病、胃腸炎、潰瘍病、痔瘡以及高血壓的患者,用過多的辣椒都會使病情加重。
此外,長期食用大量辣椒對胃腸黏膜持續刺激,還有可能誘發基因突變,導致胃癌、結腸癌的發病機率升高。甚至還會損傷到肝細胞,增加致癌的風險。
4,辣的正確「打開方式」,加點生津潤燥的食物試試
怎樣才是吃辣的「正確打開方式」呢?周彤主任給出了幾點建議:
從中醫的角度看,辣椒最好可以和滋陰、降燥、瀉熱的食物一起烹調,如鴨肉、魚蝦、苦瓜、絲瓜、黃瓜、百合、綠葉菜等,可清熱生津、滋陰降燥、瀉火解毒,尤其適合胃熱的人。烹調前先把辣椒在醋裡泡一會兒,或在烹調辣菜時加點醋,也可緩解上火。或可煮點清涼的綠豆粥、荷葉粥來敗火,這都是非常健康的吃辣方式。
經常吃辣的人可能會出現咽喉腫痛或是嘴唇乾裂的情況,最好多補充水分,平時可以喝碗青菜湯或番茄蛋湯,可起到生津潤燥的效果。吃辣時,喝杯酸奶或牛奶,不僅可以解辣,同時還有清熱作用,這樣吃辣對我們的健康會有更大幫助。
校對: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