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新技術,助推生物製品進入粉末給藥時代?

2020-11-30 生物谷




採用薄膜凍幹(thin film freezing)技術,將生物製品製成粉末的新方法,有望實現靈活的遞藥形式,提高功效,破解冷鏈成本難題。在COVID-19大流行背景下,薄膜凍幹技術來得正當其時。

Robert O. (「Bill」) Williams III博士是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UT-Austin)藥學院分子藥物與遞藥系主任,在遞藥、工藝與生物技術領域擁有49項專利。適用範圍很廣的薄膜凍幹技術是他的最新成就之一,有望運用於大分子、小分子、疫苗、植物藥,同時保持治療和成本優勢。該項目是與UT-Austin化學工程教授Keith P. Johnston博士,以及陶氏化學公司合作開發,目的是提高水溶性差的藥物的遞藥性。當這一項目的

智慧財產權

重新回到UT-Austin時,引起了該校校友、Lung Therapeutics公司總裁、CEO Brian Windsor博士的注意。Windsor博士獲得了該產品的智慧財產權授權許可,決定圍繞這個產品新組建TFF Pharmaceuticals公司,TFF的名稱,來自於薄膜凍幹(thin film freezing)的英文名稱。

薄膜凍幹的工作原理

薄膜凍幹(TFF)的工藝相對簡潔。TFF公司採用一種有效成分,將小分子藥物,或是諸如DNA、RNA或疫苗之類的生物製品,溶解在純水或與有機助溶劑混合的水中。TFF使用惰性

載體

轉運活性成分進入,迅速將溶液冷凍成小於500微米的薄膜。這一智慧財產權的亮點在速度方面,快速凍結將分子鎖定在阻止降解的狀態,成為這一工藝過程的關鍵所在。接著將冷凍的溶劑升華,留下精細粉末,這種粉末,可以很好地用於吸入給藥、鼻腔給藥,或復溶為注射劑。

Williams博士承認,大家最初是擔心這項技術對生物製品的影響。如果冷凍速度不夠快,就會使蛋白質和多肽分子變性。TFF方法可以在50到2000毫秒之間的任何時間,使得與表面接觸的液滴凍結,因此大幅減少所需的表面積與體積比。當溶液結晶時,就會形成一種幾乎完全是高活性藥物的粉末。

克服噴霧乾燥、凍幹不足,改善功效?

噴霧乾燥是一種已經使用了幾十年的常用技術,利用熱量蒸發形成乾粉。但噴霧乾燥技術產生的粉末孔隙度不夠大,無法實現有效的肺深層遞藥。與薄膜冷凍相比,噴霧乾燥更容易生成設計不良的顆粒。另一方面,凍乾等較慢的方法,需要將蛋白質或多肽長時間暴露於界面,增加分子降解風險,以及引入汙染物的可能性。薄膜冷凍的冷卻速度,比通過凍乾冷凍的速度快100到1000倍,使得表面積與體積比減小。

Dale Christensen博士是TFF公司的臨床顧問,他從一開始就參與到相關工作中。這家公司的乾粉可吸入產品,最初擬用於治療受損和患病的肺,以及肺移植後的器官排斥反應。隨著公司的發展,這項技術的用途已經超越最先的估計範圍。Christensen博士表示,正在尋找可以從鼻內、眼內與局部給藥中受益的適應症。適當大小的顆粒形成的穩定粉末,可以遞藥到肺的所有部位,與皮下遞藥相比,優勢明顯。對於黏膜免疫,人體利用IgA保護胃腸道免疫力,以抵抗具有傳染性的有機體。通過注射接種的傳統疫苗,往往會繞過黏膜表面,因此無法引起IgA反應。這或許能夠解釋,為什麼一些疫苗並不適用於呼吸道疾病。如果採用適用的粉末,將活的或滅活病毒遞送到肺部,並在該部位產生抗原,通過IgA與繼發性IgG響應,從而產生全身保護作用。

ITT公司CEO Glenn Mattes先生認為,功效的提高與疫苗和治療藥物的成本效益直接相關。以較低的劑量遞藥到肺部,療效更好,不良事件特徵也會改善。以通常用於治療肺麴黴病的抗真菌藥為例,這些藥物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靜脈內給藥,後來過渡為口服給藥。這些藥物會導致肝毒性和肝酶升高。接受推薦劑量的患者中,有20%患有受到視力障礙困擾,例如模糊和復視,這通常會導致他們中止治療。這些藥物還抑制代謝其它藥物的系統,導致強烈的藥物-藥物相互作用。對於肺麴黴病,採用傳統的抗真菌藥物治療,會導致胃腸道藥物濃度高,血液中生物利用度要達到50-80%,才會有10%進入肺部。換句話講,如果給藥200 mg,全身吸收可能有150 mg,只有10到20 mg會進入肺部。而使用TFF技術,將能夠直接向肺部遞藥80 mg劑量,不會導致肺功能下降,也不會產生視覺障礙與肝毒性。採用TFF技術製成的粉劑,可以只使用口服傳統劑量的40%,直接向肺部提供更大的治療劑量,還可以消除不良副作用。

破解冷鏈成本難題

在某些情況下,疫苗成本的80%可以歸因於冷鏈所需的溫度控制。將液態疫苗製成粉末,將大幅降低倉儲與運輸成本。例如,兩種領先的mRNA疫苗需要-20至-80℃的溫度才能保持活力。Mattes先生表示,在至少一個例子中,經薄膜冷凍製成的乾粉,在25℃下保存長達6個月時,證明能夠保持活性藥物成分的活性與穩定性。正在深入探索中TFF的潛在優勢,受到業界關注。TFF公司正在與十幾家大型醫藥公司合作,對生物製品與COVID-19疫苗開展技術檢測。這些大型醫藥公司中,很多都嘗試過噴霧乾燥,但發現噴霧乾燥並不適用於

siRNA

、質粒DNA和mRNA。

TFF公司目前正在與20家公司就疫苗、生物製品、新化學實體與植物藥展開合作,包括與相關公司籤訂材料轉讓協議和工作說明書。TFF公司自己也在開發用於治療侵襲性肺麴黴病的伏立康唑乾粉製劑,用於實體

器官移植

的免疫抑制藥物他克莫司,以及用於治療COPD和

哮喘

的吸入性乾粉藥物組合產品。這些在研產品在505(b)(2)註冊審批途徑下申報。(

生物谷

Bioon.com)

相關焦點

  • FDA批准第25個生物類似藥 持續推動生物製品可及性
    在Abrilada 獲批之前,FDA藥品審評與研究中心(CDER)生物製品與生物類似藥辦公室代理主任Sarah Yim醫生公開發表聲明,表示FDA將持續推動生物製品競爭,同時介紹了FDA在生物類似藥審評方面開展的一系列重要工作。以下為Yim醫生的聲明全文。
  • 生物製品行業:「生物製品通用名命名原則規程」發布,利好生物類似...
    和原研類似的單抗藥物按照新藥申報的時代即將過去;類似的單抗藥物以生物類似藥申報成為規範,提高了單抗藥物的研發門檻:2007年藥品註冊管理要求「生物製品按照新藥申請的程序申報」,過去國內已獲批的單抗藥物均按照新藥來申報。
  • CFDA發布生物製品穩定性研究技術指導原則的通告
    為指導生物製品的穩定性研究工作,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織制定了《生物製品穩定性研究技術指導原則(試行)》,現予發布,自發布之日起施行。附件:生物製品穩定性研究技術指導原則(試行)食品藥品監管總局2015年4月15日附件生物製品穩定性研究技術指導原則(試行)一、前言
  • 新基建助推光纖雷射器進入20kW時
    新基建助推光纖雷射器進入20kW時 GW雷射首席戰略官 發表於 2020-11-09 15:32:09 新基建進一步促進對於中厚金屬板材的使用,繼2019年開啟萬瓦雷射加工元年之後
  • 帶量採購在即,對生物製品的發展意味著什麼?
    今年10月,國家醫保局在對「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6450號建議的答覆」中明確指出,在考慮生物類似藥的相似性、企業產能和供應鏈的穩定性、具體產品的臨床可替代性等因素的基礎上,將適時開展集中帶量採購。總之,國家醫保局已意向將非專利藥品大規模納入集採。國家組織藥品集採的初衷之一是把原研藥價格降下來,讓創新藥能夠進入醫保,以提高創新藥的可及性。
  • 新版化藥、生物製品註冊分類正式實施
    化藥註冊分類分為5類,分別為:境內外均未上市的創新藥(1類)、境內外均未上市的改良型新藥(2類)、境內申請人仿製境外上市但境內未上市原研藥品的藥品(3類)、境內申請人仿製已在境內上市原研藥品的藥品(4類)、境外上市的藥品申請在境內上市(5類)。  不過,在一些關鍵詞和部分條款上,此次發布的新版化學藥品註冊分類進行了細化。
  • 2018中國生物製品年會暨第十八次全國生物製品學術研討會(CBioPC...
    2018中國生物製品年會暨第十八次全國生物製品學術研討會(CBioPC)定於2018年11月14-16日在雲南省昆明市召開。本屆年會以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疫苗和藥品質量安全、保障人民健康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為指引,深入研討和交流生物製藥領域新的技術與成果,積極推進我國生物製藥技術進步、質量提升、標準提高與安全應用。
  • 新版化藥、生物製品註冊分類今日起正式實施
    化藥註冊分類分為5類,分別為:境內外均未上市的創新藥(1類)、境內外均未上市的改良型新藥(2類)、境內申請人仿製境外上市但境內未上市原研藥品的藥品(3類)、境內申請人仿製已在境內上市原研藥品的藥品(4類)、境外上市的藥品申請在境內上市(5類)。不過,在一些關鍵詞和部分條款上,此次發布的新版化學藥品註冊分類進行了細化。
  • 張冠斌:「中國晶片」助力耳聾進入全面防控時代
    中國青年科技獎獲獎者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為我國科技創新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是我國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傑出代表。新華網對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部分獲獎者進行了專訪。張冠斌清華大學博士,成都博奧新景醫學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
  • 創藥重磅 | 特斯拉攜手CureVac進軍醫藥界,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如果成功,這些印表機可以根據輸入機器的指令製造新冠疫苗。這種新方法可以繞過目前使用的符合GMP標準的製造技術複雜和耗時等問題,創建一個可以在世界各地複製的製造模板,在短時間內提供所需的儘可能多的疫苗,徹底改變一個需要時間和大量投資的過程。而這項縮短疫苗生產時間的技術正是我們迫切所需要的。
  • 第二十屆中國生物製品年會(CBioPC2020) 會議通知(第四輪)
    由中國疫苗行業協會、中國藥學會生物藥品與質量研究專業委員會、中華預防醫學會生物製品分會、中華預防醫學會疫苗與免疫分會、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疫苗專業委員會、中國微生物學會生物製品專業委員會共同主辦的第二十屆中國生物製品年會(CBioPC2020)定於 2020年11月19-21日在廣東省珠海市珠海國際會展中心召開
  • 博雅·上海論壇:城鎮化建設進入4.0時代
    諸多智庫及行業領銜企業負責人圍繞「特色金融服務特色小鎮」主題,探討金融創新如何驅動特色小鎮的產融結合、城鎮化4.0時代下金融資本服務實體經濟的新型模式等話題,全力助推我國新型城鎮化發展新進程。這為特色小鎮及美麗鄉村建設指明了新時代的方向。
  • 醫藥投向標|新版化藥、生物製品註冊分類出臺;君實生物確定科創板...
    關於化學藥品、生物製品註冊申報資料要求,自2020年10月1日起實施。在2020年9月30日前,可按原要求提交申報資料。化藥註冊分類分為5類,分別為:境內外均未上市的創新藥、境內外均未上市的改良型新藥、境內申請人仿製境外上市但境內未上市原研藥品的藥品、境內申請人仿製已在境內上市原研藥品的藥品、境外上市的藥品申請在境內上市。與2016版相比,新版僅對關鍵詞和部分條款進行了細化。
  • FDA 最終確定生物製品定義,依據胺基酸序列大小定義蛋白質
    下面我們看看 FDA 對於最終「生物製品」定義的解釋以及 FDA 對於一些有關定義的反饋意見的回答來進一步了解最終定義背後的監管考量。根據 2009 年《生物製品價格競爭與創新法案》(BPCIA),自 2020 年 3 月23 日起,根據《聯邦食品、藥品和化妝品法》(FDCA)第 505 條授權的胰島素、人類生長激素和其它蛋白質的新藥申請(NDA)將被視為生物製品許可申請(BLA),並根據《公共衛生服務法案》(PHSA)受 FDA 監管。最終規定是這一過渡過程的一部分,將於 3 月 23 日生效。
  • 金屬粉末或可替代化石燃料
    你能想像未來發動機不再「喝」汽油而是「吃」鐵粉嗎?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研究人員與一位歐洲航天局的科學家共同提出了一個新概念——利用與精白粉或糖粉差不多大的細微金屬粒子來驅動外燃機。相比氫、生物燃料或者電池等,金屬粉末更有望成為化石燃料的長期替代解決方案。外燃機是工業時代燃煤蒸汽機的現代版本,廣泛用於核電站、燃煤或生物質發電站。燃燒金屬粉末也很常見,例如煙花的奪目色彩就來自其中添加的各種金屬粉末,還有太空梭的火箭推進劑。
  • 莫德納新冠疫苗向首批青少年受試者給藥,或明年春季生成數據
    美國生物科技公司莫德納在官網發布消息稱,第一批青少年參與者已經在其新冠候選疫苗mRNA-1273的2/3階段研究完成給藥。這項隨機對照的2/3期研究將評估間隔28天接種的兩針mRNA-1273疫苗安全性、反應性和免疫原性。
  • 突破藥丸:生物製劑新時代的致勝給藥戰略
    同時,許多在研藥物會遇到技術瓶頸,需要重新考慮給藥方式。這些藥品往往很精細,會黏在容器上(特別是那些標準的彈簧自主注射器)。這些藥物濃度雖低但用量很大,同時降解速度也快,可以說這是形態優良單抗時代的終結。我們相信如今正在開發的所有蛋白質中有15-20%面臨劑型挑戰。在研發早期,這個數字會更高。
  • 我國生物製品中殘餘DNA檢測標準與技術
    我國生物製品中殘餘DNA檢測標準與技術 來源: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湖州營養中心   發布者:張薦轅   日期:2015-06-11   今日/總瀏覽:16/15197
  • 李振義 開闢基因重組生物製品的新藍海
    近日,重組豬幹擾素產品臨床批件從農業農村部傳到北京寶易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成為國內首批基因重組生物製品在動保領域取得臨床批件的產品,寶易生物公司總經理李振義走出實驗室,脫掉白大褂,換上西裝,正迎接一波又一波上門洽談合作的客戶單位
  • 科學家利用矽酸鈣粉末製成活性骨假體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俄羅斯科學家日前研發出一種由矽酸鈣合成粉末和生物陶瓷製成的新骨骼假體。這種假體的結構和特性與人體骨骼相似,並且能夠刺激人體骨骼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