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智能音箱出貨量首現下滑 行業補貼持續馬太效應加劇

2021-01-17 新浪科技

來源:藍鯨TMT

作者:齊智穎

2020年以來,受疫情等因素影響,發展5年的智能音箱出現新的變化。國內智能音箱出貨量首年下滑,而廠商發布的智能音箱產品品類數量也腰斬。

智能音箱自誕生以來一直走補貼硬體之路,2020年這一情況依舊未得到改善,行業馬太效應也因此加劇。但廠商也經過多重轉型,開始集體走上生態服務路線。

從技術方面來講,目前很多智能音箱產品仍被消費者吐槽為「人工智障」,但市場也出現了多種形態;受疫情期間在線教育快速發展的影響,屏幕音箱出貨量仍處於高速增長趨勢。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智能音箱相關的遠場拾音、語音識別、語音合成、語義理解、人工智慧等一系列技術不斷成熟,智能音箱產業未來會進一步走向信息化與智能化。

國內智能音箱出貨量首現下滑

2015年,國內第一款智能音箱叮咚誕生,該音箱由京東與科大訊飛聯合推出。行業經過兩年沉寂之後,阿里於2017年推出天貓精靈,此後,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國內智能音箱市場迎來了大爆發。

IDC諮詢數據顯示,2018年,智能音箱作為年度爆款單品全年出貨量突破2000萬臺,同比增長1051.8%;隨著人工智慧席捲各行各業和語音交互快速普及,中國智能音箱市場在2019年出貨量達到4589萬臺,同比增長109.7%。

然而,進入2020年,受疫情等因素影響,國內智能音箱市場開始出現下滑趨勢,上半年出貨量為1966.9萬臺,同比下降14.8%。進入三季度,疫情趨於穩定,然而出貨量下滑的狀況依舊沒有好轉,第三季度智能音箱市場出貨量約829萬臺,同比下降14.7%。

IDC諮詢分析稱,二季度電商大促並未激發智能音箱市場的「報復性」消費,線上市場發展仍然承壓,線下零售渠道得益於門店恢復和渠道下沉,出貨量反彈明顯。

除了出貨量下滑,各大廠商發布的智能音箱品類也出現腰斬。2019年,百度旗下的小度科技就發布了包括小度在家、小度智能屏在內的五款智能音箱產品,而2020年其推出的品類數量僅為兩款;小米旗下的小愛同學也出現了類似情況。

對此,產業時評人張書樂表示,智能音箱經過階段性的爆發之後,從技術層面來講並未有實質性的迭代,音效也不能和高端音箱相提並論,內容上也存在一定的瓶頸,用戶體驗感不強。

雖然2020年前三季度智能音箱出貨出現下滑,但市場仍認為疫情短期影響難以避免,積極對衝後,行業前景依舊樂觀。

奧維雲網(AVC)預測,2020年中國智能音箱銷量將達4260萬臺,同比增長15.7%。隨著智能音箱市場滲透率的提高和行業逐步步入成熟期,前瞻產業研究院預計智能音箱行業增速將逐步放緩,2026年中國智能音箱行業出貨量有望達到1.38億臺,2021-2026年5年複合增長率為20%。

行業價格戰持續,馬太效應加劇

伴隨著智能音箱的大爆發,整個行業也曾爆發大規模的價格戰。「天貓精靈X1」發布伊始,定價499元,已遠低於其他競品,在當年「雙十一」當天,其價格更是降到99元。2018年米粉節,小米的小愛音箱mini也從169元降到99元。一時間,各巨頭紛紛加入「價格戰」中。

2019年之後,智能音箱的功能和內容在不斷升級,不過價格區間趨於穩定。進入2020年後,智能音箱價格戰仍未得到緩解,Redmi小愛觸屏音箱Pro 8開售499元,雙十一過後就降至399元;2020年10月底,小度科技宣布加大補貼智能音箱的力度,將原價299元的智能音箱降至169元,成為最便宜的有屏智能音箱;另一款面向兒童的智能音箱則從169元降至99元。

小冰公司CEO李笛在接受藍鯨TMT記者專訪時表示,小冰之所以未布局智能音箱硬體產品,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目前智能音箱硬體需要高額補貼。

業內人士表示,價格戰也正是智能音響行業出現寡頭的重要原因。

據了解,目前,國內布局智能音箱賽道的選手眾多,包括BAT、小米、華為、聯想、科大訊飛、DOSS、漫步者等在內的網際網路巨頭、人工智慧創業公司。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小度、天貓精靈與小愛同學這三家頭部廠商的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突破96%。

多名業內人士對藍鯨TMT記者表示,目前,智能音箱三大巨頭早已開始「去硬體化」,更是開展了多方轉型,服務生態成為三巨頭能夠長期在該領域站住腳跟的關鍵。

具體而言,2020年9月底,百度宣布旗下智能生活事業群組業務小度科技完成了獨立融資協議的籤署,目前,小度科技在資本市場的估值已經達到200億元;不到一個月,天貓精靈便宣布天貓精靈內置AI助手將全面開放,這意味著天貓精靈「走出」智能音箱的原始功能,走進手機、家電等更多智能領域、更多場景應用之中;在一個月後的MIDC大會上,小米宣布小愛同學5.0正式上線,小愛同學將從語音助手正式升級為「智能生活助手」。

智能音箱功能仍遭吐槽,屏幕音箱或成潮流

儘管近年來智能音箱的功能得到日趨完善,但入局廠商眾多,生產的智能音箱產品外觀雷同、性能同質化嚴重。而在使用過程中,大部分智能音箱的功能仍被消費者吐槽「雞肋」。

北京市民姚天(化名)對記者表示,「本以為智能音箱是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但是目前卻變成了查天氣、播放音樂等基礎操作的『擺設』,很多時候智能音箱還有些『智障』,經常出現喚醒無應答、所答非所問的情景。」

對此,張書樂表示,廠商生產智能音箱的目的是希望其成為一個智能中樞,連接智能家居設備,但目前來講這一想法並未實現。「廠商可以就智能音箱的內容與連接方面去完善智能音箱的功能。在內容方面,可以設置更多的內容推薦,利用人工智慧幫助用戶定製意想不到但是又契合用戶需求的內容;在連接方面,廠商需要去思考怎麼將非智能的設備通過智能音箱的連接變得智能化。」

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師分析稱,從技術成熟潛力來看,未來,隨著智能音箱相關的遠場拾音、語音識別、語音合成、語義理解、人工智慧等一系列技術不斷成熟,其存在的安全隱私問題、技術不成熟導致的消費者體驗欠佳和用戶習慣未養成等痛點問題有望得到進一步解決。

此外,記者觀察到,儘管2020年智能音箱產品總體出貨量出現下降趨勢,但屏幕音箱的出貨量卻依然出現較大增幅。IDC數據顯示,上半年屏幕音箱出貨量達639.5萬臺,同比增長34.1%。

在市場佔有率方面,奧維雲網數據顯示,2019年屏幕音箱市場份額為14.2%,到2020年上半年,市場份額進一步提高到19.8%,其中2020年1月、2月以及6月市場份額均超20%。

多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今年屏幕音箱的火爆,得益於在線教育領域的發展,疫情期間,在家上課成為常態化,並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用戶線上受課的習慣,使得屏幕音箱獲得了發展機遇。

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師總結稱,隨著產業的發展,智能音箱產業未來會進一步走向信息化與智能化。

相關焦點

  • 2019年中國智能音箱市場出貨量成全球主力 天貓精靈持續領跑
    01 中國智能音箱市場三足鼎立 阿里巴巴最具競爭力雖然令人難以置信,但實際上第一臺智能音箱的問世還是在2014年亞馬遜推出Echo,而大眾對智能音箱開始產生記憶卻只集中在這兩三年。在不排除Echo未進入中國市場的因素的情況下,BAT、京東、小米等國內巨頭的入局對智能音箱的普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幾番博弈發展至今中國市場已逐步成為全球主力,出貨量已經躍居全球第一。
  • 2019全球智能音箱出貨創歷史新高,中國品牌增速惹眼,產業鏈個股...
    具體看,亞馬遜在2019年第四季度是全球第一大智能音箱供應商,出貨量1580萬,佔據28.3%的市場份額;谷歌以1390萬的出貨量佔據24.9%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二;中國品牌百度、阿里巴巴和小米緊隨其後。蘋果HomePod智能音箱在2019年第四季度的出貨量估計為260萬個,在智能音箱市場的份額為4.7%,排在第六名。
  • 馬太效應加劇!中國公有雲加速洗牌
    隨著馬太效應的不斷加劇,雲計算市場顯然已經成為巨頭們的「龍虎鬥」,後入局者、中小雲廠商突圍的難度加劇,一不留神,則隨時面臨「領盒飯」的風險。2020年剛開局,中國公有雲市場便暗流湧動。1月21日,蘇寧雲商城便宣布將於4月30日停止運營,原有雲商城服務併入更加聚焦業務支持的星河雲。
  • 2020上半年手機市場調研報告:出貨量同比下滑超15%
    品牌之間競爭激烈,紅海市場態勢加劇。同時5G的強勢入局給整體市場帶來一定的出貨量復甦,各大廠商的子品牌戰略與生態建設收效顯著。截至6月份共有68款新機發布,節奏不可謂不快。疫情影響下,據市調機構canalys公布的出貨量報告,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整體出貨量為7260萬臺,相較去年同期下滑18%;Counterpoint 發布的 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Q2分析報告顯示,整體同比下跌17%,中國市場的出貨量增長顯現頹勢。同時頭部品牌的位次洗牌伴隨著更為明顯的此消彼長,份額爭奪幾乎成為大品牌間的專屬遊戲。
  • 誰在鼓譟智能音箱? | 風眼
    急速增長廠商與市場的躁動2014年率先扎進智能音箱領域的亞馬遜可能沒有想到,它的一次嘗試會讓這個行業在3年後影響到全世界,甚至很多國外小朋友開口會說的第一個詞語已經從mama變成Alexa。技術演進帶來的這種改變,很難去評判好壞,但不可否認亞馬遜智能音箱帶來的蝴蝶效應正在席捲全球,尤其是中國市場。
  • 預計到 2025年我國電解液總體出貨量可達到86.5萬噸
    ,近年來各國對環保的重視驅動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逐步提高,雖然上半年受疫情影響,汽車用動力電池出貨量同比下滑45.8%,但是下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的單月同比大幅增長,截止到2020年11月,我國汽車用動力電池累計出貨量62.5Gwh,累計同比下降幅度已經收窄到7.0%。
  • IDC預測今年國內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將同比增長4.6%
    近日,市場研究機構IDC發布了2021年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10大預測,在報告中IDC預測2021年國內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將同比增長4.6%,市場容量約3.4億臺。
  • 市相| 年底房企眾生相:馬太效應加劇 節流降槓桿成常態
    年初,受疫情影響,地產行業整體增速放緩,房企分化加劇,競爭日益激烈,不僅如此,「三道紅線」壓頂,降負債、降槓桿的壓力同樣不小。銷售提升:千億軍團再擴容房企陣營分化近日,中指研究院、克而瑞、億翰智庫等多家研究機構發布的1~11月房企銷售業績TOP100榜。
  • NMN行業七大新趨勢,馬太效應加劇
    2020年已經結束,跨入2021年元旦,NMN行業出現新趨勢,這些趨勢直接影響到了NMN的銷售模式、銷售服務、銷售關聯、甚至銷售定律。那麼2021年將會出現哪些新趨勢呢?一、馬太效應加劇市場開始出現頭部品牌影響力加大和尾部品牌銷售額減少情況,而且這種趨勢還在加劇。
  • IDC:2020Q3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3.536億部 同比下滑1.3%
    IDC:2020Q3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3.536億部 同比下滑1.3% 昨日,市場研究機構IDC發布了第三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情況。
  • 深度分析:國內智能音頻SoC晶片龍頭恆玄科技
    在固定場景中,智能音箱主要作為家庭語音交互的媒介,近幾年發展也十分迅速。全球市場主要以亞馬遜、谷歌佔據主要份額;而在國內市場,隨著百度、小米、阿里巴巴等巨頭紛紛入場布局,推出相應產品,國內滲透率也在不斷提高。據Strategy Analytics數據顯示,智能音箱2019年出貨量將達到1.47億部,同比增長80%。
  • 中泰證券:疫情加劇「馬太效應」,精選機械行業優質龍頭標的
    2020一季度整體機械行業受疫情影響嚴重。展望二季度,新老基建齊綻放,周期與成長的風格再平衡。投資策略:疫情加劇「馬太效應」,精選優質龍頭標的。疫情迫使線下商業交流轉至線上,龍頭企業品牌傳播效力更強,市場集中度可能進一步上升。在流動性寬鬆背景下,周期與成長共舞。
  • MEMS麥克風市場持續增長,智能音箱促進作用明顯
    MEMS麥克風市場持續增長 智能音箱促進作用明顯 數據顯示,2016年MEMS麥克風市場為9.93億美元,接近10億美元大關,加上7億美元的駐極體電容麥克風(ECM)市場,整個麥克風市場規模約為18億美元。
  • 2020年中國鋰電池電解液行業市場分析:出貨量將近20萬噸 市場規模...
    出貨量增長原因:1)2019年國內動力電池出貨量71GWh,同比增長達9.2%,帶動動力型電解液出貨量增長;2)日、韓動力電池企業2019年受終端車企拉動,出貨量增量明顯,以新宙邦、國泰華榮、天賜等為代表的企業對日韓電池企業出口量增加;3)通訊儲能市場增速明顯,帶動儲能電解液出貨量增幅較大;4)鋰電輕型車、電動工具等小動力市場進入快速發展期,對鋰電池需求快速上升
  • 數位化防疫(4):疫情期在線中小學教育集中發力,加劇行業馬太效應
    春節尾聲,學生用戶進入到開學準備階段,兩大APP的日活用戶規模持續加速回升。加之學而思和猿輔導推出的免費春季直播課程即將開課,預計其日活將在後續有更好的表現。預計行業將加速增長,競爭升級下流量馬太效應進一步增強作為首個對延期開學做出反應的網際網路中小學教育廠商,作業幫的日活走勢體現出了在疫情背景下「免費課程」對於流量增長所帶來的影響作用。
  • ...銅冠銅箔出貨量境內第一,PCB銅箔業務卻與行業發展相悖;三星...
    目前銅箔行業的市場集中度較高,2019年國內(包括外資)Top10企業的市場佔有率(按出貨量計)達到78.8%。2019年行業內銅箔出貨量排名前三的企業主要是港臺外資企業,包括建滔銅箔(港)、長春化工(臺)、南亞銅箔(臺),其主要以PCB銅箔為主。
  • 銀行業或現「馬太效應」 穿透式監管持續進行中
    「2017 年以來,監管政策收緊的同時處罰力度不斷加大,處罰過程中體現出來行業內存在公司治理、內控等方面的問題。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內,金融行業仍將繼續呈現強監管的格局。」聯合信用評級分析師劉克東在近期發布評級報告中對銀行業行情如是表述。而在2019年,嚴監管的態勢仍將持續。
  • 小度畫出「微笑曲線」 再拓邊界詮釋智能音箱已不再是音箱
    (百度公司副總裁、智能生活事業群組總經理景鯤)景鯤表示,智能語音技術的發展為用戶和產業帶來了新的價值、拓展了新的邊界、催生了新的格局,讓智能音箱行業逐漸從野蠻競爭走向成熟。智能音箱現已突破邊界,它不再是音箱而是語音智能對話的新物種,能夠為用戶提供無處不在的個人智能助手服務;就家庭場景而言,為家庭娛樂、家庭教育、家庭遊戲、家庭醫療、家庭電商等領域提供了新的機會。
  • 歌爾聲學上半年利潤增五成 行業龍頭效應顯現
    上半年公司加大布局智能無線耳機、虛擬/增強現實、智能穿戴等智能硬體產品 2020年上半年,全球經濟增長低迷,國際經貿摩擦加劇,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根據國際調研機構IDC的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智慧型手機行業出貨量已連續4年同比下滑,預計2020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為12億部,同比下降12.5%。
  • 談談馬太效應-虎嗅網
    馬太效應是世界普遍現象,從頂級運動員明星的高回報到普通人的成功,從名聲到社會,從政治到經濟,大多數地方都存在馬太效應。因為馬太效應是一個很堅實的客觀規律,理解得越透徹,越能利用規律,從而實現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的轉變。在經濟領域,馬太效應在不同行業的分布卻是不均勻的,強馬太效應行業和弱馬太效應行業的經營邏輯和方法有很大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