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PO價值觀】銅冠銅箔出貨量境內第一,PCB銅箔業務卻與行業發展相悖
2、【IPO一線】雲從科技巨虧22億元:募資37.5億元加碼人工智慧
3、三星電機將退場的背後,軟硬結合板的市場需求到底如何?
4、江豐電子:鉬靶材已取得批量訂單,待熱等靜壓設備驗收完畢後開始量產
5、鵬鼎控股11月合併營收46.81億元 同比增加48.05%
6、【每日收評】集微指數漲0.59% 臺積電有望為英特爾代工凌動和至強處理器
1、【IPO價值觀】銅冠銅箔出貨量境內第一,PCB銅箔業務卻與行業發展相悖
集微網消息,近年來,PCB行業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已由手機出貨量逐漸過渡到數據中心的伺服器和網絡設備。隨著雲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快速演進,硬體、軟體、服務等核心技術體系加速重構,正在引發電子信息產業新一輪變革。
與此同時,今年下半年以來,全球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一路高歌猛進,產業發展進入新一輪增長周期。下遊產業升級對國產高性能銅箔的需求不斷增加,高端銅箔產品的進口替代成為行業發展趨勢,帶動國內銅箔產業進入新的成長通道。
抓住了政策和行業機遇的企業乘此東風實現了規模的快速增長,安徽銅冠銅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銅冠銅箔」)便是其中的一員。
日前,銅冠銅箔IPO申請引發了行業的廣泛關注。作為2019年境內總出貨量第一的內資企業,其近幾年業績開始出現明顯下滑,透過招股書,筆者發現,其主營業務增長速度跑輸行業平均增速,毛利率大幅下降導致淨利潤不斷走低。
近三年業績下滑明顯
電解銅箔作為電子製造行業的功能性基礎原材料,被稱為電子產品信號與電力傳輸、溝通的「神經網絡」,主要用於印製線路板的製作和鋰電池的生產製造,對應的產品類別分別為PCB銅箔及鋰電池銅箔。
據招股書披露,銅冠銅箔主要從事各類高精度電子銅箔的研發、製造和銷售等,主要產品按應用領域分類包括PCB銅箔和鋰電池銅箔。
目前銅箔行業的市場集中度較高,2019年國內(包括外資)Top10企業的市場佔有率(按出貨量計)達到78.8%。2019年行業內銅箔出貨量排名前三的企業主要是港臺外資企業,包括建滔銅箔(港)、長春化工(臺)、南亞銅箔(臺),其主要以PCB銅箔為主。
隨著大陸內資企業產能的不斷釋放,近幾年內資企業總體出貨量逐年上漲,其中銅冠銅箔2019年銅箔產品市場佔有率為8.7%,總出貨量排名內資企業第一。
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之日,銅冠銅箔擁有電子銅箔產品總產能為4.5萬噸/年,其中,PCB銅箔產能2.5萬噸/年,鋰電池銅箔產能2萬噸/年,形成了「PCB銅箔+鋰電池銅箔」雙核驅動的業務發展模式。
客戶方面,其在PCB銅箔領域的客戶包括了生益科技、臺燿科技、臺光電子、華正新材、金安國紀、滬電股份、南亞新材等,在鋰電池銅箔領域客戶包括了比亞迪、寧德時代、國軒高科、星恆股份等。
業績上,據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銅冠銅箔營業收入分別為227,595.77萬元、241,123.51萬元、239,990.90萬元及101,488.43萬元;分別實現淨利潤33,334.32萬元、22,676.12萬元、9,962.79萬元及2,086.71萬元。
從營業收入來看,2018年,銅冠銅箔營業收入實現同比增長。2019年,銅冠銅箔營業收入比2018年減少1132.61萬元,營收開始出現下滑跡象。2020年1-6月,該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同比下降15.58%,主要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及銅價波動影響。
從淨利潤來看,近三年來銅冠銅箔的淨利潤逐年減少,且下滑較為明顯。主營業務下滑是一方面,主要還是受其毛利率減少所致。報告期內,銅冠銅箔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 20.05%、16.85%、11.59%和8.02%。銅冠銅箔表示,產品毛利率下滑主要受下遊需求變化、市場競爭格局變化、原材料價格波動、客戶和產品結構變化等多種因素影響。
PCB銅箔發展與行業相悖
從主營業務構成來看,銅冠銅箔的PCB銅箔是其主營業務中佔比最大的一部分。2017-2019年,銅冠銅箔PCB銅箔業務收入分別為170,118.95萬元、166,349.41萬元、153,778.97萬元,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5.50%、70.63%、66.29%。
數據顯示,近三年該公司的的PCB銅箔營收整體呈逐年下滑趨勢。對此,銅冠銅箔表示,主要系受下遊行業景氣度下滑、PCB銅箔供需關係變化導致加工費下降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所致。
根據GGII調研數據,PCB銅箔在普通覆銅板CCL原材料成本中佔比約35%,而覆銅板在PCB中成本佔比接近50%,故銅箔在PCB原材料成本中佔比約為15%-20%,隨著CCL技術的發展,銅箔對CCL製造成本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在當前迅速發展的薄型FR-4型CCL中,銅箔所佔的成本構成比例會提高到70%。
從調研數據和行業發展來看,2019年起,國內外經濟形勢有所轉變,國家開始強調通過「新基建」拉動經濟增長,且隨著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更多的PCB企業訂單從國外廠商轉向國內一流銅箔廠商。
依靠5G、雲計算(IDC設備)的建設拉動以及進口替代需求,我國PCB銅箔產業特別是高端銅箔產品有較好的增長趨勢。因此,從行業發展角度來看,銅冠銅箔所說的「下遊行業景氣度下滑」與實際行業趨勢相悖。
相比PCB銅箔的持續下滑,鋰電池銅箔業務表現相對強勁,但由於布局較晚等原因,其發展速度跟不上行業增速,在行業進一步集中的背景下,銅冠銅箔該業務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近三年,銅冠銅箔鋰電池銅箔業務收入分別為32,560.87萬元、48,684.82萬元、58,746.50萬元及15,111.62萬元,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4.45%、20.67%、25.32%。2017-2019年,銅冠銅箔鋰電池銅箔業務佔比逐年增加,主要系其於2018年實現鋰電池銅箔新增產能的投產,並於當年實現6μm產品量產,鋰電池銅箔的產量及銷量逐年上漲所致。
受全球鋰離子電池市場規模快速增長帶動,近年來,鋰電銅箔需求保持著穩步增長的趨勢。據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調研統計,2019年全球鋰電銅箔出貨量達17.0萬噸,同比增長16.4%。與行業整體水平相比,銅冠銅箔2019年出貨量5%左右的增幅遠落後於同行。
2020年1-6月,銅冠銅箔鋰電池銅箔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為15.43%,同比下降9.89%。對此,銅冠銅箔認為主要系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在國家延長補貼新能源汽車、平緩補貼退坡力度和節奏相關政策出臺前,下遊需求不及預期,導致鋰電池銅箔價格及銷量下滑所致。
整體來看,目前PCB銅箔和鋰電銅箔的市場發展良好並保持較高的增速,從銅冠銅箔近年來的業績表現來看,無論哪項業務都沒有達到行業發展的平均水平,毛利率也一直走下坡路導致淨利潤逐年下滑,若未來無法取得關鍵性突破,其境內出貨量第一的寶座或將拱手相讓。
(校對/Arden)
2、【IPO一線】雲從科技巨虧22億元:募資37.5億元加碼人工智慧
集微網消息 12月3日,據集微網查詢得知,雲從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從科技」)在科創板正式提交了IPO招股書。
據悉,雲從科技是一家提供高效人機協同作業系統和行業解決方案的人工智慧企業,致力於助推人工智慧產業化進程和各行業智慧化轉型升級。公司一方面憑藉著自主研發的人工智慧核心技術打造了人機協同作業系統,通過對業務數據、硬體設備和軟體應用的全面連接,把握人工智慧生態的核心入口,為客戶提供信息化、數位化和智能化的人工智慧服務;另一方面,公司基於人機協同作業系統,賦能智慧金融、智慧治理、智慧出行、智慧商業等應用場景,為更廣泛的客戶群體提供以人工智慧技術為核心的行業解決方案。
業績方面,2017-2020年上半年,其營收分別為0.65億元、4.84億元、8.07億元、2.20億元,而相對應的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則分別虧損1.06億元、2.00億元、17.08億元、2.86億元,合計虧損超過了22億元!
據云從科技表示,報告期內,公司以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為代表的人工智慧單點技術為突破,通過不斷研發並優化人機協同作業系統和適配性強的 AIoT 設備,推動人工智慧在特定場景的初步應用,並逐步形成人工智慧綜合解決方案以實現對更廣泛業務鏈條的 AI 賦能。
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根據業務類型分為人機協同作業系統和人工智慧解決方案。公司分業務類型的主營業務收入情況如下:
報告期內,公司人機協同作業系統系基於公司核心技術的軟體產品銷售、授權及相關服務;人工智慧解決方案根據產品服務類型劃分包括軟硬體組合和技術開發,具體構成情況如下:
客戶方面,包括聯想、聯通、北京匯志凌雲、傑賽科技、佳都科技等,值得一提的是,佳都科技是雲從科技5%以上的大股東!
其此次計劃募資高達37.5億元,分別用於人機協同才做系統升級項目(8.13億元)、輕舟系統生態建設項目(8.31億元)、人工智慧解決方案綜合服務生態項目(14.12億元)以及補充流動資金6.93億元!
(校對/Sara)
3、三星電機將退場的背後,軟硬結合板的市場需求到底如何?
集微網消息,繼去年底退出HDI市場,僅一年之隔,近期三星電機將退出軟硬結合板(RFPCB)市場的消息日漸甚囂塵上。
在5G帶動下的萬物互聯時代,HDI和RFPCB作為PCB產業中技術迭代相對靠前的兩大產物,在近幾年的市場需求不斷增長。」隨著進入該領域的廠商越來越多,競爭加劇導致低價策略橫行,頭部廠商的利潤空間也不斷被壓縮,盈利能力下降之時,巨頭廠商被迫離場。「業內人士表示。
與之相對的是,消費電子的種類越來越多元化,細分應用領域的需求不斷增長,國內PCB廠商在布局中也看到機遇。
巨頭離場
近期,據傳三星電機將退出軟硬結合板市場,業界預測,三星電機市佔可能會由韓廠 YP Electronics、Interflex、臺廠欣興(Unimicron)等瓜分。
據悉,三星電機 RFPCB 主要用於關係企業三星顯示器(Samsung Display)生產的 OLED 面板,這些 OLED 面板獲得三星電子、蘋果、中國智慧手機業者採用。目前三星顯示器 RFPCB 供應商包括三星電機、BH、YP Electronics、Interflex、欣興。
然而,RFPCB 每年為三星電機帶來約 3.62 億美元營收,但由於獲利下滑,三星電機萌生退意。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一年前,三星電機決定關閉中國崑山HDI 工廠,也正式撤離高密度連結板(HDI,高密度 PCB)市場。
據了解,韓系品牌對軟硬結合板的需求較高,帶動韓系PCB廠如三星電機、BH Flex等在軟硬結合板領域的投入相對集中和靠前,但也主要服務於自家品牌的需求。
但近年來,軟硬結合板在非韓系廠商的需求也開始增長,且臺系和中系廠商的供應體系逐步完善,產能逐步擴展,逐步從電池模塊、手機鏡頭模塊等延伸到汽車電子ADAS鏡頭模塊及其他零組件模塊等領域,韓系廠商想要獲得非韓訂單,實則不易。
與此同時,價格戰也是影響要素之一。「RFPCB是三星電機PCB業務中的三大板塊之一,在去年退出HDI市場後,摒棄RFPCB業務也是無奈之舉,盈利能力下滑是硬傷。最後PCB業務剩下的封裝基板也正在擴大OLED顯示屏的國產手機品牌,力圖改善盈利能力。」業內人士表示。
「有市場的地方就有競爭,有競爭的地方就有殺傷性。」在巨頭離場之時,國內廠商則看到了更多機會,在市場需求之下,近年來入局或擴產的廠商也不少。
爭相入局
FPC與PCB的誕生與發展,催生了軟硬結合板這一同時具備FPC和PCB特性的線路板。
彼時,蘋果發布的AirPods,帶動無線藍牙耳機的風潮。而軟硬結合板作為AirPods採用的主流技術,欣興、華通、燿華等臺系供應鏈廠商充分受益,在2代AirPods發布時,也帶動了軟硬結合板技術走向高峰。
然而好景不長,2019年底,蘋果高階款AirPods Pro 產品由軟硬結合板改採SiP加軟板方案,將軟硬結合板在市佔率最高的TWS產品中逐漸失去舞臺。
與此同時,業內知情人士透露:「蘋果可能在2021年的iPhone新機中,其手機電池模塊也將棄用軟硬結合板,改為SiP方案。」
而今,在蘋果的技術路線不斷升級,逐步棄用軟硬結合板之時,國內PCB市場則在鏡頭模塊、TWS耳機、可穿戴設備、汽車電子等領域的應用帶動下,不斷加深軟硬結合板的滲透率。
誠然,蘋果作為智慧型手機行業的風向標,技術的革新換代相對走在前列。而受惠手機多鏡頭模塊需求,軟硬結合板成為2019年成長動能最強勁的技術之一,隨著細分應用領域的逐步拓展,也吸引了部分臺中小廠商及大陸廠商的布局。
縱觀國內PCB廠商,弘信電子在去年開始在軟硬結合板領域加注砝碼,其一期項目已順利實現投產,項目完全建成後,預計年產軟硬結合板將達44萬平米,年產值將達20億元。
與此同時,博敏電子也在大舉擴產,其投產項目包括HDI和軟硬結合板,項目建成擴產後,預計年產軟硬結合板12萬平方米。(校對/Lee)
4、江豐電子:鉬靶材已取得批量訂單,待熱等靜壓設備驗收完畢後開始量產
集微網消息,12月4日,江豐電子發布最新的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稱,公司的原材料主要為高純度的鋁、鈦、鉭、銅、鎢等,對於主要原材料的採購,公司已經建立了穩定的原材料供應渠道,與主要供應商結成了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根據計劃實施採購。對於其他原材料的採購,公司通常會選擇2-3家合格供應商,並建立多家供貨渠道。公司發展前期,從國外進口的主要原材料在採購總額上佔據了主要份額,其餘原材料一般為國內採購。目前,公司通過實施募投項目以及參股公司向上遊原材料產業鏈拓展和布局,已經實現了鋁、鈦等超高純金屬原材料部分國產化,從而降低產品成本,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及抗風險能力。
江豐電子還表示,濺射靶材供應鏈關係的特點是準入門檻高、認證時間長、穩定性強,需要經過多年的技術攻關和產業積累,一旦成為下遊企業的合格供應商,實現批量供貨,雙方就會形成較為穩固的長期合作關係。通常情況下,公司提前2個月左右可以接到客戶訂單。
關於「年產400噸平板顯示器用鉬濺射靶材坯料產業化項目」方面,江豐電子表示,按照目前情況,「年產400噸平板顯示器用鉬濺射靶材坯料產業化項目」進展順利,公司鉬靶材已經取得了批量訂單,待熱等靜壓設備驗收完畢後可以開始量產。公司一直以科技創新為動力,緊跟半導體行業的技術發展,目前正在按照既定的發展戰略和規劃穩步前行,將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未來擴產計劃。
在CMP業務方面,江豐電子表示,公司具備較強的金屬加工能力和機械加工能力,能夠通過合理調配機器設備和生產資源自主組織生產,實行合理化的生產管理模式。在集成電路晶片製造過程中,PVD及CMP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工藝環節,公司CMP產品主要有CMP用保持環(Retainer Ring)、拋光墊(Pad)、活化盤(Disk),其客戶與集成電路靶材客戶基本相同,公司已經引進了掌握以上技術及市場的核心人才全面開發此類產品,目前CMP產品銷售處於持續增長的態勢。(校對/GY)
5、鵬鼎控股11月合併營收46.81億元 同比增加48.05%
集微網消息,12月4日晚間,鵬鼎控股發布11月營業收入簡報,公司2020年11月合併營業收入為46.8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合併營業收入增加48.05%。
此前, 10月營收簡報顯示,鵬鼎控股10月合併營業收入為人民幣 350,241萬元,較去年同期的合併營業收入減少4.96%。
對此其表示,10月營收同比下降表示,主要因客戶新機推遲發布,且去年10月為公司當年營收峰值所致。客戶新機推遲發布亦導致公司旺季後延,使其三季度存貨增加,而這主要為四季度旺季備貨做準備。
另外,其9月合併營業收入為人民幣26.39億元,較去年同期的合併營業收入減少17.33%。
實際上,鵬鼎控股的業績下滑趨勢在今年8月就已經開始顯現。該公司2020年8月合併營收為人民幣235.697萬元,較去年同期的合併營收減少14.92%。
同時,三季報顯示,鵬鼎控股實現營業收入73.51億元,同比下滑8.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5.87億元,同比下滑46.26%,扣非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5.08億元 同比下滑52.59%。
回顧今年上半年,鵬鼎控股實現營業收入101.15億元,同比增長8.3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7.92億元,同比增長29.92%。
從數據上看,該公司在今年前兩季尚且還保持著穩定增長的趨勢,而第三季度的業績與去年同期相比出現明顯下滑,或許與其大客戶蘋果公司今年的新品發布、發售延期有關。
對於今年的發展策略,鵬鼎控股表示,已提前進行了5G相關產品研發技術的儲備,並已具備生產5G天線等關鍵產品的技術實力,目前正在深圳、秦皇島等園區進行產能布局。此外,公司作為業內少數掌握MINILED背光電路板技術的廠商,亦正在淮安園區進行相關產能布局,預計今年年底將投產。(校對/Jack)
6、【每日收評】集微指數漲0.59% 臺積電有望為英特爾代工凌動和至強處理器
(集微網 張浩)截至12月4日收盤,滬指報3444.58點,漲0.07%,成交額為3294億元(上一交易日成交額為3524億元);深成指報14026.66點,漲0.40%,成交額為4194億元(上一交易日成交額為4739億元);創指報2730.84點,漲0.68%,成交額為1586億元(上一交易日成交額為1854億元)。
從盤面上看,白酒、有色、石油板塊漲幅居前,煤炭、汽車、轉基因板塊跌幅居前。
半導體板塊小幅下降。集微網從電子元件、材料、設備、設計、製造、IDM、封測、分銷等領域選取了118家半導體公司作了統計,其總市值上漲0.18%。
在118家半導體公司中,67家公司市值上漲,華微電子、士蘭微、聯瑞新材、長川科技、敏芯股份漲幅居前;50家公司市值下跌,聚燦光電、臺基股份、英唐智控、斯達半導、芯原股份跌幅居前。
廣州萬隆認為,指數震蕩,大金融銀行、證券、保險弱勢,短期而言指數想要突破向上,大金融的作為極為重要。如果大金融短期無法強力帶動市場做多情緒,市場則大概率會以時間換空間的方式,拉長作戰周期。目前市場主線題材普遍走弱,資金再次回流防禦性板塊。從部分近期熱門個股紛紛大跌甚至跌停的情況來看,市場情緒開始轉弱,後市注意市場風格強弱轉換。
全球動態
美國11月ADP就業人數不及預期,突顯了新冠疫情對經濟的打擊,預計當月非農就業人數也將下滑。美聯儲決策者似乎暗示,他們此前擔心的第二波疫情將引發的冬季經濟放緩正在逐步形成趨勢。美聯儲最新發布的褐皮書顯示,在12個聯儲地區中,有四個地區近幾周「幾無或全無增長」,其他地區則僅出現溫和增長,因疫情迅速蔓延,且經濟衰退的影響令一些企業和家庭遭受重創,儘管許多其他行業仍在蓬勃發展。
歐盟首席脫歐談判代表米歇爾·巴尼耶將於周五上午結束倫敦貿易談判,返回布魯塞爾,外交官們表示,協議輪廓可能會在未來48小時內出來。據兩名知情人士透露,在英國首都已經呆了一周的巴尼耶考慮周五打道回府,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及歐盟27個成員國的大使就協議最終條款進行磋商。
韓國銀行4日發布的初步核實數據顯示,10月國際收支經常項目實現116.6億美元順差,規模連續2個月超過100億美元。這是自2017年9月以來順差規模之最,也是自1980年1月以來第三高點。報導提到,經常項目順差同比增長48.9%,連續6個月實現順差。由此,1—10月經常項目收支順差規模增至549.7億美元,超出央行提出的今年預期540億美元。
亞太地區,截至12月4日收盤,恒生指數上漲0.40%,日經225下跌0.22%,韓國綜合上漲1.31%。
美股市場,截至周四(12月3日),道指漲85.73點,或0.29%,報29969.52點;納指漲27.82點,或0.23%,報12377.18點;標普500指數跌2.29點,或0.06%,報3666.72點。
美股周四收盤漲跌不一,納指創盤中與收盤歷史新高。新冠疫苗很快將投入應用。美眾院議長佩洛西與參院多數派領袖麥康奈爾恢復財政刺激談判。美上周初請失業救濟人數降至71.2萬。
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0.2點,跌幅0.01%,報2716.15點。
從個股看,費城半導體成份股漲跌不一,其中,克裡科技、先科電子、英特爾漲幅居前,克裡科技上漲2.37%;CMC、賽靈思、超威半導體跌幅居前,CMC下跌2.78%。
歐洲方面,截至周四(12月3日),歐洲三大股指小幅下跌,英國富時100上漲0.38%,法國CAC40下跌0.16%,德國DAX下跌0.39%。
美國新冠病毒感染激增和創紀錄的住院病例引發了新一輪的限制措施和對就業市場疲軟的擔憂。同時,今年早些時候對失業美國人、房客和聯邦學生貸款借款人的保護措施也將於12月底到期。而美國國會沒有及時提供更多援助。官員們表示,他們可以在政府支出法案中附帶救濟措施。國會需要在12月11日之前批准撥款立法,以避免政府關門。
個股消息/A股
中芯國際——中芯國際在港交所公告稱,2020年12月4日,公司關注到公司被美國國防部列入中國涉軍企業名單。公司被列入中國涉軍企業名單後,美國人士將被限制對中芯國際所發行的有價證券及其相關的衍生品進行交易:從北京時間2020年12月4日開始的60天後,美國人士不可買入公司證券;365天後,美國人士不可交易公司證券。關於具體法規限制,請參照美國總統於2020年11月12日發布的行政命令。
四維圖新——12月3日,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對四維圖新起訴奇虎、秀友、立得公司使用自家導航電子地圖侵權案作出二審宣判,判決奇虎公司、秀友公司向四維圖新公司公開賠禮道歉、消除影響;奇虎公司、秀友公司、立得公司連帶賠償四維圖新公司經濟損失1000萬元及合理支出50萬元。
個股消息/其他
臺積電——外媒是援引爆料人士透露的消息,報導臺積電將為英特爾代工凌動和至強處理器的,但並未提及代工的數量和將採用的工藝。爆料人士是在英特爾官網的一份招聘信息中,發現臺積電有望為英特爾代工這兩款處理器的,招聘職位的描述中說道,招聘的員工將在研發和將QAT整合到基於英特爾和臺積電工藝的凌動和至強處理器中發揮重要作用。
美光科技——近日,存儲晶片及存儲解決方案提供商美光科技位於桃園的工廠發生無預警停電事件。業內消息人士稱,美光桃園工廠停電可能影響全球DRAM供應,尤其是伺服器部分。據媒體報導稱,美光桃園工廠停電,導致產線停工超過1個小時以上,造成產線運作停擺。美光科技表示,桃園廠區發生停電事件,廠區即時啟動安全防護機制,目前確認所有員工均安全無虞,事件影響正調查確認中。
英特爾——在今年的研究院開放日活動上,英特爾提出了「集成光電」願景,即將光互連I/O直接集成到伺服器和封裝中,對數據中心進行革新,實現1000倍提升,同時降低成本。英特爾首席工程師、英特爾研究院PHY研究實驗室主任James Jaussi表示,之所以現在需要遷移到光互連I/O,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我們正在快速接近電氣性能的物理極限,一個是I/O功耗牆,會導致無法計算。
集微網重磅推出集微半導體產業指數!
集微半導體產業指數,簡稱集微指數,是集微網為反映半導體產業在證券市場的概貌和運行狀況,並為投資者跟蹤半導體產業發展、使用投資工具而推出的股票指數。
集微網觀察和統計了中國「芯」上市公司過去一段時間在A股的整體表現,並參考了公司的資產總額和營收規模,從118家集微網半導體企業樣本庫中選取了30家企業作為集微指數的成份股。
樣本庫涵蓋了電子元件、材料、設備、設計、製造、IDM、封裝與測試、分銷等半導體領域的各個方面。
截至12月4日收盤,集微指數收盤報4562.97點,上漲26.55點,漲幅0.59%。
(校對/Humphrey)
【每日收評】作為長期專題欄目,將持續關注中國「芯」上市公司動態,歡迎讀者爆料交流!
*此內容為集微網原創,著作權歸集微網所有。未經集微網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