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例報告「非典」患者黃杏初廣州捐血清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廣州五月二十三日電(王華  劉正軍)中國首例報告的「非典」患者黃杏初現身廣州軍區總醫院,他捐出一百五十毫升鮮血漿的同時,澄清自己從未「躲起來」。

  三十四歲的黃杏初病前在深圳一親戚開的酒樓裡當廚師,去年十一月六日開始感覺不適,自認感冒在打過吊針後未見好轉,便回河源老家休養。期間曾一直在宿舍休息。

  十二月十五日病情加重的黃杏初被送到河源市人民醫院,四十八小時後,呼吸困難、神智不清的黃杏初被轉送到廣州軍區總醫院搶救,今年一月十日康復出院。

  救治他的黃文杰博士說,「非典」救治措施和藥物是最早在黃杏初身上實踐和總結的。

  二十二日下午回軍區總醫院複查的黃杏初,帶著濃重的地方口音對記者說,自己出院後基本呆在河源老家,並沒有「玩失蹤」。有時就在家裡二樓呆著,樓下有什麼人找他都很清楚。由於怕連累老闆,沒有回原來的酒樓工作。此前,他沒得過病,在酒樓是主廚,不管殺雞宰鵝的事,但實在搞不清為什麼會得「非典」。

  皮膚黝黑、外表壯實的黃杏初表示,身體狀態和原來一樣好,想儘快找份工作養家餬口,還當廚師,並願意協助醫療科研工作。

  對於這次主動要求捐血,黃杏初覺得自己撿回了命,幫人也是應該的。除了感謝廣州軍區總醫院的醫護人員,他還希望社會理解、接納曾經患過「非典」的人。

  據了解,這已是黃杏初第四次回院複查,醫院檢測結果表明,黃杏初體內血液有高低度保護抗體,其血液可捐助救治其他「非典」病人。河源人民醫院被黃杏初感染的九名醫務人員,早已全部康復出院。令人稱奇的是,包括三個小孩在內的黃杏初家人和所有親友及深圳酒樓的同事卻都沒有被感染。

相關焦點

  • 中國首例報告非典病人黃杏初:我並沒有逃避!
    中國首例報告的非典患者康復後究竟去了哪裡?轉自搜狐  當初他是怎樣感染上非典的呢?轉自搜狐  身為廚師的他此時此刻最大的心願是什麼?轉自搜狐  治癒後倍受歧視的他又是怎樣渡過這段痛苦的日子?……轉自搜狐  昨天,中國同時也是世界上首例報告的非典病人,來自河源的黃杏初回到救治他的廣州軍區總醫院,勇敢站出來為世人揭開一個個謎團。轉自搜狐  病癒後回深圳打工轉自搜狐  記:從你康復到現在都4個多月了,中間一直沒有露面,有人說你神秘失蹤了。轉自搜狐  黃:絕對沒有,我沒有失蹤!
  • 「中國首例報告非典患者」黃杏初任醫風監督員
    中新網6月4日電 「中國首例報告非典患者」黃杏初,在出院後的三個多月裡,遭受了不曾有過的艱辛與委屈。為了鼓勵黃杏初,在主治醫生黃文杰的建議下,廣州軍區總醫院聘請黃杏初為該院的「醫德醫風監督員」。  據信息時報報導,去年12月17日晚上9時。廣東河源34歲的重症病人黃杏初被送至黃文杰和他的同事面前。此時的黃杏初高燒39.8℃,呼吸困難,全身發紫。
  • 本周人物:中國首例報告非典患者 黃杏初[2003.05.31]
    本周人物:中國首例報告非典患者 黃杏初[2003.05.31] 央視國際 2003年06月03日 15:45   CCTV.com(中國周刊)消息:  主持人:黃杏初肺部的疾病已經治好的
  • 尋訪黃杏初--中國首例「非典」肺炎報告患者
    ·中國首例報告的非典患者康復後不辭而別,至今下落不明轉自搜狐  ·醫學專家稱其已沒有傳染性,應該獲得正常的生活空間轉自搜狐被尋找的黃杏初本是一個廚師,本來在深圳一家酒樓的操作間裡平靜地過著屬於自己的日子,但去年底他的命運發生了改變,因為他得了非典。轉自搜狐  在一些媒體的報導中,黃杏初是中國大陸第一例非典型肺炎的報告病例,因而找到他對進而探尋非典病毒的來源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 中國首例非典病人 黃杏初被SARS病毒「流放」的十年
    來源:華西都市報原標題:中國第一例報告發現的非典病人 黃杏初被SARS病毒「流放」的十年黃杏初。圖據《廣州日報》中華菊頭蝠。(資料圖片)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何方迪武漢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的信息,即使在資訊高度發達的今天,仍然是一片空白。與之相反的是,十七年前的「非典」病毒,率先暴發疫情的廣東省,多例不明原因的肺炎患者中間,一名叫黃杏初的患者病例報告被率先披露。
  • 河源首例報告非典患者黃杏初直面媒體:我沒失蹤
    表示出院後一直與有關部門和醫院保持聯繫轉自搜狐  本報訊 記者張小磊、通訊員劉正軍報導:一度被媒體炒作說康復後不辭而別,下落不明的河源首例報告的非典患者黃杏初(本月15日本報《焦點新聞》曾作相關報導),昨天在廣州軍區總醫院直面媒體:我沒有失蹤。
  • ...年前「非典首例病人」黃杏初嗎?幸運地存活下來,他如今過得怎麼樣
    2020年一定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在今年年初國內就發生了一場非常大的流行疾病,導致有八萬多人感染,好在國家和政府的正確領導之下,現如今的中國已經控制住了疫情
  • SARS事件16年後,如今非典毒王黃杏初隱姓埋名依然從事餐飲生意!
    現在認為非典型性肺炎是在2002年11月16日在廣東省順德市首先爆發的,第一例患者就是在2002年12月15日在廣東河源市發現的黃杏初,其實黃杏初剛剛發病的時候並沒有非典這個命名,黃杏初最初被送至河源市人民醫院,
  • 是非典放過了人類還是人類戰勝了非典
    像中國的死亡率大概在2%左右,俄羅斯大概在1%,有些國家甚至連百分之一都不到。所以對於新冠肺炎,人們害怕的程度就會稍微低一些。那麼,為什麼對於非典,人們會如此害怕呢?01:死亡率太高,害怕自己被感染,從而失去寶貴的生命。
  • 2003年的非典疫情持續多久,為什麼會突然消失?原因竟如此簡單
    2002年12月10日,在深圳打工的廚師黃杏初因高燒不退、呼吸衰竭等症狀被河源市人民醫院轉院至廣州軍區總醫院。入院後,檢查發現他的肺部出現大片的實變,高燒七天不退的黃杏初來到廣州軍區總醫院時,已全身發紫、神志不清。他,就是2003年春節,國內確診的第一例非典病人。
  • 2003年那場讓人膽寒的非典,到底是怎麼突然消失的?
    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人不禁想到2003年的非典。2013年,「鳳凰大視野」上映了一部關於非典的5集紀錄片《非典十年祭》。這部關於2003中國非典疫情的紀錄片,豆瓣評分高達9.4。站在2020年的春天,通過這部2013年的紀錄片,回望2003年的那個春天,別有一番滋味。
  • 2003年非典持續了多長時間,最後是怎麼消失的
    從2002年11月16日在廣東順德出現第一例病人算起,非典前前後後總共是1年零八個月時間,真正嚴重的期間大約是8個月。那麼非典最後是怎麼「消失」的呢?第一例非典是2002年11月16日在我國廣東順德發現的,而第一例被報告的病例整整過了一個月,是河源市確診的黃杏初,經過二十多天治療,2003年1月10日,黃杏初康復出院,被認定為中國首例非典型肺炎報告病例。
  • 還記得當年第一個感染,傳播「非典病毒」的黃杏初嗎?他後來去哪了
    人類在地球上誕生至今已經兩三百萬年了,人類一直都很穩定的在發展壯大著自己自然界的霸主地位,不過真等到自然界報復我們的那一天,我們才發現自己是多麼的渺小,21世紀如今才過去21年,就已經發生了3次大規模的疫情,如今的疫情中國是控制的最好的一個國家,不過大家還記得當年的非典嗎?那個第一個感染非典的人如何了?
  • 沒有硝煙的戰爭:回望2003非典爆發·廣東篇
    廣東河源:一切的開始2002年12月,廣州軍區總醫院從河源市轉入一個肺炎病人,呼吸急促而困難、持續高燒、神志模糊。這個病人名為黃杏初,三十六歲,在深圳一家飯店擔任廚師,他自己也不知道會成為一個載入史冊的人。
  • 當年的非典SARS真的是我們戰勝的嗎?
    兩個月之前,2002年12月10日,在深圳一家飯店做廚師的黃杏初,感到胃寒發冷,他去家鄉的河源醫院就診。起初醫院只當他是感冒,後來他開始高燒不退、神志不清,送到廣州軍區總院時,已經全身發紫。一切都指向安全,徐女士放心的到了廣州,24號回太原的路上開始發燒,兩天後高燒40度。3月2日,她被送到了北京301醫院,成為北京第一例非典病人。當聽說患者曾到過廣州,接診的醫生心中暗驚,趕快上網去查廣州肺炎的情況,怎麼防護、怎麼治療,誰知卻什麼信息都查不到。
  • 非典沒有特效藥是怎麼消失的?除了天氣變暖,這2點也很重要
    在對新冠病毒了解不深的時候,很多中國人以為這是「非典」的再次回歸,因為新冠的很多症狀和非典很像。最後有相關的研究報告出來,將近年爆發的新冠和當初的非典進行了相關的基因序列對比,最後發現這兩種病毒還真有相似之處,但是本質上還是有一定的區別。
  • 廣東省疾控中心正對老鼠樣本進行非典病毒檢測
    中新網1月8日電 據中廣網引述深圳人民廣播電臺報導, 老鼠一直排在可能與非典流行有關的動物黑名單上,有關專家認為非典可能與老鼠有關,廣州最近一例疑似非典病者在發病前10天曾用鼠夾捕捉老鼠。目前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正在對老鼠樣本進行非典病毒檢測。
  • 回顧非典 非典死亡人數8400例死亡率11%
    3月28日中國政府正式加入世衛組織的全球合作網絡,使該網絡成員增至10國13個研究室。同日,香港大學微生物系宣布已從SARS患者組織標本中分離出冠狀病毒,推斷其可能是致病病原。  第一位發現SARS的W H O醫師U rb an i因SARS不治病逝。
  • 調查:「非典後遺症」患者生存的傷與痛
    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2月25日深度報導:方渤曾經被「英雄」的光環籠罩著。七年前的「非典」抗戰中,他戰勝了致命的病毒,在媒體的聚光下成為了抗擊非典勝利的希望,被鮮花和祝福環繞著。七年後,已經58歲的方渤成為了一個被遺忘的非典倖存者。曾經救了他一命的激素療法讓現在的他疾病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