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首例報告非典患者黃杏初直面媒體:我沒失蹤

2021-01-08 搜狐網

  表示出院後一直與有關部門和醫院保持聯繫

轉自搜狐

  本報訊 記者張小磊、通訊員劉正軍報導:一度被媒體炒作說康復後不辭而別,下落不明的河源首例報告的非典患者黃杏初(本月15日本報《焦點新聞》曾作相關報導),昨天在廣州軍區總醫院直面媒體:我沒有失蹤。

轉自搜狐

  黃杏初昨天在父親、妹夫陪伴下到廣州軍區總醫院作身體複查,並捐獻了150毫升血漿以救治重症非典患者。

轉自搜狐

  出院後基本在河源老家

轉自搜狐

  圖:面對記者提問,黃杏初輕鬆自如 本報記者 吳萬生/攝

轉自搜狐

  針對前段時間的社會傳言,他說自己從未神秘失蹤。他希望能儘快過上正常生活,最大願望是能找份工作養家餬口。

轉自搜狐

  在廣州軍區總醫院招待所會議室,黃杏初回答了眾多記者的提問。

轉自搜狐

  「都說你出院後就躲起來了,你躲到哪裡了?」記者問。

轉自搜狐

  「我基本上都在河源老家。其間到深圳原工作過的酒樓去了一次,到廣州軍區總醫院複查過幾次身體。媒體記者找我的時候,有時是我真的出去了,有時我就在家裡的二樓,但我不願意出來。」黃杏初說。

轉自搜狐

  體內有SARS病毒抗體

轉自搜狐

  黃杏初今年34歲,患病前一直在深圳打工,在一個有親戚關係的酒樓老闆手下做廚師。去年12月17日,他因高燒不退,被從河源送到廣州軍區總醫院救治,在廣州住院23天。出院後,他按照醫院的要求,每月來複查一次,迄今已經是第四次複查。檢查發現,黃杏初體內有SARS病毒抗體。

轉自搜狐

  家人親友無一人染非典

轉自搜狐

  在河源人民醫院接觸黃杏初的醫務人員先後有9人發病,受感染的葉鈞強醫生後來也被轉到廣州軍區總醫院救治。9名醫務人員都早已康復出院。但令人不解的是,黃杏初在家中病了10天,他的父母、妻子、3個孩子,當地衛生院的醫生,送他到醫院的親友,沒有一人感染非典。

轉自搜狐

  他在深圳發病的酒樓裡,共有60多個員工,迄今也沒有一人感染非典。

轉自搜狐

  平時很少吃野味

轉自搜狐

  對於人們以為廚師肯定接觸很多野味的猜測,黃杏初說:「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怎麼得上非典的,我是廚師,平時只管做菜,殺雞殺鵝的事我是不管的。」

轉自搜狐

  他很少接觸野味,更加少吃野味。「平時我也沒有到處玩樂,生活基本上就是酒樓、家兩點一線。」黃杏初補充說。

轉自搜狐

  「我現在只想過上平靜的生活,希望所有的非典康復病人都能過上正常的生活。」黃杏初說,「我出院後一直與有關疾控部門及醫院保持著聯繫,如果對非典的研究有價值,我隨時會站出來配合,但我現在最需要的是找一份工作。」

轉自搜狐

  

轉自搜狐

相關焦點

  • 「中國首例報告非典患者」黃杏初任醫風監督員
    中新網6月4日電 「中國首例報告非典患者」黃杏初,在出院後的三個多月裡,遭受了不曾有過的艱辛與委屈。為了鼓勵黃杏初,在主治醫生黃文杰的建議下,廣州軍區總醫院聘請黃杏初為該院的「醫德醫風監督員」。  據信息時報報導,去年12月17日晚上9時。廣東河源34歲的重症病人黃杏初被送至黃文杰和他的同事面前。此時的黃杏初高燒39.8℃,呼吸困難,全身發紫。
  • 尋訪黃杏初--中國首例「非典」肺炎報告患者
    河源人民醫院的兩名護士。她們曾被黃杏初感染後被治癒。肖冬梅(圖左)的血清捐給了北京的一位患者,這是我國在發現非典後首次使用康復患者的血清治療非典患者。轉自搜狐  令殷漢華欣慰的是,河源醫院9位感染非典的醫務人員均已治癒,其中的肖東梅、黃曉琴兩位護士還利用自己的血清救治了北京一位非典患者。這是我國在發現非典後首次使用康復患者的血清試驗性治療非典患者。轉自搜狐  據了解,今年4月30日,河源市最後一例非典患者康復出院,而到目前,河源市已有20多天沒有新發病例的報告。
  • 中國首例報告「非典」患者黃杏初廣州捐血清
    中新社廣州五月二十三日電(王華  劉正軍)中國首例報告的「非典」患者黃杏初現身廣州軍區總醫院,他捐出一百五十毫升鮮血漿的同時,澄清自己從未「躲起來」。  三十四歲的黃杏初病前在深圳一親戚開的酒樓裡當廚師,去年十一月六日開始感覺不適,自認感冒在打過吊針後未見好轉,便回河源老家休養。期間曾一直在宿舍休息。
  • 中國首例報告非典病人黃杏初:我並沒有逃避!
    中國首例報告的非典患者康復後究竟去了哪裡?轉自搜狐  當初他是怎樣感染上非典的呢?轉自搜狐  身為廚師的他此時此刻最大的心願是什麼?轉自搜狐  治癒後倍受歧視的他又是怎樣渡過這段痛苦的日子?……轉自搜狐  昨天,中國同時也是世界上首例報告的非典病人,來自河源的黃杏初回到救治他的廣州軍區總醫院,勇敢站出來為世人揭開一個個謎團。轉自搜狐  病癒後回深圳打工轉自搜狐  記:從你康復到現在都4個多月了,中間一直沒有露面,有人說你神秘失蹤了。轉自搜狐  黃:絕對沒有,我沒有失蹤!
  • 中國首例非典病人 黃杏初被SARS病毒「流放」的十年
    沒多久,「非典」肆虐廣州、香港、北京等地,並席捲全國。2003年3月15日,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將該病名為SARS。黃杏初又成為了世界第一例非典報告患者。消息傳出後,不少媒體想跟蹤採訪黃杏初,試圖探尋SARS病毒的來源,卻發現怎麼也找不到他。黃杏初去哪了?
  • 本周人物:中國首例報告非典患者 黃杏初[2003.05.31]
    本周人物:中國首例報告非典患者 黃杏初[2003.05.31] 央視國際 2003年06月03日 15:45   CCTV.com(中國周刊)消息:  主持人:黃杏初肺部的疾病已經治好的
  • SARS事件16年後,如今非典毒王黃杏初隱姓埋名依然從事餐飲生意!
    2002年是一個非同尋常的一年,這一年爆發了非典,也就是SARS病毒,整個國家人心惶惶,學校停課,工廠停產,企業放假,全國上下一派緊張的氛圍,記得那個時候,我正在上初一,當時在學校住宿,上課幾乎不再進行,整個學校嚴陣以待
  • ...年前「非典首例病人」黃杏初嗎?幸運地存活下來,他如今過得怎麼樣
    」了,正因為有過非典的前車之鑑,因此我們非常注重疫情的傳播,那大家還記得17年前「非典的0號病人」黃杏初嗎?  黃杏初是全球公認第一個感染上「非典」的男人,而他當年從事的行業跟冠狀病毒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據了解在2002年12月份的時候,黃杏初在一家酒樓裡面擔任廚師,按照客人的要求黃杏初處理了野生動物,但沒幾天黃杏初出現了發燒
  • 是非典放過了人類還是人類戰勝了非典
    那麼,為什麼對於非典,人們會如此害怕呢?01:死亡率太高,害怕自己被感染,從而失去寶貴的生命。在災難面前沒有誰會不害怕的,特別是那種暫時沒有藥物治療,但是死亡率又特別高的病毒確實讓人瑟瑟發抖。我覺得世界上沒有誰是不怕死的,但是在病毒面前,即便是害怕,但是為了全國人民的安全,害怕也要上。
  • 沒有硝煙的戰爭:回望2003非典爆發·廣東篇
    廣東河源:一切的開始2002年12月,廣州軍區總醫院從河源市轉入一個肺炎病人,呼吸急促而困難、持續高燒、神志模糊。這個病人名為黃杏初,三十六歲,在深圳一家飯店擔任廚師,他自己也不知道會成為一個載入史冊的人。
  • 「非典」從何而來、是什麼等眾多謎團未獲破解
    2013年2月16日,世界衛生組織敦促各國,警惕一種具有潛在致命性、類似「非典」病毒的新型冠狀病毒的蔓延,建議對「不明原因肺炎患者或對嚴重、進行性或併發症、且治療無效果的呼吸疾病患者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目前全球報告此種病毒感染病例已有12例,5人死亡。  類似「非典」的字眼,仿佛一下子又把2003年的陰霾拉至世人頭頂,並促使人們再度追問:「非典到底來自哪裡?
  • 調查:「非典後遺症」患者生存的傷與痛
    七年前的「非典」抗戰中,他戰勝了致命的病毒,在媒體的聚光下成為了抗擊非典勝利的希望,被鮮花和祝福環繞著。七年後,已經58歲的方渤成為了一個被遺忘的非典倖存者。曾經救了他一命的激素療法讓現在的他疾病纏身。他的兩髖各爬著一條30釐米長的大疤——股骨頭置換手術留下的痕跡。2003年他接受的激素療法給他留下了骨壞死的後遺症。他的雙膝和雙肩也受到了後遺症的影響。
  • 被遺忘的北京「非典後」
    「那個時間段裡,我是名人,活過來了,總想回饋。」方渤回憶說。變化出現在半年後。半年後,他感覺腿疼,呼吸不暢,去醫院一查,發現是因激素過量使用而導致的非典後遺症。方渤很快發現自己不是個體。2004年北京市政府對非典治癒者進行篩查,登記註冊,這群人自發聚集了起來。方渤認識了張金萍等病友。
  • 忘卻的「非典後遺症」
    它如「雙刃劍」般,一面挽救了很多非典病人的生命,另一面卻因為不當的用量導致部分患者出現股骨頭壞死等後遺症。在北京市政府登記的名單中,非典後遺症患者約有300餘人,其中因公、非因公患者各佔一半。 「這是我的殘疾證,已經喪失了勞動能力,現在走路超過10分鐘腿內側就開始疼。」
  • 探訪非典後遺症患者:免費治療的名單如何確立?
    6年前,為了搶救生命,激素類藥物曾被大量用於非典緊急治療。有些專家認為,激素的副作用是導致股骨頭壞死的主要原因。2004年3月,北京市衛生局成立專家組,對非典後遺症患者開始進行系統治療,首先接受治療的是在非典救治過程中被感染的醫務人員,他們的治療費用和生活費用由各自所在的醫院承擔。
  • 「非典」改變的人生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像方渤這樣非因公的後遺症患者,列入北京市免費治療名單的有152人。嶽春河這樣因公後遺症患者則有140多名。  「忘掉非典」  說起當年事,方渤語速又急又快。  妻子,女兒,女婿,一個接著一個感染。「這故事我講了十年。」方渤說,你說我像不像祥林嫂。  他身後,是妻子和他年輕時候的照片。
  • 2003年非典持續了多長時間,最後是怎麼消失的
    從2002年11月16日在廣東順德出現第一例病人算起,非典前前後後總共是1年零八個月時間,真正嚴重的期間大約是8個月。那麼非典最後是怎麼「消失」的呢?第一例非典是2002年11月16日在我國廣東順德發現的,而第一例被報告的病例整整過了一個月,是河源市確診的黃杏初,經過二十多天治療,2003年1月10日,黃杏初康復出院,被認定為中國首例非典型肺炎報告病例。
  • SARS倖存者:如果沒得非典,我們起碼是中產階級
    一些SARS患者脫離生命危險後,卻留下了嚴重的後遺症,如骨頭壞死導致殘疾、肺部纖維化以及精神抑鬱症,一些專家認為搶救中使用的激素類藥物是導致骨頭壞死的主要原因。2013年,SARS十年後,許多媒體找到當年的SARS倖存者,報導了他們當時的境況。
  • 為什麼痴呆患者會失蹤?
    東安格利亞大學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在道路網絡密集、複雜和混亂的地區,痴呆症患者更容易走失。研究人員研究了數百份警方為痴呆症患者提供的「失蹤人員」報告,並將每個案例與周圍的道路網絡進行比較。他們希望他們的發現可以為未來的保護指南提供幫助。
  • ...者發聲:我要捐血漿!「非典」時期深圳曾用康復者血清搶救重症患者
    在得知在缺乏疫苗和特效治療藥物的前提下,治癒患者的血漿是治療新冠病毒肺炎寶貴資源這一重磅消息後,夏康馬上主動提出要捐贈血漿。但當時,他得到醫院的回覆是痊癒後的一個月再捐效果是最好的。「我今天聽說痊癒後10天就可以捐了。所以我想明天再問下,過幾天滿10天了可以去捐不?因為畢竟人命關天!能幫助一個是一個!」他希望能早點捐獻,「如果他們需要做研究抗體,我也願意去捐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