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倖存者:如果沒得非典,我們起碼是中產階級

2020-12-04 新浪財經

來源:金融八卦女

文|宋凌燕

來源|比耶男孩(ID:biyeahboy)

· · ·

春節已至,全國卻籠罩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帶來的沉重氣氛中。武漢封城,其他各地陸續出現新增病例。

「戴口罩,勤洗手,過年不串門。」代替春晚、搶紅包、集五福成為今天的關鍵詞。

病毒肆虐,人心惶惶。這和17年前何曾相似。

2003年,SARS大規模爆發,並擴散至全球,經過接近半年的防疫戰,SARS最終在2003年夏天被控制。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數據顯示,當年中國大陸有349人因疫情失去生命。

一些SARS患者脫離生命危險後,卻留下了嚴重的後遺症,如骨頭壞死導致殘疾、肺部纖維化以及精神抑鬱症,一些專家認為搶救中使用的激素類藥物是導致骨頭壞死的主要原因。

2013年,SARS十年後,許多媒體找到當年的SARS倖存者,報導了他們當時的境況。

當時還在《南方周末》當攝影記者的張濤,拍攝了北京五位倖存者(及家人),鏡頭下的他們,沒有絲毫劫後餘生的喜悅。因為SARS,他們的健康被摧毀,失去工作能力,家庭分崩離析。他們的命運在2003年被徹底改寫。

曾經是高級工程師的張文榮,每次說起非典時期的事,都忍不住掉眼淚。她曾經是運動達人,旅行愛好者。非典之後,她出行要靠拐杖,去疼片成了必需品。

▲張文榮現在身上的病有十幾種,老伴兒攬起了家裡所有的家務活

「我們所有的退休金都用來看病了,要是看病沒那麼多花費,我們現在肯定很幸福。」

「我和我愛人都是高級工程師,如果沒得非典,我們起碼是中產階級,但現在我到社會底層了。我的落差太大了,人往上走容易,往下走難。」張文榮在採訪中這樣對我說。

「非典後遺症群體的民意代表」方渤,在2013年接受了上百家媒體的採訪,他想讓這個群體的餘生能過得更有保障,更有尊嚴。

▲「非典後遺症群體的民意代表」方渤

2003年,方渤家9人都感染了非典。他的妻子沒有挺過去,去世了。兩個女兒和女婿,都因為股骨頭壞死無法繼續工作。2005年,兩個女兒先後離婚,離開了家。

每年的春節、清明和中秋節是方渤最怕面對的日子,春節的時候他再也無法感受合家歡樂的喜悅,就選擇這時候去住院。

東四十四條胡同15號院,是北京第一個因非典而被隔離的四合院,整個街道有97例非典患者。曾住在這裡的楊志霞,一家9口人,被隔離在不同的醫院接受治療。

▲楊志霞

「非典之後我們家破人亡,再沒有一起吃過飯,這對我們家是毀滅性的災難,我們至今翻不過身來。」楊志霞在採訪中這樣說。

內科醫生武震,在人民醫院急診科實習時感染非典。出院不久,她被確診為股骨頭壞死。到2013年,她的左右髖關節都做了置換手術。

▲內科醫生武震

在手術後住院期間,她用尼採的話鼓勵自己:「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了什麼而活,他就能夠忍受任何一種生活」、「懂得為何而活的人,幾乎任何痛苦都可以忍受」。

▲武震的床邊貼著她看書時摘抄的句子

2013年,她期待著出院後能有全新的生活,結婚生子。

荊德申、李連香夫婦在出院後,也先後被確診為股骨頭壞死。為了治病,2003年到2009年,家裡的積蓄花了十多萬。

▲荊德申、李連香夫婦

2013年接受採訪時候,荊德申說過,「我們現在在為社會著急,這麼大的犧牲,我們沒給後人留下什麼。SARS再來了怎麼辦,SARS換了一副面孔又來了怎麼辦?通過這件事有沒有做出一套真正完整的應急措施?我覺得這些人付出的成本這麼大,不能白費。」

昨天,當武漢新型肺炎氣勢洶洶來臨,荊德申在朋友圈發出自己的心聲。

2003年SARS疫情最嚴重時,北京市各大醫院人滿為患、床位不足。為此,國務院決定在小湯山地區建立一所野戰傳染病醫院,將北京市各醫院的所有SARS患者集中此地治療和管理。小湯山非典醫院於2003年4月23日開工,4月30日交付使用。

小湯山非典醫院為一級傳染病醫院,在當時是世界最大的傳染病醫院,亦創下世界醫院修建速度紀錄。北京市衛生局宣傳處人員表示,嚴格地說是沒有「小湯山非典醫院」這個說法,它在建立之初就不是一個醫院,而是臨時的野戰醫療點。

非典期間,小湯山醫院總共接收680名非典病人,是全球病例的十分之一、中國病例的七分之一。最終,小湯山非典醫院有672人康復出院。

2013年,我去探訪小湯山醫院舊址時,曾經的病房已經被拆除,僅剩下幾棟殘破的臨時房屋和一片荒地。

▲小湯山醫院舊址上遺留的殘破病房

▲小湯山醫院舊址

昨天,武漢版小湯山已經開建。據楚天都市報報導,醫院將在6天內建成,並可容納1000張病床。

太陽底下無新事。今天讓春節徹底變味的病毒,被證明和SARS一樣來自野生動物。

不知那些執意吃野味的人,是否意識到自己錯了。你們的「好奇」、「貪吃」,對野生動物神奇功效的「迷之相信」,就這樣掀起了一場病毒旋渦,把所有生活在武漢的人拖入黑暗,讓十七年前的噩夢重現。

而那些感染的患者,衝在第一線的醫護人員,他們一生的命運或許就會改變。

十七年過去了,當時的受害者還沒從傷痛中走出來。「前車已覆,後未知更何覺時。」

相關焦點

  • 當年的非典SARS真的是我們戰勝的嗎?
    這是最近突然火起來的國產記錄片《非典十年祭》。記錄了那一場完全意外的災難陰雲下,我們如何像裸露在猛獸獠牙下的孩子,完全失去了反擊的能力,驚慌而無助。他說:「我們走第三條路!」2003年4月29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北京的非典病例激增至2705人,其中確診病例1347人,疑似病例1358人,66人因患非典身亡。2003年5月1日深夜,北京各大醫院共680名非典患者,小心謹慎的轉移到小湯山非典定點醫院。
  • 席捲世界的「非典病毒」來自哪裡?專家苦研15年,終於發現源頭
    相信大家可能記得,十幾年前有一場流行病傳遍了世界,影響了很多國家,這就是「非典」。雖然很長時間過去了,但是很多上年紀的人還對那個時期記憶猶新。當年的sars得到了控制,但中國的研究人員還是在尋找sars病毒的真正來源。當年很多學者覺得這個病毒來自於果子狸,但是很多科研人員表示懷疑。
  • 2003年「非典病毒」到底來自哪裡?專家鑽研十幾年,終於發現兇手
    大家可能記得十幾年前有一場流行病席捲世界,連我國都進入了緊急狀態,這就是「非典」。可能上年紀的網友可能還記得那時候的樣子,當年的sars病毒雖然得到了控制,但是並未徹底解決。這時候很多醫生專家為了防止病情在未來再次爆發,依然在尋找sars病毒的源頭。當時的很多人認為「果子狸」是元兇,但是現在有了新發現。
  • 「2003年非典病毒」來自哪裡?專家苦研13年,終於發現幕後真兇
    雖然當年的sars病情得到了控制,但是中國科研人員一直在尋找sars病毒的來源,有人當時認為這種病毒起源於果子狸,但是很多科研人員覺得沒那麼簡單。 專門研究了十幾年,終於發現了非典病毒的真正來源,可能是來自於一種常見的動物,菊頭蝠。
  • 03年的非典是怎麼消失的?怎麼治癒好的?
    今年的新型肺炎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春節的時候不再走親訪友,不再去旅行,當時的消毒酒精和口罩很快成為了稀缺品,為了疫情防控,響應號召,大家都閉門在家,後來疫情也得到了控制。 讓很多人的生活工作都受到了影響。這不禁讓人想起2003年的非典,這種病毒是通過飛沫或者接觸患者的分泌物傳播。
  • 來看一下中產階級的定義,你算是中產階級嗎?網友:「心塞」
    文:白豫近日,歐睿信息諮詢公司的調查報告稱,我國2020年左右中產階級將達7億人,如果按照我國目前14億人口來計算,明年將會有50%的人口達到中產水平。我國也將擁有全球最大的中產階層。那麼中產階級的標準是什麼,普通人真的都達到了嗎?
  • 調查:「非典後遺症」患者生存的傷與痛
    七年前的「非典」抗戰中,他戰勝了致命的病毒,在媒體的聚光下成為了抗擊非典勝利的希望,被鮮花和祝福環繞著。七年後,已經58歲的方渤成為了一個被遺忘的非典倖存者。曾經救了他一命的激素療法讓現在的他疾病纏身。他的兩髖各爬著一條30釐米長的大疤——股骨頭置換手術留下的痕跡。2003年他接受的激素療法給他留下了骨壞死的後遺症。他的雙膝和雙肩也受到了後遺症的影響。
  • 「非典」倖存者的17年:也曾莫名其妙憤怒,如今覺得活著就是好
    目前,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人數已超過「非典」。1月30日,「非典」治癒者呂光告訴南都記者,對此已無恐懼。作為一名「非典」治癒者,呂光留下了後遺症。為治療雙側股骨頭壞死,他經歷了兩次手術,留下兩道約十二三釐米的傷疤。
  • 中國首例非典病人 黃杏初被SARS病毒「流放」的十年
    2003年1月10日,經歷九死一生的黃杏初出院了,因為治療中與他有密切接觸的9名醫護人員,先後感染上了「非典」,黃杏初被貼上了「毒王」的標籤。與此同時,廣東省的「非典」疫情才剛剛開始。2003年2月,黃杏初來到廣州軍區總醫院複診,從醫生口中得知自己可能是中國第一例報告的非典病例。沒多久,「非典」肆虐廣州、香港、北京等地,並席捲全國。2003年3月15日,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將該病名為SARS。黃杏初又成為了世界第一例非典報告患者。消息傳出後,不少媒體想跟蹤採訪黃杏初,試圖探尋SARS病毒的來源,卻發現怎麼也找不到他。
  • 17年前,非典感染人數並沒有新冠肺炎多,為何人們反而更害怕?
    其實,只要是傳染病,人們都會害怕,更不要說致死率那麼高的非典了。如果不是2020年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相信沒有人願意去回憶17年前的那場非典。有人問:為何非典只感染了8000人,卻讓人如此害怕?雖然這次新冠疫情感染人數更多,但是,人們似乎還沒有17年前非典的時候那樣緊張。為什麼人們會有這種感覺呢?是有多方面原因的。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簡單的回顧一下,當年的非典是如何發生的。
  • 中國首例報告「非典」患者黃杏初廣州捐血清
    中新社廣州五月二十三日電(王華  劉正軍)中國首例報告的「非典」患者黃杏初現身廣州軍區總醫院,他捐出一百五十毫升鮮血漿的同時,澄清自己從未「躲起來」。  三十四歲的黃杏初病前在深圳一親戚開的酒樓裡當廚師,去年十一月六日開始感覺不適,自認感冒在打過吊針後未見好轉,便回河源老家休養。期間曾一直在宿舍休息。
  • 忘卻的「非典後遺症」
    而給他們打下相同烙印的,是2003年那場世人關注的公共衛生突發事件——「非典」(SARS)。 這個群體是10年前SRAS劫難的倖存者,也是10年後痛苦延續的承載者。在「後非典」時代,他們以「非典後遺症患者」的身份默默淡出人們的視野。 現在談到非典,楊志霞語氣中已流露出些許的牴觸情緒,眼神不時飄向窗外的斜陽,聲音躊躇而緩慢。
  • 它與非典(SARS)關係震驚,竟是同一家族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讓我們感到人心惶惶,讓我們漸漸意識到了18年前的非典,從而導致大多數人以為是非典死灰復燃,又出現了。對於18年前的非典別名(肺炎SARS),對於我們來說無疑是一場噩夢,引起社會恐慌,包括醫務人員在內的多名患者死亡。據統計,造成死亡人數774人;患病人數8069人的多名患者死亡。
  • 2003年SARS(非典)疫情回顧及2019-nCoV疫情發展趨勢
    2003年非典疫情回顧從2002年12月5日,世界首例非典病人被發現,到2003年3月15日,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將該病命名為SARS為止,病程持續近8個月,確診人數8069人。考慮到目前病例的確診存在檢測瓶頸,也許我們應該參考疑似病例+確診病例的數據更為合適。從下圖可以看出,2月27日的峰值可能還不是最大值,應該繼續觀察。2019-nCoV確診、疑似以及確診和疑似之和的日增長量統計與SARS相比,新型冠狀病毒的致死率要低得多。
  • 17年前非典倖存的人,命是撿回來了,日子卻活得不成人樣
    世界上總會時不時出現一些危險,就比如17年的非典,為了能夠救下來生命,不得已使用了激素療法,但是當年非典倖存的人,命是撿回來了,日子卻活得不成人樣!從「倖存者」變成「受害者」,雖然說非典已經過去了,但是它的後遺症更是比本身更加折磨著這些「倖存者」,就算紅十字每年會進行4000-8000元的補助,但這對於他們來說只是杯水車薪。也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多幫幫他們,畢竟只有經歷過了才知道病魔的痛苦!
  • 北上廣家庭收入達到多少,才算中產階級?
    總之,對於中產階級的定義,至今未有統一結果。而我們認為,在國內一線城市不光收入達到多少,還應該另外有兩個關鍵因素:房產和家庭可投資資金。而只有三個因素疊加在一起,才能真正在一線城市算做是中產階級:第一,北上廣家庭收入至少要達到20萬以上,這才能算是中產階級,我這裡包括了主業+副業(除工資以外的其他收入)的所有收入在內。但又要強調,年收入20萬以上,是實到手的工資。
  • 中產階級:活在朋友圈,困在夾縫裡
    他們的朋友圈基本上能滿足一部分人對中產階級的意淫:有部性能中上的代步車,一般多是奔馳寶馬;學區房不一定,但至少有處房產;婚戀狀況不詳,但孩子念得絕對是國際學校。在公司有自己獨立的辦公室,但又好像不太用上班;會說標準英音,出國旅行定位不重樣。如果你相信了朋友圈裡這片繁華,你很可能遇到了假的中產階級。
  • SARS疫情源頭查明:檢測不迅速造成非典二次傳播
    關注專題:北京安徽非典病例確診  東方網7月3日消息:昨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就前日衛生部對今春非典的調查結果作出回應,認為中國今年春天SARS疫情的出現,是全球公共衛生的重要教訓。  李立明兩月前曾提出病毒滅活隱患   衛生部1日正式向社會公布今春京皖非典疫情的發生原因和責任處理結果後,引咎辭職的中國疾控中心主任李立明成為被關注的焦點。   據疾控中心一位工作人員說,當天上午,衛生部在中心的幹部職工大會上宣布批准李立明的辭職請求時,大家都很平靜,包括李立明本人。
  • SARS事件16年後,如今非典毒王黃杏初隱姓埋名依然從事餐飲生意!
    2002年是一個非同尋常的一年,這一年爆發了非典,也就是SARS病毒,整個國家人心惶惶,學校停課,工廠停產,企業放假,全國上下一派緊張的氛圍,記得那個時候,我正在上初一,當時在學校住宿,上課幾乎不再進行,整個學校嚴陣以待
  • 是非典放過了人類還是人類戰勝了非典
    雖然當年非典感染的人數並不多,只有八千多人,和新冠肺炎相比的話真的是小巫見大巫。但僅僅是感染八千多人就能讓人們感到非常的害怕,因為感染非典後死亡率非常高,達到了百分之十。也就是說感染十個就有一個死亡,感染一百個就有十個死亡,這樣的數據怎能不讓人感到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