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只要是傳染病,人們都會害怕,更不要說致死率那麼高的非典了。如果不是2020年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相信沒有人願意去回憶17年前的那場非典。
有人問:
為何非典只感染了8000人,卻讓人如此害怕?
雖然這次新冠疫情感染人數更多,但是,人們似乎還沒有17年前非典的時候那樣緊張。
為什麼人們會有這種感覺呢?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簡單的回顧一下,當年的非典是如何發生的。
非典的爆發點是在廣東,2002年11月16日和2002年11月28日分別在廣東佛山和廣州軍區總醫院出現了兩例高熱病人,這兩個病例身上有一個共同點,都是高熱男性患者,而且都被當成了重症肺炎病人來治療。
很多人都以為非典發生在2003年,事實上,當年的非典,在2002年底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只不過一開始沒有引起注意。
直到2003年1月2日,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接收了一名肺炎病人,使用抗生素也沒有效果,而且當時參加救治的8名醫務人員都被感染了,感染的症狀與這位病人非常的相似,只是輕重程度不一樣而已,直到這時候,這個傳染病才引起足夠的重視,非典型肺炎這個概念也是從這個時候才有的。
到2003年7月13日,非典疫情才正式結束。
人們對非典為何如此恐懼?我認為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17年前醫療技術還相對落後,無應對經驗
我們都知道,近十幾年我們的國家在醫療和科技方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這一次的新冠肺炎,我們的抗疫能力和速度全世界都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在十幾年前,我們國家的醫療技術還相對落後,而且,當年是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鑑的,對突如其來的非典型肺炎,更多的是手足無措和慌亂。
非典型肺炎這樣一種新生的事物,就像是突然躥出來的猛獸,人們的心中是非常恐懼的,想要打敗它很難,因為人們不知道這個病什麼時候才能夠被治癒,所以心裡才會十分的害怕。
二:當年網際網路尚不發達,信息閉塞,謠言太多
我記得2003年的時候,自己還在讀初中,當時從老師的口中得知,廣東出現了傳染病,叫「非典」,非常嚴重,會傳染人,而且嚴重者會導致死亡。
記得當時在學校每天都要喝蒲公英茶,只要有人發燒到37℃,身邊所有人都會跟著非常緊張起來,我記得最清楚的是,當年因為疫情嚴重,我們被迫放了42天的假。
那時,農村的我們接觸外界唯一的通訊方式就是黑白電視,家庭條件好一點的,家裡都裝了固定電話,人們的心裡根本沒有智慧型手機這個概念,更不要提電腦了。
我們獲取信息的方式都是道聽途說,我記得當年家裡有在外打工的人都是不允許回來的,我們村有一個人偷偷回來被人舉報,然後又被抓去給隔離了起來。
從外界的種種傳言來看,感覺這個病真的非常嚴重,關鍵是,道聽途說真的很危險,因為同樣一句話,從不同的人嘴裡說出來,性質有可能就變了,所以一時間也是謠言四起,人們的心中都非常恐慌。
相比這一次的新冠肺炎,為什麼人們心裡沒有那麼多的恐懼?因為現在網際網路發達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也多了,見識多了,普通人的認知也有所提高,所以,不會再被那些道聽途說來的各種謠言給蠱惑了。
三:患上非典的人會落下非常嚴重的後遺症
最讓人害怕的是第三點,就是患上非典會讓人落下嚴重的後遺症。
當年非典肺炎的倖存者,因為在治療過程中使用了大量的激素,患上了股骨頭壞死,一開始的時候是膝蓋疼,緊接著腳後跟兒也跟著疼,然後,兩個肩膀也是疼痛難忍,這些倖存者同樣的症狀就是,在發作的時候,骨頭裡就跟長了刺一樣,根本不敢沾床。
這些人普遍都患有骨壞死,肺纖維化,抑鬱症。
有一位倖存者曾絕望地說:
我全身的骨頭就跟石膏一樣脆弱,骨頭會不可逆轉地塌陷下去,直到最後癱瘓或者死亡。
一聲嘆息,可怕的病魔,在這些人身上烙下了痛苦的印記。
因為這些非典受害者,曾公開接受了記者的採訪,講述了他們的痛苦,所以當人們看到他們在遭受這樣的痛苦時,心中難免會憂傷和難過,除了同情和憐憫,更多的是恐懼,是人們對非典型肺炎的恐懼。
其實,沒有人願意發生這樣的事兒,只是希望我們能夠吸取失敗的教訓,不要重蹈覆轍,也祝福這些患者們痛苦可以再少一些。
歸根結底,人們之所以如此恐懼非典,主要還是因為當年人們對它的認識程度不夠,所以才會人心惶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