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階級:活在朋友圈,困在夾縫裡

2021-01-18 騰訊網

[摘要]只是在瞬息萬變的今天,恐慌與焦慮已經無濟於事,對於心有不甘的中產階級而言,激流勇進成為了唯一的選擇。

圖源自網絡

01

節假日的朋友圈盛產定位不重樣的浪人。

這些人大多是些職場精英,有創業者,有團隊leader,也有正處於職業轉型期的朋友。

他們的朋友圈基本上能滿足一部分人對中產階級的意淫:

有部性能中上的代步車,一般多是奔馳寶馬;學區房不一定,但至少有處房產;婚戀狀況不詳,但孩子念得絕對是國際學校。在公司有自己獨立的辦公室,但又好像不太用上班;會說標準英音,出國旅行定位不重樣。

如果你相信了朋友圈裡這片繁華,你很可能遇到了假的中產階級。

哪裡有什麼中產階級,只是掙得稍微多一些的無產階級罷了。

02

年輕的時候我們聊未來談人生,現在呢,房、車、錢。俗啊,但能有什麼辦法?夢碎了,還有錢。但錢沒了,命就賤了。

誰沒有過夢想,可惜大多數人只擁有說出夢想的權力,卻沒有維護夢想的能力。

作為新銳中產主流的80後,無緣70後改革紅利的浪潮,也沒有90後無所畏懼的心態,上有父母下有子女的現實壓力迫使他們只能選擇穩定。

但沒人看到他們對周圍環繞的物價、房價、霧霾的恐慌。對虛度時光的悔意、對現實的不滿和對未來的焦慮讓他們只能提起褲子跑。

就好像面前是一個長長的通道,卻永遠也看不到前方的門。哪怕鼓足勇氣推開門,走進一看,依然是漫長的通道。

永遠在努力的路上,又永遠不得不努力。

03

日本趨勢學研究者大前研一曾經提出過一種社會架構:M型社會。

這個比喻很形象,左右兩側的底層階級和上流社會人群逐漸增多,而位於中部中產階級數量逼近低谷。其中相當一部分人,會在5到10年內回落至底層。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如何保住已有資產,避免階層回落,是每位中產階級都該認真思考的問題。

作家毛姆寫過一部小說,《月亮與六便士》,講述了一位證券交易所的經紀人,從所謂的職場白領,蛻變為印象派畫家的傳奇經歷。

主人公為此做出了許多犧牲,但最關鍵的,是他鐵心追求夢想的那一刻:

「我不得不畫畫,就像溺水的人不得不掙扎。」

我身邊有位金融行業的高管,因工作需要不得不頻繁往來於北京與香港之間。我問他累不累,他說當然累,但僅限於身體,在精神上他始終在享受工作。

更有意思的是,五年前他還是一位普通的程式設計師,後來偶然結識了一位金融分析師,從此對投資領域產生濃厚的興趣,制訂轉型計劃,白天工作晚間學習,三年後踏進金融行業大門,步入能力提升快車道。

每位優秀的人,都該有這樣的覺悟:為真正感興趣並擅長的事物,拼上一切。

04

人們常把財富躍遷和階級流動比喻成「上車」:

上流社會人群穩坐車中,空調溫度適宜;車窗外眾人賣力追趕,精疲力竭後停下腳步隨遇而安,回歸小確幸式的生活。

但中產階級顯然更加尷尬。

他們一隻腳勉強搭進車門,另一隻腳仍在車外,不得不死摳住窗縫,在呼嘯狂風中用盡全力保持平衡,恐慌感撲面而來。

只是在瞬息萬變的今天,恐慌與焦慮已經無濟於事,對於心有不甘的中產階級而言,激流勇進成為了唯一的選擇。

這是一個弱肉強食的時代,也是一個相對公平的時代。再渺小的個體,也有魚躍龍門的機會,再陰暗的環境,也能在夾縫中照入微光。

無論何時,勉力前行都是我們一生的功課。

沒有放棄,就還沒有謝幕;

沒有成功,就還沒有失敗。(文/郭盛)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相關焦點

  • 夾縫人生的救贖
    夾縫人生的救贖文|張釗維
  • 夾縫中生存的韓國,憑什麼活成了戰國七雄?
    那這個活在秦、魏、楚三國夾縫中的韓國是怎麼成為戰國七雄之一的呢? 剛剛獨立的韓國在當時實力還是很強勁的,《史記 蘇秦列傳》記載蘇秦遊說韓宣王的時候,他曾經說過:「地方九百餘裡,帶甲數十萬,天下之強弓勁弩皆從韓出。以韓卒之勇,被堅甲,蹠勁弩,帶利劍,一人當百,不足言也。韓卒之勇,天下莫能當。」
  • 骨貨仔:當夢境與現實分不清的時候,我活在了時空夾縫
    曾經,在夢境裡,我們在校園一起讀書,一起欣賞校園裡落日的唯美意境,一起去海邊數著浪花一朵朵,躺在沙灘上,幻想著我們未來生活的樣子。到最後,我甚至不願意在夢中醒來,就想活在夢境中,那種無憂無慮的生活,是在這個俗世達不到的生活,是在這喧囂的塵世中無法觸及的寧靜。
  • 中國的基尼係數與中產階級數量
    關於中國中產階級的數量,說法不一,評定標準也各不相同。但我認為比較中肯、靠譜的數字應該是2億多,那種僅以個人資產來評定中產階級的標準已經「out」了。因為以此標準被列入中產階級中的相當多一部分人,都是背負巨額房貸的「房奴」,他們的後半生必須拼命努力工作,才能還請銀行房貸,其生活的艱辛可想而知,哪裡還談得上什麼生活質量。
  • 活在「夾縫」中的超齡農民工
    對於大多數超齡農民工或第一代農民工來說,土地是其最後的依靠,而對於70後農民工群體來說,「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故鄉」是很多人正要面對的現實,不會也無心種地的他們,將不可避免地活在「夾縫」中。 「一定意義上,一些農民工沒有『年齡』的概念,因為他們從未享受過退休金,所以也不會去思考年齡大了、不能工作了怎麼辦。他們只要能幹得動,就得繼續幹下去。」
  • 汶川地震90後倖存者:"夾縫男孩"坐輪椅重回北川
    被困在廢墟中的鄭海洋。身處廢墟夾縫中超過22小時後被救出,雙腿高位截肢,被媒體稱為「夾縫男孩」。4月27日下午,鄭海洋坐在輪椅上,重回新北川中學校園。他穿梭在從宿舍前往教學樓上課的學生中,任憑一張張稚嫩的臉投來好奇的目光。路過操場,他瞥見七八個男生在草坪上踢足球,忽然開玩笑說:「真可惜,我都沒來得及在新操場上踢個球。」
  • 來看一下中產階級的定義,你算是中產階級嗎?網友:「心塞」
    中產階級標準目前在世界範圍內對中產人群並沒有統一的概念,以經濟地位、社會階層和文化素養作為考量,中產階級的意思大致是處於比較中層的概念。這個群體接受過較為完善的教育,並且有立足於社會的資本,同時也擁有這比較高質量的生活條件。
  • 他,離奇死在賓館暗門與貨梯夾縫間
    夾縫內看不出半點掙扎的痕跡,木門門鎖事前既沒有被開過,也沒有被觸碰過,甚至沒有被用力碰撞的痕跡。賓館的楊經理告訴晶報記者,因為恰逢過年,8625號房已經有1個月以上沒有人住過了。房間門口的監控攝像頭,證明了這一說法。警方也初步排除他殺。 那麼,付輝華是怎麼來到這裡,又是怎麼死在這裡?夾縫內,這個普通人走向死亡的瞬間,如今已成謎團。
  • 「過勞時代」與下沉的中產階級
    日本「編程者SE」網站充斥著網際網路工作者與相關技術員的自嘲,他們戲稱自己為「數碼土木工」,這與中文裡的「程序猿」「碼農」等詞幾乎異曲同工。儘管生產領域發生了上述變革,可為什麼勞動者自身願意接受過勞的狀況?消費領域的變化或許能為我們提供答案:競爭性消費與消費型資本主義構成了人們接納過勞時代的需求基礎。
  • 收入多少,才算是中產階級?-搜狐財經
    對於當下時興的「中產階級」大討論,一位理財諮詢行業的從業者說:「我覺得這個討論非常有意義,畢竟社會對我們這個群體的關注實在太少了。」…[全文]
  • 郭英森:活在侮辱和道歉夾縫裡的真實人生
    動蕩年代裡,父母在群眾武鬥和成分劃分中飽受其害。初中畢業下鄉兩年後,郭英森入職當時的撫順煤氣廠,成了行政科的一名木匠。 在當時的同事張慶霞看來,年輕的郭英森「小窄臉兒,漂白兒」、「戴個眼鏡,有點像知識分子」。 她記得,郭英森這人不怎麼愛交流,機關下班,都是搭個伴兒一起走,他獨來獨往的。
  • SARS倖存者:如果沒得非典,我們起碼是中產階級
    ▲張文榮現在身上的病有十幾種,老伴兒攬起了家裡所有的家務活「我們所有的退休金都用來看病了,要是看病沒那麼多花費,我們現在肯定很幸福。」「我和我愛人都是高級工程師,如果沒得非典,我們起碼是中產階級,但現在我到社會底層了。我的落差太大了,人往上走容易,往下走難。」
  • 北上廣家庭收入達到多少,才算中產階級?
    關於北上廣家庭收入達到多少,才算是中產階級?國內經濟學界存在較大的分歧。有的學者認為,房產(至少一套以上)+中等收入就是中產階級。但是,還有人認為,除了中等收入和房產之外,還要有代步工具(轎車)和銀行存款(如果沒有存款,就缺乏應對風險的能力,也不算中產階級)。
  • 吃皮帶和泥巴,被困礦井80多小時後,他們活了下來
    19日上午,在四川省宜賓市礦山急救醫院,杉木樹煤礦透水事故中的獲救礦工劉貴華接受記者採訪,講述了在井下被困80多小時中的求生細節。獲救礦工在醫院ICU病房。 劉忠俊 攝生存狀態:吃皮帶和泥巴 躺、坐在傳送帶上今年56歲、在煤礦工作36年的劉貴華說,被困的礦工有10名是掘進工、2名打鑽工、1名瓦斯檢查員。14日當班入井時每人帶了一盒盒飯,但第一天盒飯就吃完了。後來兩天,井下實在沒東西可吃,有人開始吃泥巴和皮帶。
  • 離開姚晨,39歲的他,活成了朋友圈的「表情包」
    離開姚晨,39歲的他,活成了朋友圈的「表情包」要說,這個夏天讓人最意外的,並不是「七月的李現」,也不是「陳情令CP」,而是憑藉「林品如前夫」再次出現在大家視野裡面的凌瀟肅。離開姚晨,39歲的他,活成了朋友圈的「表情包」在最新綜藝《哎呀,好身材》上,一眾明星都是奔著減肥去的,凌瀟肅竟然活活地把節目變成了「吃播現場」,最主要的是,凌瀟肅的性格實在是太可愛了,完全沒有明星包袱,一不小心還會蹲在馬路邊吃涼皮,甚至,去農貿市場試吃,吃到自己打嗝,連演播室裡的杜海濤,都凌瀟肅的性格圈粉了。其實,這樣的凌瀟肅看著可愛,心酸只有他知道。
  • 《第八日》,在實體自戀與虛體自戀的夾縫中,人該如何存在?
    在電影《一代宗師》中有一句臺詞:「人這輩子有的人活成了面子,有的人活成了裡子,能耐是其次的。」「裡子」則是實體自戀的代名詞,而「面子」則是虛體自戀的代名詞。在影片中,哈利恰恰活成了面子;而喬治活出了自我,所以,神在第八日創造了喬治。
  • 《隱秘的角落》單親男孩朱朝陽,活在不公平父愛和窒息母愛夾縫中
    對於他來說,不論在父親還是母親面前,都小心翼翼地活成了父母們想要的樣子,而把內心深自己那個真實的自己藏得密不透風。牛奶是窒息母愛的隱喻朱朝陽的母親由於在景區工作,經常要值夜班,每次母親把飯菜準備好去上班時都會叮囑朱朝陽記得喝牛奶。
  • 00後朋友圈有多成熟?看完感覺自己白活了
    如果拿文學比喻成年人的朋友圈,它們蒼白得就像中世紀騎士小說。而00後的朋友圈,則是上乘的現實主義大作。 在他們的朋友圈裡,你能看到他們對這個世界的企業級思考。不同於成年人那般體面精緻,但也不同於以往任何一個時代的同齡者。 從不少00後的朋友圈可以看到,社會變遷與文化迭新都在這一代人身上留下了獨特的時代烙印。 他們活在這裡,朋友圈對他們來說是生活空間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