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進颶風眼測量數據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在他開始上班之前,他所領導的工作之前,Jon Zawislak有時會吃一片薑糖。在他到辦公室之前,他也更喜歡堅持吃椒鹽脆餅乾和薄脆餅乾之類的平淡無奇的食物,因為他不想在桌子上亂扔食品袋和果皮。
Jon Zawislak是颶風獵人(風眼數據測量)。
他花了8個小時的時間在空中飛行16,000公裡,收集風暴,溫度,壓力,溼度和大風暴中降雨的數據,其中颶風風速達到每小時120公裡每小時。當地人都在想著怎樣去躲避颶風眼,而這個男人飛了進去。「目前來看,開飛機闖進去仍然是測量颱風數據最好最快的方法,」 Zawislak告訴我們。
「當涉及到測量風場或風暴的中心壓力時,此類數據只能由飛機上的儀器得知。」
在過去的一周裡,他闖進了熱帶風暴艾薩克和佛羅倫斯颶風,收集了國家颶風中心用於升級風暴類別的重要數據,從而更好地追蹤它下一步的發展方向。
在空中8小時的工作時間
自從英國戰鬥機飛行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直接飛入風暴之後,颶風狩獵航班已經存在了75年。
今天,Zawislak說Lockheed Martin WP-3D上有兩個關鍵設備,他們向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傳送數據,來幫助通知我們國家的颶風中心預報員。
首先,飛機的機載雷達會測量風雨,然後有一個小裝置,它基本上是一個紙巾卷形狀,背面有一個降落傘,我們稱為下投式探空儀。Droponde是一種一次性儀器,配有GPS接收器,以及壓力,溫度和溼度傳感器,丟棄的殼體被塞進一個窗口,然後從飛機上吹走。
在一個典型的8小時飛行過程中,一個探測器操作員可能會在暴風雨中投放20個這樣的「紙卷」,從颶風眼到外緣的任何地方,還要檢查風暴中風場不同位置和不同高度的變化情況。「這真的可以讓我們詳細的描繪颶風情況,非常的重要」 Zawislak說。「因此,我們可以看到,風速隨高度的變化。」
所有這些信息都可以極大地讓預報員對風暴描述地更全面。
以Zawislak的星期一飛往佛羅倫斯颶風的航班為例。「它看上去像二級颶風,實際上最後定為了四級,都因為我們的飛機測量,」他說。
找一份飛行科學家的工作
Zawislak擁有大氣科學博士學位,他一直致力於駕駛飛機和駕駛無人飛機,並且飛機在颶風中飛行了大約十年。
他作為NOAA的颶風野外項目主任,他主要負責天空中的飛機那麼大的研究實驗室。他決定要在哪裡飛才能採集到最佳的數據,還要確保船上的儀器能夠獲得飛行中採集的研究信息。
Zawislak仍然關於颶風的最大問題之一是為什麼颶風如此兇猛,如此之快。人們仍然不太了解風暴如何組織和聚集力量,從不均勻的雨水和微風發展到強大的,旋轉的颶風,可以摧毀房屋並用水衝擊岸邊。
對於Zawislak來說,這是一個重要的研究問題,因為如果他能更好地理解為什麼加劇風暴以及是什麼加劇了風暴,那麼今後預報就會能挽救更多。
Zawislak說他「不是瘋了」,他只想更多地了解大風暴
Zawislak在登機前試圖很少吃油膩的食物,而且他說飛入風暴並不總是大家想的那麼可怕。事實上,在暴風雨中它可以感覺就像航班飛行,有著安全帶和一系列安全保障。
Zawislak飛行員(駕駛艙內有三個飛行員)通常試圖保持飛機水平,為了儀器,並保持約10,000英尺(3,000米)的高度。
「我們擁有最好的飛行員,最好的工程師,最好的機械師,這是你能找到的最好的飛機,」他說。
儘管如此,即使在空調打開的情況下,飛機內部的急流聲有時也會令人不安。
「你在飛行的時候,遇到中等到嚴重的氣流中要持續兩到三個小時,」Zawislak說。
像佛羅倫斯那種大風暴的風眼中,一切非常的清晰。在它的內核中,是一個風平浪靜的地方,混亂包圍你的四周。颶風獵人說,中心它看起來像一個大球場,清晰而安詳。
「它比你去過的任何一座體育場都要大得多,」 Zawislak說。當他飛越佛羅倫斯的風眼,這個作為第4類風暴,中心寬度超過24公裡,我花了四分鐘才飛過去。
儘管Zawislak不得不在每個颶風季節通過幾次長而崎嶇的雨天飛行來鍛鍊他的胃,但他仍然希望大家更了解他這類職業。
在登上另一架飛往熱帶風暴艾薩克的航班之前,他說「我們才不是瘋了」。
「我們在向國家颶風中心提供信息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這樣他們就可以告訴公眾風暴有多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