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動駕駛的客機要來了,你敢坐嗎?

2020-08-28 愛範兒

這幾年不少科技公司和汽車廠商都投入到自動駕駛中,在美國鳳凰城已經能打到 Waymo 的無人計程車,但自動駕駛汽車距離大規模上路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

雖然自動駕駛汽車還沒普及,但全自動駕駛的客機已經上天了。空客公司近日宣布,已經在一架 A350-1000 商用客機上成功實現自主滑行、起飛和降落。

這意味著客機已經能實現無需人工幹預的全自動駕駛,過去飛機上儘管配備了自動駕駛儀,但一般在空中巡航時才能夠接管。

無人駕駛客機要來了,接下的問題是,你敢坐嗎?

飛行員放手,客機靠自己起飛和降落

在空客展示的一段視頻中,一輛 A350-1000 客機在跑道開始滑行後,駕駛艙內的兩位飛行員沒有再進行任何操作,機長將雙手放在大腿上,隨後飛機順利起飛。

這是去年 12 月空客在法國盧茲 - 布拉尼亞克機場進行的一次測試,也是航空史上首次實現客機基於圖像識別的全自動起飛。

當時空客在四個半小時完成了 8 次起飛,試飛的機長 Yann Beaufils 表示,這次測試的表現超出預期。

我們將油門杆移至起飛位置,並監控飛機,它開始推出並自動加速,並保持跑道中心線為系統輸入的精確轉速。然後,飛機的機頭開始自動抬起,以達到預期的起飛俯仰值,幾秒鐘後又開始降落。

而完成全自動起飛之後,空客又在過去半年內完成了基於圖像識別的自主降落和滑行,成為全球第一家完成客機自主滑行、起飛和降落的航空公司。

這幾次測試其實都是空客 ATTOL 項目的一部分,全稱是「Autonomous Taxi, Take-Off and Landing」,也就是自主滑行及起降,目標是通過開發一套視覺學習算法,通過機載攝像頭、雷射雷達(LiDAR)等傳感器實現自主完成起降。

簡單來說,ATTOL 就是要給飛機裝上一雙眼睛,讓它可以自己看懂跑道上各種標線,從而判斷出跑道中心線的位置。

在過去 2 年中,空客已經進行了約 500 次測試飛行測試,其中有 450 次就是用來收集視頻數據來完善算法,並在 6 組飛行中完成了 30 次自主起降和滑行。

除了民用客機,空客還將自動駕駛技術用到了軍事領域。今年 4 月,空客的 A330 MRTT 成功為葡萄牙戰鬥機進行自動化的空中加油,同樣是基於視覺識別技術

ATTOL 項目負責人 Sebastien Giuliano 強調,其實很多飛機都能實現自動降落,但需要依靠儀表著陸系統(ILS)和 GPS 等外部設施,而 ATTOL 的突破在於僅依靠機載的圖像識別傳感器就能實現,不僅能提高效率也能降低成本。

Sebastien Giuliano 提到的儀表著陸系統(ILS),又被稱為「盲降系統」,通過無線電信號和高強度燈光陣列為飛機提供精密引導,確保飛機在能見度低的天氣條件下也可以精確著陸,不過價格較為昂貴。

一直以來,空客都主張減少機上飛行員的數量,通過自動化水平更高的技術來降低人為因素造成的事故,空客首席技術官 Paul Eremenko 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曾表示:

(降低航司成本)更具顛覆性的方式是減少機組人員,我們正在將只保留一名飛行員作為目標,如果未來技術成熟不排除完全無人駕駛。

民航歷史上其實經歷了從三人式駕駛艙到雙人式駕駛艙的變遷,目前在一些高海拔航線採用的仍然是三人制機組,除了正副機長,還會有一名後備機長,而空客的 A300 正是首款只需兩位飛行員駕駛的寬體飛機。

儘管空客一直在朝著更少的飛行員努力,也證明了全自動飛行的可行性,但這一技術還不能立刻商用。這種依賴於視覺識別的技術,還不能應對能見度低的環境下的意外情況,對於不同機場跑道的識別也需要更多數據來餵養。

空客也強調,對於加載這種自動駕駛技術的飛機,飛行員依然是核心,但這種技術能減少飛行員操作的工作量,把更多精力放在決策和任務管理,以提升飛機的安全性。

飛機自動駕駛儀在 100 多年前就已經出現,為何今天還不能無人駕駛

在很多影視作品的機艙中,你可能都看過這樣的情景,機長開啟自動駕駛模式,悠閒地喝起了咖啡。自動駕駛儀這種看起來高大上的技術,其實在 100 多年前就出現了。

1912 年 Lawrence Sperry 就發明了飛機自動駕駛儀,並親自在巴黎用一架雙翼飛機進行了展示,在不觸控操作裝置的情況下,讓飛機自動保持三軸(俯仰、翻滾、偏航)穩定,正常飛行。

▲ 圖片來自:historynet

現在廣泛應用於飛機的自動駕駛儀,也是在此基礎上改進而來,飛機可以按照設定的航線、速度和高度自動飛行,如果飛機偏離原有姿態,系統也能自動修正,甚至還能自主規劃最佳飛行路線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飛機自動駕駛技術已經發展了一百多年,那為什麼別說飛機還不能無人駕駛,連汽車的無人駕駛技術還沒普及呢?

因為飛機和汽車的自動駕駛並不完全是一回事,也不能直接相提並論。

先來看看目前飛機的自動駕駛儀能做到什麼程度。主要就是在高空中的自動巡航,保持穩定飛行。但一些比較精確的操作,比如起飛降落、地面滑行、避免碰撞等都需要飛行員介入。

▲ 圖片來自:The Australian

而且由於不同航線上飛機之間的距離比較遠,加上地面有空管監控,即便出現意外情況也能飛行員有足夠時間接管,因此自動駕駛儀不需要完成太複雜的操作,其智能化程度其實也不高。

但如果在地面就不同了,汽車要面對的路況要複雜得多。要想讓一輛無人駕駛汽車準確識別路況和避開障礙物,除了定位系統外,需要測距傳感器、超聲傳感器和雷達傳感器等多個傳感器一起工作

▲圖片來自:LiDAR-MoneyDJ

即便如此,現在的自動駕駛汽車還是不能完全像人一樣應對各種突發情況,對於飛機也是一樣。

要讓飛機完全實現無人駕駛,需要保證飛機能自主在各種情況下起降,包括在沒有跑道的環境迫降,同時還能應對發動機故障、躲避障礙物、不穩定氣流等突發情況。

即便是空客已經實現客機的自動起降和滑行,但距離上述這個標準還有一段距離。

我們未來會坐上無人駕駛的飛機嗎?

瑞銀集團(UBS)前兩年曾發布過一份報告,稱無人駕駛客機最早可能於 2025 年出現在機場跑道上,一旦普及航空業每年可節省 350 億美元。

如果未來飛機的自動駕駛技術足夠成熟,我們就會坐上無人駕駛的飛機嗎?

未必。

僅靠算法和軟體的自動駕駛,飛機的風險便會增加。比如遭遇黑客入侵,去年就有人成功地利用無線電波遠程入侵了一架波音 757。

而且全球目前還沒有經過認證的單一飛行員或無人駕駛運輸類飛機,這會讓飛機投保的難度大大增加,又有多少航空公司願意承擔這個風險呢?

▲ 圖片來自:cntraveler

先不說無人駕駛,即便是已經使用了一百多年的飛機自動駕駛儀,也造成了不少事故。

去年衣索比亞航空的 ET302 航班墜毀,問題就出在波音 737MAX 的自動駕駛系統。原本為了防止飛行員將機頭抬得過高的自動失速防護系統,結果卻在飛機正常飛行時強行將機頭下壓,最終造成空難。

▲ 圖片來自:TesfaNews

無獨有偶,1994 年在名古屋機場墜毀的中華航空 140 號航班,也是因為副機長在降落時誤操作自動駕駛儀,最終機上 271 人中有 264 人 不幸身亡,成為日本歷史上傷亡人數第二多的嚴重空難。

這樣的背景下,就算技術上能實現客機無人駕駛,有多少乘客願意嘗試乘坐?

在瑞銀的那份報告裡,曾抽取了全球 8000 名受訪者,問他們願不願意乘坐無人駕駛飛機。只有 17% 的人願意乘坐無人駕駛的飛機,超過一半受訪者表示即使機票便宜一半也不會乘坐。

儘管這兩年已經有一些機構測試過無人駕駛的兩座小型飛機,但真要坐上這些飛機去旅行,恐怕也會讓人心驚膽戰吧。

不過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在我們有生之年坐上無人駕駛客機並非不可期待的,希望屆時的科技水平已經足以打消我們的種種疑慮。

題圖及部分配圖來自:空客

相關焦點

  • 全自動駕駛的客機要來了,接下的問題是,你敢坐嗎?
    雖然自動駕駛汽車還沒普及,但全自動駕駛的客機已經上天了。空客公司近日宣布,已經在一架 A350-1000 商用客機上成功實現自主滑行、起飛和降落。這意味著客機已經能實現無需人工幹預的全自動駕駛,過去飛機上儘管配備了自動駕駛儀,但一般在空中巡航時才能夠接管。
  • 3D 印表機列印的飛機,你敢坐嗎?
    航空歷史始於2014年6月20日,當時第一個3D列印金屬零件(一個不起眼的鈦合金支架)登上了商用噴氣式客機的天空。自從在空中巴士公司的試飛機上進行首次飛行以來,這項技術就發揮了其潛力。遵循這種創新方法,空中巴士公司的先驅工程師使用3D列印技術製造了整個小型無人駕駛飛機。空中巴士公司正在使用這個稱為THOR的項目作為未來飛機技術的試驗臺:從3D列印的結構部件到先進的空氣動力學甚至是人工智慧。
  • 你敢把生命交託給電腦嗎?特斯拉正開發全自動駕駛的汽車!
    ,這是一次冒險的嘗試,目的是實現他多年來一直在醞釀的一個大膽願景。僅在美國就有60多家公司在開發自動駕駛汽車,其中一些公司的目標是:全自動汽車最早在今年開始在較小的地理區域載客。許多專家認為,它們在未來10年或更長時間內不會被廣泛使用。馬斯克將特斯拉的控制系統描述為「全自動駕駛」,這讓一些觀察人士感到震驚,他們認為這將給車主帶來一種虛假的安全感,並在自動駕駛汽車無法處理的情況下製造潛在致命局面。
  • 波音737 Max客機將重返藍天,你敢坐嗎?
    周日,美國航空公司宣布將於年底讓波音737Max客機重返藍天,為航空乘客提供飛行服務。當然能否實現這一計劃,在很大程度上還取決於該飛機能否獲得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的認證。據消息靈通人士透露,美國聯邦航空局預計將在11月取消停飛令。
  • 成都無人駕駛地鐵你敢嘗試嗎,快看科技的恐怖
    成都無人駕駛地鐵你敢嘗試嗎,快來看科技魅力。自2010年成都地鐵開通以來,幾乎每年都有新的線路開通或建設。目前成都有成都1號線、成都2號線、成都3號線、成都4號線、成都5號線、成都7號線、成都10號線、成都18號線,在建地鐵線路10條。今年年底,成都地鐵6號線1期、2期、3期、8號線1期、9號線1期、17號線1期、18號線三岔站(不含)至天府機場北站段將開通運營。
  • 自動喚醒、自動發車、自動停站……江蘇首個全自動駕駛地鐵列車來了!
    交匯點訊 4月8日,隨著蘇州軌道交通5號線的第一列車從南京運抵蘇州,交付滸墅關車輛段,江蘇首條全自動駕駛線的地鐵列車來了!通過地面的運營控制中心,各種信號指令通過無線網傳給列車,實現全自動駕駛。為此,列車新增了被動障礙物檢測、司機眼等系統,另外,在整車的牽引、輔助、制動、空調等原有系統中,都做了相應的功能更新和提升。」來自南京浦鎮車輛廠的蘇州5號線列車設計經理葉佳告訴記者。  地鐵列車實現無人駕駛的關鍵在於網絡和信號。
  • 日本科技 :GPS誤差僅幾釐米 日本加速全自動駕駛落地
    但是,日本政府1日宣布,你只要擁有了信號接收器,那麼,信號接收與使用將是免費的。 為什麼日本政府在這幾年會投入如此巨大的財力來打造日本獨自的GPS定位系統?理由很簡單,是為了迎接全自動駕駛時代的到來。推進這一項目的背景是其有望創造新產業,特別是有望用於自動駕駛領域。
  • GPS誤差僅幾釐米 日本加速全自動駕駛落地
    打開APP GPS誤差僅幾釐米 日本加速全自動駕駛落地 胡薇 發表於 2018-11-08 11:12:21 但是,日本政府1日宣布,你只要擁有了信號接收器,那麼,信號接收與使用將是免費的。 為什麼日本政府在這幾年會投入如此巨大的財力來打造日本獨自的GPS定位系統?理由很簡單,是為了迎接全自動駕駛時代的到來。 日本的豐田、本田、日產等汽車製造商已經完成了全自動駕駛汽車及其人工智慧系統的打造,全自動駕駛汽車也已經開始投入商業運營。
  • 下一代波音客機的機翼將用3D列印 你敢坐嗎?
    這個打破紀錄的工具被命名為「trim-and-drill」,將會被用來3D列印下一代波音 777X 客機的機翼。波音和橡樹嶺國家實驗室聯合研發的這個工具目前已經 3D 列印出了一個約 5.3米長、1.7米寬、0.46 米高的物件,ORNL 發布的公告稱這個物件「在長度上已經超過了一輛大型SUV」,並在大小上打破了 3D 列印物件的世界紀錄。
  • 迷你世界:大神造「重慶飛機場」,外形1:1複製,還能體驗駕駛客機
    前言:迷你世界大神造出"重慶飛機場",外形1:1複製建造,玩家還能體驗駕駛客機 不得不說迷你世界是一款創造力十足的3D沙盒遊戲,很多優秀的玩家可以使用背包裡上千種道具,製作出各種好玩、有趣的建築物,有時候會為了一款優秀的地圖,花費幾個月的時間,當完成了偉大的傑作後還會分享給每一位迷你世界玩家去體驗
  • 迷你世界:大神造重慶飛機場,外形1:1複製,還能體驗駕駛客機
    前言:迷你世界大神造出"重慶飛機場",外形1:1複製建造,玩家還能體驗駕駛客機不得不說迷你世界是一款創造力十足的3D沙盒遊戲,很多優秀的玩家可以使用背包裡上千種道具,製作出各種好玩、有趣的建築物,有時候會為了一款優秀的地圖,花費幾個月的時間,當完成了偉大的傑作後還會分享給每一位迷你世界玩家去體驗。
  • 無人駕駛飛機來了!全程不需要飛行員 可以自動起降丨熱公司
    由舊金山初創公司Xwing開發的高級飛機自動駕駛系統,可以讓飛機在沒有飛行員的情況下,自動起飛、飛行和著陸,標誌著航空業新紀元即將到來。Xwing首席技術官 Maxime Gariel表示,Xwing自動駕駛技術與現有技術的最大區別在於,自動化程度不同。現有技術支持飛機在兩個航點之間飛行,但不能自動起飛與著陸,Xwing具有自我決策能力,可以自動探測並避讓其他飛機和障礙物。
  • 超音速客機你坐嗎,飛一次夠吹一輩子那種
    不出意外,人們有望在10年之內乘坐超音速客機進行越洋飛行,從目前公布的數據來看,最便宜的單程票價也要2500美元(約合人民幣1.74萬元)。終身難忘的超音速之旅坐過超音速客機旅行,夠吹一輩子的牛。享受完魚子醬和香檳,前菜來了,乘客可以選擇巖龍蝦配蟹醬,或是鵝肝醬配胡蘿蔔果凍。
  • 飛行員駕駛民航客機進行高空表演
    飛行員駕駛民航客機進行高空表演7) "← →"翻頁 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23日報導,五名受過嚴格培訓駕駛技術精湛的飛行員駕駛著五架
  • 但飛機還是要坐的!這些謠言你都聽過嗎?
    搞得大家人心惶惶大呼再也不敢坐飛機啦!飛機真的那麼危險嗎?一直以來每次飛機出點什麼事就會被鋪天蓋地的報導我家門口兩輛車撞飛了隔天倒是什麼新聞都沒看見這次小編就跟大家聊聊坐飛機到底安不安全以及那些「騙」了我們很久的謠言飛機到底安不安全?
  • 波音問題客機剛剛復飛,瑞安航空大筆一揮買走75架,民眾質疑:誰敢去坐
    如今的波音737max系列飛機早已成為了全球公認的問題飛機,儘管目前美國方面再三表示該型飛機進行了大量的改進升級,已經完全可以保證安全性,但是國際社會對其依舊不信任,特別是曾經發生過事故的印度尼西亞,印尼當局此前明確表態,就算國際社會認可該型飛機並進行復飛,印尼方面也會嚴格進行審視,對飛行員進行重新培訓,並確保飛機處於安全的狀態後才會考慮進行復飛,不過就在波音問題客機剛剛才有90名乘客進行飛行之後
  • 客機的主要數據看哪些(空客A380為例)
    航線飛機一般以客機為主,貨機絕大部分也是由相應的客機型號發展而來。客機按使用範圍可以分為幹線飛機和支線飛機。幹線飛機一般是指100坐以上、航程可以達到3000KM以上的飛機,支線飛機為20-100座的客機,主要座通航飛機。
  • 波音轉機來了?歐洲航安局稱年底內波音可復飛!消費者敢坐嗎
    一方面咱們清楚,由於疫情的影響,今天全球各大航空公司都在虧本,疫情之前全球民航業是一直蓬勃發展,大量的公司缺飛機、缺機師,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來買飛機來挖跳槽的人。結果疫情一來,跨國之間的旅行幾乎都停掉了。
  • 亞馬遜子公司Zoox發布全自動駕駛電動車 速度可達75英裡/小時
    【TechWeb】12月1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亞馬遜在6月份收購的自動駕駛汽車公司Zoox,經過6年的原型設計和嚴格保密工作,終於公布了一款完全自動駕駛的電動汽車。Zoox電動車這款自動「馬車式」汽車是一款全電動四輪車,最多可坐4人,外觀與該領域其他公司生產的全自動駕駛汽車相似。車的兩端各有一臺馬達,可以雙向行駛,最高時速可達75英裡。車配備了兩個電池組,每排座位下一組,一次充電可續航16個小時。Zoox公司稱,該公司的車輛將能夠進行精確的操縱,如「U型彎道」。
  • 人們經常坐的飛機,你知道它有多重嗎?網友:漲知識了
    飛機的普及大大地提高了人們的出行效率,坐火車需要20多個小時才能到的地方,坐飛機可能只需要2個小時,但是飛機的票價比火車要高得多。小時候,總是很羨慕能坐飛機的人,誰要是坐過一次飛機,回來能跟小夥伴們生氣好久。現代社會的交通工具很多,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坐飛機成了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不管是出差還是旅遊,很多人都會選擇這樣一種便捷的交通方式。那麼,經常坐飛機旅行的人,知道飛機有多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