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存貨、即將登月,為什麼美國航天局還要向私企購買月表資源?

2020-10-28 銀河航天

近日,美國航天局(NASA)局長布裡登斯廷發布推特稱,NASA計劃向全球私營企業購買月球表面原料。

01 特別的採購


質疑一:有如此多的月球樣本可供使用,為什麼NASA還需要再向企業購買?

NASA管理員齊勒格曾對媒體透露,在阿波羅任務的過程中,太空人們收集了約2200個、總重約382千克的單體樣本,到2019年,按重量計算,科學家們目前僅研究了16%的阿波羅月球樣本。


太空人在1972年12月的阿波羅17號任務中從月球上收集樣本

質疑二:既然NASA即將登月,為何不自己挖掘月球樣本?


NASA計劃在2024年之前送兩名太空人到月球南極,並希望對那裡的水冰進行挖掘,研究是否可用作飲用水或將其分解成火箭燃料。當前,NASA已與包括宇宙機器人技術公司、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藍色起源、內華達山脈公司、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等合作,將科學實驗設備和貨物運送到月球。


質疑三:1.5萬至2.5萬美元的採購預算,真的足夠支持私營企業的開採費用嗎?


NASA的交易預算大約在1.5萬至2.5萬美元,預計購買50至500克的月球表面原料。這些原料包括月球表面任何位置的風化層,包括巖石、土壤和灰塵等。NASA計劃在月球上從私營企業手中購得原料,並將其帶回地球。


02 繞過《外空條約》


實際上,有媒體指出,NASA的招標或許只是「象徵性」招標。其用意,可能是以這種象徵性購買月球樣本的行動,為月球資源開採和轉讓開創先例。


1966年12月19日,國際社會共同籤署的《外空條約》規定,「各國不得由國家通過主權要求、使用或佔領等方法,將包括月球與其他天體在內的外層空間據為己有」。


《外空條約》籤署現場

《外空條約》的籤訂日期正處在美蘇太空競賽之時。彼時,美國尚未完成登月,蘇聯在太空領域還有優勢,雙方誰都不想冒著對方先登上月球進而宣布主權的風險,因此籤署了這樣一份條約。


但是隨著蘇聯解體,美國獲得太空競賽的勝利,《外空條約》的規定顯然束縛了美國的手腳。


2015年11月,美國時任總統歐巴馬籤署了《美國商業太空發射競爭法》。該法案取消了此前美國法律對航天領域私人企業的種種法律限制並賦予私人太空採礦權。

美國總統歐巴馬

2020年4月,美國總統川普籤署了名為「鼓勵國際社會支持採收和利用空間資源」的行政命令,重申美國對企業開發月球和小行星資源的支持,鼓勵美國公民在月球或其他星體從事商業性開採活動。


有媒體認為,該命令十分巧妙,以商業活動的形式,繞過了《外空條約》對以國家名義開採外太空的相關規定,《外空條約》等國際法規認為,空間資源的商業使用應在國際監督下進行。但川普表示,美國人有權在外太空從事商業性礦產勘查、開採和使用。


布裡登斯汀對此次採購的說明

此次採購也同樣如此,布裡登斯汀認為,這一舉措將完全遵守1967年的《外層空間條約》,該條約規定任何國家都不得對月球或其他天體提出主權要求。


在一次論壇上布裡登斯汀表示,美國將參照開採海洋的現行標準,參與制定管理天體開採的政策。他說:「我們相信我們可以從月球上提取和利用資源,就像我們可以從海洋中捕撈和使用金槍魚一樣。」


03 先到先得真的公平嗎?


對美國航天局的此次收購,行星協會高級太空政策顧問德雷爾在個人社交媒體上寫道,「這一聲明的重要性不在於金錢上的激勵,而是(在美國宇航局的明確授權下)建立了私人公司可以收集和銷售天體材料的法律先例。」


美國聖母大學行星科學家尼爾稱這是一個「範式轉變」,將允許「從月球帶回更多樣本」,並「開放月球資源」。


10月13日,美國宇航局(NASA)宣布,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盧森堡、義大利、英國以及阿聯八個國家共同籤署了名為《阿爾忒彌斯協議》的國際協議,組成了致力於標準化月球探測的國家聯盟。


英國《衛報》分析認為,協議中一些內容似乎允許利用月球資源謀取商業利益。也有媒體認為,如果該協議日後得到了大多數國家默認的話,相當於允許美國先於其他發展中和發展落後國家對月球進行更多資源的開發,更多地外空間區域的佔領。


月球資源開採模擬圖

實際上,這種類似的先到先得在空間探索領域早有先例。

作為聯合國的專門機構,國際電信聯盟(簡稱ITU)是管理衛星頻率和軌道這一國際資源的國際機構。


為了落實ITU《組織法》第196款中「經濟、有效地使用無線電和衛星軌道資源」的要求,在西方主要發達國家,特別是美、俄等航天強國的推動下,國際規則中衛星頻率和軌道資源的主要分配形式為「先申報就可優先使用」的搶佔方式。而可以先得的美國、前蘇聯,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就已經申請了大批量的軌道資源。

而美國之所以可以一直推行「先到先得」就在於其擁有絕對的航天技術優勢,能夠有眾多有實力的商業航天科技實體響應其號召。為了在未來的太空探索中不落於人後,我們尤其需要加快推進自身航天技術的進步。中國航天產業正在轉型升級,商業航天正在顯現出其巨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這不僅將加速中國航天技術進步步伐,也將助力我國在未來的太空競爭中形成更多優勢。



參考文獻:

1、騰訊新聞:NASA要找商業公司開採月面土壤 每500克物質最多支付2.5萬美元

2、NASA:Space Resources are the Key to Safe and Sustainable Lunar Exploration

3、中國航天報:美國宇航局象徵性購買月樣,背後的意圖有玄機

4、新華社:中國積極推動商業航天健康發展

5、新華社環球雜誌:空間頻率軌道爭奪戰


圖片視頻內容來自網絡

備註:本文綜合網上公開資料整理,不代表本公號立場

相關焦點

  • 美國欲共享信息,轉身還找上私企幫忙
    日成功著陸月面後,我國嫦娥五號探測首次開啟自動採樣工作,並耗時19個小時完成該項工作。 根據國家航天局的最新消息,12月6日,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這是中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
  • Game即將Over!美國私企對世界的明確暗示:該來的終於要來了!
    這是馬斯克向世人發出的一個強烈信號,一個其即將開啟人類探索宇宙新紀元的信號!此時你心中應該有了第二個疑慮:SpaceX為什麼在5月1號重新發布此次測試的一個精簡視頻呢?在2020年的4月初,美國的一位太空人跟俄羅斯的兩名太空人共同乘坐俄羅斯聯盟號宇宙飛船到達國際空間站,在一個月之後也就是2020年5月下旬,美國會將另外兩名太空人送到國際空間站,而執行5月份這次飛行任務的,正是SpaceX的獵鷹9號和載人龍飛船!
  • 中國剛登月,美國就立下月球法案禁止靠近登月遺址?在害怕什麼?
    嫦娥五號的成功登月並取回月球土壤,讓中國成為了地球上繼美國後第二個有能力探測月球資源的國家。這個登月計劃所透露出的中國科技實力足以讓世界其他國家在內心裡改變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其對華的態度和政策也會有相應的變化。可以說中國登月是另一場「小球轉動大球」的精彩演繹,起到了一箭多雕的作用。
  • 登月表---寶路華造
    ,NASA欽定的太空人登月時計,但凡事有規律,就一定有打破的反例,登月表也不例外,阿波羅15號登月任務時,一枚寶路華腕錶就伴隨太空人在月球上行走過。比如,1941年7月1日寶路華在美國以九美元放映電視史上第一支電視廣告,在道奇隊和費城人隊棒球賽前播放。1960年,寶路華Accutron音叉表面世。音叉表不使用彈簧及擒縱裝置,而是通過一個利用電子而轉動的音叉運作。寶路華還有一個少為人知的突破:1971年,太空人戴維·R·斯科特(David R. Scott)在阿波羅15登月任務中,將其私人擁有的寶路華腕錶佩戴在月球行走任務中。
  • 美國以前登月6次,為什麼還要找中國討「月壤」?
    這份月球土壤樣本將是過去十幾年時間唯一一個「新鮮」的月壤樣本,所以各個國家的科學家和科研機構都對嫦娥五號的探月行動翹首以盼,都眼巴巴地盯著我國的嫦娥五號即將從月球帶回來的土壤,並且他們已經開始向我國有關部門提出申請,請求我們分一點月壤樣本給他們用於科學研究。
  • 送給荷蘭的月巖石是假貨!美國登月是謊言實錘?航天局氣急敗壞!
    2020-12-15 13:34:11 來源: 白倩娛樂 舉報   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登月成功的國家
  • 為什麼美國登月成功一次後, 就不再登月了?
    美國的登月計劃從1958年開始,到1972年先後完成6次登月任務結束,前後歷時14年。在實施載人登月前,用了10餘年時間,作了大量前期考察和準備工作,先後發射了7個無人探測器,有5個成功登陸月球進行了月貌考察,發回了數萬張照片。後來,還發射了5個月球軌道環行器,對月球表面進行了全方位考察,為阿波羅載人登月選擇著陸地點提供詳盡的探測數據。
  • 登月為什麼會如此困難呢?
    印度太空研討安排(ISRO)發射了月船二號(Chandrayaan-2)探測器,該探測器進入月球軌跡。月船二號的著陸器「維克拉姆」(Vikram)在測驗著陸月球南極時,在間隔月球外表2.1千米處失掉信號。這一切再次說明了登月的艱難程度。
  • 中國航天局: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土贈給美國卻是違法的!
    嫦娥五號攜帶的1731克月土,成為了世界上許多國家和組織想要獲得的珍貴科研樣本,美國也非常想要,按理說美國和前蘇聯早就擁有了月土樣本,美國當年更是挖回來了382公斤的月土,為什麼我國這次帶回來月土,讓美國如此感興趣呢? 之所以美國想要,是因為這次我國此次帶回的月土和美國及前蘇聯的樣本挖掘地點不一樣。
  • 中國為什麼探火登月?
    最近因為嫦娥五號登月,一個名叫「沃爾夫條款」的東西,再一次被媒體注意到。起因很可笑,11月24日,長徵五號發射成功後,NASA官方推特發布了一條檸檬精上身的推文,希望中國分享數據。
  • 外媒:NASA請求私企幫助在月球上採集樣本
    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9月10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向私企發布公告,表示願意購買未來4年從月球上任何地方提取的石頭和碎石。報導內容摘編如下: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表示願意付錢給有能力在月球上收集少量巖石的任何人。
  • 登月6次的美國,為什麼還要找中國討「月壤」,它自己的呢?
    這份月球土壤樣本將是過去十幾年時間唯一一個「新鮮」的月壤樣本,所以各個國家的科學家和科研機構都對嫦娥五號的探月行動翹首以盼,都眼巴巴的盯著我國的嫦娥五號即將從月球帶回來的土壤,並且他們已經開始向我國有關部門提出申請,請求我們分一點月壤樣本給他們用於科學研究。
  • 載人登月、月球旅遊還有多遠?國家航天局官宣
    ;「用」的目的主要是有關地外資源能不能供人類利用和開發,世界各國應該都是圍繞這麼一個目的開展星際探測活動。載人登月、月球旅遊還有多遠?嫦娥五號任務完成標誌著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如期完成,那麼未來登月和到月球上旅遊是不是指日可待呢?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在12月1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按照目前中國政府初步意向,先搞關鍵技術攻關,等近地軌道空間站建成,再規劃論證是不是要搞載人登月。
  • 阿波羅登月計劃:美國人6次登月實錄,請別再質疑美國登月
    1961年5月25日,甘迺迪總統在國會上發表人類登月計劃的演講  阿波羅計劃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執行的迄今為止最龐大的月球探測計劃,「阿波羅」飛船的任務包括為載人登月飛行作準備和實現載人登月飛行,已於
  • 美國阿爾忒彌斯載人登月計劃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美國此次的載人登月計劃並不是1972年之前的阿波羅計劃的簡單重複,而是有著本質的區別。目前已有10多家美國公司合力研發這套載人登月系統,但具體成果還未見公開報導。這次發射不會搭載太空人,但飛船會繞月飛行,測試飛船的性能、生命維持系統和通信導航能力。
  • 距離美國首次登月已有50年,為什麼從那以後就再也沒人登月了?
    在說明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講一下為什麼當時美國要登月。在美國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大多數士兵返鄉工作。經濟隨後迅速增長,順理成章,其經濟也遠遠領先於其主要競爭對手蘇聯。兩國之間的經濟和技術的水平也逐漸擴大差距。
  • 美國私企成功發射運載火箭
    4月21日「安塔瑞斯」號從美國航天基地發射升空。據英國媒體報導,4月21日,由美國航天私企軌道科學公司研發的13層「安塔瑞斯」號火箭從美國航天基地成功發射。美國東部時間21日下午5時,「安塔瑞斯」號從維吉尼亞州瓦勒普斯島美國航天局基地發射升空。美國航天局直播畫面上顯示,「安塔瑞斯」號在一團鮮紅的火光中騰空而起,評論員赫林情不自禁地感嘆說:「多麼美麗的畫面!」10分鐘後,火箭將3800公斤的飛船模型送入離地球158英裡(約合254公裡)的軌道,完成了試飛主要目標。
  • 美國載人登月計劃提前施行
    【家電網HEA.CN 10月18日微信原創】近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其「阿爾忒彌斯」登月計劃的最新安排:即2024年將太空人送上月球,分三步走,整個任務將耗資280億美元。美國總統川普已將這一登月計劃列為優先發展事項。
  • 美國登月造假?第一登月的美國為啥不登月了,月球謎團真多!
    1961年至1972年,美國航天局NASA實行了一攬子的載人登月計劃,經歷過一波失敗後,終於讓阿波羅11號和17號載人飛船成功把人類送上月球,而且還成功讓人類返回了地球,有來有回這很重要!但是,自從72年美國人完成了阿波羅17號載人登月以後,卻在將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裡再也沒有登陸過月球,美國人似乎對於登月失去了興趣。
  • 又一國家即將登月,全球第四個「登月國」出現,並不是印度!
    隨著嫦娥四號的登月,中國又被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嫦娥四號自從登上月球背面之後就因為月夜期的降臨進行了休眠,醒來工作了一段時間之後,現如今又進入了新一輪的休眠。除了美國和前蘇聯,中國是第三個登上月球的國家。隨著這幾個國家的登月之舉,印度也氣勢洶洶的叫囂著,吶喊著他們也即將要登上月球,成為第四個登上月球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