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航天局(NASA)局長布裡登斯廷發布推特稱,NASA計劃向全球私營企業購買月球表面原料。
01 特別的採購
質疑一:有如此多的月球樣本可供使用,為什麼NASA還需要再向企業購買?
NASA管理員齊勒格曾對媒體透露,在阿波羅任務的過程中,太空人們收集了約2200個、總重約382千克的單體樣本,到2019年,按重量計算,科學家們目前僅研究了16%的阿波羅月球樣本。
太空人在1972年12月的阿波羅17號任務中從月球上收集樣本
質疑二:既然NASA即將登月,為何不自己挖掘月球樣本?
NASA計劃在2024年之前送兩名太空人到月球南極,並希望對那裡的水冰進行挖掘,研究是否可用作飲用水或將其分解成火箭燃料。當前,NASA已與包括宇宙機器人技術公司、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藍色起源、內華達山脈公司、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等合作,將科學實驗設備和貨物運送到月球。
質疑三:1.5萬至2.5萬美元的採購預算,真的足夠支持私營企業的開採費用嗎?
NASA的交易預算大約在1.5萬至2.5萬美元,預計購買50至500克的月球表面原料。這些原料包括月球表面任何位置的風化層,包括巖石、土壤和灰塵等。NASA計劃在月球上從私營企業手中購得原料,並將其帶回地球。
02 繞過《外空條約》
實際上,有媒體指出,NASA的招標或許只是「象徵性」招標。其用意,可能是以這種象徵性購買月球樣本的行動,為月球資源開採和轉讓開創先例。
1966年12月19日,國際社會共同籤署的《外空條約》規定,「各國不得由國家通過主權要求、使用或佔領等方法,將包括月球與其他天體在內的外層空間據為己有」。
《外空條約》籤署現場
《外空條約》的籤訂日期正處在美蘇太空競賽之時。彼時,美國尚未完成登月,蘇聯在太空領域還有優勢,雙方誰都不想冒著對方先登上月球進而宣布主權的風險,因此籤署了這樣一份條約。
但是隨著蘇聯解體,美國獲得太空競賽的勝利,《外空條約》的規定顯然束縛了美國的手腳。
2015年11月,美國時任總統歐巴馬籤署了《美國商業太空發射競爭法》。該法案取消了此前美國法律對航天領域私人企業的種種法律限制並賦予私人太空採礦權。
美國總統歐巴馬
2020年4月,美國總統川普籤署了名為「鼓勵國際社會支持採收和利用空間資源」的行政命令,重申美國對企業開發月球和小行星資源的支持,鼓勵美國公民在月球或其他星體從事商業性開採活動。
有媒體認為,該命令十分巧妙,以商業活動的形式,繞過了《外空條約》對以國家名義開採外太空的相關規定,《外空條約》等國際法規認為,空間資源的商業使用應在國際監督下進行。但川普表示,美國人有權在外太空從事商業性礦產勘查、開採和使用。
布裡登斯汀對此次採購的說明
此次採購也同樣如此,布裡登斯汀認為,這一舉措將完全遵守1967年的《外層空間條約》,該條約規定任何國家都不得對月球或其他天體提出主權要求。
在一次論壇上布裡登斯汀表示,美國將參照開採海洋的現行標準,參與制定管理天體開採的政策。他說:「我們相信我們可以從月球上提取和利用資源,就像我們可以從海洋中捕撈和使用金槍魚一樣。」
03 先到先得真的公平嗎?
對美國航天局的此次收購,行星協會高級太空政策顧問德雷爾在個人社交媒體上寫道,「這一聲明的重要性不在於金錢上的激勵,而是(在美國宇航局的明確授權下)建立了私人公司可以收集和銷售天體材料的法律先例。」
美國聖母大學行星科學家尼爾稱這是一個「範式轉變」,將允許「從月球帶回更多樣本」,並「開放月球資源」。
10月13日,美國宇航局(NASA)宣布,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盧森堡、義大利、英國以及阿聯八個國家共同籤署了名為《阿爾忒彌斯協議》的國際協議,組成了致力於標準化月球探測的國家聯盟。
英國《衛報》分析認為,協議中一些內容似乎允許利用月球資源謀取商業利益。也有媒體認為,如果該協議日後得到了大多數國家默認的話,相當於允許美國先於其他發展中和發展落後國家對月球進行更多資源的開發,更多地外空間區域的佔領。
月球資源開採模擬圖
實際上,這種類似的先到先得在空間探索領域早有先例。
作為聯合國的專門機構,國際電信聯盟(簡稱ITU)是管理衛星頻率和軌道這一國際資源的國際機構。
為了落實ITU《組織法》第196款中「經濟、有效地使用無線電和衛星軌道資源」的要求,在西方主要發達國家,特別是美、俄等航天強國的推動下,國際規則中衛星頻率和軌道資源的主要分配形式為「先申報就可優先使用」的搶佔方式。而可以先得的美國、前蘇聯,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就已經申請了大批量的軌道資源。
而美國之所以可以一直推行「先到先得」就在於其擁有絕對的航天技術優勢,能夠有眾多有實力的商業航天科技實體響應其號召。為了在未來的太空探索中不落於人後,我們尤其需要加快推進自身航天技術的進步。中國航天產業正在轉型升級,商業航天正在顯現出其巨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這不僅將加速中國航天技術進步步伐,也將助力我國在未來的太空競爭中形成更多優勢。
參考文獻:
1、騰訊新聞:NASA要找商業公司開採月面土壤 每500克物質最多支付2.5萬美元
2、NASA:Space Resources are the Key to Safe and Sustainable Lunar Exploration
3、中國航天報:美國宇航局象徵性購買月樣,背後的意圖有玄機
4、新華社:中國積極推動商業航天健康發展
5、新華社環球雜誌:空間頻率軌道爭奪戰
圖片視頻內容來自網絡
備註:本文綜合網上公開資料整理,不代表本公號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