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3D列印技術厲害!打造頭髮絲大小戰艦模型,顯微鏡下驚嘆!

2021-02-28 江蘇雷射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擊 江蘇雷射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關注/ 置頂公眾號

新聞資訊 | 技術文章 | 會議論壇 | 加工服務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來自日本的castem精密金屬加工廠近日分享了最新模型作品,只有頭髮絲般細小的戰艦大和模型,想要看清楚只能靠顯微鏡,引發網友驚嘆點讚。

來自京都的castem精密金屬加工廠近日分享了最新模型作品,只有頭髮絲般細小的戰艦大和模型,想要看清楚只能靠顯微鏡,引發網友驚嘆點讚。

·castem精密金屬加工廠近日公開了準備參加10月日舉行的《關西 機械要素機械展》的作品,運用最新3D列印技術打造的超微金屬模型,放在指尖上幾乎什麼也看不清,不過拿到顯微鏡下就會發現細節驚人,按照著名的戰艦大和號打造而成。

·這個頭髮絲的模型還是有點不太實用,不過castem精密金屬加工廠還準備了大一些的指尖版戰艦大和模型,這個起碼能用肉眼欣賞了。

本文來自「3DMGAME」。 

江蘇省雷射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會議預告

如需投稿、參會請聯繫:

地址:蘇州大學陽澄湖校區機電工程學院實驗樓433室

      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工業園區婁葑街道 蘇雅路388號新天翔廣場A座1002室

網址:www.laserjs.cn

電話:+86 18914010962、18913557664

郵箱:001@laserj.cn、503047820@qq.com

相關焦點

  • 3D列印戰艦模型 僅有頭髮絲大小 顯微鏡下令人驚嘆
    近日,來自日本東京的一家精密金屬加工廠分享了一個最新3D列印模型作品,是一個頭髮絲般的大小的戰艦模型,想要看清楚戰艦模型的具體細節,只有依靠顯微鏡才能看清。這個3D列印的戰艦模型是該公司為10月的一個展覽會準備的作品,是使用了最新的3D列印技術打造的超微金屬模型,把模型放在手指上幾乎什麼也看不清,不過拿到顯微鏡下看,就會發現其中的細節驚人,是按照日本著名戰艦「大和號」打造而成的。
  • 日本人做出大和號戰艦毛髮模型:顯微鏡下細節畢現
    精細化這樣的高評價,常出現於德國或者日本製造中,現在,後者再次讓我們見識了一番。據外媒報導,來自日本京都的castem精密金屬加工廠日前曬出最新作品,這一金屬模型的原型是日本戰列艦大和號,而其居然只有頭髮絲那樣細小。報導稱,金屬模型採用的是3D列印技術。雖然放在手指上用肉眼完全看不到,但放到顯微鏡下時則細節必現,工匠的精密方才躍然於眼前。
  • 比頭髮絲還小的模型你見過嗎?
    不過,看了下面這個模型,或許大家對於「精密」二字會有一個全新的認知。 這是來自日本京都的castem精密金屬加工廠的一個作品,他們最近製作了一款如頭髮絲般細小的戰艦模型,想要看清楚必須要藉助顯微鏡。
  • 比頭髮絲還小!這艘3D列印出來的「船」
    來自荷蘭萊頓大學的研究人員使用3D列印技術成功打造了以前的3D列印技術無法做到這一切,第一個原因就是成品的非常小!最大也只有10微米。這是什麼概念呢?人類的頭髮的直徑為0.05—0.08毫米,而10微米也僅僅只有0.01毫米的寬度。如果把這艘船比喻成汽車的話,那麼人的頭髮就相當於一條4—8條車道的主幹道。
  • 比頭髮絲厚度少三分之一,3D列印製造出了世界上最小船隻
    據外媒報導,日前荷蘭萊頓大學的物理學家利用3D列印技術列印出了世界上最小的船隻。據了解,該微型船隻長30微米,比一根頭髮絲的厚度還要少三分之一,比細菌細胞大六倍。儘管船隻本身小巧,但是經過顯微鏡放大後卻被發現設計是出人意料地精緻,其船身四周遍布著不同的幾何形紋路。
  • 「3d掃描儀結合3d列印技術」學校3d創新教育的一把利器
    3d創新教育是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動手實踐能力為價值取向的新型教育。在3d創新教育中,我們要如何讓「3d掃描儀、3d列印技術」這兩把利器發揮重要作用呢?從提供3d掃描獲取數據到3d設計、數據再創造再到3d列印創意實現的完整解決方案是廣大師生的呼聲,更是教育改革時代背景下的一條創新之路。
  • 日本變態的精密加工,製造用顯微鏡才能看清的戰艦,讓人驚嘆
    所有零件都是新型納米材料3D列印搞出來的,整船全長只有0.5毫米,船上的大炮,只有0.003毫米,什麼概念?就是需要非常精準操作才能搞定。是用精密的機械臂,看著電子顯微鏡一點一點拼湊出來的。這下子是不是感受到了日本的精密加工工藝,真的是精密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了。日本MinebeaMitsumi公司(美蓓亞三美集團),是獲得金氏世界紀錄「全世界最小的商用鋼球軸承」的一家公司,他們用這個被金氏世界紀錄認定為全球最小的商用鋼球軸承製作了世界上最小的指尖陀螺,有多小?
  • 新3D列印技術列印出人類頭髮寬度千分之一的軟凝膠物體
    據外媒報導,或許大家眼中的3D列印物品都是硬的,但實際上它們往往是由軟凝膠製成,就像生物列印身體部位的情況一樣。現在,一種新系統可以讓列印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小得多的物體。 通常情況下,3D列印凝膠材料的過程始於一個充滿水、光敏分子和長鏈聚合物的混合物的腔室。
  • 3D列印技術:3D列印珠寶首飾
    3D列印為設計增添了視覺複雜性,已成為創新藝術家和設計師創新性地挑戰傳統珠寶和配飾的推動者。時裝領域多年來一直在應用3D列印技術,以減少產品上市時間和降低成本,但主要是為了開發很難以其他方式製造的產品。對稱性,細節和可用設計的無限結合,為新公司打開了一個完全不同的市場。
  • 角膜基質等效物的高通量生物3D列印|3d列印|顯微鏡|細胞|螢光_網易...
    在這項研究中,Shallu Kutlehria團隊設計了一種結合微轉移成型的3D生物列印角膜基質的新方法,優化了生物墨水和設計質量(QBD)技術,並利用G-code以高通量的方式複製組織模型。我們的組織模型是用成人角膜基質的平均尺寸設計的,將它們轉換成3D形狀,可以進一步切成Gcode,然後用Bio X 3D印表機(瑞典哥德堡CelLink)列印。
  • 盤點3D印表機型的各種應用分類
    (文章來源:撒羅滿3d列印) 3D列印技術可以運用生活中的許多領域,這一期,撒羅滿將帶您走進3D列印技術類型的具體分享,同時為您展示印表機類型的列印方式,帶您更全面的了解3D列印領域。
  • 3D列印出人類頭髮寬度千分之一的軟凝膠物體
    或許大家眼中的3D列印物品都是硬的,但實際上它們往往是由軟凝膠製成,就像生物列印身體部位的情況一樣。現在,一種新系統可以讓列印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小得多的物體。通常情況下,3D列印凝膠材料的過程始於一個充滿水、光敏分子和長鏈聚合物的混合物的腔室。當溶液區域選擇性地暴露在紫外線或可見光下時,光敏分子將聚合物分子鏈結合在一起進而形成一種類似腳手架的「蓬鬆」結構。這種結構是一層一層地建立起來的,然後再從它周圍的水中移除,這就是凝膠物體。
  • 令人驚嘆的《星球大戰》機械3D模型(上)
    他花費大量業餘時間為星球大戰小說和電影中出現過的幾乎所有的星艦和戰鬥機械建立3D模型,包括維護者級的帝國無畏戰艦、忠誠級的重型星際驅逐艦、X翼支援戰鬥機、TIE轟炸機機、AT-SE步行者以及千年遊隼等等,還為此建立了一個專門的網站。每個3D模型在細節方面都力圖完美,對於星球大戰迷來說每個都是無上的珍品,其毅力也讓人不禁驚嘆。
  • 3D列印模型慘不忍睹?6招優化立竿見影
    第1頁:翹邊沒粘牢 重新做調平  中關村(000931,股吧)在線3D列印頻道原創桌面型3D印表機已經是一個非常成熟、好用的工具,文創工作室、創客、愛好者、設計師群體很多人已經用起來。即使是經常使用的朋友,恐怕也難以避免列印模型出現質量不佳的情況,比如翹邊、錯層、飛絲等,列印出來的模型並不能讓人滿意。
  • 德國大神利用3D列印打造炫酷磁懸浮裝置
    將3D列印與磁懸浮技術結合,我們會得到什麼?答案就是 — 炫酷的未來範!
  • 設計師打造3D列印可動波音787噴射引擎模型
    「高手在民間」從來都是真理,而目前飛速發展的3D列印技術更是將這句話表現得淋漓盡致。
  • 中國用3D列印造殲20:什麼是3D列印技術
    日本佳能是首家使用3D列印技術民用公司在民用領域,第一個應用這個技術的是日本佳能公司,他們在其頂級的單眼相機殼體上使用類似的技術製造鎂鋁合金的特殊曲面的頂蓋。航空工業中,洛克希德-馬丁和波音公司都曾展示過類似的飛機大框,只是沒有明確表示技術渠道。那麼,中國如何取得這樣的成果的呢?這些技術有什麼優勢和缺陷呢?
  • 畫家在大米上畫愛因斯坦,在頭髮絲上畫國旗,網友:人肉顯微鏡
    畫家在大米上畫愛因斯坦,在頭髮絲上畫國旗,網友:人肉顯微鏡 我們常說一花一世界,在自然界中的萬事萬物之中,不管是多麼微小的生物,都能夠自成一方世界。當我們感悟到這種境界,然後再去觀察身邊的事物時,就會擁有更加開闊的眼界和心胸。
  • 新知|30微米,世界上最小的船誕生——3D列印技術走進微觀世界
    交匯點訊 顯微鏡下的這隻船,30微米長,僅比細菌細胞大6倍。開放的船艙、筆直的煙囪、精緻的小舷窗清晰可見,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整個船隻模型的厚度只有人類頭髮絲直徑的三分之一,堪稱世界上最小的船。 這隻近日出自荷蘭萊頓大學物理學家之手的船,利用的正是近年來迅猛發展的3D列印技術。
  • 3D列印椒鹽卷餅!咦?怎麼是玻璃做的?
    圖片來源:123RF其實,這是用來展示新技術的。這個「玻璃卷餅」是用一種新型的3D列印技術做的哦!研究者們剛剛在《自然》期刊上,發表了這種新的3D列印技術。3D列印已經發展了好久了,想自己整個3D列印玩玩也不是難事。但是,列印玻璃一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之前雖然也有過一些玻璃3D列印的設備,但精度什麼的卻不盡如人意。現在,這種新的技術能夠做出更精準、更透明的3D列印玻璃器件了。為了炫耀這一點(誤),研究者們列印了玻璃椒鹽卷餅,給大家展示。還有玻璃的小城堡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