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居星球「無望」?人類學家:轉基因後代才可能,5萬年後或出現

2021-01-19 環球科學貓

作者:文/羅兆春在科學中,關於人類移居其他星球的事件還是不少,當然實實在在的移居其他星球至今人類還是未實現的,到底人類能不能移居到其他星球呢,簡單的來說,這個概率還是有的,比如我們多數科學報導稱,人類最早2025年「移居火星」,所以說還是有可能。但是也有不少的科學家稱這個移居計劃的可能性不大,畢竟人類選擇的火星環境還是不適合人類居住。

而根據俄羅斯人類科學家的一項新說法,殖民其他星球的已不再是人類,也就是說正常人類移居星球可能「無望」,而是人類的轉基因後代才是移居(殖民)其他星球的希望,如果人類為了生存將抵達其他世界,那麼應該在基因上改變自己。並且利用火星來說明了這個問題,就是我們人類無法適應火星的環境要求,「現代軀殼」無法直接抵達到。

根據人類學教授德羅貝舍夫斯基指出,藉助基因工程技術,人們可以修改自己的缺點。現在基因工程比赴火星技術發展地更迅速。我們可以編輯基因,但還不能飛抵火星。因此,當一艘可將人類運送至「火星」,甚至是其他星球的「星際飛船」將被製造出來時,那時基因工程將走得更遠了,這樣我們才可以直接適應星球的環境。

根據俄羅斯人類學家表示,至少5萬年後,也就是這個時候或出現—地球人將能夠變成火星人的情況,也才能夠在其他星球上進行獨立生活。當人類完全脫離地球之後,在火星上建立殖民地的人類將也會成為一個「新物種」《這裡準確說是一個「變異生命體」》,就是我們常說的「火星人」,為了地球人徹底變成火星人,基因改變需要數代人積累。需要這些人在擺脫與地球聯繫的情況下,在火星上生活5萬年。,而對於最初火星上的殖民者數量,他認為數十人就足夠了。

當然這個想法可以說沒什麼錯誤,但是基因工程這個問題可能很嚴重,前段時間我們的基因編輯時間可以說引發了強大的爭議,所以說俄羅斯人類學家說的這個事情還是有待打上一個「大問號」的,當然基因工程的運用是多方面的,要看如何去運用,人類轉基因後代是否會真的出現也要值得科學家們進行商討的。謝謝大家閱讀!

相關焦點

  • 100億年後的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人類是否移居到其他星球?
    若我們能倖存,人們會發現5萬年後,尼亞加拉大瀑布不再存在。10萬年內,星空出現了罕見的大換血,超級行星可能會對地球造成威脅,火星或將成為人類的殖民地,50萬年後,當今使用的核燃料將擺脫危險,地球也迎來了下一個冰河世紀,100萬年後,今天所有的玻璃將不復存在,該時期,如果我們的後代沒有滅絕,他們看上去仍然很像人類,不同的是,他們可能擁有了更大的大腦,或是更小的大腦。
  • 我們可以在另一個星球植入轉基因生物嗎?
    不過,考慮到我們的後代很可能移居火星上,因此,在他們移居之前,有必要對此進行辯論,從而辨析出在外星世界植入轉基因生物的利與弊。為此,在本周的一場辯論中,專家們因觀點不同組成了兩團隊,一個團隊觀點:我們可以在另一個星球上植入轉基因生物嗎?另一個團隊觀點:應該嗎?
  • 我們能在另一顆星球上培育轉基因生物嗎?
    但是考慮到未來人類的後代可能移居到火星,延伸人類文明發展,在人類殖民火星之前進行此類科學探討是至關重要的。為此,專家就兩個問題展開深入分析,第一個問題是:我們能否在另一顆星球上培育轉基因生物?第二個問題是:我們是否應該這樣做?凱薩琳·丹寧,美國紐約大學人類學副教授,她擅長研究太空探索的社會和倫理方面等。
  • 人類將移居火星,在改造火星計劃中,它們被定為火星首批「居民」
    從繁衍後代到直立行走,人類用了數萬年的時間;從鑽木取火到衣食無憂,人類用了千年的時間;從上天入地到衝出地球,人類卻只用了短短百年時間。人類經過百年探索,最終選定火星為移居目標其實,早在幾百年前古人就有移居外星球的想法,但局於科技的限制,只是想想而已,並沒有付出行動。
  • 未來人類可能移居火星,但要在上面改造重建,或許需要一百年
    未來人類可能移居火星,但要在上面改造重建,或許需要一百年這個美麗的地球,已經在這個宇宙中,存在有四十六億年了。在這漫長的時間中,這個地球很多生物,經歷了從無到有,再從有到無的歷程。恐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們出現後就成為了這個地球上的「霸主」,還統治了這個地球1.6億年之久。
  • 專家預測12.5萬年後男性滅絕 女性仍可繁衍後代
    12.5萬年後男性滅絕英國科學家披露「驚世」成果,聲稱「有益社會穩定」據美國媒體29日報導,英國牛津大學人類遺傳學教授布賴恩·塞克斯接受美國記者採訪時宣稱,男性獨有的Y染色體由於無法自行修復基因變異造成的損傷,正在隨著人類的發展而逐步退化,根據Y染色體逐步消亡的速度計算,他認為男性最終將難逃滅絕命運
  • 釋放7.5億隻轉基因蚊子,美國不怕轉基因嗎?
    前不久,美國佛羅裡蚊蟲管控部門批准了一項為期2年的滅蚊計劃——釋放7.5億隻轉基因埃及伊蚊。該計劃在今年5月份就已獲得美國環保局的許可,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也將對該計劃給予技術支持。 轉基因是利用DNA重組、轉化等技術將目的基因轉移到生物體中,生物體由此可以產生定向、可預期的遺傳改變。
  • 釋放7.5億隻轉基因蚊子,美國不怕轉基因嗎?
    依靠投放轉基因蚊子去控制傳染病或者滅蚊是一種新的方法。幾年前就有美國科學家將抗瘧基因轉入斯氏按蚊體內,使其99.5%的後代具有了可產生瘧原蟲抗體的基因,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消除蚊子產生的威脅。這種蚊子在野外與雌性蚊子交配後,它們的雌性後代不會活到成年,從而控制了蚊子的數量,並能夠減少疾病的傳播。
  • 除了我們生活的地球以外,人類還有可能移居到哪一顆星球?
    移民外星球宇宙中,像地球一樣的星球有無數顆,那麼人類有可能移居到哪一顆星球呢?也就是說人類將來有可能移居的星球,應該是那些固態行星和個頭較大的衛星。太陽系示意圖如果把移居其他星球作為一個項目來說,那麼目前可能有兩種設想,一是選擇太陽系內的行星和衛星進行移居,這種可能性應該是最大,也最有可能實現的,因為距離較近。
  • 移居外星球?
    這也使得這個星球有可能可以改造成人類宜居星球。 「千年改造火星」計劃共分6步。第一步,人類太空人在火星上建立小型生活基地。 第三個步驟是:200年後,當火星漸漸變暖,從火星地表釋放出來的二氧化碳氣體,已經足夠在火星上空形成一定的大氣壓,火星地表將會有液態水流動,水分開始蒸發,火星將會出現雨雪等天氣現象
  • 作物馴化一萬年:從馴化、轉基因到分子設計育種
    通俗地說,基因就是生物體中決定這種生物體長成什麼樣子、具有什麼樣的特性,而且還能把這些樣子和特性傳遞給它的後代的一種物質。不同基因中上述四種鹼基(A、G、C、T)排列順序的差別就決定了各個基因控制的特性不一樣。 了解基因的概念後,作物馴化育種的過程就好理解了。
  • 除了地球,人類還能移居到哪些星球?
    懂球帝首頁>足球視頻> 懂球號> 除了地球,人類還能移居到哪些星球? 除了地球,人類還能移居到哪些星球?【除了地球,人類還能移居到哪些星球隨著科學的進步發展,生態環境的惡化,科學家們開始把眼光放在了探索下一個「宜居」的星球上。那麼到底要滿足什麼樣的條件,才適合人類重新打造新家園?為什麼有的星球明明和地球很相似,卻沒辦法供養生命?是不是所有生物都需要液態水?我們真的是唯一高等生物嗎?太多謎題還有待解答,宇宙真的太神奇了。
  • 科學家發現「綠色」星球也可能適合居住,移居太空會成真?
    在太空中,太空人們看到的地球是一顆藍色星球,這與其表面大約有71%的部分被海洋覆蓋有關,儘管肉眼觀測到的藍色可能沒有圖像處理之後那麼強烈。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30年前旅行者一號拍攝的一張地球照片,照片背景是廣闊的宇宙空間,而地球不過是畫面中出現的一個相對比較明亮的藍色像素,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將這幅圖稱為淡藍色圓點。
  • 10000年後的地球會變成什麼樣?科學家:或許危機才剛剛來臨
    所以說人的一生非常短暫,和擁有漫長壽命的星球相比,簡直微不足道。但是就在人類短短的一生中,卻能夠讓地球發生天翻覆地的改變。人類自從進入工業革命以來便開始改造地球,如今200年過去了,地球早已經變得「面目全非」。試想才短短200年的時間,地球就成了如今這個模樣,要是再給人類1萬年的時間,地球又會變成什麼樣子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移居金星」為啥不可能?
    2020-09-16 17:22:09 來源:中國新聞網原標題:「移居金星」為啥不可能?它的環境惡劣到超乎想像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16日電(記者 上官雲)從古至今,每當人們仰望星空,往往會忍不住幻想:在宇宙中,其他星球是否有生命存在?人類有沒有可能實現「星際旅行」?日前一則熱搜再一次引發了人們對這個話題的關注。
  • 人類找到了適合移居的星球?計劃開始前往?科學家:不能盲目樂觀
    儘管人類在短期內不可能離開地球,但從長遠角度來講我們還是應該儘早準備撤離地球的計劃,因為這項計劃不僅需要花費幾個世紀的時間,而且還需要花費幾代人的努力才行。目前來看,如果說宇宙中最為接近人類可移居的行星的話,那應該非半人馬座b(Proxima b)莫屬了。
  • 距地20光年的「超級地球」被發現,星球上極可能含有大量液態水
    近些年來,人類越來越熱衷於尋找宇宙中類似地球這般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對於人類而言,只要發現一顆與地球相似的星球,便有機會獲得更多的發展空間。「功夫不負有心人」,近期,科學家們就在茫茫宇宙中找尋到了這樣一顆與地球較為相似的的星球。
  • 人類能在宇宙繁衍後代嗎?美俄兩國做出實驗,移居計劃受考驗!
    人類如今的科技是非常先進的,登上太空對於人類來說已經不再是一件難事了,於是人類又有了新的計劃,想要將人類移居太空,並且還制定了登陸月球,登陸火星等計劃,畢竟地球的環境已經不再樂觀了。人類要想在太空中繁衍後代,還是非常艱難的,但人類移居外太空提出的太空移居計劃並不是隨便說說而已,科學家進行了很多實驗。曾經俄羅斯讓兩名太空人在空間站內就進行了這樣的實驗,但是以失敗告終。美國也進行了相關的實驗,1995年,美國科學家把一對老鼠送上了太空,並且讓它們在太空環境下進行受孕實驗。
  • 這些星球上可能存在生命,是人類移居的選擇?
    水(液態)和距太陽的距離有關近些年來經過科學家們的不斷探索,發現了以下幾個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是人類移居外星的選擇:克卜勒-22b克卜勒-22b是美國宇航局克卜勒計劃於2011年12月確認的首顆位於宜居帶的系外行星。
  • 宇宙中發現首個太陽系外適合宜居星球,太空移民不是夢想
    2020年1月6日,一則天文界重磅消息刷屏網絡,NASA宣布,TESS望遠鏡發現了第一顆可能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這代表著在未來的某一天,人類有極大的希望,移居此星球那人類究竟是如何發現它的呢,這還要從TESS講起,2018年4月8日,TESS望遠鏡於美國發射升空,發射它的主要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