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在另一個星球植入轉基因生物嗎?

2021-01-07 科技領航人

今年早些時候,一個研究小組建議我們應該在火星上植入地球上的微生物,以期做出前期準備,以在火星上營造一種宜居人類的氣候。對於「反汙染」天體思想學派來說,這是異端。對大多數人來說,這是一個聞所未聞的大膽理論。

不過,考慮到我們的後代很可能移居火星上,因此,在他們移居之前,有必要對此進行辯論,從而辨析出在外星世界植入轉基因生物的利與弊。為此,在本周的一場辯論中,專家們因觀點不同組成了兩團隊,一個團隊觀點:我們可以在另一個星球上植入轉基因生物嗎?另一個團隊觀點:應該嗎?

凱薩琳·丹寧

約克大學人類學副教授,其研究重點是太空探索的社會和道德方面

我們可能可以;我們可能不應該。但首先,值得一問:誰是「我們」?

關於空間和未來的討論通常涉及一個包含「全人類」或「我們的物種」的修辭「我們」。但是是時候以不同的方式思考太空了。這裡沒有廣義的「我們」。在可預見的未來,只有極少數的人有能力在太空中發射或在太空中工作——僅有極少數的人有基因改造其他生物的能力。顯然,那一小群人發明和開發了這些技術,其總體意圖是使用它們。

那一小撮人不包括我。我有意見但是我沒有表決權。這對於絕大多數閱讀此文的人來說是正確的。那很重要,因為當航天局、太空倡導組織、埃隆·馬斯克或傑夫·貝佐斯等人說「我們應該在太空中做X或Y」時……他們使用的是傳統的措辭,鼓勵聽眾認為我們(其他人類)是他們正在做的事情的一部分。隨著多邊主義步履蹣跚或瓦解,私人行為者的能力正在加速,單邊行動的可能性在增加,對此的澄清現在很重要。在太空中存在多種不同的興趣,並且具有多種意識形態和能力,而不是一個「我們」。

無論如何,從理論上講,有些人可以將某些轉基因生物引入另一個星球。 (全面地形化不太可行。)並非所有的行星都適用,但有些行星可能適用。人類技術尚無法從物理上到達我們太陽系以外的無數行星,但是理論上,可以攜帶微小的星際探測器攜帶休眠的微生物有效載荷並指向系外行星。但是目前,最可能的目標是我們自己太陽系中的行星(和衛星)。所以:

某些人類是否應該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其他星球種植轉基因生物?不。至少還沒有。原因1:許多人會認為這違反了《外層空間條約》。原因2:其中一些世界可能已經有了生命,因此最好先找到生命並對其進行徹底研究。原因3:也許其他世界無論其是否擁有生命,都有其內在價值,至少值得考慮。

更深遠:人類是否應該在系外行星中植入轉基因生物?響亮的回到是「 不」。這是因為存在一個令人不安的不對稱現象:將滿載有效載荷的微探測器發送到系外行星,可能比先徹底研究系外行星更快/更容易。而且,人類也不會很快到達系外行星,這否定了進行這種生物工程的主要理由。

約翰·魯梅爾

SETI研究所高級科學家

以火星,歐羅巴和土衛二為例,它們中的每一個似乎都將水藏在厚厚的冰層以下(儘管並不總是隱藏的,但有羽狀流)。我們可能會改造一個地球生物體或一組有機體,使其在有限的時間內生活在這樣的地方,但是我不能保證您可以在其中一個地方「植入」 轉基因生物。除非您非常幸運,否則地球生物可能會吃掉所有觸手可及的礦物質,然後進行大規模的滅頂之災,這將非常令人討厭且毫無意義。而且,如果您幸運的話,也許會有一些本地天然生物會吃掉您植入的轉基因生物,並產生「甲烷」,然後將其保留下來。目前,我們還沒有足夠的知識在任何一個外星地方對轉基因生物做一些有用的事情。

在很多方面,我們都很無知,無法對該方案做任何有用的事情,當然,其中之一就是不知道我們是多麼無知。我們不必因為某些微生物學家擁有工具並且沒有耐心而放棄尋找該太陽系其他地方的生命的機會。而且,我們無需走捷徑就可以進行這樣的搜索,這樣一來,我們就失去了科學的追求,僅僅因為沒有對最佳站點的無意(更不用說是有目的的)汙染就很難做到。

德克·舒爾茨-馬庫奇

柏林工業大學行星宜居性和天體生物學教授,德國天體生物學學會主席,《宇宙動物園:許多世界的複雜生命》的合著者

從兩個方面來說,我認為我們還沒有到那兒。我們對其他行星的環境條件知之甚少,我們也不知道如何最佳地調整生物體的遺傳密碼以在那個外星環境中繁衍生息。在不久的將來,我認為唯一可能的行星是火星,因為我們對火星了解得比較透徹。

但是,即使我們能夠做到,我也不認為應該這樣做。這將是一個非常以人為本的方法。相反,我們應該嘗試探索其他行星目標可能存在的生命多樣性。關於火星,這將意味著探索是否存在土著(微生物)生命,如果存在,則研究其與地球上的生命有何不同。 (即使有共同的起源,在不同的行星環境中進化仍會導致重大的生物變化。)

火星(以及任何其他可能蘊藏生命的行星或衛星)具有許多可能包含生命的微環境。結論性地證明,至少在可預見的未來,要弄清楚火星上任何地方不存在土著生明,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只要不能排除土著生命的可能性,就不可能在火星或任何其他星球讓轉基因生物中繁衍。

如果我們遇到一個宜居的星球,而我們肯定知道它沒有人居住,那麼這個問題就很難回答了。當情況出現時,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這種情況不會持續很長時間。

納撒尼爾(Nathaniel Szewczyk)

俄亥俄肌肉骨骼與神經病學研究所教授兼首席研究員,諾丁漢大學空間生物學名譽教授

確實可以。我們有能力在其他星球上降落機器人。目前,我們對它們進行了消毒,以防止以微觀生命形式意外汙染其他行星。如果我們不想消毒或故意將微觀生命傳遞給其他行星,這很容易做到。同樣,地球上的實驗室通常會製作和使用經過基因改造的微觀生命形式。因此,將轉基因微觀生命形式發送給其他行星也相當容易。

我們是否應該是一個更困難的問題。誰從中受益,誰是受害者?收益大於損失嗎?如果這樣做是為了讓人類能夠居住在另一個星球上,那麼人類的全部收穫都有可能得到實現,而想要/需要研究「自然」星球的那些行星科學方面將因此而消失。如果這樣做是為了獲得一些商業/金融收益,那麼這是否超過對科學的損失?

貝圖爾卡卡爾

亞利桑那大學天文學與分子和細胞生物學助理教授

這取決於星球。當前技術可能無法達到圍繞恆星系統的系外行星的作用。

如果候選行星位於我們的太陽系中,例如火星……也許。成為一個問題:您願意提供多少或多長時間的技術援助,以在其他地方創建可居住的環境?工程生物很可能會受到嚴格限制,無法居住。據我們所知,沒有大量的基因工程能夠使陸地生物在冰凍溫度和極端土壤氧化條件(例如在火星環境中發現)下生存。

土衛二或歐羅巴等地下海洋世界可能會起作用,但我們尚未精確地描述它們的可居住性,而且如果冰殼厚達幾千米,很難預見這些生物將如何被運送到那裡。

話雖如此,轉基因生物及其在各種條件下的進化可能使我們了解地球上生命的極限。

相關焦點

  • 我們能在另一顆星球上培育轉基因生物嗎?
    為此,專家就兩個問題展開深入分析,第一個問題是:我們能否在另一顆星球上培育轉基因生物?第二個問題是:我們是否應該這樣做?凱薩琳·丹寧,美國紐約大學人類學副教授,她擅長研究太空探索的社會和倫理方面等。人們對太空有各種不同興趣,有多種意識形態和能力,而不是「我們」單一的探索目標。從理論上講,部分人可以將轉基因生物帶到另一顆星球,但完全實現地球化是不太可能的,並不是所有地球生物都能在其他星球存活下來,然而有一些生物卻擁有頑強的生命力。人類技術還不能實現宇宙飛船到達太陽系之外的多數行星,但從理論上講,攜帶著休眠微生物載荷到達系外行星是可行的。
  • 往火星植入轉基因生物,這個計劃太瘋狂了,這麼幹真的行嗎?
    在火星傳播地球微生物,來改變火星環境比如,曾有研究小組提出人類可以先在火星傳播地球微生物,從而讓後者對火星的大氣等環境進行改造,等條件適宜後,人類再一步步進行移民計劃。這一想法的提出,曾經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同時也引起了一定的爭議。一方面,人類雖然短時間內無法登陸火星或飛出太陽系,但已經有一部分飛行器成功執行了相關任務。
  • 美國人眼中的轉基因生物和轉基因食品
    轉基因生物(GMO)是一種通過基因工程以某種方式改變或修改DNA的生物。在大多數情況下,轉基因生物已經被另一種生物體的DNA所改變,無論是細菌、植物、病毒還是動物,這些生物通常會被稱為「轉基因」生物。例如,蛛形綱動物蜘蛛的吐絲基因可以植入普通山羊的DNA中。
  • 人類基因植入猴腦發育出類人腦皮層,「人猿星球」實驗引不安
    據最新一期《科學》雜誌刊發的論文,德國和日本科學家在狨猴胚胎大腦中植入一種人類基因,使得狨猴胎兒的大腦皮層發育出類似人類大腦的褶皺。這一實驗令人聯想到電影《人猿星球》,經過基因改造的猩猩向人類發動戰爭。《人猿星球》劇照。
  • 「人猿星球」或將成現實?人類基因植入猴腦後驚人變化
    北京時間11月1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一項實驗預示著真實版「人猿星球」或將成為現實!科學家將人類基因植入猴子胚胎,結果發現顯著增大了猴子大腦體積,並且猴子胚胎大腦功能正常。
  • 「人猿星球」或將成現實?人類基因植入猴腦後變得更強大!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1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一項實驗預示著真實版「人猿星球」或將成為現實!科學家將人類基因植入猴子胚胎,結果發現顯著增大了猴子大腦體積,並且猴子胚胎大腦功能正常。
  • 「人猿星球」或將成現實?人類基因植入猴腦後變得更強大
    一項實驗預示著真實版「人猿星球」或將成為現實!科學家將人類基因植入猴子胚胎,結果發現顯著增大了猴子大腦體積,並且猴子胚胎大腦功能正常。在一個進化錯誤中,一個核苷酸鹼基(編碼DNA的分子)被另一個鹼基取代,導致ARGHAP11B基因失去55個核苷酸。就像電腦讀取錯誤的代碼一樣,這種變異導致大腦中神經元細胞長時間地自我生成更多細胞,從而導致大腦新皮質增大。
  • 傳說存在世界上的9種最奇異的轉基因生物
    科學已經發展了很多年,幾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動物的基因,賦予它們可能在未來對我們有用的特徵。從蜘蛛和山羊的雜交,到克隆我們心愛的寵物,通過本文,小編要和你介紹,傳說存在世界上的9種最奇異的轉基因生物。
  • 什麼是轉基因生物和轉基因食品?
    用Bt基因修飾的轉基因作物具有經證實的對害蟲的抗性,因此減少了對大規模噴灑合成殺蟲劑的需求。轉基因生物安全嗎?反轉基因活動家認為,轉基因生物可能對消費者造成環境破壞和健康問題。其中一個反轉基因組織是食品安全中心,它將植物和動物的基因工程稱為「21世紀最大和最棘手的環境挑戰之一」。
  • 在切膚之痛面前,我們需要轉基因蚊子
    圖片來源:WHO蚊媒疾病的新軍:寨卡病毒通常認為獅子、老虎、鯊魚這些食物鏈頂端生物沒有天敵,實際上它們都鬥不過人類。而我們一直認為人類是這個星球的主宰,但實際上我們也是獵物而已,因為蚊子確實以我們為食。人類歷史是一部與蚊子不屈不撓的抗爭史。當時間節點來到公元2015年,蚊媒疾病長長的流行清單中又得加上一個:寨卡病毒。
  • 聽過轉基因食物,但是你聽過淨化空氣的轉基因綠蘿嗎?
    聽過轉基因食物,但是你聽過淨化空氣的轉基因綠蘿嗎?Strand的研究小組想看看一種流行的室內植物是否可以分解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油漆、溶劑、空氣清新劑、清潔用品和其他家居用品釋放出的有毒物質,已經被證明與癌症、糖尿病、呼吸系統疾病和其他疾病有關。因此,科學家們在綠蘿中植入了一種合成版本的兔子基因。
  • 什麼是轉基因和轉基因食品,與普通食品有什麼區別?
    在大多數情況下,轉基因生物的DNA是通過添加另一種生物體——可以是細菌、植物、病毒和動物——的遺傳物質而發生改變。例如,幫助蜘蛛吐絲的基因可以植入普通山羊的DNA中,使後者能產出可制絲的羊奶。有時候,轉基因生物也被稱為「基因改造」生物。
  • 轉基因玉米的氣象奧秘 你知道嗎?
    轉基因玉米的氣象奧秘 你知道嗎?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有效增強作物抵抗不利環境的能力,提升農業生產效率,達到優質高產、環保高效的目的呢?答案是——有那就是轉基因技術轉基因是一種現代分子生物技術,它利用工程手段,把某些生物體的部分基因轉移到另一種生物體中,使後者獲得新的性狀。
  • 淺談轉基因食品存在的問題,我們吃了真的好嗎?
    轉基因食品是現代生物技術的產物。它是利用現代分子生物學技術,將某些生物的基因轉移到其他物種中去,改造它們的遺傳物質,使其在性狀、營養品質消費品質等方面向人們所需要的目標轉變。這種以轉基因生物為食物或為加工原料加工生產出的產品就是轉基因食品。
  • 「安全開關」降低轉基因生物擴散風險
    」,可以控制轉基因生物的生死,從而降低轉基因生物擴散的風險。這項成果發表在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網絡版上,在防範生物恐怖襲擊和保護生物智慧財產權等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  論文共同作者、英國愛丁堡大學基因組自動合成中心主任蔡毅之教授對新華社記者說,這種「安全開關」實際上是一種納米級的小分子組合,「這些小分子就像密碼鎖組合一樣,要有正確的排列組合和正確的濃度才能打開」。把這種「安全開關」嵌入到轉基因生物基因組內,就會實現對它的生死控制。
  • 人類基因植入猴子胚胎,大腦增速驚人。「猩球崛起」或成現實?
    他們將特殊的人類基因「ARHGAP11B」植入普通狨猴胚胎中,並且發現猴子胚胎的大腦皮層增長十分的顯著。「ARHGAP11B」基因是人類特有的基因,它可以促使我們的大腦皮層增大,從而賦予我們更高的智商。
  • 轉基因的食品到底安全嗎?
    當「基因」成為流行語時,有越來越多的轉基因食品進入了我們普通人的生活,擺上了老百姓的餐桌。這些年來有關轉基因食品是否對人體有害的爭議日趨激烈,引起了我們的廣泛關注。「轉基因生物」一詞的最早來源是英語Transgenic organisms。因為在上世紀70年代重組脫氧核糖核酸(rDNA)。常規的做法是將外源目的基因轉入生物體內,使其得到表達。
  • 飼養動物轉基因生物無害
    轉基因生物的批評者常常會爭辯說,生物技術產業正在通過引入轉基因生物來對我們的食品供應進行大規模的實驗。這暗示著對轉基因生物的研究還不夠充分,這充其量是值得商,的,但在某種程度上說它們是正確的。我們可以看看從1996年開始使用GMO的19年中發生了什麼,看看是否有任何不良影響一項新發表的研究,即轉基因飼料的流行率及其對牲畜種群的影響就可以做到這一點
  • 太空育種和轉基因技術是一回事兒嗎?
    航天育種是一個育種研究過程,種子搭載只是走完萬裡長徵一小步,不是一上去就「變大」,整個研究最繁重和最重要的工作是在後續的地面上完成的。太空育種和轉基因一樣嗎?有人會疑惑,太空育種是不是和轉基因育種一樣?其實,這兩種是不同的,太空育種是自身基因的變異,沒有打破物種界限。而轉基因是指將一個外來基因移植到另一個作物當中。我們先來看看太空育種的原理。
  • 吃了轉基因食物,會被「轉基因」嗎?
    因為轉基因(也稱為轉基因技術,Transgenic Technology),是一項可以將不同生物體的基因結合到一起、獲得具有新性狀生物的技術,它就是一項需要科學家們將其他物種的優質基因「轉入」到待優化物種的基因組裡的技術。這一過程與我們熟知的雜交技術還不太相同,轉基因技術及產品比雜交的人為色彩更濃重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