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局座召忠
7月2日,伊朗納坦茲核電站設施附近發生火災,引發各種猜測。
(來源:Atomic Energy Organization of Iran )西方國家一直懷疑伊朗納坦茲是一座進行鈾濃縮的核設施,伊朗聲稱只是和平利用核能,濃縮鈾的豐度只有20%,而製造原子彈的濃縮鈾豐度應該在90%以上。儘管如此,國際原子能機構常年對該地區進行各種監控與核查。
火災事故發生後外界擔心是否威脅到核反應堆,是否會造成核輻射?對此,伊朗無可奉告,保持沉默,封鎖消息。
7月3日,伊朗最高安全機構的發言人表示,已經查明起火原因,但拒絕立即公布調查結果細節。由於該廠房沒有啟用,因而無須擔心任何核洩漏風險,事故未造成人員受傷。
伊朗核設施的主要分布區
(來源:維基百科)
越是捂著摁著秘不發聲,媒體就越是好奇,關於事故原因各種陰謀論和猜測不絕於耳。有的媒體推測是安裝在工廠內的一個爆炸裝置起爆,爆炸摧毀了進行鈾濃縮的離心機廠房。
有的猜測這是一場人為的破壞性事故,有人故意縱火。也有人懷疑是網絡攻擊誘發的火災。
首先觸發聯想的是10年前布希爾核電站,就在併網發電的時候,突然電網崩潰,60%與核電站相關的電腦感染蠕蟲病毒,無法工作。後來查明,是美國和以色列聯合研製的震網病毒發起了攻擊。
其次引發聯想的是1981年以色列出動8架F-16和6架F-15戰鬥機,遠程奔襲,跨過約旦和沙特邊境上空,徹底摧毀伊拉克正在建設的核反應堆。
(來源:維基百科)
這次火災事故最初嚇了我一跳,我還以為是布希爾核電站,因為我剛剛上線了一期節目是講車諾比核反應堆爆炸事故的。
不是布希爾核電站真是萬幸,但納坦茲確實有點神秘。既然正在調查,我們就不便更多猜測,等著吃瓜吧。